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概述PPT课件_第1页
论语经典概述PPT课件_第2页
论语经典概述PPT课件_第3页
论语经典概述PPT课件_第4页
论语经典概述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先秦诸子散文选读解读和使用,.,2,概述,一、设先秦诸子选修课的宗旨“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3,做到四个“有益于”:,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有益于培养和加强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有益于提高他的写作能力。,.,4,文化:,1不追求系统和深度;2还原诸子,尤其是孔子。3诸子散文对现实社会的作用;4诸子散文对个人精神品格的影响。,.,5,先秦诸子尤其是其中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以道德为立身行事自处处人的根本,是道德人格思考和培养方面的大师。,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6,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有异常敏锐深刻的洞察。他们或者教人以种种智慧的、积极的方式因应社会人生问题,或者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这些睿智的思考现在看来仍然富有引导和启示意义。,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所以,有益于培养和加强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7,1、“百家争鸣”和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宗法制动摇,兼并战争频仍、政治风云多变。正是在这种情势之下,士阶层空前活跃有的聚徒讲学、有的游说各国。诸侯卿相争相养士,以招揽人才,壮大目己的势力,而贤能之士也借机献计献策,陈述己见。如战国中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中各派学者荟萃,竟达上千人,他们论学议政,著书立说,盛况空前。,.,8,2、诸子往往是相灭又相生,相反又相成,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相互诘难,进行了激烈的论争,但这只是“百家争鸣”的一个方面,在争鸣的过程中,各家还有相互影响的一方面。,.,9,例如儒法两家“百家争鸣”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就表现得十分明显。田齐法家具有法家强调“法”的特点,而同时兼用儒家的“礼”、“义”。管子牧民有“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之说,而且还主张孝悌之道。这些显然是受了儒家的影响。孟子在稷下学宫,也受法家影响。孟子尽心上说:“舜的父亲杀人”,该怎么办呢?孟子认为,法官应该把瞽瞍逮捕起来,舜不能去禁止,因为这是依法办事。仅从这一点看,说明孟子也有法治思想。荀子受田齐法家的影响更深。他把儒家的“礼”进行了改造,加进了“法”的内容,常常“礼”、“法”并称。他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因此,荀子两个弟子韩非和李斯后来都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也就不难理解了。,.,10,各家主张虽然各不一致,相互如水火一样不相容。但是并非毫无关系,往往是相灭又相生,相反又相成。在学术发展过程中往往互相补充,而使学术思想水平不断提高。老子强调天道无为,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儒家纠正了老子这一弱点,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孟子又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荀子批判了孟子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吸取了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合理部分,继承了历史上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形成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11,3、先秦诸子的魅力,思想的魅力文学的魅力人格的魅力,.,12,思想的魅力,诸子散文充满智慧、经验、哲理,富含人文精神。是提高现代人素质,建设社会精神文明的可贵借鉴。,.,13,孔子说: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智者。因为只有承认自己有不尽知的,才不至于自欺欺人,才能学无止境。孔子道出了求知必须取真诚态度。孔子的话应该使强不知以为知者自省。,.,14,孔子指出修养人格重要的是任何时侯不能违“仁”:致富、脱贫、短时间、匆忙间、挫折、困厄间,都要维护仁德。当今社会,人们为了脱贫、致富,求取地位、金钱等有无违背“仁”的地方?你为了个人或亲戚朋友的利益、方便,有无在短暂间、匆忙间、颠沛流离间违“仁”的地方?从现实的思索中体会孔子人文精神的不朽意义。,.,15,孔子观水感叹天地之化,无一息之停留,在于勉励人们自强不息,进学不已。只有对社会人生怀有使命感的人,才会有如此深沉的感叹。只有对自然虔诚感戴的人,才会敏感于自然的美德:如今人们往往对世事感慨不深,对自然缺乏情感,应该从孔子的教导中获得感悟。,.,16,荀子认识到自然规律是不可改变的,人应该适应自然规律。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认识、掌握自然规律,征服、改造、利用自然。今天,人定胜天的思想,使人类从自然中获取了无尽的财富,但自然也遭到了严重损害,甚至危机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为人类对自然过分追求“用之”而忽视了“制天命”。后现代科学的思想认为,今天的人类应该更多虑及的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做自然的朋友。这种思想更接近于道家“顺应自然”的主张。,.,17,文学的魅力,.,18,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作品有论语、老子和墨子,它们多为语录体,语言简朴、警策。第二阶段是战国中叶,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由语录体向对话式论辩文和专题论文过渡。它们都论点明确,说理透彻,层次清楚,文辞生动。第三阶段是战国末年,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它们有代表性的文章都是长篇专论,逻辑严密,结构缜密,文辞富赡。,.,19,先秦诸子散文各抒所见,畅所欲言,不仅思想深邃,富于哲理,时时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而且包含许多寓言、故事、神话,显得生动、形象,各具特色,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这就使它不仅在恩想史、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后代优秀散文家无不从中多方汲取营养,获得借鉴,然后再自成一家之言。下面就几部主要著作的艺术特色作简要的介绍。,.,20,论语的突出特点是文字精,质朴含蓄、概括力强具有格言的韵味。例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就不仅是对松柏的赞美,而且蕴含着对坚强性格的歌颂,给人以美感,后来成为历代诗歌绘画的重要主题。论语的另一特点是通过对话和行动来展示人物的神情风貌。就整部书而言,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作为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形象。孟子仍为语录体,但有很大发展,它词锋犀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长于论辩。论辩方式灵活多变,有时采用设问方法,单刀直入,步步进逼;有时掌握对方心理,欲擒故纵,因人入彀;有时运用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辩论是非。,.,21,老子仅五千字,句式整齐,多用韵语。庄子的突出特点是想象奇幻,行文汪洋恣肆,富有诗意。如逍遥游关于鲲鹏的描写,秋水关于河伯望洋兴叹的描写,都是意境开阔,蕴含哲理而又具有抒情意味。,.,22,墨子文词质朴,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理说理。如非攻从“窃桃李”、“攘人犬豕鸡豚”等日常生活事例引出“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的原则,然后根据这条原则论证攻国之大不义,就是较为典型的一例。荀子韩非子都是战国末期的著作。荀子朴实浑厚,严整精密。韩非子锋芒锐利说理透辟,表现出法家的严峻峭拔。,.,23,用寓言故事帮助说理是先秦诸子散文的共同特点,例如孟子中的“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庄子中的“庖丁解牛”,“运斤成风”,至今仍为人们所引用。有些寓言往往能用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个人物,突出他的性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种描绘人物的手法,对后代散文以至小说创作都具有一定的影响。,.,24,人格的魅力,.,25,孔子的人格魅力,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6,孔子的人格魅力,孜孜不倦的学者知人论世的智者兼善天下的仁者乐观坚毅的通者,.,27,孟子的“大丈夫”人格,不失赤子之心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能伸能曲,能上能下,乐天知命,自得其乐,独善其身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28,修炼大丈夫人格精神,知性-体会性善,反求己心,谛听心灵深处的声音。尚志-有不同凡俗的意志和志向。拔出流俗,特立独行。养气善养浩然之气。养气同时也是养勇。这种气是由道德心灵生发出的,不是一般的大胆,更不是匹夫之勇。,.,29,庄子的人格魅力,诗的婉约,哲的彻悟,.,30,庄子逍遥型的理想人格,优游自在淡泊名利隐于江湖甘心寂寞出世脱俗匿于荒野,.,31,敢于问天的求索精神遵循规律的理性意识不为物累的超然品格物我为一的高超视域“不与物迁”的独立风骨优游自在淡泊名利隐于江湖甘心寂寞出世脱俗匿于荒野,.,32,三、诸子选读的编写体例,.,33,课本编排了7个单元,涉及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七部著作,所有选读作品,都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论语选读和孟子选读都是本教材的着力点。其中,论语以全书仅1万1千字的数量,就占去了本教材选读四分之一的页码。所以,论语的教学又为本教材的重中之重。,.,34,每一部著作的选读都由作家作品、专题标题、引入话题、阅读文选、思考与练习、相关链接等组成相对完整的专题。编者的意图应该是引导读者借鉴历代哲人阅读经典的现成经验,“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用“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法走进诸子。,.,35,“标题”就是章节内容的具体概括。“引入话题”则是用引子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文选阅读。“思考和练习”一方面侧重于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应用。一方面着眼于认识先秦思想文化的丰富内涵、精深品质和不朽的社会意义;学习诸子思想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以提升人格,提高修养,古为今用。“相关链接”是这一专题主要内容的梳理概括和补充延伸,以供学生在阅读赏析时检索查阅,以便对这个专题的丰富内涵、精深品质和不朽的社会意义有完整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36,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孔子的义利观及其现代价值孟子“民为贵”的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孟子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智之端“四端说”的启示意义庄子的“尊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庄子“无路可走,终归于有路可走”的思想取向及其启示意义墨子兼爱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孟子庄子韩非子寓言的异同,.,37,二、准确定位目标与教法。,.,38,1、具体学习目标:,第一、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培养学生把握社会和人生的能力。第二、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第三、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加深对优良文化传统的热爱。第四、体会并把握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第五、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阅读和分析古文的基本功。,.,39,2、教法,第一、认真阅读文本,积累文言知识。第二、运用联系与比较的方法,正确把握诸子思想内涵。第三、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注意观点,正确评价诸子和诸子思想。第四、理论联系实际,批判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第五、学习诸子思想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以提升人格,提高修养,古为今用。,.,40,3、教学内容,诸子散文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它们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散文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先秦诸子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41,.,42,文字,1重要的实词(高考考纲160个实词)、文言句式、文言虚词、源于诸子,流传至今的成语、熟语、格言(尤其古今异义的成语);2有些语句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3注意古今汉语的比较和沟通(关注文言练习中富有探究性的题目)。,.,43,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基础文化内涵的探究是结果。阐发经典的现代意义是重点文化传承和提升思想是目的。,.,44,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研读经典,正确把握内容和观点,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学习。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过程与方法:以课堂教学带动形式多样的讲座、研讨会、报告会、读书交流会等进行文化专题探究;写作阅读经典的读书心得、小论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先秦诸子论著,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45,读懂文章、积累知识;传承文化,提升思想。学文言理解,学为人道理。疏通文字、诵读名句名段。比较准确地把握主题内涵,允许多元解读阐发经典在现代社会的意义(社会、个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46,课型设计:,教师串讲课型主题讲座课型规定读书报告课型评点交流课型课题报告课型作业练习课型,.,47,课时安排:36学时,论语选读7个小专题,11学时。孟子选读7个小专题,9学时。荀子选读1个小专题,1学时。老子选读1个小专题,1学时。庄子选读5个小专题,6学时。墨子选读3个小专题,3学时。韩非子选读2个小专题,2学时。复习、巩固、考试评价,3学时。,.,48,四、论语选读教学构想,.,49,(一)单元课时安排,共11课时。教师讲解5课时学生自读2课时学生活动2课时交流讨论1课时综合练习1课时,.,50,(二)单元教学目标,以“我眼中的孔子”串起7个小专题后的链接内容;以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为重点,串起“当仁,不让于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重点,串起“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有教无类”,使学生对孔子及孔子的思想、儒家的核心有一个本质的了解。,.,51,(三)单元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法:通过教师有条理、有思考、有启发性的讲解,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自主阅读教学法: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前提下,做读书笔记。探究式教学法: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的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校园网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先自主阅读、探究,通过辩论会、演讲活动、读书交流会的形式,展示成果,.,52,(四)单元教学环节,1、宏观把握与方法指导开设讲座:“孔子论语儒文化”。从形象与传说、生平经历、贡献地位和后人肯定几方面介绍孔子;从成书常识、内容角度和核心理念几方面介绍论语;从原始儒学、宗教儒学、性理儒学和现代新儒学几方面介绍儒家文化。(1课时)激发学生兴趣,提出学习要求,介绍读书笔记基本体例,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参考资料,播放专家讲析录象。(1课时),.,53,学习要求:,阅读整理7个小专题后的“链接”内容,以“我眼中的孔子”为题,写一篇2000字的人物介绍。搜集孔子有关论“仁”的语段,背诵相关语段15篇。搜集孔子教育思想的的语段,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