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机化学,1,第一节溶胶,胶体分散系包括溶胶、高分子溶液和缔合胶体三类。胶体的分散相的粒子的大小为1100nm,可以是一些小分子、离子或原子的聚集体,也可以是单个的大分子。分散介质可以是液体、气体,或是固体。,无机化学,2,无机化学,3,一、溶胶的性质,(一)胶粒对过滤器的通透性滤纸孔径1000-5000nm瓷板孔径100nm,无机化学,4,Tyndall现象,令一束聚焦的光束通过溶胶,则从侧面可以看到一个发光的圆锥体,这种现象称为Tyndall效应(Tyndalleffect),又称乳光现象。,(二)溶胶的光学性质-丁铎尔现象,无机化学,5,无机化学,6,d略小于或接近于,d,dc(KI)B.V(AgNO3)V(KI)C.n(AgNO3)n(KI)D.n(AgNO3)=n(KI)E.n(AgNO3)n(KI),答案:A、E,无机化学,21,二、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稳定性-溶胶是热力学上的不稳定体系,其稳定性因素主要是胶粒带电和水化膜的存在。胶粒都带有相同符号的电荷,胶粒之间相互排斥,阻止两胶粒合并变大;另外胶粒吸附层中的离子对水分子有吸引力,吸附的水分子在胶粒表面形成一层水化膜,阻止了胶粒之间的聚结。因此溶胶中的胶粒能相对稳定地存在。聚沉-当胶粒的动能增大到能克服这种静电斥力时,胶粒间就会相互碰撞合并,粒子增大到布朗运动克服不了重力作用时就出现聚沉。,无机化学,22,促使溶胶聚沉的主要方法:(一)加入强电解质原理:一是加入的强电解质解离出的离子破坏了双电层结构,胶粒失去了静电保护作用;二是强电解质离子具有很强的溶剂化作用,破坏了胶粒表面的水化膜。注意: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取决于与胶粒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即反离子。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与反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有关。,无机化学,(1)一般地,离子电荷越高,对溶胶的聚沉能力就越强。这个规律叫做哈迪-叔尔采规则。一价、二价、三价反离子的临界聚沉浓度之比:(1/1)6:(1/2)6:(1/3)6=100:1.8:0.14(2)同价反离子的聚沉能力虽相差不大,其聚沉能力随着离子水合半径的减小而增加。如:一价正离子(对负溶胶)聚沉能力:H+Cs+Rb+NH4+K+Na+Li+一价负离子(对正溶胶)聚沉能力:F-Cl-Br-I-OH-,无机化学,24,(二)加入带相反电荷的溶胶带相反电荷的溶胶有相互聚沉能力。例如,用明矾净水。(三)加热加热增加了胶粒的运动速度和碰撞机会,同时降低了它对离子的吸附作用,从而降低了胶粒所带电荷的电量和水化程度,使溶胶在碰撞中聚沉。例如:As2S3溶胶加热至沸,析出淡黄色As2S3沉淀。,无机化学,25,1.下列四种电解质对某种AgCl溶胶的临界聚沉浓度(mmolL-1)分别是:NaNO3(300),Na2SO4(295),MgCl2(25),AlCl3(0.5),则该种AgCl溶胶的类型和胶粒所带电荷的电性分别是()A.正溶胶、正电性B.正溶胶、负电性C.中性溶胶、电中性D.负溶胶、正电性E.负溶胶、负电性,答案:E,无机化学,26,2.溶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原因是()A.布朗运动B.带有相同电荷的胶粒间的静电斥力C.胶粒表面水合膜的保护作用D.A、B和C3.现有甲、乙、丙、丁和Fe(OH)3五种溶胶,把甲与丙、乙与丁、丙与丁、丙与Fe(OH)3溶胶两两混合,均发生聚沉现象,那末,胶粒带负电荷的溶胶是()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丁D.甲和丙E.乙和丁,答案:D、B,无机化学,27,4.某溶胶在电泳时胶粒向阳极移动,将该溶胶分别加入到蔗糖溶液氯化钠溶液硅酸溶胶氢氧化铁溶胶中,不发生聚沉的是()A.和B.和C.和D.和E.和,答案:C,5.胶体的本质特征是A.Tyndall现象B.胶粒带电C.胶粒直径为1100nmD.布朗运动,答案:C,无机化学,28,第二节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通常为104106。它的许多性质都与相对分子质量大有关。可分为天然高分子(蛋白质、核酸、淀粉、糖元、纤维素)和合成高分子(塑料、橡胶等)。高分子化合物能自动分散到合适的分散介质中形成均匀的溶液,为均相系统,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与真溶液相似。粒子直径大小与溶胶相似-扩散速率慢,不能透过半透膜。,无机化学,29,一、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高分子化合物概念:单个分子相对分子量在一万以上的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糖原、存在体液中重要物质;人体肌肉、组织;又如天然橡胶等据来源可分为天然的和合成的,无机化学,30,表2-1高分子溶液与溶胶性质的比较,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形成和特征,无机化学,31,在溶胶中加入一定量的高分子,能显著提高溶胶的稳定性,这种现象称为高分子对溶胶的保护作用。原因是:高分子物质吸附在溶胶粒子表面,包围住胶粒,形成一层高分子保护膜,使其对介质的亲和力加强,阻止了胶粒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增强了溶胶的稳定性。但有时,加入少量的高分子溶液,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降低了溶胶的稳定性,甚至发生聚沉,这种现象称作敏化作用。原因是:浓度低时,无法将胶体颗粒表面完全覆盖,一个高分子长链可同时吸附多个胶粒,把胶粒聚集起来产生沉淀。,三、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保护作用和敏化作用,无机化学,32,高分子物质对溶胶保护作用(a)和敏化作用(b)示意图,无机化学,33,第三节凝胶,高分子溶液粘度变大,失去流动性,形成有网状结构的半固态物质,称为凝胶(gel)。刚性凝胶:粒子间交联强,网状骨架坚固,若将其干燥,网孔中的液体可被驱出,凝胶的体积和外形无明显变化。弹性凝胶:由柔性高分子化合物形成,干燥后,体积明显缩小,有弹性,再放到合适的液体中,它又会溶胀变大,甚至完全溶解。,无机化学,34,第四节物质的表面现象,两相接触的分界面称为界面。若其中一相为气相,则称为表面。一切界面上发生的现象,统称为表面现象。,无机化学,35,气相,液体内部及表层分子受力情况示意图,液相,无机化学,36,一、表面张力和表面能表面张力:指向液体内部的引力把液体分子从其表面拉到内部,即表面的一种抵抗扩张的力。用表示,单位N/m。表面能:把分子从内部移往界面必须克服吸引力而消耗一定量的功,这个功称为表面能。,无机化学,37,二、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物质: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非表面活性物质:使水的表面张力升高或略微降低的物质。正吸附:若溶液表面吸附的溶质能降低溶剂表面张力,则溶液表层将保留更多的溶质分子,其表层浓度大于溶液内部的溶质浓度,这种吸附称为正吸附。负吸附:若增大溶剂的表面张力,溶液表层则排斥溶质,使其尽量进人溶液内部,此时溶液表层溶质的浓度小于其内部浓度,这种吸附叫负吸附。表面活性物质在溶液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移动贺州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网络优化与维护类
- 22.生活中的静电 教学设计- 科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
- 吉林地区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行测专练题库及答案
- 第6课 我们一起玩说课稿小学心理健康苏教版一年级-苏科版
- 第二章 第一节 三 经纬网教学设计-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 15、环境保护中的数学问题说课稿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浙教版
-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 专利申请权有偿转让协议书5篇
- 22.2 人的性状和遗传 说课稿-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 安全监督培训设计课件
- 青春期生理健康课
- 2025年铁路线路工高级技师练习题库(答案+解析)
- DB44T 2603-2025 预制菜术语及分类
- DB4201T 632-2021 岩溶地区勘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 2025年高考真题-政治(湖南卷) 含答案
- 变电二次培训活动方案
- 学堂在线 管理沟通的艺术 期末考试答案
- 钢结构工程投标方案
- 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考试题及答案
- 7000字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数字化转型研究
- 专升本培训班协议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