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公开课教案_第1页
《旅夜书怀》公开课教案_第2页
《旅夜书怀》公开课教案_第3页
《旅夜书怀》公开课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夜书怀公开课教案1、 导入新课中国自古是诗歌的国度,唐诗更负盛名。唐朝盛产的诗人也有很多。唐代诗人中,有一个人好像一直是皱着眉头生活的,这个人名叫杜甫。他瘦而高,拄着一根拐杖,走路慢吞吞,活像人们形容的老朽。他的眼睛是向下的,有时还半闭着,看上去昏昏欲睡。这双眼睛却能看见普天下的倒霉事儿,好比观音菩萨能看见人间的疾苦。所不同的,是观音菩萨法力无边,她能含着动人的微笑救苦救难,而杜甫,只能眉头紧锁,把无边的苦难写进他浩如烟海的诗作中。今天,我们一起去鉴赏他的一篇这样的诗作旅夜书怀。2、 作者及背景介绍1. 杜甫,字子美,有“诗圣”之誉,与李白并称“李杜”。2. 杜甫的作品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绝句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3.杜甫人生的四个阶段(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涉世不深)(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忧国忧民)(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4.本诗的写作背景 当时,杜甫已满53岁,他这一年多来一直寄居在朋友严武家,生活暂时安定。但不料这一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四川,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且他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3、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 生齐读诗歌2.解析题目“旅”:旅居、旅途。 “夜”:点出时间。“书”:写。 “怀”:情怀,感想。3.诗中哪些诗句与题目相对应?“旅夜”:“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4.诗歌体裁 律诗(五言、七言) 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绝句(五言、七言)4、 精读诗歌,深入探究首联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1首联内容与诗题的关系? 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境。2“微风习习,江岸细草如丝,一只竖有高桅的小船,孤伶伶地行驶在江上”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凄凉孤寂,是作者孤独感伤之情的外化。3从景物描写中你能说说诗人杜甫的形象吗?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看到他夜愁不寐的形象;从“危樯独夜舟”看到他飘泊中的孤寂:融情于景。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1赏析“垂”“涌”的表达作用。 “垂”,低垂。因平野广阔,所以群星低垂。一垂字写出了原野的广阔无边。“涌”随波起伏。因大江滚滚,所以水中的月亮才随波起伏。四溟诗话评价说“句法森严,涌字尤奇”。2颌联的意境。 雄浑阔大3与诗人的情感关系是怎样的?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更显出了诗人的孤独凄苦。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颈联用了反问的语气,若改为陈述句就是:名声不应该因为文章而显著,做官只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辞职。其言外意为:名声应该因为大济天下而显著,做官不应该因为被排挤而被辞。委婉的写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尾联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尾联的修辞手法:比喻、设问2体会这一比喻的情感内涵。如此江湖落拓,到处飘泊,像个什么?就像那天地之间到处飘飞的一只沙鸥。诗人自叹身世飘零,无论是身后之名,还是生前之功业,似乎都游离于他。当这种悲愤交集的情感,外化投射在一只飘零于茫茫天地之间的白鸥时,诗人晚年飘零、孤独、寂寥的形象,便由此铸就了。五、鉴赏点拨,拓展延伸1.艺术特色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如果此时不是杜甫而是李白,大家试想会怎样?李白会大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愤世嫉俗之语,李白会“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容不得委屈,有委屈就要像黄河之水一样一泻千里,奔涌而出,所以世人常常用“豪放飘逸”来描述李白,而杜甫,世人常常用另外的四个字“沉郁顿挫”。“沉郁”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顿挫”,主要指诗歌情感表达的波澜起伏,反复低回。2. 比较登高与旅夜书怀的相同点“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与旅夜书怀一样,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与直接抒情相结合。都体现杜甫的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6、 指导朗读,尝试背诵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语调很缓慢,读起来有淡淡的忧伤;“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眼前出现一望无际的平野还有波光粼粼的东流江水,语调低沉而雄浑,这时的杜甫已经感受到自己的孤寂无助,凄苦茫然的漂泊之伤痛;“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中杜甫的愤激不平呼之欲出,可是杜甫最后只是无可奈何不无感伤说了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那份呼之欲出的愤激之言就这样硬生生的堵在喉颈。7、 课堂小结 本诗为五言律诗,分成两部分抒写。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旅夜之景;后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