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规划第二章思维导图_第1页
农村发展规划第二章思维导图_第2页
农村发展规划第二章思维导图_第3页
农村发展规划第二章思维导图_第4页
农村发展规划第二章思维导图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要的生产、分配和贸易活动,应该对于技术和结构专业化基础上的持续增长有推动的潜力。2.对于主要产业的各种联系,产生相互补充和互惠互利的交换3.在地理位置有利的区域,出现区位聚集4.起推动作用的抓哟产业和与之相关联的产业,应有足够增长,以促进有力的外部经济和理想的集聚效应5.扩散和回波效应,即通过贸易、交通、社会服务和扩散机制导致腹地发展。法国,配鲁提出把资本集中投放到区域内最大城市的密集型产业,通过其增长所产生的扩散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均衡理论:大推动理论为什么叫均衡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1.核心在于取得外部经济效果2.投资来源于国际国内的双向投资3.重点投资领域集中在基础设施和轻工业部门4.必须通过政府而非市场调节来组织实施。罗森斯坦罗丹提出,认为必须要对国民经济的几个主要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促进这些部门的平衡增长,从而达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第二章 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理论非均衡理论极增长理论哈佛大学弗农等人: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理论认为,各种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他们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老四个阶段。梯度理论现有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下,不一定等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顺序,这种顺序只能有经济的需要和可能决定。只要经济发展需要,而又具有引进先进技术的条件,就可以引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发展,而不管该区域处于哪个梯度。落后地区可以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发展自己的高技术,实行跨越式发展,然后向高梯度进行反推进。梯度与反梯度理论反梯度理论1.区域经济发展的兴衰主要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有取决于区域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2.创新活动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1成本优势理论。斯密1776国富论提出。精明的家长格言。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比较优势。二者优者取其优,二者劣者去其劣。2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要素密度,成本差距,价格优势3新贸易理论。克鲁格曼等,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外不性,历史因素,偶然因素等,为什么产业内贸易4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钻石模型1. 成本优势理论。斯密1776国富论提出。精明的家长格言。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比较优势。二者优者取其优,二者劣者去其劣。2. 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要素密度,成本差距,价格优势3. 新贸易理论。克鲁格曼等,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外不性,历史因素,偶然因素等,为什么产业内贸易4.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钻石模型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与要素流动理论1劳动力要素流动2资本要素流动,利润最大化-逐利投资,炒作热钱3技术要素流动区域要素流动理论奥古斯特勒施:区位经济理论 观点:仅靠竞争力量自身将建立一个包括工业区、经济区和市场区的区位体系,这个区位体系反过来既可以被理解为生产集聚,也可以被理解为或多或少的集聚中心地交叉,三个区位同时决定。 建立和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位理论和市场区位理论。沃尔特克里斯塔勒:中心地区理论城镇为什么存在 决定城镇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他们在区域的次序排列是如何产生的。假设:均质平原,资源、人口密度均匀,运输费用不变,消费者偏好相同于是:高级中心地一个,次级中心地多个,等级越低,中心地越多。原因:市场界限和市场范围新古典区位理论劳恩哈特和韦伯:工业区位论。19世纪末 成本与利润规划冯屠能:农业区位论。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革命前(一)V=P-(C+T) (二)孤立国独立六层农业作物圈层结构:第一圈:自由农作物圈第二圈:林业圈第三圈:轮作物圈,谷物第四圈:谷草农作圈,以谷物为重点第五圈:三圃农作圈,以畜牧为重点(乳畜区别)第六圈:荒野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德国古典区位理论俄林:区域贸易和生产布局理论假设:商品可以自由流动,要素不能自由流动问题:生产要素的丰歉如何商品相对价格和贸易格局此外:地理位置,规模经济第一:经济系统内生的循环积累因果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内因决定)第二:即使不存在外生的非对称冲击因素,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也可以促进经济互动的空间差异。(经济外因一样,内因也会导致不一样)第三:在某些临界状态下系统的空间模式可以发生突变第四:空间经济活动一个突出特征是区位的黏性,也就是“路径依赖”(惯性)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协调性可持续性人口规模的适度高效性公平性鼓励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公平性 可持续性 共同性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观念的转变一、 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