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溪上遇雨_第1页
题西林壁、溪上遇雨_第2页
题西林壁、溪上遇雨_第3页
题西林壁、溪上遇雨_第4页
题西林壁、溪上遇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宋,作者介绍,(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诗文有东坡七集等。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途次江西游庐山,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被称为,苏轼,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横看,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看,高耸入云的山峰。,横看庐山成了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看庐山成了高耸入云的山峰。,远,近,低,高,各不同,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的样子都不同。,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是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总结,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启示人们:。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的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我们要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宋,溪上遇雨(其二)唐崔道融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崔道融(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黑云:乌云衔:含着猛雨:很大的雨独:依然,还是晚:傍晚明:明亮,注释,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我坐着看乌云含着很大的雨喷洒在前方的山峦上,而此地却依然阳光灿烂。,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我忽然吃惊得跳起来,因为乌云和暴雨在自己的头上,但是山前的夕阳却很明亮。,夏季暴雨的瞬间变化。急雨才在前山,忽然已到溪上,叫人避之不及。“衔”“喷”,把黑云拟人化了(它像在撒泼、顽皮),形象生动,而且写出了雨的力度,具有一种猛烈倾注感。诗人还通过“遇雨”者表情的变化,先是“坐看”,继而“忽惊”,侧面烘托出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预料。全诗文笔活泼,生动形象。,溪上遇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