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形象浅析《罪与罚》_第1页
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形象浅析《罪与罚》_第2页
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形象浅析《罪与罚》_第3页
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形象浅析《罪与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形象浅析罪与罚罪与罚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著,在国际上有着巨大的声誉。小说主要描写了贫困交迫的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因痛恨放高利贷的老板娘的盘剥,愤而行凶,却自认为是伸张正义。然而良心的谴责,使他饱受精神的煎熬,最后在朋友、家人和警官的帮助下,终于投案自首的故事。本文重点从分析拉斯柯尔尼科夫的人物形象出发,浅要揭示作者的创作思想及其善恶观。一、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双重人格 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风格的成熟。拉斯柯尔尼科夫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双重人格的形象: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穷大学生,一个有天赋、有正义感的青年,但同时他的性格阴郁、孤僻,“有时甚至冷漠无情、麻木不仁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为了证明自己是个“不平凡的人”,竟然去行凶杀人,“在他身上似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在交替变化”。在拉斯柯尔尼科夫穷困潦倒的时候,他好不容易弄来了一点钱,当他得知穷苦的人因没有钱而痛不欲生时,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钱悄无声息地放在了穷人家的窗台上。他救助穷困的索妮娅一家,不惜一切为妹妹和母亲着想。我们不禁要问如此善良的拉斯柯尼科夫为何要杀人呢?原来他经常受到伊万诺夫老板娘的盘剥,而被害的人不仅有拉斯柯尼科夫,还有许许多多穷苦的人们,他在痛恨老板娘之余,听到了人人都在骂她,于是他就萌发出了“大家都正在盼望着一个高尚的人伸张正义,一个勇敢的人去杀死这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的念头。在除恶以后,他更大的错误就是有把无意中看到这一切的老板娘的妹妹也无情地杀掉。这个故事情节,让我们读者感受到一个阴郁冷漠之人真实的心理反映。杀人以后,拉斯柯尼科夫饱受了心灵的折磨,他生重病,精神崩溃,甚至是失魂落魄,恶梦连连。他感到自己原先的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随之泯灭了,这是比法律惩罚更严厉的良心惩罚。他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他意识到自己失败了,所以他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到索尼娅处,受到索尼娅宗教思想的感召,向她说出了犯罪的真相与动机,在索尼娅的劝说下,他决定向警方投案自首。幸好他遇到了善良的警察官,让他有了自首的机会;改变他一生的女孩索妮娅,给了他无限的爱;爱他,鼓励他的妹妹,让他自首。作者对拉斯柯尼科夫的刻画,正是在告诉我们,人世间需要爱,人世间充满爱,爱能感化一切,爱会拯救一切。也证明一个不变的真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善良的人,上帝会给他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的。二、罪与罚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对于拉斯柯尔尼科夫来说,如果甘愿做逆来顺受的“平凡的人”,那么等待他的是马尔美拉陀夫的悲惨结局,如果去做一个不顾一切道德准则的“人类主宰者”,那就会与为非作歹的卑鄙之徒卢仁和斯维德里加伊洛夫同流合污。他的人格中的主导面终于在白热化的搏斗中占了优势,并推动他最后否定自己的“理论”,向索尼娅靠拢。拉斯柯尼科夫之所以不能成为真正的统治者,并不是因为他像高略德金那样太软弱的缘故。据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拉斯柯尼科夫很强大。作者强调指出,不管是罗季昂,拉斯科尼科,还是气质上与之相似的妹妹,都属于选中一个什么思想就始终为之效命并不惜忍受痛苦的那种人。拉斯柯尼科夫之所以自首,是因为他虽然不是用理智,而是凭他整个的天性不再相信他的残忍的“思想”,他的自首是不得不然的。他在犯罪后立刻感染到的和人疏远与隔离的感觉,折磨了他。他在犯罪之后,脱离了整个人性的东西。他恐惧地注视着,他丧失了拥有人类感情的可能,他最爱的是母亲和妹妹,可是怀着对她们和对自己的反感,他开始憎恨她们。因此,在罪与罚里表现出对于完全违反人和人道的生活法则所感到的战栗。三、“罪与罚”中体现的善恶价值观陀思妥耶夫斯基细致地写出了拉斯柯尔尼科夫作案动机发展演变的一切细枝末节,由于作家切身的贫困经验和苦役经历,其描写能使读者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情绪压抑、精神恍惚等各种心理状态。罪与罚中人物心灵的平衡点是基督教,是上帝的信仰与救赎。陀思妥耶夫斯基寄予他们的理想是通过“罪与罚”来表现一种拯救意识,这个母题的模式是:在原罪的基础上又去犯罪,结果自我受罚,在苦难中去忏悔,终得救。罪与罚中的“罪”,不是指有罪恶的念头之类的,而是指确实有杀人的行为。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的一个动机是生活所迫,更大的动机是想当超人,一种革命的思想、理由。拉斯柯里尼科夫杀人之后,很快被列为重要嫌疑人,然而,他一方面把罪证掩盖得干干净净,另一方面利用反侦察的知识,与此案侦察员周旋,一次次度过险关,最后,案情突变,另有人自首,承认是此案的元凶。然而,拉斯柯里尼科夫心里一直明知自己才是此案的真正凶手,却一直在不断地逃避责任逃避惩罚。罪与罚中的“罚”是良心对人的真正的谴责。犯罪之后,拉斯柯里尼科夫从精神到肉体从未间断过“罪”的折磨,这种心灵问题的争论让他精神崩溃,受到了极大的折磨;最终重重矛盾在索尼娅的“爱”中得以解决,让主人公接受应有的惩罚,从而完成了心灵救赎的全过程。从罪到赎的过程中,有一个罚的阶段,作者并没有直接去说赎罪,而是重点写罚,因为在整个作品中,作者有意识地向人们告诫,人要彻底认识到自己的堕落,就必须对罪恶有一个情醒的认识,这个认识中夹杂着人的道德自知和善的愿望。罚的心路历程本身就是一个心灵反思与徘徊的过程。因此人要在善恶的较量中去自我受罚,从而在痛苦的受难中确立真正的价值观。四、结语综上所述,深受宗教思想影响的陀斯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所提倡的是一种合乎基督教义的、必须遵循人道主义的“善”。所以,即使拉斯科尔尼科夫本性是善的,但他试验自己理论的方法却是残忍和暴力的,这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