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兰香草_第1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兰香草_第2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兰香草_第3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兰香草_第4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兰香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现代的解释“兰花药草”给每个人理解。蓝色香草蓝色香草名称来源:植物名实图考简介:同义词石将军,紫色地毯(纲目拾遗),鲣鱼花植物名实图考。基本来源是马鞭草科香草的全草和根。世界上大约有15种莸属植物。中国有13种,2变种和1变型。原植物兰花莸。)miq。(nepe ta in cana Thunb . exhoutt;中国凤尾蕨。)又名莸(中国树木分类 学)、卵形莸(江苏植物名录)、罗勒(福建)、兰花(江西)、薄荷(江西)、小六月寒(甘肃)、薄荷(甘肃、湖南、广西)。该物种的历史始于纲目拾 遗年,以史将军和子路谭的名义。它说:“秋天开花,它有紫色的光环。它生长在高山岩石上,在夏天之后生长。叶状的龙芽略小。它有关节,但不够高。它的强度很弱。看起来像六月的寒冷。”植物名实图考被称为兰花草本植物,包含:“丛生,四五英尺高,茎至叶薄,叶长一英寸多,宽而尖,齿深,线条粗,叶略小而圆,逐节开花,像丹参和紫苑,花瓣尖尖,吐细须,淡紫色,迷人,深秋开放,茎和叶全香,根据以上记录和图纸,应该是该物种。小灌木,高25 60厘米。小枝呈圆柱形,略带紫色,灰白色具柔毛,老枝毛逐渐脱落。叶片披针形,厚纸,椭圆形或长圆形,具托叶,具软毛,长0.3 1.7厘米,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至截顶,边缘粗糙有齿,偶有近全缘,先端钝或尖,短柔毛,两侧有黄色腺点,背侧脉明显。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紧密排列;花萼杯状,开花时长约2毫米,结果时长4 5毫米,外面密被短柔毛;花冠淡紫色到浅蓝色,花冠筒长约3.5毫米,花冠2裂,下唇中部裂片较大,流苏状边缘,喉部有毛的环;有4个雄蕊,花柱和雄蕊在开花时都伸出花冠筒。子房的顶部被短绒毛覆盖,柱头2裂。蒴果倒卵形球形,被粗毛覆盖,直径约2.5毫米,果瓣具宽翅,被花萼包围。花果期是从六月到十月。(见图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三册,第605页。图5164)栖息地和分布在干燥的山坡、路旁或森林边。它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和广西。日本和朝鲜也有分布。“生药”:夏季和秋季收集,切下晒干。药材产于广东、广西、浙江和湖南。鉴别根为圆柱形,多分枝,直径3 7毫米,黄褐色,表面粗糙,有纵向裂纹和纵向皱纹。茎稍钝,方形,灰棕色或紫棕色。叶对生,大部分皱缩,扁平成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2 9厘米,宽1 4厘米,灰棕色或黑褐色,有腺点和粗糙的锯齿边缘。它有胡椒般的特殊香味和苦味。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化学:整株草含有黄酮苷、生物碱、酚类、类固醇、氨基酸、有机酸和单宁。其中,有一种抗菌活性成分,暂定名为兰香草醛钠,其在根、茎、叶、花和全草中的含量分别为1.5、15、10.4、5.5和4.7克%。一本有参考文献的大型中医词典。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774药理学:抗菌作用兰香兰素钠对试管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伤寒、甲型副伤寒、乙型副伤寒、大肠积脓、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1,2等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兰香草薄膜1: 10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3也有抑制作用。体内实验表明,兰香草醛钠05 1.5g/KGSC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鼠有保护作用,从而防止大多数小鼠死亡1。(2)其他作用兰香草汤给予小鼠Ig20g/kg,对氨水引起的咳嗽有镇咳作用2。香草粉、提取物和包衣剂能明显缩短该涂层剂对猪、狗、兔和鸡的伤口损伤有治疗作用3。30只毒性为40、45或5.0g/kg的小鼠在3天内死亡,其余均正常。Iv2.5、225、2.0或1.75 g/kg,每组5个,死亡率分别为4/5、3/5、3/5和0/5。中毒症状是虚弱、呼吸困难和呼吸麻痹死亡。在1.0或0.5 g/kg的1v兰香草醛钠下,在兔子中没有发现异常。给药后排出的尿液在体外具有抗菌作用1,2。参考1新医学实践1971;(1): 32 2新医学实践1971;(2): 17 3人民军医1978;(2):41 .药性):性辛辣,味淡。南宁市药物志:辛文(2) 陕西中草药“苦,微辛,平” 食物中药与便方:“辛,甘,微温。” 广西本草选编:“辛,香,微温。” 杭州植物园药用植物名录:“凉,苦。” 湖北中草药志:“苦、辛、温” 新华本草纲要:“根:稍甜,扁平。”具有祛风除湿、化痰止咳、化瘀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百日咳、慢性气管炎、风湿关节痛、月经不调、崩漏、白带、产后瘀血、跌打肿痛、皮肤瘙痒、湿疹、疮肿。 植物名实图考“燃烧的肉(食物)能治咳嗽。”(2) 岭南采药录:“祛风化瘀”。用于产后风扰或瘀血疼痛者煎服 南宁市药物志:“发汗祛风除湿”内服治疗感冒和营养不良。将汤剂外洗,用于治疗风湿骨痛和皮肤瘙痒。 湖南药物志:“腰痛和腹泻的根治”。 广东中药:“治疗月经不调和腹痛,治疗跌打损伤。 广西本草选编:“祛风散寒,化瘀消肿”。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百日咳、风湿骨痛、四肢瘫痪、产后瘀血、腹痛、跌打肿痛、蜂蛰、湿疹、水田皮炎、皮肤瘙痒。 杭州植物园药用植物名录:“消炎、消肿”。治疗感冒头痛、咽喉痛、产后风痛、脚气病水肿、尿路感染、急性淋巴管炎、肝肿大、风湿疼痛等。缓解雷公藤中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解表、化痰止咳、化瘀止痛”。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肠胃炎和蛇咬伤。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治疗湿脚气、无名肿、闭经”。 浙江药用植物志:“祛风解毒、止痛止血。可用于治疗感冒、肝炎、胃痛、风湿关节痛、跌打出血、疮疖痈肿。“用法用量:汤剂,9-15g;或者泡在酒里。外用:适量,煎煮,水洗。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广西中草药:“治感热、风湿骨痛:香草9 15g,水煎服。 广西中草药:“治疗跌打肿痛:将鲜兰草敷于患处。 湖北中草药志:“风湿骨痛、麻痹麻木、跌打损伤、肿痛:香草15克,水煎。 陕西中草药:“治疗崩漏、带下、月经不调:小六月寒6 9克,煎汤。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疗感冒、头痛、咽喉痛:香草15克,百合9克。用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疖肿:将新鲜香草捣碎,涂于患处。 广东中药:“产后瘀痛、跌打损伤:香草30克、黑虎15克。熬汤或泡酒。 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传染病 第2分册:“治疗百日咳:煎煮兰药,日剂量:1-3岁30克,3-5岁45克,5岁以上增加”新医学实践1972年;(1):“对于肾盂肾炎:肌肉注射25%兰香草醛钠,每次4毫升,每天4次。福建药物志:“治阴疽:鲜兰、花椒各30克,放在计数盘上,半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