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三套_第1页
2018-2019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三套_第2页
2018-2019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三套_第3页
2018-2019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三套_第4页
2018-2019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三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三套 【导语】下面我们将有一次美妙的知识旅行,来吧,小朋友,你还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试卷,感受成功,享受快乐吧!WTT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一、看拼音写字词。5分 f fhn jmn jixun zln k 恢( )抱( )( )( )( )(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正确的画上“_”线)。2分 愉(y y)快 堤(t d)岸 住宅(zi zhi) 凝(ln nn)视 三、按要求填空。5分 “凭”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再查音节_;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部,再查_画。“凭”字的意思有:依靠;证据;根据;无论。下面句子中的“凭”字是什么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劳动人民凭着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世界。( ) 2、猫要是决定出去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 3、猫会丰富多腔地呼唤,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不高兴,一声也不出。( ) 四、按要求组词。8分(3+5) 1、给“寺”字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寺(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暂( )崭( ) 历( )厉( ) 注( )柱( ) 核( )刻( ) 牌( )脾( )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按要求作答。10分 局( )不安 呼风唤( ) ( )不可惜 耀武( )威 从容不( ) 不可( )议 举( )无双 老( )识途 1、用“_”线画出一对反义词。 2、第个词所填的字的意思是_。 3、第个词中“呼”和“唤”意思相同,这种由两个意思相同的字构成的词很多,如千姿百态。请照样子写4个。 _ _ _ _ 六、句子训练。10分(4+2+2+2) 1、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1)虽然小钱不幸得了白血病,_。 (2)_,真是巧合! 2、缩句。 他家院子前后栽满了青翠的竹子。 _ 3、改病句(在原处上改)。 (1)我们班继续三周获得了“卫生流动红旗”。 (2)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我国雕塑是的。 4、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词造句。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_ 七、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这句采用的描写手法是( )。 比喻 拟人 夸张 2、对联“风吹杨柳千门绿”的下联应是( )。 雨润桃花万树红 百花斗艳山河美 山青水秀春光好 3、“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描写的名胜是( )。 山东济南大明湖 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江苏 4、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优秀,看不起别人时,你会告诉他( )。 有志者事竟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八、根据课文原文填空,作答。11分(3+2+6) 1、爬山虎的脚_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_小圆片,_住墙。细丝原先是_的,现在_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_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2、李明和刘军在一起做一道数学题,他们用一种方法计算,怎么也做不出来。后来他们换了一种方法算,很快就算出来了。李明说:这可真是(填古诗句)“_,_。” 3、读课文片段,按要求作答。 那天修身课,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_而读书。”有的说“为_而读书。”也有的说“为_而读书” “为_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词语。 (2)“诸生”的意思是_;“中华”指的是_。 (3)说说周恩来的回答为什么与大家不同? _ 九、阅读课文法布尔的故事,按要求作答。15分(3+2+2+2+2+1+3) 蟋蟀的住宅 是法布尔写的 法布尔是法国的一位的昆虫家 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一生如痴如醉地观察昆虫的习性。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致四周围满了人,还骂他是“怪人”,可他全然不觉(jio ju)得。又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看螳螂的活动,直到树下有人大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 法布尔在普温斯教(jio jio)书时,经常到附近一条沙路上观察昆虫。有一天大清早,他在沙路上走着,忽然听到蛐蛐的叫声,于是就循着声音来到一块大石头旁,轻轻地躺了下来。几个农妇早上下地时看见他,到黄昏收工时,仍看他躺在那里。她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一天的功夫,就看着一块石头,简直中(zhn zhn)了邪!其实法布尔是在_。 法布尔活了90多岁。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昆虫学的研究上,成为十九世纪有名的科学家。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 3、在第三自然段最后的横线上补上合适的内容。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毕生( ) 研究( ) 5、选择答案,正确的打“”。 (1)“可他全然不觉得”中“全然”的意思是什么? 忽然( ) 必然( ) 完全( ) (2)朗读这句“以致四周围满了人”时,停顿正确的是 以致/四周围/满了人( ) 以致/四周/围满了人( ) 6、第二自然段在材料安排上采用了(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的结构方式。(用“_”画出正确的) 7、文章围绕中心,写了法布尔三件事。 一_。 二_。 三_。 十、习作(30分) 一学期过去了,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快乐的、伤心的、遗憾的、兴奋的也一定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个人小天地,可能是集邮、看书、听音乐吧!不妨借此机会整理一下心情,把它写下来吧!你可以把题目“我的 ”补充完整,也可以自拟题目。 _ _ _ _ 篇二 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好似(sh s) 困窘(jin jn) 迸出( bn bn) 应声(yn yn) 家禽(qn qn) 歼灭(qin jin ) 粗糙(zo co) 勉强(qin qin) 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潘”和“庞”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 ) 2“瀑”和“爆”的音节相同;“遨”和“袄”的音序相同。 ( ) 3“栏”和“难”的声母相同;“晕”和“拥”的韵母不相同。 ( ) 4西江月清平乐破阵子都是词牌名。 ( )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6分) 辩( )辨( ) 掏( )淘( ) 援( )缓( ) 谣( )遥( ) 壁( )璧( ) 锦( )绵( ) 四、选词填空(只写序号)。(4分) _公共秩序、_公共安全、_公共财物、_环境卫生等都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a、注意 b、保护 c、遵守 d、爱护 e、保持 五、填写反义词。(4分) ( )惊( )怪 同( )共( ) 口( )心( ) ( )嘲( )讽 出( )入( ) 不( )则( ) 自( )至( ) 七( )八( ) 六、下面带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医学家 作曲家 他们家 专家b父亲 亲眼 亲自 亲人 c记载 刊载 登载 载入 d花费 花朵 昏花 花白 七、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4分)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 2善学者,_。 3_,疑则进也。 4写课外积累的关于学习的名言一句:_。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一位旅客正出神入化地望着窗外那笔直的白杨树。(缩句) _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陈述句) _ 3今天,我家添置了空调、电脑、沙发和家具。(修改病句) _ 4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我们。(被字句) _ 5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转述句) _ 九、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5分) 1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 2黄盖的船把帆张足,快得像离弦的箭。( ) 3树叶丛中,一只小蝉欢快地唱起了第一支晨曲。( ) 4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 5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 十、按一定的顺序,把下列各组词重新排列。(6分) 1青少年 儿童 幼儿 中年 老年 _ 2儿童节 国庆节 建军节 劳动节 妇女节 _ 3铸造零件 制作模具 组装 零件加工 _ 十一、把下面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5分) ( )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 )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十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我有一个愿望,就是能为祖国做出一点贡献,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好。正好,我们学校参加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捐款活动,于是我就悄悄攒起钱来。 攒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得有决心!一天,放学后我去商店买橡皮。刚进门,便不由自主向食品柜台走去。这时,那位认识我的售货员阿姨向我招呼道:“今天可有你爱吃的巧克力豆呢!”我没说话。那巧克力豆好象也笑着开口说:“我好吃极了。”我的手不由地伸进兜里掏钱,但是我想到我的愿望,立刻又把手缩回来。我望了望那诱人的巧克力豆,抱歉地对售货员笑了笑,高兴地离开了柜台。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学校举行隆重的捐款仪式,当我把积攒的钱全部交给老师的时候,会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能为祖国作出一点贡献的愿望实现了,虽然这点贡献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表达了我的一点心愿。为此,我感到无比的骄傲。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_(2分) 2第二自然段分成两层用表示,写出分层的根据。(3分) _ _ 3第三自然段的段意:_(2分) 4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几个词的词意:(4分) 微不足道_ 积攒_ 骄傲 _ 抱歉_ 5选择正确的中心意思,括号内画“”(3分) a说明攒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得有决心。( ) b表现了“我”从小愿为祖国做贡献的好思想。( ) c表现了“我”高兴的心情。( ) 6用直线画出拟人句。(3分) 7填空:(3分) 作者用自己_的一件事说明了_的道理,表达他_心愿。 十三、作文(30分) 题目:当国旗升起的时候 要求:1.要反映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2.抓住场面描写并展开丰富的想象3.字数在400字左右。 _ _ _ _ 篇三 一、拼音世界 1我能看拼音写词语(共12分) p taodio kr zhpi fjng wipn dunn wichu zh hu fx jm sz ho 2我能补充拼音:(5分) 霎_ 鼎_ ng 屡l _ 巍 w_ 菌j_ 逊_un 肆_ 茎_j 虐_n 瑰 g_ 二、词语天地 1火眼金睛。我能区别形近字,组成词语。(共6分) 赛( )塞( ) 骆( )络( ) 盲( )忙( ) 平( )坪( ) 吹( )炊( ) 佛( )拂( ) 鱼( )渔( ) 暑( )煮( ) 2锦上添花。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共3分) 心( )神( ) 兴( )采( ) 络( )不( ) 炉( )纯( ) 不( )计( ) 根( )蒂( ) 3词语积累(至少4个)(2分) 写出描写花的成语:_ 写出描写冬天的成语:_ 三、句子沙龙 我能按要求写句子。(共4分) 1我是小医生,治疗病句最拿手。 (1)音乐课对林红有很大的兴趣。 _ (2)在讨论会上,刘小刚首先第一个发言。 _ 2给句子瘦身。 取水的人络绎不绝地从我家门前走过。 _ 3换个说法,但意思不变。 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 _ 四、精彩回放 1我能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2分) 隆冬到来时,_。 千磨万击还坚劲,_。 _,暮看日西坠。 我乘船归去,_。 大雨落幽燕,_,秦皇岛外打鱼船。 2你喜欢唐朝的哪一位诗人,把他的一首诗默写下来。(2分) _ 3学完本册书,你一定积累了许多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语句,请尝试着写出两句。(2分) _ 4本学期课外阅读的文章中,我最喜欢的是_。因为_(2分) 五、课内赏析(15分)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光潋滟的西湖,( )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一道道水纹,扩散出一圈圈涟漪的时候,( )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1上面这段话出自课文_,此段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将漓江水的特点写的生动而形象。(3分) 2在文中(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3按课文内容将括号中的语句补充完整,括号中的句子对前一句起着( )的作用。(2分) 4漓江水的特点有:_ 、_ 、_。课文将( )、( )与漓江的水进行比较,是为了突出漓江水( ) 的特点。(6分) 5仿照下列句子写句子。(2分)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_真_啊,_得仿佛_。 六、课外挑战。(15分) 海滨的夏夜 这是一个迷人的海滨的夏夜。 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桔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那霞光染成了红色。它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闪烁着,滚动着使人赞叹。 夜幕降临,天空的霞光渐渐浅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浅红,当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便出现了启明星。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