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实验原理:蛙类的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哺乳动物类似,而且其离体组织器官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掌握,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常用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观察神经肌的兴奋性和肌肉收缩特征。双破髓成功的标志:彻底粉碎脊髓后,动物的后肢突然变直如棉花一样崩溃,此时的动物是双破髓动物。 动物还表现四肢肌肉的紧张和活动时,必须重新破坏髓任氏液为0.65%的生理盐水。制作完整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包括连接坐骨神经的脊椎、坐骨神经、腓肠肌、股骨头或胫腓骨头4个部分。直流刺激之所以使细胞兴奋,基本上是因为电刺激使细胞本来的膜内外之间的电位差发生了变化。 细胞的静止膜电位为外正负,由于刺激膜电位的差变小,极化被解除,细胞兴奋的膜电位差增大(超级化)时,细胞兴奋性降低(抑制)。 因此,在细胞膜外使用直流刺激细胞,通电时的兴奋只发生在负极,正极的兴奋性降低,在持续通电的期间切断不形成刺激的电源会产生相反方向的电流,兴奋只发生在正极的通电刺激强度大于停电。实验步骤:1 .破坏大脑和脊髓抬起头部,在距离接吻端约1.5cm处的背部皮肤上形成v字皱纹,在v字皱纹中心的皮肤下面开一个枕头大孔。2 .切除躯干上部和内脏,分离后肢。剥皮。4、双脚分开。5 .分离坐骨神经。从肱二头肌和半膜肌中间分离坐骨神经,切断细小神经。6 .分离腓肠肌。7 .分离股骨。削去股骨的肌肉,在离膝关节约1cm处切断股骨。8 .分离膝关节以下部分:9 .检查标本的兴奋性。用手术镊子轻轻提起标本的脊椎片,使神经离开玻璃板。 此外,任氏液沾湿锌铜弓,使其二级与神经接触,腓肠肌迅速收缩,标本功能正常。注意事项:1 .双破髓时要注意向前抬起蟾蜍头部,以防止耳后腺分泌物进入实验者的眼睛。2 .尽量减少神经与金属器械及污染物的接触。 (什么?)金属有电子的移动会刺激神经。3 .避免过度牵引和神经压迫。4 .分离神经时,必须清洁地剥离周围的组织。5、常用任何浸液标本,防止干燥,不得用清水冲洗。6 .分离肌肉时,不要分层进行,随便切。思考问题:为什么锌铜弓刺激神经会使肌肉收缩?锌铜弓被溶液浸湿后,锌的表面电离正离子,背面形成负离子的铜电离负离子,表示其中形成了正离子。 当锌铜弓与活组织接触时,电流沿着锌片活组织铜片的方向流动,产生刺激效果。 锌相当于正极,铜相当于负极发挥刺激作用。 如果关闭,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实验2刺激强度与收缩反应的关系骨骼肌的单收缩和强直收缩实验目的:1 .学习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2 .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3 .记录纸的收缩和强直收缩基本原理非常重要! 什么? 什么?阈值/阈值/阈值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反应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值以下刺激: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不会引起肌肉的收缩反应。阈值刺激: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最佳刺激:引起肌肉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名词解释! 什么? 什么? 中所述情节,对概念设计中的量体体积进行分析单收缩:肌肉组织对于一个阈值强烈的刺激,会发生迅速的收缩反应。 一般经历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3个时期。刺激开始到收缩开始之间没有明显的外部表现的时间是潜伏期。 这是兴奋的发生、传导与传递、兴奋与收缩结合所花费的时间。从潜伏期结束到肌肉开始收缩到收缩达到顶峰,肌肉长度缩短或张力增加的时间,曲线陡峭,称为收缩期。从收缩峰开始,曲线缓缓下降到基线,在长度和张力恢复的过程中,称为舒张期。一旦受到连续单刺激,肌肉就会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后收缩发生于前收缩舒张期。完全强直收缩:后收缩发生于前收缩的收缩期,各收缩不能分离,肌肉维持稳定的收缩状态。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间,肌肉出现两个单收缩;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过程,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即收缩的总和,但如果第二刺激在第一收缩反应的不应期内,则第二刺激不发生收缩反应。实验步骤: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2 .标本放在屏蔽罩内,坐骨神经放在刺激电极上,结扎腱的棉线与张力传感器连接,该线不太紧不要松动,应垂直于顶板。3 .连接装置和计算机采集系统4 .刺激观察。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幅度的影响1 )刺激方式为单刺激,刺激强度初始值为0.01-0.05V,增加量为0.005V,然后取样2 )逐渐增大刺激强度,记录阈值刺激和最佳刺激强度的数值。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形式的影响;1 )选择单刺激,以刚引起最大收缩的刺激强度取样,刺激间隔时间长于肌肉收缩时间,记录肌肉的单收缩张力曲线2 )逐渐增加刺激频率,观察肌肉收缩形态的变化,记录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时的刺激频率。注意事项:1 .分离坐骨神经时,切勿过度牵拉神经,千万不要用手或镊子夹住神经。2 .股骨应牢固地固定在肌沟的小孔中。3、坐骨神经与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紧密接触,不损伤神经。4 .为了防止神经、肌肉标本干燥,经常需要用任意的液体浸湿神经和肌肉。5 .长时间刺激标本可能会降低骨骼肌的收缩能力,每一步后,肌肉必须休息一会儿。6 .将腓肠肌吊在传感器上的棉线应适度紧张,不要过长,与传感器平面垂直。7 .实验采样速度快,因此请勿长时间记录硬盘和内存,以免过度消耗。实验三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感应神经干传导速度的测定神经兴奋不应期的测定实验目的:分离蟾蜍坐骨神经,细胞外记录坐骨神经干的单相和二相复合动作电位测量工作电位对神经干的传导速度神经兴奋不应期的观察神经细胞(纤维)受到有效刺激(阈值刺激、阈值刺激)后,发生动作电位,即兴奋,它是“全部”或“无”由于神经干由许多兴奋性不同的神经纤维组成,所以神经干的动作电位与单一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不同,它是综合了许多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的复合电位变化,其电位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神经纤维是“完全没有”,但神经干是不同的。 因为神经干是由很多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干在受到有效刺激后产生复合动作电位,表示神经兴奋。每次神经兴奋并在兴奋后的恢复过程中,其兴奋性经历了周期性的变化,其全过程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4个时期。为了测量神经一度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首先对神经施加条件性刺激(S1)引起神经兴奋,然后在上次兴奋和恢复过程的不同时期施加另一个测试性刺激(S2),检查神经兴奋阈值及其引起的动作电位振幅,判断神经兴奋性的变化。如果两个感应电极处于正常、完整的神经干表面,神经干的一端兴奋后,兴奋波通过两个感应电极,可记录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偏转波形,称为二相工作电位。两感应电极之间的神经组织有损伤,兴奋波只能通过第一感应电极传递到第二感应电极时,只能记录一个方向的电位偏转波形,称为单相工作电位。动作电位向神经纤维的传导有一定的速度。 不同种类的神经纤维,其传导速度各不相同,依赖于直径、环境温度等。当测量神经脉冲到神经干部的传递距离(d )以及穿过这些距离所需的时间(t )时,可以根据V=d/t获得神经脉冲的传递速度(m/s )。刺激伪:是通过使刺激电流经由导电介质扩散到两个感应电极而形成的电势差信号。测定从刺激模拟痕迹到两个动作电位起点的时间,求出t2 - t1值测量采样屏蔽罩内两组引线电极之间的距离s (测量r1- r2的间隔) (两组引线电极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大)。动作电位传输速度=(r1- r2 )/(t2 - t1) .同样的刺激强度,缩短两种刺激的时间间隔。 当第二次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幅度开始下降时,说明第二次刺激进入第一次兴奋的相对不应期,两刺激的间隔时间为t1。继续缩短两刺激的时间间隔,当第二动作电位完全消失时,表示第二刺激开始进入最初兴奋后的绝对不应期,此时两刺激的时间间隔为t2,从该神经干的绝对不应期t1减去t2之差,就成为该神经干的相对不应期。实验步骤:1 .制备蟾蜍坐骨神经干标本2 .连接实验装置记录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变化的二相复合动作电位(阈值强度、最佳刺激强度)测量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在不应期观察,神经干部刚发生最大动作电位的刺激强度观察单相动作电位实验四反射时测量反射弧的分析实验目的:学习测量反射的方法,了解刺激强度和反射时的关系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可以在一个脊髓的身体运动中反射,证实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干预下,机体对刺激的适应性反应过程称为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导神经、神经中枢、传导神经和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从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到效应器发生反应的时间称为反射时间。脊髓功能比较简单,常选择只破坏大脑的动物(青蛙、蟾蜍等)作为实验材料,有助于观察和分析。 (蟾蜍-半坏髓)实验步骤:标本的制备: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从青蛙的背面抓住腹部脊柱,右手用剪刀放入青蛙的嘴里,在鼓膜后面剪掉头部的是蟾蜍。用青蛙嘴夹住蟾蜍的下颚,吊在支架上。实验项目:1、反射时的测定:将蟾蜍侧后肢最长的趾尖浸入装有0.1%硫酸溶液的平盘中(深度范围一致),立即记录时间(秒),出现弯曲反射时停止计时,这是弯曲反射时。 重复三次测定。 再用0.3%、0.5%硫酸溶液测定同侧后肢最长趾的反射。2、刮除反射:取浸有1%硫酸溶液的滤纸片,贴在蟾蜍的右侧背部或腹部,记录反射时间。3、破坏皮肤感受器:左后肢趾关节切开环状皮肤,将切开下面的皮肤全部剥离(清除! )1%硫酸溶液浸泡该指尖,观察该侧后肢的反应。以上各阶段反应后,清水洗净滤纸片和硫酸,用纱布擦拭。4、截断坐骨神经:将动物腹卧位固定在蛙板上,右侧大腿背部纵切皮肤,在股二头肌与半膜肌之间的沟槽中发现坐骨神经干,在神经干下铺上细线待机,在神经干上放下小的浸泡片。 把动物吊在支架上。 提起右侧坐骨神经下方的细线,用浸有2%拉卡因麻醉剂的棉棒按压在神经干下(使麻醉剂不会渗透到孔版原纸周围的组织中)。 每15秒,用硫酸刺激右侧趾端皮肤,加药记录直到屈折消失的时间。5、破坏中枢:破坏脊髓,用硫酸刺激观察屈肌反射的有无。注意事项:制造青蛙时,大脑被切断的部位适当,很可能会留下部分脑组织进行自主活动,过低可能会影响反射的发生。用硫酸溶液或浸有硫酸的纸片处理青蛙皮肤后,迅速用自来水冲洗,去除皮肤上残留的硫酸,用纱布擦拭,保护皮肤,不稀释硫酸溶液。硫酸溶液浸泡部位必须限于一个指尖,每次浸泡范围也要一致,不要太浸泡。实验5视野的测量破坏鸽子侧半规管效果视野测量用一只眼注视前方时,可以看到眼睛的空间范围叫做视野。 受面部结构和各种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中分布情况的影响,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正常人视野鼻侧和上方视野较小,颞侧和下方视野较大。实验步骤:(1)弧架水平。 受试者将下颌放置在上颌架上,眼窝下缘与眼窝架接触,调节高低,使眼窝和弧架的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一眼遮住,另一眼凝视着弧架的中心点。 检查者拿着白色标识,沿着弧架的内面从外周缘向中央慢慢移动,看到时记录度数的白色显示从中央向外周移动,看不到时记录度数。 求出两次度数的平均值,点击与视野图相应的方位和度数。(2)使电弧座旋转45度,重复4次上述操作,得到8分。 如果依次连接视野图上的这8点,则可以得到几乎白色的视野图。(3)用上述方法分别测定其一侧的红色、绿色视野。注意事项:1 .实验时被实验者背对着光源,上下左右的光的亮度必须一致。2 .在测量视野的过程中,受检者的被检眼总是盯着拱门的中心点,眼球不能移动。3、测试时,光标的移动速度较慢。4、在实验中让受试者稍微休息一下,以免眼睛疲劳影响结果。家鸽侧半规管破坏效应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破坏鸽侧半规管后行为的变化,掌握半规管的功能。实验步骤:1 .用纱布包扎鸽子2、头部叶片切开,顶部切开皮肤,手术刀将皮肤分为两侧,可见两块肌肉附着在颅骨上。3、用手术刀从肌肉附着部位紧贴头骨,向下划动肌肉(不能切断肌肉),露出其下的头骨。4、小心清除骨膜,吸取棉花渗出的血液,颅骨下方隐约可见半规管。 用青蛙针穿透颅骨,刺穿半规管(不要刺得太深,以免损伤其他脑组织)。5 .缝合头皮,动物意识到后,观察静止时的姿势、步行和飞翔时的状态,并将注意力与正常进行比较。 复盖鸽子的眼睛,现象更加明显。手术中尽量避免出血。 如果出血,可以用棉或止血海绵压迫止血)。半规管的作用是维持姿势和平衡,破坏鸽子左侧的半规管,鸽子逆时针向左倾斜行走,飞行时逆时针飞行,身体向左弯曲。实验六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 心音听诊人体动脉血压测量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正常基准值(我国平原地带)成年男性: 120160g/L成年女性: 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儿童: 110160g/L一般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