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行业标准规范:JBT9670_1999_第1页
避雷器行业标准规范:JBT9670_1999_第2页
避雷器行业标准规范:JBT9670_1999_第3页
避雷器行业标准规范:JBT9670_1999_第4页
避雷器行业标准规范:JBT9670_199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K 49 JB/T 96701999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阀片用氧化锌 Zinc oxide for the varistor of metal oxide surge arresters 1999-08-06 发布2000-01-01 实施 国 家 机 械 工 业 局 发 布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 GB/T 1.11993 和 GB/T 1.31997 标准的规定,对 ZB K49 00188金属氧化物避 雷器阀片用氧化锌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ZB K4900188。 与被代替的版本相比,本标准就有关文字,水份测定方法进行了修订,删去了原标准中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西安电瓷研究所起草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亚平、李光富、姚军。 本标准委托西安电瓷研究所负责解释。 JB/T 96701999 1 1 范围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氧化锌的技术条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 GB/T 4701983 规定的零号锌锭为原料,采用间接法生产的、用于生产金属氧 化物避雷器阀片的主要原料氧化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 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221989 化学试剂 盐酸 GB/T 6261989 化学试剂 硝酸 GB/T 6311989 化学试剂 氨水 GB/T 6371988 化学试剂 硫代硫酸钠 GB/T 6581988 化学试剂 氯化铵 GB/T 6701986 化学试剂 硝酸银 GB/T 6751993 化学试剂 碘 GB/T 6791994 化学试剂 95乙醇 GB 12531989 工业基准试剂(容量) 氯化钠 GB/T 14011985 化学试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GB/T 31851992 氧化锌(间接法) GB/T 97231988 化学试剂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3 技术条件 技术条件应符合表 1 要求: 表 1 氧化锌技术条件 序 号项 目指 标 1外观白色粉末 2氧化锌(以干品计),不小于99.70 3氧化钾(以 K 计),不大于0.0010 4氧化钠(以 Na 计),不大于0.0010% 5氧化铁(以 Fe 计),不大于0.0020% 国家机械工业局 1999-08-06 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阀片用氧化锌 Zinc oxide for the varistor of metal oxide surge arresters JB/T 96701999 代替 ZB K49 00188 2000-01-01 实施 JB/T 96701999 2 表 1 (完) 序 号项 目指 标 6氧化镉(以 Cd)计,不大于0.0050% 7氧化铅(以 Pb 计),不大于0.037% 8氧化铜(以 Cu 计),不大于0.0002% 9金属物(以 Zn 计)无 10水分,不大于0.3% 11盐酸不溶物,不大于0.006% 12灼烧减量,不大于0.2% 13pH 值7.08.0 14平均粒径 m,不大于0.50 15筛余物(筛孔径 44 m),不大于0.10% 4 试验方法 4.1 白度测定 称取试样和标准样品各 0.5 g,放在白纸上,用纸将其压紧,在室内朝北散射光或标准光源下,从 不同角度观察,其白度不得低于 GB/T 3185 规定的氧化锌标准样品。 4.2 氧化锌含量测定 4.2.1 试剂和溶液 盐酸:按 GB/T 622 规定的优级纯,11 溶液(由 1 体积的试剂与 1 体积的水混合而成。试验中 所用的水在未注明其它要求时,均为二次蒸馏水或二次去离子水) ; 氯化钠:按 GB 1253 规定的基准; 铬黑 T:1指示剂。配制时,称取 0.5 g 铬黑 T 和 50 g 氯化钠,在玛瑙研钵中研细混匀,贮于称 量瓶中,放入干燥器内备用; 氯化铵:按 GB/T 658 规定的分析纯; 氨水:按 GB/T 631 规定的优级纯,11 溶液; 缓冲溶液(pH 值为 10):称取 54 g 氯化铵溶解于 200 ml 水中,加 350 ml 浓氨水,再继续用水稀 释至 1; 精锌(99.999%) ;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按 GB/T 1401 规定的分析纯,浓度为 0.05 mol标准溶液。配制 时,称取 19 g EDTA 溶于 1热水中,冷却后过滤,并用精锌标定。 EDTA 标准溶液的标定:称取经过表面处理干净的精锌 0.12 g(准确至 0.0001 g) ,放入 500 ml 锥 形瓶中,加少量水润湿。加 5 ml 盐酸溶液,加热完全溶解。冷却后加水至 200 ml,用氨水溶液中和至 pH 值为 78(有少量氢氧化锌沉淀析出) 。再加缓冲溶液 10 ml 和铬黑 T 指示剂少许。然后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葡萄紫红色突变为纯蓝色为终点。同时作空白试验。 EDTA 标准溶液对氧化锌的滴定度按式(1)计算: JB/T 96701999 3 T =1.2447(1) 0 m VV 式中:TEDTA 标准溶液对氧化锌的滴定度,g/ml; m金属锌的质量,; V滴定锌所消耗 EDTA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试验时消耗 EDTA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2447锌换算成氧化锌的系数。 4.2.2 测定方法 称取经 105烘干 2 h 并于干燥器中冷却 至 室 温 的 试 样 0.13 g0.15 g(准确至 0.000 1 g) , 置于 500 ml 锥形瓶中,加少量水润湿,加 5 ml 酸溶液,加热至完全溶解,加水至 200 ml,用氨水溶液 中和至 pH 值为 78(有少量氢氧化锌沉淀析出) ,再加缓冲溶液 10 ml 和铬黑 T 指示剂少许。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葡萄紫红色突变为纯蓝色为终点。同时作空白试验。 氧化锌含量百分率(X)按式(2)计算: X() =(2) m )( 0 VVT 式中:TEDTA 标准溶液对氧化锌的滴定度,g/ml; V试样消耗 EDTA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试验消耗 EDTA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试样质量,g。 4.3 氧化钾(以 K 计)含量的测定 4.3.1 试剂和溶液 盐酸(GB/T 622):优级纯,11 溶液; 钾标准溶液:称取 0.190 7 g(准确至 0.000 2 g) , 经 5006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氯化钾,溶 入水,移入 1 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含钾浓度为 0.1 mg/ml。 4.3.2 仪器条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发射光谱法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光源:钾空心阴极灯; 波长:766.5 nm; 火焰:乙炔空气。 4.3.3 测定方法 称取 10 g 试样(准确至 0.01 g) ,共 4 份,分别用少量水润湿,滴加盐酸溶液至试样溶解。待冷却 至室温后,将溶液移入 100 ml 容量瓶中,按 GB/T 9723 规定测定。 4.4 氧化钠(以 Na 计)含量的测定 4.4.1 试剂和溶液 盐酸(GB/T 622):优级纯,11 溶液; 钠标准溶液:称取 0.2542 g(准确至 0.000 2 g)经 5006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氯化钠,溶于 水,移入 1 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含钠浓度为 0.1 mg/ml。 4.4.2 仪器条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发射光谱法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JB/T 96701999 4 光源:钠空心阴极灯; 波长:589.0 nm; 火焰:乙炔空气。 4.4.3 测定方法 称取 10 g 试样(准确至 0.01 g) ,共 4 份。分别用少量水润湿,滴加盐酸溶液至试样完全溶解。待 冷至室温后,将溶液移入 100 ml 容量瓶中,按 GB/T 9723 的规定测定。 4.5 氧化铁(以 Fe 计)含量的测定 4.5.1 试剂和溶液 盐酸(GB/T 622):优级纯,11 溶液; 铁标准溶液:称取 0.1430 g(准确至 0.0002 g)经 800850灼烧至恒重的高纯三氧化二铁,溶 于 20 ml 盐酸溶液中,移入 1 L 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此溶液含铁浓度为 0.1 mg/ml。 4.5.2 仪器条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光源:铁空心阴极灯; 波长:248.3 nm; 火焰:乙炔空气。 4.5.3 测定方法 称取 10 g 试样(准确至 0.01 g),共 4 份,分别用少量水润湿,滴加盐酸溶液至试样溶解,移入 100 ml 容量瓶中,按 GB/T 9723 的规定测定。 4.6 氧化镉(以 Cd 计)含量的测定 4.6.1 试剂和溶液 盐酸(GB/T 622):优级纯,11 溶液; 镉标准溶液:称取 0.2431 g 分析纯氯化镉(CdCl25H2O) (准确至 0.0002 g) ,溶入水,移入 1 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此溶液含镉浓度为 0.1mg/ml。 4.6.2 仪器条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光源:镉空心阴极灯; 波长:228.8 nm; 火焰:乙炔空气。 4.6.3 测定方法 称取 10 g 试样(准确至 0.01 g) ,共 4 份,分别用少量水润湿,滴加盐酸溶液至试样溶解,移入 100 ml 容量瓶中,按 GB/T 9723 的规定测定。 4.7 氧化铅(以 Pb 计)含量的测定 4.7.1 试剂和溶液 盐酸(GB/T 622):优级纯,11 溶液; 铅标准溶液:称取分析纯硝酸铅Pb(NO3)0.1598 g(准确至 0.0002 g) ,溶入少量水及 1 ml 优 级纯硝酸中,移入 1 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此溶液含铅浓度 0.1 mg/ml。 4.7.2 仪器条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JB/T 96701999 5 光源:铅空心阴极灯; 波长:383.3 nm; 火焰:乙炔空气。 4.7.3 测定方法 称取 10 g 试样(准确至 0.01 g) ,共 4 份,分别用少量水润湿,滴加盐酸溶液至试样完全溶解,待 冷却至室温后,移入 100 容量瓶中,按 GB/T 9723 的规定测定。 4.8 氧化铜(以 Cu 计)含量的测定 4.8.1 试剂和溶液 硝酸:按 GB/T 626 规定的优级纯,11 溶液; 盐酸:按 GB/T 622 规定的优级纯,11 溶液; 铜标准溶液:称取金属铜(99.99%)0.1 g(准确至 0.0002 g) ,置于 200 ml 烧杯中,加入 10 ml 硝 酸溶液溶解,加热驱除氮的氧化物,待冷至室温后,移入 1 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此溶液含铜浓度为 0.1 mg/ml。 4.8.2 仪器条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光源:铜空心阴极灯; 波长:324.75 nm; 火焰:乙炔空气。 4.8.3 测定方法 称取 10 g 试样(准确至 0.000 2 g) ,共 4 份,分别用少量水润湿,滴加 11 盐酸溶液至试样完全 溶解,待冷至室温后,移入 100 ml 容量瓶中,按 GB/T 9723 的规定测定。 4.9 金属物(以 Zn 计)含量的测定 4.9.1 试剂和溶液 盐酸(GB/T 622):优级纯,11 和 13 溶液; 可溶性淀粉:0.5%溶液。配制时,称取 1.0 g 可溶性淀粉,加 10 ml 水,搅拌注入 200 ml 沸水中, 再微沸 2 min。放置,取上层清液使用,此溶液于使用前配制; 硫代硫酸钠:按 GB/T 637 规定的分析纯;浓度为 0.05 mol/L 标准溶液。配制时,称取 13 g 硫代 硫酸钠(或 8 g 无水硫代硫酸钠) ,溶于 1 L 水中,加热煮沸 10 min,冷却,放 2 周后过滤备用。 另称取 0.1 g(准确至 0.000 2 g)经 120烘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置于 300 ml 碘量瓶中,用 25 ml 水溶解。加 2 g 分析纯碘化钾及 18 硫酸 20 ml,摇匀,于暗处放置 10 min。加 150 ml 水,用浓度 为 0.05 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 3 m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绿 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M(mol/L)按式(3)计算: M=(3) )(04903 . 0 m 21 VV 式中:m硫代硫酸钠的质量,g; V1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 JB/T 96701999 6 V2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490316 毫摩重铬酸钾的质量,g。 碘:按 GB/T 675 规定的分析纯,浓度为 0.025 mol/L 标准溶液。配制时,称 6.5 g 碘及 17.5 g 碘化 钾,溶于 100 ml 水中,用水稀释至 1 L,充分摇匀,保存于棕色具塞瓶中。 另称取预先在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的基准三氧化二砷 0.1 g(准确至 0.000 2 g),置于 300 ml 碘 量瓶中,加 4 ml 浓度为 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加 50 ml 水及 2 滴 1酚酞指示剂(乙醇溶液) , 用浓度为 0.5 mol/L 硫酸溶液中和,加 3 g 碳酸氢钠及 3 ml 淀粉指示剂,用浓度为 0.025 mol/L 碘标准 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蓝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碘标准溶液的浓度 M(mol/L)按式(4)计算: M=(4) )(09892 . 0 m 21 VV 式中:m三氧化二砷的质量,g; V1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空白试验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98920.05 毫摩三氧化二砷的质量,。 4.9.2 测定方法 4.9.2.1 定性试验 称取 30 g 试样置于 400 ml 烧杯中,以少量水润湿,加 11 盐酸溶液 200 ml,用玻璃棒搅拌并观 察氧化锌溶解情况。在溶解过程中,如没有发现黑色点状物放出氢气泡的现象,则认为不含金属物, 否则需进行定量试验。 4.9.2.2 定量试验 称取 10 g 试样(准确至 0.01 g) ,置于装有玻璃球的 300 ml 碘量瓶中,以少量水润湿。用移液管 加入 25 ml 碘标准溶液,摇匀,盖上瓶塞并加水密封。置于暗处 1 h,时加振摇。然后徐徐加入 13 盐酸溶液 90 ml,盖紧瓶塞,立即以流水冷却至室温,待氧化锌完全溶解后,以水冲洗瓶塞及瓶壁, 立即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待溶液变为浅黄色,加入可溶性淀粉指示剂 1 ml2 ml,继续滴定 至蓝色消失为终点。同时作空白试验。 锌含量百分率(X)按式(5)计算: X() =(5) 100 m 03269 . 0 12 MVV 式中:V1滴定试样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032690.5 毫摩锌的质量,g; m试样质量,g。 4.10 水分的测定 JB/T 96701999 7 称取 20 g30 g 试样(准确至 0.01 g) ,置于干燥的皿中,于 105110烘干 23,然后取 出移至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直至恒量。 水分百分率(X)按式(6)计算: X() =(6) 100 m mm 21 式中:m试样质量,g; m1试样与皿烘前质量,g; m2试样与皿烘后质量,g。 4.11 盐酸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4.11.1 试剂和溶液 盐酸(GB/T 622):优级纯,11 溶液; 硝酸银:按 GB/T 670 规定的分析纯,1溶液。配制时,称取 1.0 g 分析纯硝酸银溶于水,滴加 几滴分析纯硝酸,用水稀释至 100 ml。 4.11.2 测定方法 称取试样 20 g(准确至 0.01 g) ,置于 300 ml 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加入 120 ml 盐酸溶液。加热 溶解后,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残渣用水洗至无氯离子为止(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应不呈混浊) 。将滤 纸移入已恒重的瓷坩埚中,在低温电炉上(400500)使滤纸全部碳化后,移入 800850高 温炉中灼烧 30 min。取出坩埚,放入干燥器内。冷至室温后,进行称量(准确至 0.00002 g) 。反复灼 烧,直至恒重。 盐酸不溶物含量百分率(X)按下式(7)计算: X() =(7) 100 m mm 21 式中:m1坩埚及盐酸不溶物的总质量,g; m2坩埚的质量,g; m 试样的质量,g。 4.12 灼烧减量的测定 称取预先在 105110下烘去水分的试样 5 g(准确至 0.001 g), 置于已恒重的瓷坩埚中,于高 温炉中在 800850灼烧 2 h。然后取出坩埚移至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反复灼烧,直至 恒重。 灼烧减量百分率()按式(8)计算: X() =(8) 100 m mm 21 式中:m1试样与坩埚灼烧前的质量,g; m2试样与坩埚灼烧后的质量,g; m试样的质量,g。 JB/T 96701999 8 4.13 pH 值的测定 4.13.1 仪器条件(pH 计测定法) 玻璃电极:须在水中浸泡 24 h 后,方可使用; 甘汞电极:须浸泡在饱和氯化钾溶液中,使成稳定状态,方可使用; pH 计:精度 0.1 pH。 4.13.2 测定方法 称取 5 g 试样(准确至 0.1 g) ,置于 100 ml 塑料烧杯中,加入经煮沸并冷至室温的水 50 ml。放入 塑料封磁棒,在磁力搅拌机上搅拌 10 min。将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用水洗净,并以滤纸轻轻吸干,插 入待测试液中,用经校准后的 pH 计测定试液的 pH 值。 4.14 平均粒径的测定 4.14.1 试剂 六偏磷酸钠:化学纯或分析纯。 4.14.2 仪器 光透式粒度分布测定仪。 4.14.3 测定方法(光透式沉降法) 称取 0.50 g 试样,加 0.02 g 分析纯六偏磷酸钠和 150 ml 水,经超声波充分分散,静置 24 h 后, 测定其粒度分布及平均粒径。 4.15 筛余物的测定 4.15.1 仪器设备和材料 筛子:65 mm67 mm,35 mm40 mm,孔径 44m; 中楷羊毛笔:毫长 25 mm30 mm; 天平:感量 0.01 g 和 0.0002 g 各一台; 电热鼓风箱:灵敏度1; 乙醇:按 GB/T 679 规定的化学纯。 4.15.2 测定方法 称取试样 10 g(准确至 0.01 g) ,放入用乙醇润湿过按产品标准规定已恒重的筛内,再用乙醇将试 样润湿,手持筛子上端,将筛底浸入水中,用中楷羊毛笔轻轻刷洗,直至水中无试样颗粒。再用蒸馏 水冲洗 2 次,用乙醇冲洗 1 次。最后放入 1052恒温电热鼓风箱内烘 2 h,迅速取出放入干燥器中 冷却至室温,进行称量(准确至 0.000 2 g) ,反复烘干,直至恒重。 筛余物含量百分率(X)按式(9)计算: X() =(9) 100 m mm 21 式中:m试样的质量,g; m1空筛和剩余物的质量,g; m2空筛的质量,g。 JB/T 96701999 9 5 检验规则 5.1 每一批出厂的产品应附有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用氧化锌质量合格证书。 5.2 检验结果不符 合本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