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26737PPT课件_第1页
词类活用26737PPT课件_第2页
词类活用26737PPT课件_第3页
词类活用26737PPT课件_第4页
词类活用26737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论十一:词类活用,.,2,词类活用的定义:,词语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或语法功能。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经常性的,而活用是临时性的。食:“公赐之食,食舍肉。”“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3,现代汉语词类活用,(1)我的模样很中国。台湾艺人(2)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牵手歌词(3)我看见他顺着电缆从河这边慢慢地小过去了。,.,4,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主要情况如下:,名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一般活用形容词作名词词性改变形容词作动词古代汉语动词使动词类活用使动形容词使动特殊活用名词使动语法功能改变意动形容词意动名词意动,.,5,一、词类的一般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最常见)(1)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2)虞不腊矣。宫之奇谏假道(3)不介马而驰之。齐晋鞌之战(4)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赵威后问齐使(5)天帝使我长百兽。江乙对荆宣王(6)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7)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许行(8)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许行(9)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0)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记商君列传不但普通名词可以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也可以活用为动词。,.,6,(二)动词活用为名词(不常见),(1)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齐桓公伐楚(2)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宫之奇谏假道(3)问其名居,不告而退。晋灵公不君(4)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5)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陈仲子,.,7,(三)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较常见),(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2)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赵威后问齐使(3)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5)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6)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8)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齐桓晋文之事“披坚执锐”、“温故知新”,“忆苦思甜”、“挑肥拣瘦”,.,8,(四)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不常见),(1)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到列传(2)数月,汉兵至边,匈奴亦远塞,汉兵亦罢。汉书匈奴传,.,9,二、特殊活用之一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在现代汉语里,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内容一般要用兼语的形式来表达。(1)狼的叫声使他十分惊慌。(2)让它更丰满一些。,.,10,古代汉语兼语表示使动很少见,例如:(3)齐使田忌将而往。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一般是采用动宾结构的形式表示使动。例如:(4)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1,(一)动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12,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名词(或代词)(1)重为之礼而归之。楚归晋知罃(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4)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13,不及物动词(名词或代词省略)(5)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而不能鸣也。苏轼石钟山记,.,14,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宾语”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意义(1)浑邪王率众降汉。汉书张骞传(2)贼以刃胁降张巡。(3)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汉书张骞传(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5)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鲁仲连义不帝秦(6)武丁朝诸侯。夫子当路于齐(7)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韩非列传(8)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论语阳货,.,15,“及物动词+人的宾语+事物的宾语”格式的含义是使人的宾语怎么样(9)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10)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1)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赤壁之战,.,16,(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并不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17,(1)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冯谖客孟尝君(2)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3)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逸,且惧奔辟而忝两君。齐晋鞌之战(4)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论语阳货(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弈秋,.,18,形容词用作使动之后没有带宾语(6)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韩非子说林下,.,19,(三)名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使宾语与这个名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发生关系。(1)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鲁仲连义不帝秦(2)且夫天知桀恶而帝之夏,又知纣恶而王之殷。潜夫论释难(3)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20,(四)使动用法的翻译,1、译成兼语结构,及物动词和名词使动基本上都适合用这种结构。武丁朝诸侯武丁使诸侯来朝拜自己食之给他吃臣诸侯使诸侯成为臣属国,.,21,2、译成动补结构,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使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用这种结构来翻译。动心忍性触动心灵活之救活他轻之减轻它固国巩固国家,.,22,王力在其汉语史稿中说:“由致动(按即使动)发展为使成式(按即动补式)是汉语语法的一大进步,因为使动只能表示使事物得到某种结果,而不能表示用哪一种行为以达到此一结果。”正之纠正它、改正它、扶正它死之杀死他、药死他、吊死他严格考风、严明纪律、明晰产权关系,.,23,三、特殊活用之二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成什么的意思。动词不能用作意动,但形容词和名词都可以用作意动。,.,24,(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意动在形式上是“主+形容+宾语”,其内容是主语主观上认为这个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25,(1)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齐晋鞌之战(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韩愈师说(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形容词意动也有不带宾语的如冯谖客孟尝君“先生不羞,乃意欲为文收责于薛者乎”,.,26,(二)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3)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4)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赵威后问齐使(5)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烛之武退秦师,.,27,(三)意动用法的翻译,1、译为“认为(觉得)(是)”,形容词意动有一部分可采用些种译法。“美我”认为我漂亮“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小鲁”“小天下”觉得鲁国小,觉得天下小。2、译为“把当作”,名词意动基本上都可采用这种译法。,.,28,有关词类活用的几个问题,1、一般动宾关系与特殊动宾关系的区别(1)冯谖客孟尝君。冯谖客孟尝君(2)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3)数月,汉兵到边,匈奴亦远塞,汉书亦罢。汉书匈奴传上(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29,一般动宾关系活用后的动作是主语发出来的,而特殊动宾关系(包括使动和意动)活用后所表示的动作是宾语发出来的。(5)齐胜楚。(6)齐败楚。,.,30,2、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1)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3)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国语越语(4)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居。老子,.,31,相同:用作使动或意动的那个词不是陈述主语的,而是陈述宾语的。不同:语法意义不同。使动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一般是主观上的看法或意念。,.,32,四、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直接用在动词的前面,对动词起修饰限制作用叫做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如副词),.,33,(一)普通名词作状语,1、表示比喻,含有“像似的(一样)”的意思。()豕人立而啼。左传()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天下云集而响应。贾谊过秦论“冰消玉解”“风流云散”“风起云涌”“蚕食鲸吞”,.,34,2、表示待人态度,含有“像对待那样”的意思,或者译为“把宾语当作”。例如:()彼秦者,虏使其民。鲁仲连义不帝秦()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鸿门宴,.,35,3、表示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含有“用”或“按”“根据”的意思。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野之驴()失期,先法皆斩。陈涉世家“拳打脚踢”、“刀耕火种”、“车载斗量”“耳闻目睹”,.,36,4、表示行为动作的时间或处所,含有“在”的意思。如:()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水经注()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冯谖客孟尝君“夏收、秋收、春播、夜读”“风餐露宿”、“左顾右盼”、“上窜下跳”、“旁敲侧击”,.,37,(二)“岁”“月”“日”用作状语,1、表示行为的频繁、经常性和连续性,含有“每年(岁)”、“每月(月)”、“每日(日)”的意思。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斩也。庖丁解牛()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攘鸡“日积月累”、“日新月异”,.,38,2、“日”表示行为的或状态的逐渐发展,含有“一天天地”的意思”。如: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孔雀东南飞3、“日”用于句首主语前面,表示对往事的追说,含有“往日”“当初”的意思。如: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住其事,而赐之州田。左传昭公七年,.,39,名词状语和主语的辨识,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如果谓语前有两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靠近谓语的名词作状语。,.,40,五、动词作状语,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在动词谓语前面对动词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状态,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