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治疗院内感染的思考,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众多抗菌药物可用于治疗院内感染随着细菌流行病学的变迁,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是否仍能满足当前治疗所需?,3,青霉素G开创抗菌药物治疗新纪元,20世纪之前,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十四世纪,鼠疫传播至欧洲,造成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许多城市因为腺鼠疫流行而荒芜十八世纪,霍乱大流行,在短短十五年时间内,霍乱环游世界一周1929年,AlexanderFleming发现青霉素;1940年,Florey8(1):7193,内酰胺酶,-内酰胺酶使-内酰胺类药物-内酰胺环的酰胺键断裂而失去抗菌活性,临床中发现的内酰胺酶已有数百种,Bush、Jacoby和Medeiros基于酶的功能特点及分子特点将内酰胺酶分为11类,内酰胺类药物,6,-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问题,-内酰胺酶抑制剂于1969年开始研制,这些酶抑制剂与对酶不稳定的某些-内酰胺药物合用时可保护后者免受-内酰胺的水解,从而保持其抗菌活性,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1.Prez-LlarenaFJetal.CurrentMedicinalChemistry,2009;16:3740-3765.2.MillerLAetal.CurrentOpinioninPharmacology2001;1:451-458.,ButNow?,V:不确定,7,临床常用-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临床常用-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未通过美国FDA的批准,常用-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临床适应症,+:美国FDA批准的适应症;+:文献支持的适应症,LeeNetal.Drugs2003;63(14):1511-1524,8,致病菌对-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耐药率发生改变MYSTIC细菌耐药监测,1999-2008年MYSTIC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耐药率(%),PaulR.Rhomberga,etal.6DiagnosticMicrobiologyandInfectiousDisease,2009,(65):414426,9,致病菌对-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耐药率发生改变Mohnarin细菌耐药监测,2006-2010年Mohnarin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耐药率(%),1.肖永红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051-1056.2.肖永红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377-23833.吕媛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5):340-347.4.肖永红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4896-4902.,10,致病菌对-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耐药率发生改变CHINET细菌耐药监测,2004-2010年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耐药率(%),1.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295.2.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1):1-9.3.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325-333.4.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29.5.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5):325-334.6.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29.,11,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致病菌对-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耐药率发生改变:耐药监测结果显示,肠杆菌及非发酵菌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而另一方面,耐药菌已成为当前主要致病菌,12,当前致病菌流行病学特点:肠杆菌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常见G-菌,2005-2010年CHINET耐药监测结果显示:G-菌是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其中以肠杆菌最为常见,检出率(%),1.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295.2.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1):1-9.3.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325-333.4.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29.5.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5):325-334.6.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29.,13,当前致病菌流行病学特点:产ESBLs肠杆菌是最为常见的耐药菌株,2010年CHINET耐药监测:肠杆菌是检出率最高的致病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高,检出率(%),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MRSA,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29,14,当前致病菌流行病学特点:产ESBLs肠杆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2010年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属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1.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295.2.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1):1-9.3.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325-333.4.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29.5.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5):325-334.6.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29.,检出率(%),15,产生-内酰胺酶是细菌对-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随着-内酰胺酶的出现,对酶稳定性更强的-内酰胺类药物相继上市-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问题,过去,现在,-内酰胺酶由普通酶进展为超广谱酶产ESBLs肠杆菌是院内感染最为常见的耐药菌株,且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致病菌对复合制剂的耐药率发生改变,面对当前细菌流行病学特点,现有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是否仍能满足临床治疗所需?,16,影响产ESBLs菌株感染抗菌治疗的因素,许多ESBLs的酶基因发生第一次突变时可能对药物仅具低度水解作用,但若继续采用该药物治疗,可能导致菌株发生第二次突变,导致耐药,ESBLs可使细菌对包括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和氨曲南在内的大多数-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ESBLs对底物的水解作用受到接种菌量的显著影响,因素一:多重耐药,因素四:与其他-内酰胺酶并存,因素二:接种物效应,因素三:受抗菌药物的诱导,许多G-菌可产生多种-内酰胺酶,如同时产生ESBLs和AmpC酶,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ESBLs,17,产ESBLs肠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低,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敏感率80%,吕媛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5):340-347,数据来自Mohnarin2009年度报告: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致病菌来自全国114家医院临床非重复致病菌,敏感率(%),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氨曲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因素一,18,上海:大肠埃希菌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敏感率,2004-2009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敏感率多80%,因素一,敏感率(%),1.朱德妹等.中华感染与化疗杂志.2005;5(4):195-2002.朱德妹等.中华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6):371-3763.朱德妹等.中华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7(6):393-3994.朱德妹等.中华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6):401-4105.朱德妹等.中华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6):401-4116.朱德妹等.中华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6):403-413,19,上海:肺炎克雷伯菌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敏感率,2004-2009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属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敏感率多70%,因素一,敏感率(%),1.朱德妹等.中华感染与化疗杂志.2005;5(4):195-2002.朱德妹等.中华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6):371-3763.朱德妹等.中华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7(6):393-3994.朱德妹等.中华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6):401-4105.朱德妹等.中华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6):401-4116.朱德妹等.中华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6):403-413,20,北京:肠杆菌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敏感率,Mohnarin2010年北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因素一,敏感率(%),马序竹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7(12):919-924,21,ESBLs对底物的水解作用受到接种菌量的影响,ESBLs对头孢菌素类底物的水解作用受到接种菌量的显著影响,当菌液浓度高于标准接种菌量(5105cfu/ml)时,药物的MIC值明显增加说明即使产酶菌株的体外敏感性结果在敏感范围内,但临床上如果感染部位菌量增多时可能成为耐药心内膜炎、化脓性关节炎、骨关节炎以及脓肿等深部组织感染,病原体接种量常高达109-1010CFU/mL,远远超过实验室操作的标准接种菌量,因素二,临床上,将这种在高接种菌量时,抗菌药物对细菌的MIC值比标准接种菌量时明显升高(一般定义为MIC值升高8倍)的现象称之为接种物效应,1.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2.吴娜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1):31-35,22,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存在接种物效应,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对13.6%的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显示接种效应,吴娜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1):31-35,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三代头孢,四代头孢,碳青霉烯,测定不同抗菌药物对22株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标准接种菌量(5*105CFU/ml)及高接种菌量(5*107CFU/ml)的MIC值,评估其接种效应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三代头孢:头孢他啶;四代头孢:头孢吡肟;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显示接种效应的菌株比例,因素二,23,接种物效应导致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MIC值显著增加,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存在接种物效应的菌株,其在高接种菌量时的MIC值是标准接种菌量的32-64倍,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三代头孢:头孢他啶;四代头孢:头孢吡肟;单环内酰胺类:氨曲南;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接种效应的定义:在高接种菌量时(5*107CFU/ml)MIC值比标准接种菌量时(5*105CFU/ml)升高8倍,THOMSONKS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2001;45(12):35483554,因素二,24,在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下,ESBLs可发生多次突变导致细菌耐药,许多ESBLs的酶基因发生第一次突变时可能对药物仅具低度水解作用,此时抗菌药物的MIC值可能仍在敏感范围内但若继续采用该药物治疗,可能导致菌株发生第二次突变,导致MIC值明显增高而成为耐药菌株,因素三,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25,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中含有的青霉素及头孢菌素显著增加ESBLs感染风险,既往接受头孢菌素和青霉素治疗是产ESBLs肠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因素三,KangCIetal.AnnHematol.2012Jan;91(1):115-21.,26,ESBLs可与其他-内酰胺酶(AmpC酶)并存,诱导ESBLs的头孢菌素可同时诱导AmpC的表达:头孢西丁可诱导大肠埃希菌含AmpRAmpC质粒转化体的产生,因素四,大肠埃希菌转化体(U/mg),1.BonnetR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2002;46(10):331633192.ThomsonK.JOURNALOFCLINICALMICROBIOLOGY,2010;48(4):10191025,菌株同时产生ESBLs和AmpC的情况常见,27,产AmpC肠杆菌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敏感率低,进一步增加治疗困难,产AmpC肠杆菌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敏感率低,敏感率(%),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菌株来自安徽省细菌耐药监测网中23所医院2005年检出的35株产AmpC肠杆菌,1.WANGYingyingetal.ChinJNosocomiol.2007;17(5):502-5042.MillerLAetal.CurrentOpinioninPharmacology2001,1:451458,-内酰胺酶耐药谱,因素四,28,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中含有的青霉素及头孢菌素显著增加ESBLs感染风险,产ESBLs肠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低肠杆菌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存在接种物效应,导致MIC值显著增加,因素一:多重耐药,因素四:与其他-内酰胺酶并存,因素二:接种物效应,因素三:受抗菌药物的诱导,产AmpC肠杆菌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敏感率低,进一步增加治疗困难,ESBLs,产ESBLs已成为当前G-菌对-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但现有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不能有效应对产ESBLs菌株感染,29,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的死亡率高,起始充分治疗的产ESBL肠杆菌血流感染患者,采用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治疗其死亡率较高,TumbarelloMetal.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2007;51(6):1987-94.,OR=1.48P=0.40,OR=0.55P=0.24,OR=0.14P=0.01,OR=4.05P0.001,亚胺培南/美罗培南(n=28),-内酰胺/-内酰胺酶抑制剂(n=33),氨基糖苷类(n=20),环丙沙星(n=16),百分比(%),对意大利某医院1999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度职工安全生产培训会课件
- 工业电气培训课件
- 婴儿安全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工业激光安全培训课件
- 威希科美课件
- 职工食堂承包合同范本与职工食堂承包经营合同6篇
- 年会猜字谜课件
- 威凯检测技术安全培训课件
- 平阴特种设备安全培训课件
- Ethyl-3-2-6-dichloropyridin-3-yl-3-oxopropanoate-生命科学试剂-MCE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心得体会二
- 公路养护技术管理与实施细则
- GB/T 21220-2024软磁金属材料
- (2024年)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 雅思考试简介与评分标准
- GB/T 9460-2008铜及铜合金焊丝
- 第7课+李さんは+每日+コーヒーを+飲みます+知识点课件【知识精讲+拓展提升+迁移训练】 高中日语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
- FZ/T 52023-2012高强高模聚乙烯醇超短纤维
- 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 统编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ppt精品课件1(共19张PPT)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地市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