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同步测试卷解析版_第1页
人教版高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同步测试卷解析版_第2页
人教版高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同步测试卷解析版_第3页
人教版高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同步测试卷解析版_第4页
人教版高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同步测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同步测试卷解析版一、 选择题1.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就是经济发达地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主要受港澳的经济辐射影响 C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的侨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 解析: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并不是经济发达地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它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的侨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优越的地理位置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但本地矿产资源并不丰富。 答案: C 2.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原料导向型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解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第一阶段的主导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阶段的主导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A 3.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哪方面发展条件稍差() A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 B广阔的经济腹地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解析: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同时,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因此当前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及国内的其他地区。 答案:B 4.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国际经济环境 B对外开放政策 C侨乡 D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D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和矿产资源贫乏。 5.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农业发达 B工业化 C科技发展 D交通运输发展 答案:B解析:工业化是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特点是() A向城乡一体化方向转变 B向由区域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化 C城市和乡村界线变得模糊 D许多城市、小城镇和村庄连接起来 答案:B解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由城乡一体化向由区域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化。 7. 下列城市中,不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湛江 B广州 C深圳 D佛山 答案:A解析:湛江位于广东西南部沿海地区。 8. 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对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B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C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D工业化加重了环境污染 答案:D解析:工业化加重了环境污染不是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9. 珠江三角洲面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是() 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很完善城市酸雨现象严重珠江水量减少 A B C D 答案:C解析:珠江三角洲面临的城市化问题主要有大量占用耕地、城市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重等。 10.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城市密集区,仅次于() A长江三角洲 B京津环渤海 C辽中南地区 D长江沿岸经济区 答案:A解析:全国三大城市密集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环渤海地区。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 11. 下列不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是() A酸雨严重 B水污染严重,“水源性”缺水问题突出 C耕地锐减,使耕地资源日趋紧张 D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B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水质性”缺水,是由于水污染带来的。 12. 如图所示,2019年与1985年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某些因素在减弱,具体地说主要是下列因素中的() A廉价劳动力 B科技水平 C交通条件 D信息 答案:A解析:图示轻纺工业所占比重在下降,高科技产业所占比重在上升。轻纺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13.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人口迁移而形成的城市是() A广州 B深圳 C澳门 D中山 答案:B解析:深圳由于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和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因此深圳是一个由于人口迁移而形成的城市。 14. 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 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辽中南地区,是京津唐地区。 15. 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来看,影响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自然条件 C人口数量 D人口迁移 答案:A解析:影响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条件。 二、 非选择题16. 读“珠江三角洲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主要反映了该地区所经历的_过程。 (2)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是_。 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区域不断扩大,交通运输日益发达,这些均是城市化的表现。伴随城市化的进程,相应产生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如环境污染严重等。 答案:(1)城市化 (2)大量占用耕地良田,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污染了水源、土壤等 17. 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是什么? (3)图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4)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_推动下发展的。在其工业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受地区_基础和_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_,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益_。 解析: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得益于国际经济环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政策、区位(良好的区位条件)、侨乡(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等几个方面。始终伴随的有利条件是良好的区位和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在第一阶段抓住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是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 答案:(1)图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水热条件非常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两到三熟;水网密布,降水丰沛;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 (2)毗连港澳,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 (3)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地以第二产业闻名,这二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 (4)外资产业市场下降不足 点拨:本题重在考查区位优势(便于利用外资)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及这一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的了解,理解一个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18. 阅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0年)中的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到2019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左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左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到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完全达标。 到2019年,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 000千米,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 100千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9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4 700万标箱,民航机场吞吐能力达8 000万人次;到2020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2 200千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14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7 200万标箱,民航机场吞吐能力达1.5亿人次。 (1)三段内容分别是针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哪种问题? (2)为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解析: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整治措施时,可借助下列关联图思考: 第(1)题,资料中“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说明其针对的是“大量耕地被占用”这一问题;资料中的数据主要针对水污染治理,说明其针对的是“环境污染严重”这一问题;资料中的交通线路建设规划,针对的是“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一问题。第(2)题,归纳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时,可按照对症下药的思路进行。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答案:(1)大量耕地被占用、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2)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19. 近些年来,G市大力建设工业开发区,以优惠政策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G市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利条件。 (2)这一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发展方向和面临哪些问题? 解析:某区域在某一时期工业发展方向和面临的问题与其工业发展的阶段相对应。 第(1)题,涉及区域合作、产业引进与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注意一分为二,从自然、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入手。第(2)题,这一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处于稳步发展阶段的后期,其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工业结构、工业技术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发展空间和资源等方面。 答案:(1)临近广东省,交通方便(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连),劳动力和地价便宜(较低)。(答政府优惠政策、能源丰富等条件,如合理亦可) (2)方向: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工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增长速度保持较高水平。问题:发展空间不足和工业资源有限等。 20. 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90%在广东省境内。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M江流域(广东省境内)示意图 材料二:见下表。 M江流域(广东省境内)基本情况 项目 南部 中部 北部 2019年人 口比重(%) 21 36 43 2019年城镇 化水平(%) 43 34 25 2019年GDP (亿元)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2 181.62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484.97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