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本章内容简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1、唯心史观唯心史观把社会历史的基础总是看作非物质的观念性的东西,有的人把心理宗教教义、有的人把道德精神、有的人把英雄意志作为社会历史的支配力量。,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梁启超,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3,2、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4,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5,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山川河流矿藏动植物资源等。,.,6,人口因素,人口因素是指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人口条件的总和。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构成等,.,7,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8,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其构成为:,按主体不同,个体意识,群体意识,按对社会存在反映的程度,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按是否具有阶级性,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9,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唯心史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唯物史观,决定,决定,.,10,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11,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依据这一原理,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由生产力决定并反作用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12,(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力的定义,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13,劳动资料,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力,具有一定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与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劳动过程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2.生产力的构成,.,14,生产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实体性要素,渗透性要素,.,15,(1)生产力具有客观性,(2)生产力具有主体性,(3)生产力具有社会历史性,3.生产力的特征,.,16,4.生产关系的涵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合并且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17,客观性,稳定性,主体性,5.生产关系的特点,.,18,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社会地位和互相交换活动的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作用,6.生产关系的内容,决定,决定,.,19,(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0,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反作用的两种情形,.,21,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的方向和形式,拉美一所制糖厂的黑奴在劳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茶农,.,22,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一)经济基础,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注意两点:1、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2、经济基础中不包括生产力,.,23,(二)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24,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思想上层建筑观念无形(软件)士(思想家)劝说思想一道统(儒家)高尚政治上层建筑制度有形(硬件)官(政治家)强制行为政统(法家)正义,上层建筑,.,25,(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6,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效果,服务,方式,方向,.,27,(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8,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一)社会形态的内涵,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人类社会形态的历史发展,.,29,(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表现:社会发展一般经历五种社会形态,多样性表现:有的社会由较低级的形态直接跳跃到较高级的社会形态;有的社会形态不典型;同一社会形态呈现不同特点。,西藏农奴走进公民社会四十年,南京条约签字,.,30,(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31,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32,(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进步性、渐进性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33,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34,(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瓦特和他的蒸汽机,.,35,.,36,社会基本矛盾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37,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1、阶级的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38,2、阶级斗争,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阶级斗争,根源,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39,(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40,(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41,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1.社会革命定义,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42,2.社会革命根源,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43,(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作用之一: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武昌起义,法国大革命,.,44,作用之二: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45,作用之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十月革命,.,46,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革新举措。,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47,2.社会主义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的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48,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作用之一: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纺织工具的变革,.,49,作用之二: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交通工具的发展,.,50,作用之三: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51,(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电子垃圾,干裂的土壤,水源污染,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52,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两种历史现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唯心史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被称为英雄史观。,.,53,与唯心史观相反,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人是现实的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54,(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的固定不变状变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人、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种现的人,是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55,(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56,质的规定性: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量的规定性:指多数人,(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57,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的表现,表现之一:人民群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58,表现之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59,抗日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60,(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61,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62,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者,对历史事件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从而导致历史发展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主要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63,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的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64,(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任何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聚合工艺作业-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烷基化工艺作业-裂解(裂化)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氧化工艺作业-重氮化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氯碱电解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专题02 生物的分类、藻类及动植物类群(河北专用)5年(2021-2025)中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 2025年建筑工程类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化工安全)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类注册安全工程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期末三年级试卷数学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课数论初步-高等数学基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七上人教版试卷数学试卷
- 【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2024)-第四单元汉语拼音】14. ang eng ing ong第二课时课件
- 2025年交管12123驾驶证学法减分及驾驶安全理论知识试题库(附含答案)
- 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胎膜早破护理胎膜早破护理查房模板
- 镇痛镇静指南解读
- 2025年贵州贵阳市水务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届中国南方航空“明珠优才管培生”全球招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护理措施课件
- 《阿房宫赋》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DB54T 0498.3-2025 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 第3部分:湿地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
- 桥小脑角肿瘤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