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管理论文_第1页
关于旅游管理论文_第2页
关于旅游管理论文_第3页
关于旅游管理论文_第4页
关于旅游管理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旅游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是未来世界经济的牵引力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逐渐从简单的休闲旅游转向更高水平的文化体验,旅游产业也进入了系统化阶段。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原市场份额较大的自然风景旅游产品增长率将下降,文化旅游具有较强的发展势头,将成为探险旅游等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1。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有着数千年的自然成长和悠久的栽培历史,在遥远的种牡丹、观赏牡丹、品牡丹、咏牡丹、画牡丹传统中,国人不断将思想感情融入“国色天香”牡丹中,形成了以牡丹相关的文化现象和牡丹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即牡丹文化。 牡丹文化作为中国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植物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深入挖掘牡丹文化内涵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1 . 牡丹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一种,国内已有成功的先例,河南洛阳牡丹品种众多,花色优美,自古有“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荣誉,通过挖掘加工牡丹文化品牌,成功塑造洛阳花城形象,将我国牡丹文化推向高峰,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当前国内单株最大、生长时间最长、传说最多、最具魅力、最具观赏价值的古县牡丹,充分利用牡丹文化效应,依靠当前旅游资源打造牡丹文化品牌,对加大古县旅游事业至关重要。1古县旅游资源优势1.1位置环境古县位于山西省中南、临汾市东北部,距省会太原250公里,南距市府临汾55公里。 从地理环境来看,古县位于太岳山南麓的历史悠久,人有杰出的灵性。 巍峨的太岳山、主峰殿的山顶海拔2346.8米为晋南最高峰,殿顶为南,起伏的山地丘陵为古县腹地。牡丹生长在古县石壁乡三合村。 位于古县县城东南部,距县城20公里。 牡丹生长的附近环境,两座山隔河,南山陡峭,石壁耸立的北山坡陡峭,多为农田东至东5公里,森林地区,来自林区山地的石壁川从东向西经千年牡丹脚下缓慢流动。1.2历史传说公元690年,传说武则天改变唐立周,第二年冬天即位,举行宴会庆功。 明代游上苑,赶春消息,花要整夜梳头,不得吹拂晓风。 众花畏目的都是在晚上开放,但牡丹却不愿“永显艳丽,向世主面前献媚”。 武皇大怒,焚牡丹千株,馀人贬洛阳,途中白牡丹伺服逃跑,云游四方,看古县三合村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民风朴素,定居三合村。1.3芳香美称古县牡丹根系上长了几十株花,形成雄伟的花群。 开花时间为4月末,5月初。 2001年,古县牡丹协会到古县视察,认为古县白牡丹是目前国内单株最大、生长时间最长、传说最神多、最有魅力、最有观赏价值的。 收录在中国牡丹丛书中三合牡丹被称为“天下第一牡丹”,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这种牡丹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牡丹”,是因为她有四个特征,一个是大,两个是多,三个是奇,四个是神。她说:“她是专家考证过的,目前国内最大的野生白牡丹。” 该牡丹高1.83米,冠宽5米,树丛15米,均为全国第一,白牡丹每年“五一”前后开花,花瓣白晃晃的,芯似金屑飞舞,花底红润,气味逼人,远观如玉树临风,观赏仙女她多意味着这牡丹开花多。 2008年开了600多朵花,是全国最多的。“这牡丹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命运密切相关。 她乱世不开,繁荣昌盛。 据当地老年人的回忆,抗战期间不开花,建国后开花的文革期开花少,改革开放后又开花繁茂。 可以说是“国运昌时花运盛”。 然后,花开的时候,浓郁的香气飘着,被风吹着,满院飘着。她的神是指这牡丹在周围百里的善男信女心中拥有魔力。 历史上,无论花开还是叶落,都有人去烧香,开始做礼拜。 可以说求官求财、求安则吉、求兴能旺。 只要心地诚实,有要求必定应付。在这里,有心人不再祈祷我们牡丹仙子希望你做点什么,希望你能生活下去。2古县开发牡丹文化旅游资源的意义2.1有助于牡丹文化的传承古诗云:“牡丹的一朵价值是女儿,至今颜色最深”,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牡丹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花,既有魅力,又富丽堂皇,我认为它蕴含着人性的光辉宁屈的精神。 因此,牡丹文化旅游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既有助于发扬屈辱的民族精神,提高民众素养,又有助于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牡丹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保护和开发它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继续。2.2改变外国人对老县形象的片面定位古县传统的支柱产业是煤炭焦炭,常常给地方人民带来重工业、高污染的感觉,大大打折古县形象,影响旅游的魅力。 的确,古县依靠煤焦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煤焦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出现了负面效应,环境问题尤为突出。 因此,古县县委、县政府审查时势,指挥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社会文明程度和大众生活质量为核心,以优化县城环境为重点,通过一年的努力获得“国家卫生县”称号。 现在的古县充满活力、丰富的文明、和谐的安定、山川秀美。 开发利用牡丹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古县旅游业,有助于改变外国人对古县形象的单方位2。2.3有利于古县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业必须继续发展,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才能维持持续旺盛的生命力。 利用古县独一无二的牡丹文化旅游资源,发展以牡丹为龙头的旅游业,深入挖掘牡丹文化内涵,打造牡丹文化旅游品牌,增强牡丹旅游魅力,有利于牡丹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4有利于古县的成功转型和经济发展作为伴随着典型资源开发的县城,古县是以典型的煤焦产业为主体的县城。 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资源枯竭威胁、产业结构单一性等问题。 受我县矿产资源枯竭、煤矿体制改革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传统产业受到巨大冲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最优先事项。 因此,改变经济结构,实现变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打造牡丹文化品牌,加大强劲旅游事业,有利于古县变革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3古县牡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遵循的原则开发利用旅游文化资源的核心是文化创造力,使牡丹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使游客更具魅力,将潜在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以牡丹为“原材料”,通过一定形式的挖掘和加工,逐渐显示其价值,可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3。3.1个性原则旅游资源和产品是独特的,唯一的,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强调个性,充分揭示和发现自己的特色。 有个性,有特色,容易给游客和潜在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有魅力,也就是所谓的竞争力4。针对这一原则要求,古县旅游资源以三合牡丹最能突出全国个性。 洛阳牡丹以其地脉闻名,荷泽牡丹以其芳华闻名于世古县白牡丹虽然没有这样有名的规模,但以单株最大和优美的传说创造牡丹文化品牌,享誉天下。3.2市场原则旅游资源的开发,要重视旅游市场的调查和预测。 由于旅游市场和游客需求不断变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根据市场变化选择合适的开发点,减少开发盲目性5。在市场开发的原则上,古县旅游资源的潜在消费市场也有好的前景:在叶落谢的季节,被喧嚣和繁杂的事务所困扰的街道人,在假日去古县,轻松自然地回归,放松身心。 休息日,和家人一起进入乡下,进入农家,吃农家的饭菜,睡在农家的房间里,在开阔的原野上享受自然的阳光,欣赏花的世界,沉醉在花海里。 那种感觉多么舒服! 在这样美丽的景色的基础上加上现代人的心理,开发古县旅游市场是有发展前景的。3.3利益原则旅游资源开发追求经济效益,旅游资源开发应注重提高其使用价值和魅力,以较少的投资和较短的建设周期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6。就这一点,我们应根据牡丹文化的优势,根据各种客户特点,实施旅游市场推广,延长游客在古县的停留时间,增加游客消费,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 旨在以面向社会、营销专业团队建设、职业和手段创新、旅游促销活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提高宣传促销能力,扩大牡丹文化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3.4保护原则开发旅游资源追求经济效益是无可厚非的,但却不能牺牲旅游资源来获得。 在开发过程中,应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7。如前所述,牡丹是中国的传统名花,艳丽、雍容华贵、富丽、色、香、韵三者之美,拥有“富贵花”、“国花”、“百花之王”等着名美称,是繁荣、幸福与和平的象征,故开发古县牡丹,其本身就是实行的保护。3.5综合原则旅行包括吃、住、去、玩、买、享受6个方面,还有通信、联络等方面的内容。 因此,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必须充分考虑旅游者的这些需求,配套和供应相关设施8。旅游产业基于旅游、观光、饮食、居住、购买、娱乐6个要素。 这些基本行业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是保证旅游业健康有序、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加强旅游辅助设施建设,大大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建设旅游专用道路,形成连接古县和周边城市的网络框架。 依托古县牡丹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全县旅游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酒店、酒店、商贸、娱乐等辅助设施,形成旅游、食品、居住、旅游、购买、娱乐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链。 完善了服务功能,游客可以在古县旅游,安心,快乐,快乐。4古县牡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问题4.1古县牡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从2004年开始,县委政府由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强市”东风,把牡丹景区的开发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开始大规模建设。 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高瞻远瞩,倡导“文化兴县”战略构想,倡导“打牡丹牌,唱牡丹戏”和“天下第一牡丹”构想,仅仅几年,就有数亿元人民币在牡丹景区和整个流域进行山水田林路、乡村亭园景的全面综合管理,引领三合牡丹景区建设,天下第一牡丹到目前为止,牡丹园主园丹阳园是牡丹景区的核心景点,包括牡丹亭、牡丹花池、仙子阁、东西腋房和牡丹碑廊和碑林。 牡丹园的两个陪护园是富贵园和国色园,两园已种植了魏紫、白玉、姚黄等着名牡丹80个品种,3万馀株,园绿化中含有龙柏、银杏、玉叶梅等30多个品种,园内曲径相通,绿草齐行,与牡丹芍药栽培,开花古县牡丹处于旅游业发展的起步期和旅游产业化前期,近年牡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加强,展开了一系列宣传运动,全县旅游业飞跃发展,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大幅增加,分别从1998年的23万人到2005年突破10万人,2006年突破15万人2007年更是人潮如潮,汽车如马龙,达20万人,牵动了全县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但全县的旅游总收入在全市排名和比重都有下降的倾向,形势不容乐观。4.2古县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4.2.1旅游业转型发展思想认识不足,观念转变滞后目前我县主导产业以煤炭焦炭为主,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应从传统的第二工业向越来越兴起的文化旅游产业转变,文化充分认识到旅游的灵魂。4.2.2旅游业缺乏活力,市场竞争力弱我县旅游业刚刚开始,还没有创造出自己的牡丹文化品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洛阳牡丹、点心牡丹等同等品牌相比没有明显优势,竞争力低下。4.2.3旅游业的经济拉动作用尚未充分显现旅游业作为链接性强的产业,应与娱乐、餐饮业等相结合,充分发挥其效果,促进经济发展。 因为这个问题,我县还不能有效的组合旅游、娱乐、饮食等。4.3牡丹景区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4.3.1景区建设规模小从牡丹景区规模来看,其建筑设施仅限于园林建设,无法结合其有利的地理环境进行开发。 在低水平初级化的状态下,其潜力还没有被发掘出来,游客很少,观光地很冷清。4.3.2旅游商品开发存在品种单一、特色不足、品位不明显等问题在观光地的商品专柜里,销售的商品一般都是单一的饰品,无法很好地体现我县的地方特色。 不能成为宣传我县牡丹文化的有效途径。 此外,优质旅游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许多文化资源的载体无法转变为物质性旅游产品。4.3.3景区购物娱乐设施也相对不足我们县的水资源很丰富,以此为契机,水上的娱乐项目,比如水上的乐园等,不能展开多种多样的东西。 旅游业配套设施、服务及相关环节也跟不上旅游业发展步伐,游客在古县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低。4.4促进古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4.4.1实施长期、统一的旅游计划古县牡丹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复制和不可替代的优势,是全县旅游发展的品牌和核心。 要加快古县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从转变思想观念开始,从简单旅游转变文化旅游观念,立足于现在,长期着眼,充分认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从规划入手,要把规划作为抓住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一)要站在全省、全市旅游发展的大结构,认真分析古县旅游资源的优势、特征和特点,在必须正确定位旅游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和具体措施的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下,认真编辑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