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护理进展摘要:近年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持续增多,采取有效的早期运动康复手段是解决上述难题的关键,本文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运动康复的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出发,针对不同程度的患者选择不同康复护理。接下来介绍了在早期康复护理中应注意事项及其优点。最后总结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运动康复要因人而异,并且总结了今后的护理应该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尽快总结一套完整并且合理的治疗措施。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康复运动 护理进展前言: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如治疗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从临床实践工作来看,心肌梗死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不但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同样较高1。现阶段,中国大部分地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运动康复的研究刚刚开始,目前对于心肌梗死的的早期运动康复也没有较为综合的研究。因此,本文将总结国内外对于心肌梗死早期运动康复护理方法和进展,为今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运动康复的护理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资料,为其在国内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来说,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运动康复的治疗,多采用动力性运动疗法,认为程序康复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比较合理的方法。张锦华2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并且研究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程序康复方案。美国专家提出了7步康复程序,日本专家也提出过四周康复程序。目前通过对国内的报道中发现,对于没有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主张早期康复3,一般发病第二天开始尝试床上小范围活动,一周左右开始下床活动,并且逐渐数量的加大活动量。在两周左右尽量达到步行一千米。这种早期运动方案被称为两周康复程序,与日本专家提出的三周康复程序运动量大致相同,这与国情和个人有关,具体的康复程序要根据病人年龄及身体状况确定 。其中经卜庆锋,刘杰4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中发现,进行程序康复的患者和非程序康复的患者在病死率以及在此梗死等方面没有太大差异,然而在住院天数上要少,平均耐受时间要长。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对于病人的运动能力和改善心功能也有一定的优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运动大多采用2周康复程序,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对不同病人不同的身体状况和病情我们要选择合理的康复程序进行治疗。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5一文中指出康复程序的时间长短、进行的速度等,要取决于病人的病情和年龄,以及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条件。如果医院规模较大、护理人员经验丰富、并且病人年龄不大、病人无并发症,则可以采用2周康复程序治疗。甚至对于特殊的情况可以采用更短时间的康复程序治疗。但是无论哪种康复程序一定要考虑病人身体以及医院条件,综合的选择适合病人的康复程序即康复程序个体化6。如果医院条件一般,医护人员缺乏经验并且病人年龄较大,则适当延长康复程序时间,一般三四周为佳。对于有并发症的病人,要在并发症基本控制以后再进行康复程序,切不可操之过急。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具体步骤(1) 首先,要确定病人的情况、年龄、体力以及医院和护理人员的情况。分析是否符合康复程序的条件,然后再确定康复程序的长短以及日程安排。下面简单对两周康复程序进行简述。对于两周康复程序的训练方法中,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方法:手术后第一天主动活动肢体、翻身并且对肢体伸曲7。术后第 2 -3 d,半 卧或坐位 ,自己 洗漱 、进餐至床边静坐 5 10 m in ,每天 3 次:术后4 5 d,床边椅子上静坐、站立 5 10 r ain,3 -5次d ,指导床边排便 ;术后 6 8 d ,室 内活动,自己步行人厕、洗漱 ;术后 9 -10 d,室内活动 ,生活基本自理 ;术后 1 l 一12 d ,走廊内慢行 ;术后 13 -l4d ,上下楼梯训练。 康复运动根据相应的活动强度分为六个阶段(第 1 天-第 6 天),第一阶段为床上被动关节活动8,此阶段需绝对卧床并协助进食;第二阶段为边床边坐位,可坐椅子,进行床上主/被动关节活动,此阶段可自行进食,但洗脸、擦浴等日常生活仍需协助;第三阶段可下床活动,活动前需热身,在病房内慢走,15-20m,2 次/d,此阶段大部分日常生活都可自理,可坐轮椅到病房各处及治疗室;第四阶段可在病房内作中速步行运动,25-50m,2次/d,允许患者步行至浴室、病房各处;第五阶段可上下一层楼,中速步行 100-150m,2 次/d,此阶段可在走廊内散步,生活全部自理;第五阶段中速步行200-400m,2 次/d,可上下两层楼,此阶段可重复之前各个阶段训练内容,强度可稍加强9。 (2)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运动,要严格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程序,要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无心力衰竭和心里失常等症状的患者合适进行早期的康复运动,对于患有各种并发症的患者,要根据其并发症的严重性进行治疗,缓解或控制并发症后再观察患者是否可以进行康复运动。年龄过高以及患有肺炎等病症的患者慎用,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以及在此梗死10。康复运动应该在患者病情受到控制还要在监护下进行,进行康复训练之前,要观测病人身体各项指标。询问病人是否有身体不适。张红岩11经研究发现当病人在康复训练中出现胸闷气短、面色苍白、严重的心律不齐等现象时或;心电图 sT 段下移 I 01 m V 或上升 02 m V ;收缩压下降10 m m H g 或上升 30 m m H g,要终止活动,然后适当延长康复程序时间。另外就像康复程序要制定的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12。活动最根本的原则是“不过量”,不会引起再次梗死。其实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谢咏梅13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中写道不同的运动对于身体机能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不适当的运动会导致心机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肌损害。另外岳宏13在文章中也写道在进行康复运动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不过量的运动,对患者的各方面指标要严格了解,运动过程中要观察心电监护,随时询问患者身体状况,还要加强对病人的心理疏导14,对患者家人也要普及早期运动的知识,配合医院的治疗计划,各方面一起努力,将早期康复运动控制在对病人有利的范围内15。3、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运动的作用早期康复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让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健康。经过相关的研究表明,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入早期康复护理运动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16。在研究中表明通过增加相应的运动,可以增加血液循环的血量,避免排痰障碍导致肺炎等并发症17,并且减轻长期卧床导致血栓的几率,还能保证患者正常的肠蠕动功能以及便秘18。另外,在促进生理活动方面,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长期坚持运动锻炼可有效改善心肌功能及心肌供血,可促使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开放,增加心肌细胞活力,可促进心肌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及利用,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可降低机体血糖水平19,预防高血糖对心肌细胞的损伤20。合理的早期康复运动可以让患者减少住院时间,早日恢复健康。在心理方面减轻患者长期卧床的不适,减少患者褥疮发病的可能性,也有助于患者尽快的恢复心理健康,减轻患者长期卧床的心理负担,给患者可以治愈的信心,有助于患者提高患病期间的生活质量。总之,早期康复运动的加入可以防止病人抑郁,情绪低落。4小结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运动康复在我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得到医学界的认可,也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治愈率。王姗姗21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多发于老年人群体,早期康复对于体改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李晓娟22告诉我们在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解康复活动的危险因素,趋利避害,保证早期活动的安全。早期康复的护理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的观念,打破了传统的护理观。不仅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观察护理,还要关心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于病人的身体心理都有极大好处,还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增进医患之间感情,让患者在一个人性化的环境种接受治疗。同时刘爱娟23经过大量阅读国内文献发现目前虽然早期的康复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目前国内还是没有一套标准的理论体系,并且国内研究也不深刻,与国外同类研究有不小的差距。另外,杜媛媛24认为早期活动康复质量对于医院的设备结合医护人员的水平要求较高,目前来说对于术后较少有长期有效地检测,这对运动康复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也对患者的生命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应该放在指定一套完全合理的治疗体系,并且同科室的医护人员应该定期交流先进经验,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技术。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早期康复护理25,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强化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化护患关系,临床普及意义显著。参考文献1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 卜庆锋,刘杰,李法祥. 护士进修杂志. 2014(16)2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运动护理康复的效果J. 张锦华.中国医药.2013(06)3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李晓丰. 2016(36)4主要照顾者的延伸健康教育在不同心功能等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张桂侠,王莉,何荣,曲彦慧. 中国临床研究. 2016(02)5早期康复运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心功能的影响J.李远琼.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1)6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康复治疗中心电图的作用评估J. 朱秀丽,朱昱思,舒晓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12)7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徐徐,修宗谊. 贵州医药. 2016(01)8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J. 朱国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7(07)9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分析J. 岳宏,郭惠丽.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09)10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J. 张丽,宋巧凤,王希柱,姚艳敏,闫玉敏,周文华. 河北医药. 2016(16)11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J. 张红岩.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10)12护理干预防止便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 李素坤,孙秀红. 河北医药. 2014(21)13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J. 谢咏梅.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4(03) 1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 刘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14(31)15逐级半卧位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心功能及不适症状的影响J. 许斌,宋玲,马薇,王桂卿,侯琳. 中国医药. 2014 (05)16早期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J梁欣,杨蓉,何翠竹,等.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5(24):6858 685917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血液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J曾德利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5(2):180 18218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 张利霞.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7).19行为护理用于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 钱红继.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19).20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J.韦丽萍. 健康前沿, 2017, 26(3).21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王姗姗,薛小玲. 中华护理杂志. 2016(08)22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说课稿 新人教版
- 特种气体生产工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碳化钨制备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东郭先生与狼说课稿 北师大版
- Unit 5 Crafts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牛津上海版(深圳用)
-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统编版(部编版)
- 供应链管理与优化合同
- 房屋拆迁垃圾清运法律协议范本大全
- 塑料厂采购合同管理办法
- 场地租赁合同签署协议
- 《培生·小学英语分级阅读80篇》四年级-这套资料难度系数较大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PPT(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肾盂癌护理常规
- 同济大学(内部使用)核心学术刊物基本目录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
- GB/T 9269-2009涂料黏度的测定斯托默黏度计法
-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指南课件
- 小区门岗值班登记表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配套教学课件
- 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大学语文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