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心肺复苏_第1页
院内心肺复苏_第2页
院内心肺复苏_第3页
院内心肺复苏_第4页
院内心肺复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复苏,刘海生,概 念,心肺复苏是一系列改善心脏骤停后存活机会的救命措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呼吸支持等基本操作;也包括心电监测、药物治疗等。现代称之为心、肺、脑复苏,强调了保护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性。,生存链,1、早期识别急诊情况并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2、早期现场心肺复苏。3、早期除颤4、早期由专业人员实行高级心肺复苏和复苏后处理。,强调时间性,心肺复苏每延迟1min,生存率将下降7%-10%。如果提供了现场心肺复苏,可以做到每分钟只有3%-4%的下降,使生存率上升3-4倍。4分钟以内 50 46分钟开始 106分钟以后 4 10分钟以上?!0,早期识别,心搏骤停: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有效搏动突然停止,心脏排血为零。表现为: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心电图:心室颤动、心室静止、心-电机械分离。,重要性,胸外按压是CPR的基础。大多数成人的心脏骤停突然发生,有原发心脏病引起:因此,由胸外按压产生的血液循环是最重要的。相反,儿童的心脏骤停多数是由窒息引起,人工呼吸对心脏骤停儿童比成人重要。,目 标,终极目标:出院存活率次级目标:减少神经系统损伤初级目标:自主循环恢复(ROSC),基本流程,AED/除颤仪到位,成人初级心肺复苏,初级心肺复苏也称基础生命支持(BLS)。其内容包括:对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卒中和气道异物梗阻的识别;心肺复苏(CRP);自动体外除颤器除颤(AED)等。,快速识别,1、成年患者无反应(即意识障碍、昏迷);2、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只有喘息?颏式呼吸?)3、无循环(无血压、无大动脉搏动、无心音),注意:靠近患者时就从脚的方向,避免尚有意识的患者回头,减少继续损伤!,胸外按压,2、部位:胸部正中、胸骨的下部,乳头之间。,1、体位:仰卧于坚实的平面,抢救者跪于一侧。,3、操作者体位:双臂伸直,垂直于患者胸部。下压与放松时间相等,使胸廓完全回弹。,胸外按压,5、频率:100次/分以上(要求快速和用力),6、中断:尽可能减少中断次数和时间(10秒),7、搬动:在CRP的进程中尽可能不要搬动患者,4、深度:成人至少5cm;儿童至少1/3胸廓前后径,胸外按压,8、按压通气比率: 推荐使用30:2。 儿童和婴儿双人复苏可以使用15:2,9、单纯按压心肺复苏:针对非专业抢救者而言,胸外按压,胸外按压,左图中存在的问题:部位:掌根不在胸骨上手不平行:臂容易弯蹲踞:不易控制幅度手臂不够垂直,胸外按压,力线不垂直,手臂弯曲,开放气道,呼吸支持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呼吸停止后很快血气氧气即已耗尽,单纯的按压很难达到氧供的目标。方法:清理气道异物,用仰头抬颏法和托颌法开放气道。,开放气道,开放气道,(1)非专业抢救者:无论是否为外伤患者均用仰头抬颏手法。可以考虑应用口咽通气道。(2)专业抢救者:应该在无外伤患者中使用仰头抬颏手法;若怀疑颈部外伤,可使用托颌手法,并注意保护颈部,转运时可使用颈圈。,评价呼吸,在开放气道的同时,观察、聆听和感觉呼吸。非专业抢救者如果无法确定是否有正常呼吸,或专业抢救者发现无呼吸或呼吸不足,应在10秒钟内行救生呼吸。无自主呼吸判断相对比较容易,但呼吸不足的判断多会有误。,救生呼吸,在室颤的前几分钟内,救生呼吸不如胸部按压重要。此时血中氧含量还很高,但血流下降造成器官缺氧。所以此时应尽量减少胸外心脏按压的中断。连续给2次,每次1秒。深度应使患者胸部见到起伏。,救生呼吸,通气和按压对长时间的室颤和窒息都是重要的。CPR时不要过度通气,这里指的是潮气量过大(会增加胸内压,减少静脉回流,减少心排血量且会中断按压),所以应避免过大过强的通气。,救生呼吸,救生呼吸时要避免胃肠道充气。有效的氧合和通气的目的是在不超过食管上端及下端括约肌开放压力(25cm H2O)的情况下给予通气。,如果已经建立了气管插管等高级气道,且能2人行CPR,可以按8-10次/分通气,而且不一定与按压同步。有机械通气条件可予机械通气,便于设置吸气时间和给氧浓度,亦可以有效防止过度通气。,救生呼吸,呼吸方式,高级心肺复苏,高级心肺复苏是指进一步生命支持,内容包括继续进行的初级心肺复苏、除颤、给氧、通气和气道支持的辅助装置、循环辅助装置、药物治疗。,除 颤,迅速除颤是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患者存活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提倡使用电极板示波,以鉴别晕厥的性质。自动体外除颤器已问世,可自动分析心律失常,识别室颤,使操作更简便。,除颤方法,除颤是转复室颤最有效方法,室颤或无脉搏室速应尽早电击除颤,如果一次除颤没成功,VF振幅降低,再次除颤的可能性减少。此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尤其是有效的胸外按压较第二次除颤更有价值。,电极位置,左手电极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右手电极在心尖部。电极板要先涂好导电糊。,电量选择,150J的双向波第一次除颤效果等同于200J的单向波除颤。200J的双向波形放电与高电能、增加电量的单相波形放电成功率相等。,电量选择,室颤或无脉搏室速的双相波除颤建议能量为150-200J,此后再次电击采用相同的能量或增加能量。单相波除颤能量360J。单形室速,不论有无脉搏,予单相波电击除颤100J,如果不不成功可增加能量再次除颤。,辅助呼吸,心肺复苏中辅助通气与氧和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室颤所导致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初始救治中胸外按压比通气更重要。在室颤所致心跳骤停的患者延长复苏时间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原发性呼吸停止的心跳骤停患者,通气和按压两者都重要。,辅助呼吸,在初级心肺复苏和高级心肺复苏中都应尽早给与100氧吸入。短时间氧疗不会产生氧中毒。非再呼吸面罩大约只能提供65%的氧。有双瓣膜系统在吸氧8L/min下可提供90%的氧气。,面罩通气,1)打开气道。2)面罩的固定。3)气囊的使用。,辅助循环,人工循环的辅助设施包括间断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高频心肺复苏术、按压与主动胸部扩张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背心、机械心肺复苏、同时通气按压、相性胸腹按压与胸部扩张、开胸心脏按压、心肺转流等。,药物治疗,在心脏骤停治疗中,基本的CPR和尽早除颤是最重要的,药物治疗是次级重要的。在心脏骤停治疗中几乎没有有力的证据支持使用药物。经过初始CPR和除颤后,可考虑建立静脉通路,应用药物治疗。,给药途径,常用药物,常见心律失常的处理,1、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应尽量根据病史、12导联心电图、食管心电图明确诊断,在无法明确诊断时可经验性使用胺碘酮、普鲁卡因酰胺、索他洛尔。,常见心律失常的处理,2、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速可首先应用静脉胺碘酮、普鲁卡因酰胺、索他洛尔。利多卡因终止室速相对疗效不好,作为次选药放在其他药物之后。有心功能不好的患者首先考虑胺碘酮,也可以直接使用电转复。,常见心律失常的处理,3、多形性室速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蜕变为室颤。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进一步鉴别是否QT间期延长。QT间期延长所致尖峰扭转性室速应停止使用可致QT延长的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常见心律失常的处理,4、室颤/无脉搏的室速首先进行除颤,不能转复或无法维持稳定灌注节律者,通过应用呼吸辅助设施如气管插管等改善通气。应用药物肾上腺素、加压素等措施后,再行除颤1次。如果仍未成功,可用抗心律失常药。,常见心律失常的处理,5、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快速房颤、房扑不论持续时间长短,应立即电转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者,用药控制室率。心功能正常时可选择:-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地高辛。心功能受损时可选择:地高辛、地尔硫卓、胺碘酮。,常见心律失常的处理,6、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