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_第1页
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_第2页
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_第3页
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_第4页
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一)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三)商业的发展和重农抑商政策,(一)农业生产的发展1井田制的破坏和土地私有制形成:春秋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客观承认土地私有,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例如,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井田,民得买卖”,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2生产工具的进步和水利兴修: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由于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进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例如,战国的都江堰(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3个体小农经济出现:”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战国铁农具,铁铧及鐴土,战国治铁示意图,铸造铁器示意图,治铁水排模型,水利事业的发展:,批准时间:2000年11月,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与都江堰,遴选标准:,年代久远、唯一留存因时制宜、技术高超经久不衰、利在千秋,水利设施的发展,都江堰,思考:小农经济模式出现的原因和条件?重要意义?,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自耕农经济的出现是前提.意义:使农民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小农经济强调的是规模比较小,土地数量少,工具落后并且很难改进,没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自耕农经济则是拥有耕种土地的所有权。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区别自耕农小农经济自然经济,耕作方式的变化,黄梅戏天仙配,思考:自耕农何以出现?有何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来源.,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耕作方式的变化,优,缺,自给自足,生活稳定生产积极。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正是由于中国传统农业实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历史纵横:传统的精耕细作带来了什么?,而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路美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00-24倍。明末清初浙江嘉兴湖州地区水稻最高产量可达4-5石,比20世纪末美国加州的产量还高。,耕作方式的变化,千耦其耘,原因:农具进步、技术先进、土地私有,商周时期:,春秋以后:,农具原始大规模简单协作,自耕农,表现:男耕女织,优点:自给自足、生活稳定、生产积极,缺点:阻碍发展、贫困脆弱、破坏环境,小结: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1、生产结构:种植业为主,2、耕作方式:男耕女织。3、生产模式:精耕细作;,饲养业为辅;,课堂练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春秋战国以后,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构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地主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壮大,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私营手工业,1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兴起,产品多供自己使用和交纳赋税,属于古代小农经济的一部分。很少与市场发生联系,生产技术低,经营分散。,私人经营的作坊,劳动者是帮工和学徒。产品走向市场,明中叶以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二)手工业的发展:,家庭手工业,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是我国冶金技术的重大成就,也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战国时期进入到铁器时代.铁农具的广泛运用,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丝织业煮盐业等都有很大进步,2手工业重要成就,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冶铁技术的发展,铁双镰范,河北省兴隆县古洞沟出土。此范系单范,背后有弓形把手,一次可铸两镰。,战国时期铁锄(湖南长沙出土),战国时期的铁农具,铁犁铧,铁镰,战国时冶铁炼炉遗迹(河南棠溪),冶铁技术的发展,在济南汉代的冶铁作坊遗迹发现有大量铁矿渣、煤渣及红烧土等冶铁遗迹。,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官商,以物易物,出现原始商业,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黄金白银成为货币;形成著名都会,如诸侯国的都城邯郸临淄等,战国时期中原市场形成.,(三)、商业的发展原始社会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黄金白银成为货币;形成著名都会,如诸侯国的都城邯郸临淄等,战国时期中原市场形成.大工商业者,”富埒王侯”,如吕不韦各主要诸侯国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四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工商业发展,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商人流动性大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商人实力强大,影响各国诸侯的权力。2内容: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重本抑末,一是从身份上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二是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崛起.商鞅变法,奖励耕战,重农抑商.,3影响:积极:在前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利于社会稳定,具有进步性;消极:封建社会后期严重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右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A、春秋时期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的青铜酒器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活化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A、火耕B、刀耕C、石器锄耕D、铁犁牛耕,白居易诗朱陈村中“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A、远古时的采集生产方式B、商周时的协作生产方式C、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D、古代耕作技术十分的落后,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C、纺织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D、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小王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女吸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诗句所述不能反映出的是,A自耕农经济的封闭性B自耕农经济的完善性C自耕农经济的保守性D自耕农经济的稳定性,1.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反映出()A战国时期牛耕技术的采用B战国时期牛耕技术逐渐普及C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D西汉时期盛行耦犁技术2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A,B,10(2010北京东城1月检测)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里个体生产逐步取代了集体耕作,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的进步B均田制的颁布C郡县制的普遍推行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11(2010北京八十中学月考)2006年2月2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一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