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簇优化流程_第1页
LTE簇优化流程_第2页
LTE簇优化流程_第3页
LTE簇优化流程_第4页
LTE簇优化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TELTE 簇优化流程簇优化流程 - 2 - 目录目录 1 1概述概述.3 2 2优化思路和流程优化思路和流程.3 3 3测试准备测试准备.5 3.1划分 CLUSTER.5 3.2确定测试路线.5 3.3确立优化目标.6 3.4单站验证报告的核对.6 3.5准备工具和资料.6 3.6测试人员的配置.6 4 4数据采集和分析数据采集和分析.6 4.1路测数据的采集.7 4.1.1测试路线的选择.7 4.1.2测试注意事项.7 4.1.3测试方法.8 4.2室内数据的采集.8 4.2.1测试路线的选择.8 4.2.2测试注意事项.8 4.2.3测试方法.8 5 5专项问题分析专项问题分析.8 5.1覆盖问题的分析.8 5.1.1下行覆盖分析.9 5.1.2上行覆盖分析.10 5.1.3上下行不平衡.11 5.1.4导频污染分析.11 5.2干扰问题分析.11 5.2.1下行干扰问题.11 5.2.2上行干扰问题.11 5.2.3PCI 污染.12 5.3邻区配置问题分析.12 5.3.1邻区的几个概念和功能.12 5.3.2邻区配置的基本原则.12 5.3.3切换参数.12 6 6调整措施调整措施.13 6.1调整措施.13 6.2调整实施流程.13 7 7RFRF 优化评估优化评估.13 8 8总结总结.14 - 3 - 1 1概述概述 RF 优化作为网络优化中的一个阶段,是对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优化。RF 优化在于通过调 整天线的各项工程参数和基站的功率参数,从而改变信号覆盖分布,并进而改变有效覆盖区 域,改善 PCI 和导频污染区域,调整网络切换区域的分布。最终达到提高覆盖质量、减少系 统干扰、优化切换区域的目的,并保证下一步业务参数优化时无线信号的分布是正常的。 RFRF 的优化包括如下主要的工作内容:的优化包括如下主要的工作内容: 信号覆盖问题优化:信号覆盖的优化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弱覆盖 区的优化,保证网络中信号的连续覆盖;另一方面是对主导小区的优化,保证各 主导小区的覆盖面积没有过多和过少的情况,主导小区边缘清晰,尽量减少主导 小区交替变化的情况。 切换问题优化:一方面检查邻区漏配情况,验证和完善邻区列表,解决因此产 生的切换、掉话和下行干扰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合理的工程参数,解决乒 乓切换和切换不及时的问题;同时通过覆盖的调整我们还可以优化切换区域,调 整切换带的合理分布,减少或避免切换区域出现乒乓切换的出现。 2 2优化思路和流程优化思路和流程 推荐当一个簇中 80%以上站点安装和验证工作完且通过单站验证时,就可以开始该簇的 RF 优化。RF 优化是网络优化的主要阶段之一,目的是在改善信号覆盖、控制 PCI 和导频污 染、优化切换区域。如果 RF 优化调整后采集的路测等指标满足 KPI 要求,RF 优化阶段即结 束,进入参数优化阶段。否则再次分析数据,重复调整,直至满足所有 KPI 要求。 在 RF 优化阶段,包括测试准备、数据采集、问题分析、调整实施这四个部分,见图表 1。其中数据采集、问题分析、优化调整需要根据优化目标要求和实际优化现状,反复进行, 直至网络情况满足优化目标 KPI 要求为止。 - 4 - 图表 1 RF 优化流程图 第一,测试前准备阶段首先合理划分 Cluster;第二,与运营商协商确立 KPI 的测试路 线和重点街道和 VIP 保障区域;第三,确立本区域优化 KPI 目标;第四,准备好 RF 优化所 需的工具和资料;第五在 RF 优化前需要对本片区基站的单站验证报告仔细核对,排除优化 中基站的功能问题。在每次优化前需要和机房管理人员联系对优化片区的站点做一次检查, 保证优化的站点没有问题,以免影响进度。 数据采集阶段的任务是通过 DT、信令跟踪等手段采集 UE 和 Scanner 数据,以及配合问 题定位 eNodeB 侧跟踪数据和配置数据,为随后的问题分析阶段做准备。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网络中存在问题,重点分析覆盖问题、导频污染问题和切换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调整完毕后随即针对实施测试数据采集,如果测试结果不能满足目 标 KPI 要求,进行新一轮问题分析、调整,直至满足所有 KPI 需求为止。 由于信号覆盖、PCI 污染、邻区漏配等原因产生的其他问题,如下行干扰、接入问题和 掉线问题,往往和地理位置相关,规律固定,随着优化的深入会有明显改善。至于信号覆盖 良好且没有导频污染和邻区漏配等因素影响的接入、掉线等问题,需要在参数优化阶段加以 解决。上行干扰问题(PUSCH 过高而没有与之相当的高话务量存在)的处理周期通常周期较 长,甚至可能延续到优化结束。 在 RF 优化后,需要输出更新后的RF 优化参数表和邻区关系表 。 RF 优化参数 表中反映了 RF 优化中对工程参数(如下倾角、方向角等)和功率参数的调整;邻区关 系表中反映了 RF 优化中对邻区配置等的调整。 - 5 - LTE_Site Database_V1.xls 邻区关系表.xls 3 3测试准备测试准备 3.13.1划分划分 ClusterCluster LTE 网络在优化中涉及小区 PCI 等的优化, RF 优化需要针对一组或者一簇基站同时进 行,不能单站点孤立地做。这样才能够确保在优化时是将同频邻区干扰考虑在内。在对 Cluster 中的站点进行调整之前,为了防止调整后对其它站点造成负面影响,必须事先详细 分析该项调整对相邻站点的影响。 Cluster 的划分需要与客户共同确认,在 Cluster 划分时,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根据以往的经验,簇的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15-25个基站为一簇,不宜过多或 过少。可参考运营商已有网络工程维护用的Cluster划分。 行政区域划分原则:当优化网络覆盖区域属于多个行政区域时,按照不同行政 区域划分 Cluster 是一种容易被客户接受的做法。 地形因素影响:不同的地形地势对信号的传播会造成影响。山脉会阻碍信号传 播,是 Cluster 划分时的天然边界。河流会导致无线信号传播的更远,对 Cluster 划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果河流较窄,需要考虑河流两岸信号的相互 影响,如果交通条件许可,应当将河流两岸的站点划在同一 Cluster 中;如果 河流较宽,更关注河流上下游间的相互影响,并且这种情况下通常两岸交通不便,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以河道为界划分 Cluster。 边界区域在划分时要遵循无线环境尽量简单的原则:比如对于有山势阻挡的地 方,信号的覆盖区域区分清晰,可以作为自然的Cluster边界。 在划分Cluster时要最遵循片区之间的相关性越小越好,以减少片区间的优化工 作量。 Cluster的划分可以参考不同的无线环境类型进行:比如沿高速公路(铁路)周 边的站点可以划分在同一Cluster中。 Cluster的划分要考虑到话务的分布状况,对于话务密集的居民区、商业区、重 点覆盖区域应当划分在同一Cluster中,避免将重要区域和话务密集区划分在不 同的Cluster中。 原则上按蜂窝形状划分 Cluster ,特殊情况下可按长条状划分Cluster。 路测工作量因素影响:在划分 Cluster 时,需要考虑每一 Cluster 中的路测 可以在一天内完成,通常以一次路测大约 3 小时为宜。 3.23.2确定测试路线确定测试路线 路测之前,应该首先和客户确认 KPI 路测验收路线,如果客户已经有预定的路测验收线 路,在 KPI 路测验收路线确定时应该包含客户预定的测试验收路线。KPI 路测验收路线是 RF 优化测试路线中的核心路线,它的优化是 RF 优化工作的核心任务,后续的工作,诸如参数 优化、验收,都将围绕它开展。 在此基础上,优化测试路线还应该包括主要街道、重要地点和 VIP 地点。为了保证基本 的优化效果,测试路线应该尽量包括所有小区。要对规划区内所有的街区进行详细的测试。 - 6 - 为了准确地比较性能变化,每次路测时最好采用相同的路测线路。在线路上需要进行往返双 向测试。 3.33.3确立优化目标确立优化目标 RF 优化的重点是解决信号覆盖、小区 PCI 污染和切换等问题,而在实际项目运作中,各 运营商对于 KPI 的要求、指标定义和关注程度也千差万别,因此 RF 优化目标应该是满足合 同(商用局)或规划报告(试验局)里覆盖和切换 KPI 指标要求,指标定义应当依据合同要 求定义例如下表(如重点关注的就是 DL Throughput (Mbps) /RRC Setup Success Rate/Drop Rate/ H/O Success Rate): LTE_KPI summary_2012_03_01_V1.xls 3.43.4单站验证报告的核对单站验证报告的核对 在优化前需要对本优化片区的站点仔细核对单站验证报告,eNodeB 方面基站版本及其他 信息核对,检查优化片区中是否还有基站存在问题尽量规避基站问题对优化的影响,以免影 响优化的进度。 3.53.5准备工具和资料准备工具和资料 RF 优化之前需要准备必要的软件、硬件和各类资料,以保证后续测试分析工作的顺利进 行,详细列表如下(如有需要另加设备): 软件:路测软件 1 套;电子地图; 硬件:路测终端二部; GPS;扫频仪一台; 资料:测试区域的基站地理信息表;基站工程信息表;基站参数配置表。 3.63.6测试人员的配置测试人员的配置 测试人员标准配置(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1. 路测前台人员 2 名,带 Scanner+套路测前台软件。其中 1 人路测,1 人记录异常 地点或地段信息。 2. 路测后台人员 1 名,带路测后台软件 1 套负责分析前台数据,并给出网络调整建 议。 4 4数据数据采集采集和分析和分析 RF 优化阶段重点关注网络中无线信号分布的优化,主要的测试手段是 DT 测试和室内测 试。测试之前应该和基站工程师核实待测基站的基本信息,以及相应的 eNodeB 是否存在异 常,比如关闭、闭塞、拥塞、传输告警等;判断是否会对测试结果数据真实性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有,需要排除告警后再安排测试。 室外测试,主要通过 DT 测试,采集 scanner 和 UE 的无线信号数据,用于对室外信号 覆盖、切换和 PCI 污染等问题进行分析。 室内测试主要针对室内覆盖区域(如楼内、商场、地铁等) ,重点场所内部(体育馆、 政府机关等) ,以及运营商要求测试区域等进行信号覆盖测试,以发现、分析和解决这些场 所的 RF 问题。其次用于优化室内、室内户外(频点不一样)的切换关系。 RF 优化阶段的 DT 和室内的业务测试主要是上传下载。 - 7 - 4.14.1路测数据的采集路测数据的采集 4.1.1测试路线的选择 测试前需要根据待测站点分布和当地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路线,路线选择原则如下: (1) 测试路线尽量经过所有待测主服务小区的覆盖区域,尽可能跑全待测基站周围所有 主要街道;在测试时要正向,反向双向测试。 (2) 测试路线尽量考虑当地的行车的实际情况,减少过红绿灯时的等待时间。 下图是全网数据采集测试中选择测试路线的示意图: 4.1.2测试注意事项 全网数据采集测试小区覆盖情况,要求的进度相对较快,个别项目的测试可能会因为一 两个小区的异常而中断,因而为了保证整体测试进度,需要在测试前仔细阅读测试细节,并 了解测试内容并检查基站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允许个别异常现象的出现,避免在测试时因为异 常情况而耽误时间。 下面是全网数据采集测试的注意事项: (1)测试设备连接路测终端和 Scanner,并保证测试设备和测试软件工作正常; (2)终端长保切换测试,验证各个待测小区之间的切换是否正常(先分别测试 TM2/TM3/TM7 不同的传输模式可以平滑切换后可改为自适应的传输模式) ; (3)通过测试软件控制 Scanner 对 RSRP 进行测试,验证各个待测小区的下行覆盖情况; (4)测试时车辆以 30km/h 的车速行驶,经过待测小区的主服务区时或发现有异常情况 (如发现主服务小区和邻区 RSRP 值相差很大也不切换,切换后立即掉线,测试设备 工作异常,某个小区的 RSRP 覆盖情况很差,等等)时,需要减速行驶或暂时靠边停 止行驶;如果存在异常情况,仅将异常情况记录下来,重新接入业务后继续前进,完 成其他小区的测试,待全网数据采集工作完成后再对异常地点或小区进行详细的验证 和问题处理。 (5)需要根据 Scanner 测试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功放异常、天馈连接异常、天线安装位置设 计不合理、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建筑物阻挡、硬件安装时天线倾角/方向角与规划 时不一致等问题;根据切换测试来判定是否存在漏配邻区,基站间失步等问题。 (6) 在对 cluster 进行测试前先确认基站的传输模式,可以把基站的传输模式设定为 TM2/TM3/TM7 分别测试,在只有一种模式下带业务切换没有问题后可以把 cluster 的 基站的传输模式改为自适应状态后再测试(在以后的全 cluster 测试时根据要求使用 - 8 - 传输模式) 。 4.1.3测试方法 事先准备好该基站位置图,对其中覆盖不好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切换的UE作长保测试(初期有可能先只做ping),先接上SCANNER,按照选定的 测试路线对待测小区的信号进行测试,尽可能跑全基站周围所有主要街道; 根据Scanner接收的信号得出区域覆盖图,对比各个小区的RSRP覆盖情况。 测试中对于优化的区域,测试中保持30km/h的车速行进,对于SINR较差的地方,以 及十字路口和拐角处,需要停车进行定点采样。数据采集中需停车半分钟,详细记 录。 在扫频仪采集数据的过程中发现有越区覆盖的小区,需停车1分钟详细采集数据, 查看此小区在扫频结果上是否持续出现(若只是断续的闪现可能为假信号) ,之后 在扫频仪上查看越区小区的SINR/RSRP(弱SINR=95% 则对应的质量标准为: 好(Good): RSRP -75 dBm 一般(Fair): -90dBm RSRP -75 dBm 差(Poor): RSRP = 0dB=98% UE 测试结果,室外空载。 则定义对应的质量标准为: 好(Good): SINR 20 dB 一般(Fair): 10dB SINR 20 dB 差(Poor): SINR 10dB 对于质量差和大片连续质量一般的区域需要标识出来,以便进一步分析。对于标识出来 的 SINR 差的区域,对比是否下行 RSRP 覆盖也相应较差。如是则为覆盖问题,在覆盖问题分 析中加以解决。对于 RSRP 好而 SINR 差的情况,确认为下行干扰问题,分析干扰原因并加以 解决。 5.2.2上行干扰问题 上行干扰问题通过检查各个小区的上行时隙的 PUSCH 进行判断。如果某一小区的上行时 - 12 - 隙的 PUSCH 过高而没有与之相当的高话务量存在,则认为可能是存在上行干扰问题,分析干 扰原因并加以解决。 UE间的相互干扰:在测试中对于某些UE功率发射异常,造成了UE间的相互干扰。对于 此类的UE间的干扰,可以通过调整UE的时隙优先级,将UE分配在不同的业务时隙上来减少UE 相互间的干扰。在测试中发现UE时常异常,满功率发射的手机要及时更换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5.2.3PCI 污染 在相邻的sector的PCI有时候会出现PCI污染问题PCI mod3/6/30的值相等(LTE帧结构 中的P-SS S-SS): 1PCI mod 3 : 在LTE网络中PCI=3*group ID(S-SS)+sector ID(P-SS),如果 PCI mod3值相等则出现P-SS干扰。 2PCI mod 6: 在时域位置固定的情况下,下行参考信号在频域有6个freq shift,如 果 PCI mod 6值相同则下行RS相互干扰。 3PCI mod 30:在PUSCH信道中携带DM-RS和SRS信息,这两个参考信号对于信道评估和 了解较重要,他们是由30组基本ZC序列构成,如果PCI mod 30值相同则造成上行DM- RS和SRS相互干扰。 PCI 污染在网络规划时应尽量避免。 5.35.3邻区配置问题分析邻区配置问题分析 5.3.1邻区的几个概念和功能 邻区优化是对移动性的优化起重要左右,可以让用户驻留在最佳的小区,所以应该保证 重选切换的合理成功与无感知等。邻区是与它相邻可能进行切换的小区,建网初期的路测可 以对漏陪邻区进行检查,消除因漏配邻区可能引起的干扰,切换不及时掉线等问题,所以应 该增加必要的邻区;冗余邻区的影响是使邻区消息庞大,增加不必要的信令开销且可能引起 乒乓切换进而影响吞吐率等现象,而且在邻区满配时无法加入需要的邻区,这时需要删除冗 余邻区。 5.3.2邻区配置的基本原则 在邻区配置中,其基本原则是要消除缺加邻区、多加邻区。邻区配置优劣对网络性能影 响较大。有多加邻区,会增加邻区检索的时间,影响设备性能;反之,如果存在缺加邻区, 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同时可能造成掉线等。 邻区关系可以是系统自动生成或者依靠网络工程师根据现场勘测情况和基站分布情况进 行配置。 邻区优化一般主要是通过大量的路测进行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终端和 Scanner 进行路 测,找出缺加邻区和多加邻区,据此判断是否存在邻区漏配或者邻区多配等问题。 在路测过程中,移动台从基站得到邻区列表,而 Scanner 持续地进行扫描测量,并把其 RSRP 和 SINR 记录下来。如果发现某个 PCI 并不在邻区列表中,但其强度却超过了某一值的 门限值(如:RSRP 主服务小区小于邻区 5dbm 左右) ,且这一现象连续出现,则认为此 PCI 的 小区为缺加邻区。同样在路测过程中在某一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如果发现某个 PCI 在邻区列 表中,但其强度却全部低于某一值的门限值(如:RSRP 主服务小区大于邻区 10dbm) ,则认 为此 PCI 的小区为多加邻区。配置邻区时,邻区以 8-12 个为宜,具体要根据网络的拓扑结 构及当地的地形地貌而定。 5.3.3切换参数 在邻区优化时还要进行参数优化,以消除切换时延和频繁切换等问题。 - 13 - 6 6调整调整措施措施 6.16.1调整措施调整措施 RF 优化阶段的调整措施除了邻区列表的调整外,主要是工程参数和功率参数的调整。 大部分的覆盖和干扰问题能够通过调整如下(优先级由高到低排列)站点工程参数加以解 决: 功率参数 天线下倾角;方向角,电倾角,高度,位置,类型 更改站点类型(如将全向站改为定向站或者定向站改为全向站); 站点位置; 新增站点/RRU或天线。 6.26.2调整实施流程调整实施流程 在 RF 调整的过程中,优先调整功率参数,如果调整功率参数无法解决,可以参照下面 的步骤调整工程参数。 工程参数的调整包括如下流程: 调整措施提出:数据分析人员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给出调整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