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三作文论点真诚能增进友谊_第1页
XX高三作文论点真诚能增进友谊_第2页
XX高三作文论点真诚能增进友谊_第3页
XX高三作文论点真诚能增进友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高三作文论点真诚能增进友谊 只有生活味的情感才能打动人,但决不意味着生活原生态的情感一定能打动人。一篇只是表达肤浅的粗糙的、庸俗的情感的作文,是无法打动人的。情感生活味应是对生活的提炼,是富有表现力和艺术张力的情感。它恪守“三不主义”;不夸张,写作时对情节不夸大或缩小而导致内容变形失真;不失实,内容要经得起推敲,即使是细节也应合乎情理,给人真实感;不矫情,感情自然流露,合乎生活之情,人之常情,而不是牵强和外加的。更多有关xx高考满分作文的信息可登录出guo,欢迎收藏(即可收藏)! 交友篇 【论据集成】 珍惜友谊 真诚待人 相互理解 学会宽容 摒弃嫉妒 礼貌待人 学会交际 谦虚谨慎 真诚待人 【论点7】真诚能增进友谊。 【相关论据】 1、革命先驱者的友谊:在我国,革命家之中有很多动人的友谊佳话。众所周知, * 和 * 的情谊是十分深厚的。1920年8月,军阀陈炯明叛变。 * 处于困境, * 和林伯渠专程从北京到上海和 * 见面,在多次的接触和会谈中, * 和 * 的革命友谊与日俱增。 * 为了改组 * ,实现国共合作,于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 * 第一次 * ,指定 * 为北京出席 * 一大的代表,提前1个多月赶到广州,协助自己完成筹备大会的各项工作。大会期间, * 是大会主席团的5个成员之一。 * 对 * 非常敬重和拥戴。他认为这位伟人“是亚洲人向着自由与光明奋斗的领导者”,国共合作则是发展中国革命的需要,也是“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继往开来、铸新淘旧”的伟大功绩。为此, * 不辞劳苦,四跨长江、三赴上海、两下广州。1925年, * 为了谋求南北统一,离开广州北上谈判, * 到北京车站迎接。同年3月, * 不幸病故, * 领导北京的党组织,发动30多万群众参加悼念活动,出殡时,他亲自为 * 扶灵。 * 还写了一幅长214字的挽联,表示深切的哀悼。 2、李杜诗谊: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如双峰并峙,光耀史册。他们之间的友谊,为后人所交口称赞。李白比杜甫大11岁,他们两人的交往也可算是忘年之交。他们曾在天宝三年到四年,在山东鲁郡相聚了一年多时间。后来杜甫告别李白前往长安,李白写下了鲁郡东石门送杜甫、沙丘城下寄杜甫两首诗怀念杜甫。而杜甫也在多篇诗歌中对李白不畏权贵的性格和超拔飘逸的绝世诗才作过生动的描述和热烈的赞美。 3、终生的友谊:北宋时期,王安石考中进士以后,在扬州任职。友人曾巩带上他的几篇文稿向欧阳修介绍。当时,欧阳修在京城开封任龙图阁学士,名满天下。尽管位分悬殊,但他对这个普通青年的文稿非常赏识,“爱叹诵写,不胜其勤”,还收进编录佳作的文林里,向社会推荐。又通过曾巩关照王安石,要他的思路再开放一些,不要生造词语,力戒模仿。欧阳修和王安石很想见见面,共同讲评一下时人的作品。但人事阻滞,缘悭一面。直到王安石后来调京任职,这两位“神交”十年的朋友,才初次见面。两人的友谊持续到晚年,而且经受了考验。王安石执政时推行新法。欧阳修不赞同某些新法,但并未因私人友谊而有所回避,他两次上疏皇帝陈述对青苗法的意见。王安石也未因此而影响对欧阳修的尊敬。不久,欧阳修去世了,王安石亲自撰写祭文,表达了对友人的沉痛悼念之情。 4、师友情重:黄庭坚以诗文闻名于当世,史学家拿他和苏轼并列,称为“苏黄”。这两位文学巨匠之间确实也有着深厚的友谊。一次,两人坐在一起讨论书法。苏轼说:“鲁直,你近来写的字虽愈来愈清劲,不过有的地方却显得太硬瘦了,几乎象树梢挂蛇啊。”说罢哈哈大笑。“师兄的批评,一语中的,令人心折。不过,师兄写的字,愚弟认为还是有一些?”黄庭坚犹豫了,没有说下去。“说吧,说吧,”苏轼道:“你干吗吞吞吐吐,怕我吃不消吗?”“好,我就斗胆了。”黄庭坚咽口唾沫,说:“师兄的字,铁画银钩,遒劲有力。然而有时也写得有些褊浅,就象是石头压的蛤蟆。”也许“石头压的蛤蟆”的形象有些滑稽吧,两人都笑得前仰后合了。两位文豪常常互相学习,互相磨砺,互相批评,这如同春风化雨,使得友谊之树更加枝青叶茂了。 5、为了悼念果戈理:1852年2月21日,俄国伟大的作家果戈理逝世了。他的挚友,屠格涅夫伏案疾书,用沉重的笔和着自己悲伤的泪水赶写出一篇悼念果戈理的文章。但是,沙皇 * 害怕这个 * 人民爱戴的名字此时出现在报刊上。彼得堡的书报检查机关禁止发表一切悼念和颂扬果戈理的文章,并且声言,如果屠格涅夫不顾禁令,强行发表文章,他就会遭到逮捕。正直勇敢的屠格涅夫不怕专制主义者的威胁,他宁肯坐牢,也要慰藉死者的灵魂,尽莫逆之交的情谊。于是,他机智地避开沙皇侦探的监视,离开彼得堡,把文章送到莫斯科,趁那里还没有接到禁令,就把文章在莫斯科新闻上刊登出来。沙皇的特务机关第三厅不久见到了这篇文章,他们传讯屠格涅夫。沙皇早就痛恨这个经常在现代人杂志上登载猎人笔记的作家,在把屠格涅夫监禁一个月后,沙皇亲自下令,把屠格涅夫流放到了斯巴斯基去。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