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_第1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_第2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_第3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_第4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丽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NTRODUCTION,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ThrombocyticPurpura,TTP)于1925年Moschcowitz报道,是一种突然发作的威胁生命的疾病,该病临床具有典型的五联征:,发热,血小板减少,溶血,肾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症状,五联征,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由Gasser于1955年首先报道,TTP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均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过去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许多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此两种疾病在发病机制、病因和病理改变大致相同,故目前统称为,TTP与HUS综合征或血栓性微血管病(MAHA:microangiopathichemolyticanemia)。只不过本病某些以ARF和纤维蛋白沉积为主,少或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称为HUS。某些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和血小板沉积为主,肾脏病变轻,称为TTP尽管具有相似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将TTP与HUS区分开来还是必要的,因为血浆置换治疗仅仅是由于TTP而不适用于HUS,HUSANDTTP,CNSfeverMAHAlowplateletrenalfailureTTPHUS,小血管中广泛透明血栓形成,致使小血管阻塞,引起相应供血组织、器官缺血陛改变。,典型病理改变,主要为血小板组成的透明血栓,其中含有vWF及极少量的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发病机制,在TTP的疾病过程中,vonWillbrand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异常及vWF裂解蛋白酶(vWF-cp)的缺乏及活性缺陷是本病发病的中心问题,是血小板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中心问题,vWF功能之一:F载体,VonWillebrandFactor,FactorVIIIc,VWF:Rcof,VWF:Ag,FactorVIIIa,+,Platelet,Sub-endothelialMatrix,vWF,GPIb/IX,vWF功能之二:介导血小板聚集,异常的vWF因子形成,致病因素损害血管内皮,血管在高剪切力的作用下,损伤的内皮可以短期内大量释放vWF突变体,这些突变体在循环中形成大分子多聚体(UL-vWFM),其长度大于血小板的直径,且与血小板膜表面的vWF受体GHbIXV及GPIIbIIIa具有更高的结合能力,在微循环液体的高剪切力下起到链接的作用,介导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形成微血栓。,正常情况下vWF裂解蛋白酶可以裂解超大分子vWF(UL-vWF),从而阻止UL-vWFM,进入血液循环。最近已经证实这种蛋白酶属于ADAMTS家族中成员ADAMTS-13,是一种锌和钙依赖性蛋白酶,有精氨酸一甘氨酸-天冬氨酸顺序(RGD),其基因位于9q34,主要由肝脏产生一。ADAMTS13可以结合在内皮细胞表面,UL-vWF可以在内皮细胞表面被ADAMTS-13裂解,生理情况,A:超大分子vWF(UL-vWF)从内皮细胞分泌,B:超大分子vWF(UL-vWF)在血流的作用下被展开,C:展开后被ADAMTS13裂解,与血小板结合。,生理情况,凝血酶敏感蛋白1基序的裂解素和金属蛋白酶家族新成员(adisintegrinandmetalloproteinasewiththrombospodintype1motif,ADAMTS)并被命名为ADAMTS13,小结:正常情况下ADAMTS13裂解大分子vWF,小分子vWF不导致血小板在正常血管的粘附和聚集(A)。ADAMTS13缺乏或严重减少,导致微血栓的形成(B).ADAMTS13的先天缺乏或者自身免疫性抗体导致ADAMTS13缺乏导致TTP的发生。,WithADAMTS13,生理情况,微血栓的形成不仅会引起血小板的消耗性减少,继发出血,而且沉积后造成微血管狭窄,影响红细胞的顺利通过,致使红细胞变形、损伤甚至破碎,发生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的狭窄还会影响血液供应,造成所累及的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与损害。,微血管阻塞,多脏器微血栓形成及继发出血,A:心肌B:肾脏C:肾上腺D:盲肠,诊断(1),目前TTP仍为临床诊断,早期并非5联征同时出现,而当5联征全部出现时,疾病已经致命性加剧。鉴于本病血浆置换的紧迫性和早期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目前认为只要有血管内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临床上无其他症状和体征即可诊断,但必须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vens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DIC、溶血尿毒综合征。,NEJM354;18,诊断(2),血涂片观察有无红细胞碎片很重要血小板、红细胞减少不伴白细胞减少LDH升高间接胆红素升高直接Coombs阴性ADAMTS-13的检测目前还未在临床应用,NEJM354;18,关键的诊断线索来自实验室检查:,治疗(1)血浆置换(PE),去除ADAMTS-13抗体,恢复活性;清除巨大vWF;,血浆置换中不宜用冷沉淀物(含大量vwF),以免加重血管内血小板的聚集。,理论基础,NOTE,美国输血协会(AABB)推荐每日进行血浆置换,置换量为全部血容量的1.0-1.5倍。直至血小板计数达到150109L以上且无神经症状。LDH也可作为治疗反应指标。,若无条件进行血浆置换,则应尽快进行血浆输注,但血浆输注效果远不如血浆置换。,方法,治疗(1)免疫抑制治疗,理论基础,考虑到TTP的自身免疫异常的病理基础,血浆治疗的作用可能只是暂时的,免疫抑制治疗可望提高疗效。,方法,糖皮质激素:强的松:1-2mg/kgQD,直到获得缓解或甲强龙1g/d3天其他的免疫抑制剂如美罗华、环磷酰胺、环孢素、长春新碱的疗效尚缺乏临床资料,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溶血,年轻患者伴有肾衰,且腹泻的前驱症状,支持治疗,不予血浆置换,停止血浆置换,治疗原发病,开始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寻找其他继发因素如:脓毒血症肿瘤等。有无继发因素?,血小板是否达到正常?,连续2天血小板150,000/mm3停止血浆置换,逐渐减少激素用量停止血浆置换后血小板是否仍旧正常?,保留静脉置管1-3周,直到复发风险降低,血小板在停止血浆置换后仍旧维持正常,疾病获得完全缓解,加用糖皮质激素,如果已经应用糖皮质激素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增加血浆置换量。连续2天血小板150,000/mm3缓慢停止血浆置换,不可突然停止。血小板能维持正常吗?,流程图,重新开始血浆置换和免疫抑制治疗,YES,YES,YES,YES,NO,NO,NO,NO,NO,YES,NEnglJMed2006;354:1927-35.,远期疗效,TTP获得缓解后很少复发,除非ADAMTS-13活性特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