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0/2018,如何做好辩证施护,呼吸科 胡颖君,2/10/2018,中医治病强调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辨证论治”是中医精神实质,“辨证施护”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和施护在护理疾病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辨证施护它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医护理的精华,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何为辩证施护,2/10/2018,1.整体观念 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二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关系。2.同病异护 相同症状由于引起疾病原因(机体自身、地区、季节)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如感冒,因发病季节、致病因素不同可表现风寒证和风热证,只有把风寒症和风热证辨别清楚才能正确施护。3.异病同护 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可采用同一护理方法。如子宫脱垂和脱肛是不同的病,但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都可采用提升中气的护理方法,即注意休息,避免过劳,以培育中气,可针刺百会、关元等穴位,以补中益气,可用黄芪、党参炖母鸡益气健脾,促使回纳为基本原则。,辨证施护的基本特点,2/10/2018,4.正护与反护4.1 正护 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护的一种常见护理原则,又称逆护法。如寒则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均为正护法。临床此为多用。4.2反护 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护的一种护理方法。大多在特殊情况下用。如“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分别采用“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 用、通因通用”的护理方法。这就是以寒护寒,以热护热的反护原则。,辨证施护的基本特点,2/10/2018,中医基本辨证方法 常见病理舌象 呼吸科常见疾病的辩证施护,2/10/2018,1、八纲辨证 2、脏腑辨证 3、卫气营血辨证 4、六经辨证 5、气血津液辨证 6、三焦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根据病位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多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并将之归纳为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四对纲领,分成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八类基本证候。,2/10/2018,病位深浅-表证、里证 病邪性质-阴证、阳证、寒证、热证 病邪盛衰-实证、虚证,2/10/2018,表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里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无恶寒发热并见现象,以脏腑症状为主。,2/10/2018,阴证的主要临床表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气短声低,倦怠乏力,口淡不渴,大便稀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迟弱。阳证的主要临床表现:身热面赤,精神烦躁,渴喜冷饮,呼吸气粗,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舌红绛,苔黄燥,脉洪大或滑实。,2/10/2018,亡阴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汗热味咸而粘,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扰,恶热,口渴欲饮,皮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色赤,唇舌干燥,脉细数无力。亡阳证的主要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或清紫,神情淡漠,冷汗淋漓,汗质稀淡,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微,舌淡而润,脉微欲绝。,2/10/2018,寒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恶寒或畏寒,喜暖,面色晄白,口淡不渴,肢冷倦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等症状。热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发热,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血出色红,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少津,脉数。,2/10/2018,实证的主要临床表现:部位不同,表现不一,主要有高热,胸胁皖腹胀痛,疼痛拒按,胸闷烦躁,声高气粗,甚至神昏谵语,呼吸喘促,痰涎雍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或淋漓涩痛,舌苔厚腻,脉实有力。,2/10/2018,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气虚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畏风,动后加重,脏器垂脱,舌质淡嫩,脉虚无力。血虚证:面白无华或萎黄,唇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经少色淡,甚则闭经,舌淡脉细无力。阴虚证:形体消瘦,低热,午后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阳虚证(虚寒证):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胖、苔白,脉沉迟无力。,2/10/2018,常见病理舌象,2/10/2018,舌象是中医观察病情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外感热病的辨证施护中更为重要。舌为心之苗,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极其丰富,其粘膜上皮薄而透明,乳头反应灵敏,故机体一般情况,消化系统和体液变化均可在舌上迅速地反映出来。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质,亦称“淡红舌、薄白苔”。舌象与脏腑关系一般以:舌根属肾;舌中属脾胃;舌尖属心、肺;舌旁属肝、胆。由此可观察和推断病证的进展。如肝硬变患者若原为淡红舌薄白苔或薄黄苔,一旦转鲜红光剥,常为肝功能变坏之兆。,2/10/2018,1)淡白舌,主虚证、寒证,2/10/2018,2)红舌,舌红少苔(质嫩);虚热证。,舌红苔黄(腻、质老):实热证,2/10/2018,红绛裂纹舌:阴虚火旺;热入营血。,红绛光莹舌:虚热证热入营血;阴竭,火旺。,3)绛舌,2/10/2018,4)紫舌,淡紫舌(湿润):阳虚阴盛,血行不畅。,青紫舌:血行瘀滞。,2/10/2018,5)齿痕,主脾虚、水湿内盛证,2/10/2018,6) 芒刺,点刺主脏腑阳热亢盛,或血分热盛。根据所在部位,推测热在何脏。,2/10/2018,望苔色,1) 白苔 一般主表证、寒证、湿证,薄白(润)苔:正常/表证/里证病轻/阳虚内寒,2/10/2018,厚白苔,主里证、实证。兼腻(白厚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2/10/2018,2)黄苔:热证、里证,淡、薄、微黄苔:病邪轻浅,主风热表证、风寒化热入里。,2/10/2018,3) 灰黑苔 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舌淡白胖嫩偏暗,苔白腻灰黑湿润:阳虚 寒湿,痰饮内停。,红绛舌黑燥裂苔:热 极津枯。,2/10/2018,4)剥落,地图舌:多为胃气不足,或气阴两虚。,2/10/2018,镜面舌:胃(肾)阴干涸,胃气衰败, 病危重。,2/10/2018,呼吸科常见疾病的辩证施护,2/10/2018,1、咳嗽 风寒袭肺 外感咳嗽 风热犯肺 风燥伤肺咳嗽 肺阴亏损 内伤咳嗽 肝火犯肺 痰热郁肺 痰湿犯肺,2/10/2018,风寒袭肺症状: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护治原则: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代表方:三拗汤、止嗽散加减。护理:病室温暖,空气新鲜,切忌当风受凉。汤药宜热服,药后加盖衣被或同时进食热饮,以助微汗。咳甚者,可临时加服杏苏止咳露或止咳合剂10-20ml。忌食生冷瓜果及肥甘厚味之品。,外感咳嗽,2/10/2018,风热犯肺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痒咽痛,咳痰不爽,痰粘稠或色 黄,咳时汗出,常伴有鼻留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 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护治原则:疏风清热,宣肺化痰。代表方:桑菊饮加减。护理:病室通风,但应避免直接吹风,衣被适中,不宜过暖。干咳痰少质粘难出者,可用梨一只去皮,加川贝10克,冰糖适量蒸服。发热者,可配合针刺大椎,曲池,丰隆,肺俞穴等。饮食宜清淡,可食用梨、枇杷等新鲜水果,忌食辛辣、烟酒、刺激性食 物。,外感咳嗽,2/10/2018,风燥伤肺症状:干咳频作,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 丝,不易咳出,痰中带血丝,口干,初起时可伴有鼻塞,头痛,微寒 等表证,舌苔薄白或薄黄,质红,干而少津,脉浮数。护治原则: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代表方:桑杏汤加减。护理:汤药宜少量多次服用。痰中带血者,可用鲜小蓟或白茅根煎水代茶;干咳无痰,或痰少难出者, 可用梨炖白蜜服用。饮食宜清凉润肺食品,如梨粥,玉竹粥,藕粥,荸荠等。忌食辛辣温燥之 品。若兼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苔薄白而干者,为风寒燥邪相兼为患,当以疏风散寒,润肺止咳为护治法则,用药皆宜温而不燥,润而不凉。,外感咳嗽,2/10/2018,肺阴亏损症状: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夹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 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起病缓慢,日渐消瘦, 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护治原则:滋阴润肺,止咳化痰。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护理:病室温度应略低,温度略高,患者应注意休息,适当户外活动,呼吸新鲜 空气,使肺气宣达。痰中带血者或有血痰者,可用白芨粉、三七粉、云南白药,用白茅根水或 藕节水送服。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如桑葚,黑芝麻,甲鱼,银耳等,宜可麦冬煎水 代茶饮,忌食辛辣,醇酒之品。食疗方:麦门冬粥、木耳粥、百合粥。,内伤咳嗽,2/10/2018,肝火犯肺症状: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量少质 粘,或痰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口干苦,可随情绪波动而增 减,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护治原则:清肺平肝,顺气降火。代表方: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护理:加强精神护理,避免不良刺激,使病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防止忧郁伤 肺气,加重咳嗽。室温应略低,湿度略高。注意观察咳痰情况,痰中有血或为血痰者,可予云南白药服用。饮食上可用桑白皮、山栀子煎水服,或天冬炖梨汁以泻肝火滋肺阴,以减 轻咳嗽。,内伤咳嗽,2/10/2018,痰热郁肺症状:咳嗽气息粗促,或喉间有痰声,痰多,质粘稠或稠黄,咯吐不爽,或 有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 饮,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护治原则:清热化痰肃肺。代表方:清金化痰汤加减。护理:衣服不宜过暖,汗多者应及时更换衣物。痰多者应注意排痰,可服竹沥水,川贝粉以化痰清热,痰中带血者可予鲜 茅根15克煎汤送服三七粉2-3克,以清肺宁络止血。老年久病者要防止厥脱症发生。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香燥助热动火之品。可用新鲜芦根10可,竹菇15克,先煎去渣,再放入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宜可用大萝卜一个(约500克),削去外皮,挖空中心,装入蜂蜜50克,用 碗盛载,隔水蒸熟食用,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内伤咳嗽,2/10/2018,痰湿犯肺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咳,痰出咳平,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黄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之品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苔白腻,脉濡滑。护治原则: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代表方:二陈汤,三字养亲汤加减。护理:保证休息,避免受凉。痰多者可临时加服桔贝半夏曲3-5克。年老体弱,痰多不易咯出者,要帮 助排痰,可雾化吸入杜鹃素片有利排痰。可常用党参(或陈皮)15-20克,粳米50-100克,煮粥食用,以健脾化 痰。饮食宜清淡,宜用健脾化痰之食疗方,如苡米粥,山药粥,赤小豆粥,橘 红糕等,避免生冷,肥甘厚味等碍胃滞脾之品。,内伤咳嗽,2/10/2018,2、喘证 风寒袭肺 实喘 表寒里热喘证 痰浊阻肺 肺气郁痹 虚喘 肺虚 肾虚,2/10/2018,风寒袭肺症状:喘咳气急,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恶寒,或伴有发 热,口不渴无汗,苔薄白而滑,脉浮紧。护治原则:宣肺散寒。代表方:麻黄汤、华盖散加减。护理:注意防寒保暖,室温宜略高。注意病情观察,若伴有发热时,应注意热势变化。可配合针灸天突、列缺、膻中等穴,灸或温针,有发热者可针灸大椎、合谷、曲池等穴,不宜使用物理降温。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辛辣及烟酒。,实喘,2/10/2018,表寒里热症状:喘逆上气,胸胀闷痛,鼻煽,咳而不爽,咳痰粘稠,伴有形寒,身 热,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护治原则:宣肺泄热。代表方:麻杏石甘汤加减。护理:病室应空气流通,但应避免病人直接吹风,复感外邪。若病人出现气急、鼻煽、紫绀时,应及时吸氧。若伴见发热时,可使用柴胡注射液2毫升肌肉注射。痰粘稠难出时,可用生理盐水或化痰清热之煎剂作雾化吸入,利于排痰。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生冷、瓜果及肥甘味厚之品。,实喘,2/10/2018,痰浊阻肺症状:喘而胸满窒闷,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 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白厚腻,脉滑。护治原则:化痰降气。代表方: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加减。护理:要严密观察病情,病重、年老者要防止痰阻窒息。 应使患者尽量排出痰液,保持气道通畅,体弱久病卧床者,采用拍背排 痰,或用橘子皮10-15g,泡水代茶饮,经常服用,有助于健脾化痰;痰多 清稀色白者,可用南星末或白芥子适量,姜汁调敷足心,以温化寒痰。忌食生冷瓜果、肥甘厚味及粘滞食物,以免碍胃助湿。若患者逐渐出现嗜睡、神昏、谵语等痰闭心包之象,在保证气道通畅的同 时,可服用苏合香丸,以豁痰开窍醒神。,实喘,2/10/2018,肺气郁痹症状: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但喉中痰声不著,气憋, 胸闷胸痛,咽中如窒,或失眠,心悸,苔薄,脉弦。护治原则:开郁降气平喘。代表方:五磨饮子加减。护理:所用药物多属气香辛窜之品,不宜久煎,亦不宜久服,症状改善后即停 服。除药物治疗外,应重视精神护理,消除心理上的障碍和负担。平时可常服用逍遥丸,或以木蝴蝶、厚朴花各3g泡水代茶,以舒肝解郁理 气。可进行气功锻炼,以练放松功为宜。,实喘,2/10/2018,肺虚症状: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吐痰稀薄,白汗恶风, 咽喉不利,面潮红,舌质淡红或舌红苔剥,脉软弱或细数。护治原则:补肺益气养阴。代表方: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护理:本病患者体虚,故应防寒保暖,防止外邪侵袭。注意休息,适当运动,身体状况允许者,可进行吐纳法等气 功锻炼。饮食宜清淡而营养丰富,忌食辛辣,温燥及寒凉食物。 食疗方:猪肺萝卜杏仁汤。将猪肺一个洗净,切成小块,白萝卜1000克, 杏仁15克,先将猪肺煮沸,再入萝卜、杏仁,炖至烂熟,食肺饮汤,有补 肺虚,润肺燥,止咳喘之功。实用食疗方精选,虚喘,2/10/2018,肾虚症状: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 惫,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苔淡白或黑润,脉微细或沉弱。或喘咳,面红烦躁,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数。护治原则:补肾纳气。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加减。护理:多休息,避免劳累。喘而汗出肢冷,或面红烦躁,甚至神昏者,为危重之证,应报告医师积极 救治。饮食可多用补肾之品,如核桃、木耳、猪肝等。 食疗方:核桃炖蚕蛹。以核桃150克,蚕蛹60克,加水炖服,以补肺肾, 定咳喘。,虚喘,2/10/2018,3、哮证 寒哮哮证 热哮 肺虚 虚哮 脾虚 肾虚,2/10/2018,寒哮症状:哮病发作时特征+冷天或受寒后易发,形寒怕冷,口不渴,咯白痰, 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护治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