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抚顺市沈吉燕化工产品销售中心与南海市狮山吉象化工有限公司、南海市金沙金联宏利化工有限公司财产侵权上诉案案情介绍 2001年10月19日,原告(上诉人)沈吉燕销售中心向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总厂订购石油苯142693吨,价税合计为32819330元。同年10月29日上午,该批苯到达三水西火车站后,原告当即出具提货证明,委托南海市小塘联兴运输车队负责人黄国辉代理原告提货。当日黄国辉持提货证明办理提货手续后,原告将标的物以每吨2775元的价钱卖给吴亚辉,吴亚辉又以每吨2775元的价钱卖给第三人南海市金沙金联宏利化工有限公司。至当夜11时左右,宏利化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荣幸派车提货,并储存于被告狮山吉象化工公司仓库,仓单为宏利化工公司持有,存货人为第三人宏利化工公司。同年11月9日,原告出具提货通知委托广州市沈吉燕化工有限公司前往被告仓库提货,被告以该批货的存货人为第三人宏利化工公司为由,拒绝提货。之后,该批货由第三人宏利化工公司提走并已使用完毕。审判结果 一审法院广东省南海市人民法院认为第三人宏利化工公司与被告吉象化工公司形成了仓储合同关系,原告不是仓储合同的当事人,不应向第三人宏利化工公司主张权利。 原告认为原审判决采信的被上诉人狮山吉象公司开具的进仓单是违法开具的,因而无效,提出上诉。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对案件作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判决。基础知识 本案涉及仓储合同的当事人的认定问题,即上诉人是不是仓储合同的当事人,应不应该向第三人宏利化工公司主张权利。合同法第381条规定仓储合同是保管人储存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存货人支付仓储费的合同。故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是保管人与存货人。保管人必须是具有仓库营业资质的人,即具有仓储设施、仓储设备,专事仓储保管业务的人。这是仓储合同主体上的重要特征。存货人是仓储合同中支付仓储费的义务人。 本案还涉及仓单的效力的问题,即狮山吉象公司开具的进仓单是否有效。仓储合同中,存货方主张货物已交付或行使返还请求权以仓单为凭证。合同法第385条规定存货人交付仓储物的,保管人应当给付仓单。由此得出,仓单是保管人收到仓储物后给存货人开付的提取仓储物的凭证,以便存货人取回或处分其仓储物。法律争点 本案中,上诉人抚顺市沈吉燕化工产品销售中心认为南海市狮山吉象化工有限公司、南海市金沙金联宏利化工有限公司对其财产构成了侵权,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论辩。解决这一争议的关键就在于上诉人是否是本案中仓储合同的当事人,本案中的仓单有什么效力。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才能确定是否存在侵权行为。案例评析 (一)仓储合同法律特征及其对当事人的认定 仓储合同在性质上属商事合同。仓储营业是一种专为他人储藏、保管货物的商业营业活动。它发端于中世纪西方的一些沿海城市。 我国合同法第381条规定,仓储合同是保管人储存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存货人支付仓储费的合同。本条关于仓储合同的含义有:()从外延上看,仓储合同是一种提供劳务服务的合同;从内涵上看,仓储合同是储存他人之物并获取报酬的合同。()仓储合同须有仓储占有的转移,即存货人要交付仓储物,但仓储物的转移并不等于仓储物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转移,保管人一般无权使用、处分仓储物。()仓储合同的标的是仓储服务行为,仓储合同的标的物是仓储物。仓储物为动产,不包括不动产,包括种类物和特定物。()仓储合同可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仓储合同的内容主要有:仓储物的名称、数量及质量,仓储物入库、出库时间及有关手续,仓储物验收标准及内容,仓储物仓储要求及条件,计费项目、标准及支付方式,责任承担及合同期限等。 对于仓储保管合同的定义,原来的经济合同法规定,仓储合同根据存货方委托储存计划和保管方的仓储能量由双方协商签订。仓储保管合同实施细则规定,仓储保管合同是存货方和保管方为加速货物流通、妥善保管货物、提高经济效益而明确相互权利、关系的协议。 仓储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保管人须为有仓储设备并专事仓储保管业务的主体。这是仓储合同主体上的重要特征。仓储合同的保管人应当具备一定的资格,即具有仓储设备,专门从事仓储保管业务。 2仓储合同的保管对象为动产。依仓储合同,存货人交付保管人保管的只能是动产,存货人不能以不动产为保管对象而订立仓储合同。 3仓储合同为诺成合同。仓储合同不同于保管合同,为诺成合同。这是由仓储合同商事合同的特性决定的:如上所述,仓储合同的当事人一方保管人是专门从事仓储保管业务的民事主体,也就是说,其营业的目的就是从仓储保管营业中牟利。正因为保管人的专业性和营利性,在保管的物品入库前,保管人必然会作出一定的履行合同的准备,支出一定的费用。若认定仓储合同为实践合同,就意味着一旦存货人在交付货物前改变交易的意愿,不向保管人交存货物,保管人就其所受到的损失只能依缔约过失责任或侵权责任向存货人主张损害赔偿。这对保管人极为不利。因此,承认仓储合同为诺成合同,有助于使保管人于前述情况下,得基于违约责任主张损害赔偿责任。同时,在仓储合同中存货人一般也为营利性法人,若认仓储合同为实践合同,在存货人交存货物前合同不成立,则于其交存货物时若保管人拒绝储存,存货人也不能依违约责任请求损害赔偿,这对存货人也是不利的。 4仓储合同为双务、有偿合同、不要式合同。仓储合同的当事人双方于合同成立后互负给付义务:保管人须提供仓储服务,存货人须给付报酬和其他费用,双方的义务具有对应性和对价性,所以,仓储合同为双务、有偿合同。虽然仓储合同的保管人于接受储存的货物时应当给付存货人仓单或其他凭证,但开具仓单是保管人合同义务的履行,仓单并非合同的书面形式。所以,仓储合同应为不要式合同。 5存货方主张货物已交付或行使返还请求权以仓单为凭证。这是仓储合同的重要特征。仓单是表示一定数量的货物已交付的法律文书,属于有价证券的一种,其性质为记名的物权证券。仓储合同的存货人凭仓单提取储存的货物,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以背书方式并经保管人签字或盖章,可以将仓单上所载明的物品所有权移转给他人。 正是仓储合同的这些特征,决定了仓储合同的效力: 1保管人的义务: (1)给付仓单的义务。保管人(仓库营业人)应当向存货人给付仓单,这是保管人的一项合同义务。我国法上采取一单主义的立法主张。保管人应存货人的请求一般仅填发一仓单。 (2)接收、验收义务。保管人应按合同的约定,接受存货人交付储存的仓储物。保管人不能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品名(品类)、数量接受仓储物入库的,应承担违约责任。 (3)通知义务。在储存的仓储物出现危险时,保管人有义务及时通知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 (4)妥善保管义务。保管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储存条件和保管要求,妥善保管保管物。这是保管人应负担的主合同义务。 (5)容忍义务。保管人根据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的要求,应当同意其检查仓储物或者提取样品,这就是保管人的容忍义务。 2存货人的义务: (1)支付仓储费的义务。仓储合同为有偿合同,除非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存货人应负担向保管人支付仓储费的义务。对于保管费的支付义务以及必要费用的偿还义务,寄存人应及时履行,否则保管人得就其寄存的物品行使留置权。 (2)存货人的说明义务。储存易燃、易爆、有毒、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或者易腐等特殊货物的,根据合同法第383条的规定,存货人应当向保管人说明货物的性质和预防危险、腐烂的方法,提供有关的保管、运输等技术资料,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存货人违反该义务的,保管人有权拒收该货物;保管人因接受该货物造成损害的,存货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提取仓储物的义务。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提取货物时须提示仓单并缴回仓单。由于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的原因不能使货物如期出库造成压库时,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应负违约责任。 本案中,本案的争议标的物到达三水西站未被提货前,上诉人无疑是争议标的物的所有权人,但是上诉人将标的物以每吨2775元的价钱卖给吴亚辉,吴亚辉又以每吨2775元的价钱卖给第三人宏利化工公司后,标的物的所有权已经发生了转移,宏利化工公司成为新的所有权人。而且,从宏利化工公司法定代表人陈荣幸派车提货并将标的物储存于被告吉象化工公司仓库来看,第三人宏利化工公司与被告吉象化工公司形成了仓储合同关系,被告吉象化工公司将标的物的仓单出具给第三人宏利化工公司也证明了这一点(仓单的效力将于下文分析)。也正是基于此合法有效的仓储合同关系,双方以仓单为凭证,履行了各自的仓储合同的权利义务。宏利化工公司作为存货人,履行了其存货人的义务,当然有权利提取其仓储物;吉象化工公司也履行了其保管人的义务,在存货人提取其仓储物时交付仓储物也是他应尽的义务。上诉人不是该仓储合同的当事人,也不是仓储物的所有人,认为两上诉人履行仓储合同的行为侵犯了其权利是毫无道理的。 (二)仓单及其效力 合同法第385条规定,存货人交付仓储物的,保管人应当给付仓单。合同法第387条规定,仓单是提取仓储物的凭证。 据此可知,仓单是保管人收到仓储物后给存货人开付的提取仓储物的凭证,以便存货人取回或处分其仓储物。仓单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仓单可以证明保管人已收到仓储物,以及保管人和存货人之间仓储关系的存在。 2仓单是有价证券的一种,其性质为记名的物权证券,存货人可以在仓单上背书并经保管人签字或者盖章,可以转让提取仓储物的权利。 3仓单是提取仓储物的凭证。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应当凭仓单提取仓储物。 仓单是保管人应存货人的请求而签发的一种有价证券,合同法第386条规定,保管人应当在仓单上签字或者盖章。仓单包括下列事项:(1)存货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及住所;(2)仓储物的种类、品质、数量、包装、件数和标记;(3)仓储物的损耗标准;(4)储存场所;(5)储存期间;(6)仓储费;(7)仓储物已经办理保险的,其保险金额、期间以及保险人的名称;(8)填发人、填发地以及填发年月日。 从仓单的性质上看,由于仓单是以给付一定的物为标的的,故为物品证券;同时由于仓单上所载货物的移转,必须移转仓单始生所有权转移的效力,故仓单又称为物权证券或处分证券。因为仓单上记载的事项,须依法律的规定作成,故为要式证券。仓单的记载事项决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当事人须依仓单上的记载主张权利义务,故仓单为文义证券、无因证券。又因为仓单是由保管人自己填发的,由自己负担给付义务,所以仓单为自付证券。 仓单上所载明的权利与仓单是不可分离的,因此仓单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效力:第一,受领保管物的效力。保管人一经填发仓单,持单人对于保管物的受领,不仅应提示仓单,而且还应缴回仓单。第二,移转保管物的效力。仓单上所记载的货物,非由货物所有人在仓单上背书,并经保管人签名,不发生所有权转移的效力。 本案中,由于吉象化工公司将标的物的仓单出具给宏利化工公司,所以仓单持有人即为宏利化工公司。根据仓单的性质,持单人宏利化工公司有权受领保管物,且可以享有其上记载的仓储物的物权;又因为仓单是无因证券,仓单取得有无原因、原因是否正当都在所不问,仓单记载的权利人即宏利化工公司仍可以依记载享受其权利,任何他人无权干涉。提货证明只有证明的价值,并不能代替仓单,当该证明与仓单的记载不一致时,享有仓单权利的只能是仓单所记载的当事人。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上诉人抚顺市沈吉燕化工产品销售中心不是仓单的持有人,也不是仓储合同的当事人,其诉南海市狮山吉象化工有限公司、南海市金沙金联宏利化工有限公司财产侵权是没有依据的,法院维持原判于法有理,是正确的判决。陕西省中秦冶金工贸公司诉西安东元物资公司居间服务后不给付中介费纠纷案案情介绍 1999年10月,原告陕西省中秦冶金工贸公司受被告西安东元物资公司委托,为被告有偿联系购进螺纹钢。经中秦冶金公司派员联系落实货源并支付一定费用,被告与陕西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五矿公司)建立了业务关系,双方于1999年12月10日签订了购销1万吨螺纹钢合同。同日,原、被告双方就居间服务内容签订了书面协议。协议约定:由中秦冶金工贸公司中介东元物资公司认购的五矿公司罗马尼亚进口螺纹钢1万吨,东元物资公司应在货到连云港一个月内,按每吨100元的比例,付给原告中介服务费,或在货到西安后按原价加铁路运杂费给原告螺纹钢3000吨,作为给付原告的中介费。 被告与五矿公司在合同履行中,由于外商未将货物装船,致合同迟迟不能履行。在合同规定的交货最后期限前,五矿公司为维护自己的信誉,经与被告协商,将一批已经装船的产地仍为罗马尼亚的钢板转售给被告。被告已付的螺纹钢预付款变更为钢板预付款,不再退还。双方依约履行完毕。后因被告不向原告支付中介费,原告诉于法院。被告认为,原告介绍签订的购销螺纹钢合同,因各种原因没有履行,自己后与五矿公司签订的购销钢板合同,与原告无关。基础知识 案件涉及的是关于居间合同的法律性质及特征问题。居间是一种古老的商业现象,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存在。此案在发生时,我国法律尚无规定,我国合同法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规定了居间合同,这对于规范我国居间业的发展,建立居间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我国合同法第23章对居间合同作了法律规定。法律争点 本案争执的焦点是原委托人东元物资公司与第三人五矿公司签订的购销螺纹钢合同而现在变更为委托人与五矿公司签订的是购销钢板合同,而这一变更是否为居间人中秦冶金公司居间活动的成果。如果是中秦冶金公司居间活动的成果,那么委托人应当向居间人支付中介费;如果不是,委托人就不应当支付中介费。 本案还涉及居间合同中居间人的报酬与居间费用应如何支付的问题。案例评析 (一)居间合同的法律特征 我国合同法规定,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那么本案的性质是否是居间合同呢?根据合同法的原理,居间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居间合同的标的是居间人依合同约定实施的中介服务行为。委托人之所以与居间人订立居间合同,目的在于获得居间人中介服务。居间人的中介服务行为具体表现为两种,其一,提供订立合同的信息和机会,即属于指示居间合同。就是居间人按委托人的要求,为其收集有关的交易情况,并向其报告可以订约的第三人,从而为委托人提供订立合同的机会。其二,介绍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并从中说和、周旋双方达成协议,即属于媒介居间合同。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婚姻媒介,与居间的性质无异。但这种婚姻居间并不属于合同法所调整的居间合同范围。因为在我国婚姻关系并不属于合同关系。 2居间人须按委托人的指示和要求为居间活动。居间人进行居间活动,应当根据委托人的具体要求,为委托人报告有关可以与委托人订立合同的人,给委托人提供订约的机会,或者充任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订立合同的中介人,使双方订立合同。居间人并不以一方的名义或者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并不是委托人订立合同的代理人,也不是为委托人的利益而充当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居间人只能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和要求从事居间活动。 3居间合同是有偿合同。在居间合同中,居间人为委托人报告订约机会或提供订约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二者互为对价,因此居间为有偿合同。当然如果居间人未促成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合同的成立,居间人的居间活动没有取得成果,委托人可以不支付报酬,但这并不能改变居间合同为有偿合同的性质。 4居间合同为诺成性合同、不要式合同。在订立居间合同时,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居间合同即可成立,无须以居间人先行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先行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为条件。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后方可请求报酬,属于居间合同中报酬的支付条件,与居间合同是否成立无关。居间合同可采用口头形式、书面形式,也可采取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形式,对此合同法并没有限制。 5居间合同的委托人的给付义务具有不确定性。在居间合同中,只有居间人的居间活动达到目的,即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委托人才负给付报酬的义务。居间人的居间活动能否达到目的,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合同关系能否建立,具有不确定性,不是完全由居间人的意志所决定的。因此,委托人给付报酬的义务是否须履行,也就具有不确定性。 从本案来看,被告西安东元物资公司委托原告为被告有偿联系购进螺纹钢,在原告的多方努力下,被告与第三人五矿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同年双方签订了螺纹钢的购销合同。原告的行为符合居间合同的法律特征,原告已经履行了义务,取得了居间报酬请求权。至于东元物资公司与五矿公司的螺纹钢合同是否得到履行,对居间人的报酬请求权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具体到本案,委托人与居间人关于居间报酬请求权的给付约定了条件,即东元物资公司在货到连云港一个月内或货到西安后,委托人才给付居间报酬。这种约定实质上是一种附条件的法律行为。由于螺纹钢购销合同没有履行,“货”到条件没有成就。因此,居间人也就不能行使居间报酬请求权。 (二)居间合同中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居间合同中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主要包括居间人与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 1居间人的义务: (1)报告义务。居间人对于居间介绍中涉及的订约事项,如第三人的信用状况、支付能力、标的物瑕疵等,应就其所知,如实地、公正地向委托人介绍。不得故意隐瞒情况,更不得弄虚作假。居间人的报告义务是对委托人而言的,对第三人不负有此项义务。我国合同法第425条第2款规定,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合同法只规定了居间人的报告义务,而没有规定居间人的其他义务。其实,居间人除承担报告义务外,还应承担以下义务: (2)忠实义务。居间人从事居间业务活动中,应遵守诚信原则,忠实地履行居间职责,保持中介服务的客观性。如果居间人违反忠实义务,则丧失报酬请求权与费用请求权。 (3)尽力义务。居间人是否具有尽力义务及其范围,应依诚信原则,就居间业务的内容及交易上的习惯确定。 (4)隐名义务。在居间合同中,如果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指定居间人不得将其姓名、商号、名称告知对方,居间人即负有隐名的义务。 (5)保密义务。在居间合同中,居间人对在为委托人完成居间活动中获悉的委托人的有关商业秘密以及委托人提供的其他各种信息、成交机会等,应当依据合同的约定和法律的规定保守秘密。居间人违反保密义务,造成委托人损害的,居间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2委托人的义务: (1)支付报酬的义务。委托人对于完成了居间活动并取得成果,即提供了订约条件或经介绍促成其与第三人订约的居间人,有义务按居间合同的约定或法律规定或习惯向其支付居间报酬。 (2)偿付居间费用之义务。委托人对于居间人实施中介服务行为所支付的费用,有义务向居间人予以偿付,但委托人该项义务的履行是以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为前提条件。 (3)不得擅自改变或取消委托指示的义务。当居间合同已订立,居间人已按委托人的指示和要求,开始实施了中介服务活动或该中介服务活动已取得成果时,委托人不得无故擅自改变或取消委托指示。如确有必要改变或取消委托指示的,委托人应与居间人协商一致,并由委托人向居间人的损失予以赔偿。 在本案中,前述已经提到由于双方在居间报酬请求权的给付上约定了条件,螺纹钢购销合同没有履行,居间人不能行使居间报酬请求权。但委托人与五矿公司签订的购销钢板合同是否为居间人居间活动的成果?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螺纹钢购销合同没有得到履行,五矿公司为了维护自己的信誉,经与委托人协商,将一批钢板售与委托人。这一合同是在不退还预付款及利息,又免除违约责任的情况下签订的,应看做对螺纹钢购销合同的变更。所谓合同变更,是指在保持合同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对合同内容、标的物的变更。而五矿公司与委托人将它们之间的购销螺纹钢合同改变为购销钢板合同,这是对合同标的物的改变,属于合同的变更。那么钢板购销合同是否为居间人的居间结果呢?从案情来看,没有居间人的居间活动,就不会有委托人与五矿公司之间的螺纹钢购销合同,而没有螺纹钢购销合同,也就无所谓合同的变更,自然也就不会有钢板购销合同。正是由于原告的居间活动,才产生了上述两个合同关系。因此,委托人与五矿公司所签订的钢板购销合同也是原告居间活动的结果。居间人应当享有居间报酬请求权。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即居间人的居间报酬与居间费用的问题。本案中,西安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为协助被告与五矿公司建立业务关系、落实货源付出人力、财力,促使五矿公司与委托人签订了螺纹钢购销合同。该合同虽因故没有履行,但居间人为此付出了一定的劳务和费用,被告应当予以补偿。为此在法院调解下,双方达成如下调解协议:由被告东元物资公司补偿原告中介服务支出的部分费用5万元。笔者认为,这种调解协议是不妥当的。前述已经确认委托人与五矿公司所签订的钢板购销合同也是原告居间活动的结果,那么,居间人就享有居间报酬请求权,委托人就应当按照约定向居间人支付约定的居间报酬。本案的调解协议内容是委托人补偿居间人中介服务支出的部分费用5万元。至于居间费用的偿还问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居间人促成居间合同成立的,居间活动的费用,由居间人负担;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的必要费用。在本案中,居间人中秦冶金公司通过居间活动已经促成了委托人与五矿公司之间的合同成立,因此,就不存在委托人偿还居间费用的问题。 (三)结论 综上所述,居间人中秦冶金公司向委托人东元物资公司要求支付约定的居间报酬应当予以支持;居间人中秦冶金公司在居间活动中所支出的费用,应由居间人自己负担,委托人东元物资公司不负偿还居间费用的义务。王会文诉珠海市鑫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期货代理纠纷案案情介绍 2000年月13日,原告王会文与被告珠海市鑫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订立一份期货业务委托代理协议书,约定在王会文存入开户资金50万元后,鑫光公司代理其进行国内或者国际期货商品和金融的期货、期权及现货交易;鑫光公司有权修改保证金,收取代理手续费。王会文同时签署了开户申请书、风险揭示声明书、客户印鉴授权书、经纪人授权书等文件,并在当日交付了50万元的保证金。之后,被告鑫光公司代理原告王会文做了买卖胶合板、咖啡、豆粕等几笔国内商品期货,王会文在交易期间也多次补交保证金,至2000年月日,王会文在鑫光公司账户内的资金为1260973元。 2000年月日至日,原告王会文口头指令被告鑫光公司以建仓形式沽出上海胶合板手。对王会文的指令,鑫光公司以提交给王会文的成交记录单表示全部执行完毕,并且已经成交,成交价位和成交量与王会文的指令一致。此时,王会文便以为自己交易账户内拥有建仓手上海胶合板。月日,鑫光公司通知王会文,由于上海商品交易所对上海胶合板发出限仓通知,故鑫光公司已将王会文手上海胶合板强行平仓了手。王会文为此亏损万元。2000年月日至日,王会文向鑫光公司发出指令,对余下的手上海胶合板予以平仓。从鑫光公司提供的成交记录单看,这两次平仓王会文共亏损万元。 2001年月,原告王会文听说进入交割月后其他一些客户仍持有上海胶合板期货达手之多,因此对鑫光公司所称的限仓通知和该公司强行平仓的真实性、合法性产生怀疑,便要求查询。鑫光公司向王会文提供了几份平仓合约结算盈亏表。王会文对此表提出异议。鑫光公司又给王会文提供了几份中期公司出具的交易结果通知单。王会文仍然认为这些通知单不能证明是执行其指令的结果,于是提起诉讼。审判结果 法院经审查认为,鑫光公司提交的证据存在建仓数量不符、建仓和强行平仓的客户编码不对应、价位不符、仓单方向相反等问题,鑫光公司的行为违反了行纪合同中行纪人应当承担的义务,应当对原告因此受到的损失承担责任。基础知识 本案涉及行纪合同法律关系。在通常情况下,行纪由两个部分组成。首先,由委托人以委托的方式授予行纪人进行交易的有关权利,行纪人进行交易的结果归属于委托人,但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不产生任何直接关系,亦不得对第三人主张权利,因为委托人并非受让行纪人在交易上的权利。其次,根据委托人的委托,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交易,该交易行为应当受买卖规则的制约。行纪合同是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我国合同法第22章对此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法律争点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王会文与珠海市鑫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期货代理纠纷的性质是代理关系还是行纪合同关系。二者的性质不同,适用的法律是不同的。因此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本案还存在的争议是期货经纪公司的入市交易行为是否存在,是否合法有效。而期货交易行为是否规范应当按照上海商品交易所的规则评断。案例评析 (一)本案中合同的性质 要解决此纠纷,首先要清楚双方之间的合同性质,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行纪合同有以下法律特征: 1行纪人是接受他人委托,专业从事交易活动的,具有法定资格的商人。行纪活动多是在特定经济领域中运用的一种交易方式,如证券交易、期货交易和其他商业交易等,法律在行纪人的经营资格、业务范围等方面予以一定的限制,并对行纪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因此,行纪人应当是具有行纪营业资格的经营主体。 本案中被告鑫光公司有代理国内期货的经营范围,但不是上海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会员。该公司通过与上交所的会员上海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期公司)签订“期货交易委托代理合同”,委托中期公司在上交所代理其经营期货交易业务。此行纪合同中的双方主体是有效的。 2行纪人是为了委托人的利益而与第三人办理交易事务的。行纪人与第三人进行交易所产生的交易结果应当归属于委托人。行纪人在实施行纪行为时,不仅应当以委托人的利益为前提,而且应当遵守委托人指示。行纪人在完成行纪行为后,行纪行为的结果应归属于委托人,行纪人为委托人所买入或卖出的商品或有价证券,其所有权属于委托人;在行纪过程中,非由行纪人原因造成的委托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委托人承担。但是,委托人不直接对第三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对行纪人而言,从事行纪行为的目的则是取得报酬。 3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事务。行纪合同是提供劳务类合同,在行纪合同中,行纪人所提供的劳务是根据委托人的指示,以行纪人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行纪人为买入行为的,称为经收行纪;行纪人为卖出行为的,称为经售行纪。因此,行纪人与第三人之间在交易中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对委托人直接产生效力,其所实施的行纪行为的法律责任应直接由行纪人承担。 4行纪合同的标的是从事贸易活动。行纪合同属于提供劳务类合同,其标的也是劳务,即处理委托事务。这种处理委托事务体现为行纪人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在行纪合同中,行纪人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的范围,各国基本都规定为物品的买进或卖出,并且限于动产范围之内,不动产贸易不属于行纪范畴。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也是如此。 5行纪合同是双务、有偿、诺成性和不要式合同。在行纪合同中,行纪人负有为委托人办理交易事务的义务,委托人负有给付报酬的义务,其双方的义务相互对应,故属于双务合同;行纪人以完成委托人委托的交易事务为营业,并向委托人收取报酬,因此属于有偿合同;行纪合同的成立只需委托人与行纪人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无须实际履行或采用特别手续,因此,行纪合同是诺成性、不要式合同。 根据上述行纪合同的特征,我们认为本案当事人双方之间的合同是行纪合同。理由是,鑫光公司符合法律规定的经纪人资格;在期货交易中,它按照委托人王会文的指令,以自己的名义在交易所进行交易;鑫光公司为委托人进行期货交易是以收取佣金作为对价的,它因两次平仓收取手续费万元。而且委托人要接受依委托交易指令所完成的交易后果。双方当事人的上述行为,决定了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行纪合同关系。之所以发生纠纷,是作为委托人的原告认为被告鑫光公司并没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指令进行的交易,因此接下来要明确的是行纪合同中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 (二)行纪合同的效力 行纪合同的效力主要体现在行纪人、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方面。 1行纪人的义务: (1)行纪人按委托人的指示处理交易事务的义务。在行纪合同中,行纪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指令与第三人进行交易。委托人对行纪人下达的交易指令,是行纪人与第三人进行交易的前提。委托人的指令一般包括委托物的名称、规格、数量、价格和履行期间等。其中,价格指令是委托人交易指令中最重要的一项指令,行纪人是否执行委托人的价格指令,是关系到委托人利益是否能得到实现的根本性因素之一。行纪人必须执行委托人的价格限定指令,即出卖物品的,卖出的价格不得低于委托人指示的最低限价;买入物品的,买入的价格不得高于委托人指示的最高限价。若行纪人低于委托人指令价格卖出或高于委托人指令价格买入,应当征得委托人的同意,否则属于行纪人违反委托人的价格指令的行为,委托人可以不接受该交易结果。 (2)支付行纪费用的义务。所谓行纪人费用,是指行纪人为处理、完成委托人指令的交易事务所支出的正常费用,如差旅费、场地费、运输费及利息等,这些费用除委托人与行纪人特别约定由委托人承担或由委托人与行纪人分担外,应当由行纪人负担。当然行纪合同当事人在约定报酬时,应当将实施行纪行为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费用计算于报酬之中。 (3)妥善保管委托物的义务。在行纪合同履行期间,行纪人对占有已买进或将卖出的物品进行保管,是行纪人的法定义务,并且由于行纪行为是有偿行为,法律对行纪人保管委托物的注意义务要求较高,即行纪人对其所保管的委托物应尽善良管理人的注意,而且行纪人应当亲自保管委托物,原则上不得由他人代为保管。 (4)行纪人的直接履行义务。行纪合同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贸易事务,委托人应当承担交易的后果。因此,行纪人为执行委托人的交易指令而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是以行纪人为合同当事人的,行纪人直接受该合同约束,不论第三人是否知道委托人,行纪人都负有直接履行该合同的义务。所以,行纪人应向第三人履行义务,行纪人不履行义务或者履行不当的,由行纪人承担违约责任,而委托人不承担责任。第三人也应当向行纪人履行合同义务,而由行纪人将交易结果移交委托人。由于交易的结果归属于委托人,因此,第三人不履行义务会给委托人造成损害,但第三人不履行义务致使委托人损害的,第三人也不直接向委托人负赔偿责任,而应由行纪人向委托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除非行纪人与委托人有另外的约定。 2行纪人的权利: (1)行纪人对委托物的处分权。当委托物交付给行纪人时有瑕疵或者容易腐烂、变质的,经委托人同意,行纪人可以处分该物;和委托人不能及时取得联系的,行纪人可以合理处分。 (2)行纪人的介入权。所谓行纪人介入权,是指行纪人在执行委托人指令卖出或买入有价证券或其他有市场公示价格的商品时,以自己的名义充当买受人或卖出人的权利。我国合同法规定,行纪人卖出或者买入具有市场定价的商品,除委托人有相反的意思表示的以外,行纪人自己可以作为买受人或者出卖人。 (3)行纪人对委托物的提存权。行纪人按照约定买入委托物,委托人应当及时受领。经行纪人催告,委托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的,行纪人可以依法提存委托物。 3委托人的义务: (1)委托人支付行纪报酬的义务。行纪报酬是指行纪人为履行行纪合同,向委托人提供劳务服务的对价。我国合同法规定,行纪人完成或者部分完成委托事务的,委托人应当向其支付相应的报酬。委托人逾期不支付报酬的,行纪人对委托物享有留置权,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及时受领委托物的义务。 本案中,原告王会文口头指令被告鑫光公司以建仓形式沽出上海胶合板手。对王会文的指令,鑫光公司以提交给王会文的成交记录单表示全部执行完毕,并且已经成交,成交价位和成交量与王会文的指令一致。此时,王会文便以为自己交易账户内拥有建仓手上海胶合板。2000年月日,鑫光公司通知王会文,由于上交所对上海胶合板发出限仓通知,故鑫光公司已将王会文手上海胶合板强行平仓了手。从鑫光公司平仓后提供的成交记录单上看,平仓价均为元,王会文为此亏损万元。月日至日,王会文向鑫光公司发出指令,对余下的手上海9511胶合板予以平仓。从鑫光公司提供的成交记录单看,这两次平仓王会文共亏损1186万元。后原告王会文对鑫光公司所称的限仓通知和该公司强行平仓的真实性、合法性产生怀疑,便要求查询。从行纪合同中的行纪人的义务看,行纪人有按委托人的指示处理交易事务的义务。而如何判断行纪人按委托人的指示处理交易事务呢?由于该行业的特殊性,客户一般只能通过行纪人了解自己的交易进行的真实情况。因此,当客户怀疑行纪人是否按指令入市操作时,应当由行纪人负举证责任;行纪人提供不出相应的证据时,应当认定其没有入市交易。这里不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鉴于此鑫光公司向王会文提供了由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开发公司制作并发给鑫光公司的几份平仓合约结算盈亏表,王会文认为该表数字有改动痕迹,不能证明是其指令的结果,便又提出异议。鑫光公司此时称给王会文提供的这些盈亏表有误,王会文的委托指令实际是由中期公司下单的,就又给王会文提供了几份中期公司出具的交易结果通知单。王会文仍然认为这些通知单不能证明是执行其指令的结果。后经法院调查,鑫光公司提交的证据存在建仓数量不符、建仓与强行平仓的客户编码不对应、价位不符、仓单方向相反等问题,且对此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鑫光公司的行为违反了行纪合同中行纪人应当承担的义务及上交所交易规则,应当对原告受到的损失承担责任。 (三)结论综上所述,由于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鑫光公司将王会文的指令入市交易,鑫光公司应承担返还保证金和赔偿利息损失的民事责任。王圣香诉胡阳无偿保管中疏于保管致使保管物灭失赔偿案案情介绍 原告王圣香与被告胡阳是朋友关系。2000年5月12日原告因需在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做手术,即请被告到医院帮忙照顾。原告在做手术之前,将其随身佩戴的项链一条、戒指一枚、摩托罗拉寻呼机一个和钱包交给被告保管,被告即将原告的上述物品与自己的物品一起放到其背包中。原告做完手术,被告人陪其在病房输液,将背包放在其身旁。但原告清醒过来时,发现被告正在睡觉,同时发现被告的书包不见了。随即叫醒被告询问其书包的去向,此时才发现书包丢失,被告立即向宜昌市公安局西陵区分局刑警大队云集中队报案。现该案未侦破。 原告认为由于被告的疏于保管,致使自己的物品丢失,因而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385250元。被告认为因原告未将保管物交本人验收、封存、清点,双方之间的保管合同并未成立。原告也无充分的证据证明保管物是何物品及数量,因此不同意赔偿。审判结果 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胡阳无偿为原告王圣香保管物品,是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协作,被告的个人物品与原告的物品一起被盗,被告已尽必要的注意义务。被告并无重大过失,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后,原告不服,提起上诉。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双方形成了保管合同关系,胡阳由于自己的疏忽造成原告物品的丢失,属于重大过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基于胡阳无偿为原告保管物品,而且自己的物品也丢失,为提倡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协作之精神。因而二审判决由被告赔偿原告的经济损失2000元。基础知识 本案涉及合同法中的保管合同问题。即保管合同的有偿及无偿,以及无偿保管合同如何确定保管人对保管物毁损、灭失的责任。我国合同法第365条规定:保管合同,是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还该物的合同。依此规定,保管合同有以下含义:其一,须一方将物品交付另一方保管;其二,须接受交付物品的目的在于保管物品;其三,于合同终止时保管人应返还寄存人交付的物。在保管合同中,保管人是为他人保管物品的人,寄存人是寄存物品的人,保管物是被保管的物品。我国合同法将保管合同与仓储保管合同分别规定为两类不同的有名合同,因此一般而言,对于仓储保管以外的保管才适用保管合同的规定。法律争点 在原告的起诉和被告的答辩中,双方争议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双方是否成立了保管合同,因为双方并没有对要求保管的物品进行清点和正式移交,并没有订立正式的书面保管合同,因此被告认为保管合同不成立;二是被告认为自己是无偿的为原告看管物品,并且自己的物品也一起丢失了,本人并无过错,因此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案例评析 (一)保管合同的成立 根据我国合同法对保管合同的规定,保管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保管合同的标的是保管行为。保管合同以物品的保管为目的,保管合同订立的直接目的是由保管人保管物品,而非以保管人获得保管物品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为目的。这点将保管合同与租赁、运输、借用等合同区别开来。这类合同虽然也会产生保管物品的义务,但它们并不是以保管物品为目的,合同标的不是保管行为。 2保管合同为实践合同。保管合同的成立不仅须有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而且须有寄存人将保管物交付于保管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寄存人交付保管物是保管合同成立的要件。 3保管合同为不要式合同、双务合同。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保管合同仅以寄存人对保管物的实际交付为成立要件。并不要求当事人必须采取何种特定形式,因此保管合同为不要式合同。保管合同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对于保管合同是双务合同还是单务合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多数学者认为保管合同是双务合同,即保管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保管人应依据保管合同完成保管任务,寄存人应承担必要费用和给付报酬的义务。这点不因保管的有偿或无偿而有所不同。 4保管合同的保管物只是特定物或特定化了的种类物。因为保管合同期满后,保管人要返还保管的原物,因此保管合同的标的物必须是特定物或特定化了的种类物,而且还应是非消耗物。 从本案来看,原告王圣香因要在医院做手术,即请被告到医院帮忙照顾,而且在做手术之前将其随身携带的物品交给被告,显然是要求被告对其物品进行看管,根据保管合同的法律特征,保管合同的成立是一实践性、不要式的法律行为,即它仅以寄存人交付保管物为成立条件,并不要求当事人必须采取何种特定形式。被告主张没有对要求保管的物品进行清点和正式移交,也没有向寄存人给付保管凭证,因此认为保管合同不能成立。我们说保管凭证可以是保管合同成立的一种证明,但并不是保管合同成立的必备要件,它是寄存人领取保管物的一种凭证。保管人向寄存人交付保管凭证具有一定的任意性,保管人可以向寄存人给付保管凭证,但根据交易习惯也可以不给付保管凭证。而从本案来看,被告对原告将自己的物品交给其看管的事实行为并没有提出异议,只是认为双方没有正式的签订一保管合同,我国合同法第367条规定: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时成立,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法院对本案定性为保管合同是正确的。 (二)保管合同的有偿与无偿 判断保管合同是否有偿,主要看保管人是否收取保管费。保管费是保管人为寄存人保管保管物所收取的报酬。只有有偿保管合同的保管人才有权向寄存人收取保管费,无偿保管合同的保管人则无权向寄存人收取保管费。我国合同法第366条规定:寄存人应当按照约定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费。当事人对保管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61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保管是无偿的。从此规定可以看出,保管合同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但不管是有偿还是无偿,保管人都应尽保管的义务,只是承担责任的程度有所不同。如果认为无偿的保管合同,对造成的损失不承担任何保管责任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三)保管合同中保管人的主要义务 保管合同中保管人的义务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管保管物的义务。具体包括: (1)妥善保管保管物。保管保管物是保管人依保管合同应负的主要义务。所谓“妥善保管”,是指保管人应当尽相当的注意。对于怎样才能是尽相当地注意,各国民法一般都根据保管合同的有偿与否而有所区分。在保管合同为无偿合同时,保管人应尽与处理自己事务同一的注意,即保管人应当尽与保管自己物品同样的注意,承担具体轻过失的责任;在保管合同为有偿合同时,保管人应尽善良管理人的注意,承担抽象轻过失的责任。我国合同法也区分保管合同是否有偿而规定了不同的责任。合同法第374条规定: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保管是无偿的,保管人证明自己没有重大过失的,不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即在有偿的保管合同中,只要保管人具有过失,即构成保管不善。而在无偿的保管合同中,保管人只有在有重大过失的情况下,才构成保管不善。法律之所以区分保管合同的有偿与无偿,进而对保管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是因为无偿保管主要是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协助,而有偿保管则是一种商业行为,从商业道德的特殊要求出发,对有偿保管合同的保管人的要求应当更高。为充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商业经营场所对顾客寄存的物品,不论其保管是有偿还是无偿的,都应尽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但顾客对寄存货币、有价证券或者其他贵重物品的,应当向保管人声明,由保管人验收或者封存。寄存人未声明的,该物品毁损、灭失后,保管人可以按照一般物品予以赔偿。为妥善保管保管物,保管人应当在适当的保管场所,按照适当地保管方法进行保管。在合同约定了保管场所或保管方法时,保管人应按照合同约定的保管场所和保管方法进行保管。除紧急情况或者为了维护寄存人利益的以外,不得擅自改变保管场所或者方法。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保管场所和保管方法时,应依保管物的性质、种类等情事按照诚实信用原则确定。 (2)交付保管凭证的义务。保管人在寄存人交付保管物品之后,要开具交付凭证给寄存人,保管凭证既为保管合同存在的证据,也是寄存人领取保管物时的有效单据,所以除依交易习惯另有规定外,保管人于接受保管物后应向寄存人给付保管凭证。 (3)保管物的禁止使用。保管合同的目的在于让保管人保管保管物,所以保管人有权占有保管物,但原则上不得使用保管物,也不能让第三人使用保管物。合同法第372条规定,保管人不得使用或许可使用保管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只有经寄存人同意,或基于保管物的性质必须使用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