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ppt_第1页
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ppt_第2页
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ppt_第3页
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ppt_第4页
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音乐史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1820-1910,一.浪漫主义时期概述,1.浪漫主义概述,约从1820年至1910年左右的这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是西方音乐史中的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在18世纪中叶发源于文学领域,是指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其主旨是强调人的主观性,推崇个人主义和自由。是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具有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潮。,“浪漫主义”(Romantic)一词源于罗曼语(Romance),这是一种中世纪法国的方言,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流传着很多用罗曼语写成的传奇故事和诗歌,这类有超然于现实之外的想象构成的故事,后来逐渐被称为“Romance”,2.浪漫主义时期的历史背景,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以封建复辟的失败结局告终。但为后来一个世纪提供了全新的思想与反抗压迫的方式,也赋予艺术家要求挣脱束缚,获得自由表露个性的精神,这是新的时代精神,它使音乐家与社会形成了新的关系。,这一时期所有的艺术形式(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弥漫着革命的情绪,那是一种对自由,对大胆的行为、对炽热的感情和个人表现的新的渴望。,与此同时,起源于1750年左右的工业革命也对浪漫主义的产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1769年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由此产生了劳动力由人力向机器动力转变的重大飞跃,这种变化迅速传递到整个英国和欧洲大陆。而工业革命也对当时欧洲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工业革命造就了城市中人口、财富和个人素质的迅速增长,因此产生了繁荣的艺术活动,各地的剧院、音乐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同时工业革命也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很多工人变得更加贫困。而这些变化激发了艺术家们活跃的、创新的精神状态,对现实生活和对命运的探讨成为了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艺术中最常见的内容。,3.浪漫主义艺术的特点,浪漫主义常被定义成是对古典主义的理性、法则和传统的反抗。古典主义艺术家们追求的是统一、秩序,以及形式和内容的平衡,而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家们追求的是自我表现,力求激情的传达,不在乎不平衡所带来的后果。,如果说古典主义艺术家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遗迹中获取灵感,那么浪漫主义艺术家们则关注人的想象力和大自然的奇迹。古典主义赞美的是大众,而浪漫主义赞美的是人类的想象力。就像美国浪漫主义诗人瓦尔特惠特曼所说的:“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4.浪漫主义的艺术成就,(1)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主要兴盛于信奉新教的国家。发源地是在德国,1774年歌德发表了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成为了浪漫主义早期的代表作品,小说描述一名带有丰富感性和热烈情感的年轻作家的故事,引发了全欧洲成千上万青年的崇拜和模仿。当时德国仍然是由大量分离的州所组成,歌德的作品对德国民族主义意识的崛起给了极大的助力。,(2)浪漫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美术作品主要集中在法国,1850年左右在法国形成了“浪漫主义画派”。这一画派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多取自现实生活或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等的作品)。创作强调人的感官和情感的价值,宣扬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在古典主义晚期,浪漫主义的风格就已经初露锋芒,贝多芬晚期的作品已经具有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些特征,之后在社会思想和其他浪漫主义艺术的推动下在19世纪初产生了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浪漫主义时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期:指1830年前以舒伯特、韦伯、帕格尼尼为代表的时期。中前期:1830-1850年以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柏辽兹、罗西尼等为代表。中后期:1850-1890年以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威尔第等为代表。晚期:1890年20世纪初以马勒、布鲁克纳、理查施特劳斯、普契尼等为代表。,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强调人的主观感情崇尚对自然的描写追求民族精神“综合艺术”的理念,1.强调人的主观感情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摒弃了古典时期对“规则”的崇尚,追求个性化的音乐表达方式。作曲家的个人情感体验成为音乐的主要表现内容。他们用热情奔放的音乐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突出个人的主体地位。,2.崇尚对自然的描写浪漫派作曲家喜欢通过赞美自然来抒发自己对美好事物、自由理想和乡土的热爱和追求,以暂时忘却烦恼和苦闷,重新获得力量和勇气。这一类音乐往往具有通俗易懂的优美旋律,画面感很强,是音乐会中的常见曲目。,3.追求民族精神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都注重在创作中融合本国或是其他民族的音乐元素和精神。在19世纪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产生了民族乐派。该乐派搜集、出版民歌,选取历史传说、民族格式等为题材,运用各种民族特色的调式、曲调和特色节奏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主义音乐。可以说,19世纪的音乐呈现出多元文化荟萃的局面。,4.“综合艺术”的理念具有革新精神的浪漫派作曲家力图突破音乐自身的界限,提倡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提出了“综合艺术”的理想,他们认为音乐应该积极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融合。这种思想在众多作曲家的艺术歌曲、钢琴小品、交响诗、标题交响等体裁的创作中都有所体现。,浪漫主义音乐的总体风格,节奏:非常灵活,一首作品中的速度的变化大。旋律:更加悠长的、歌唱性的旋律,通常带有表现力非常强的高潮。调式:随着音乐情绪的变化,调式的转换非常明显。和声:更加丰富和色彩化,情感表达更突出。音色:现代交响乐队出现,各种乐器的音色表现力都大大增强了。结构:没有新的织体和曲式产生,但整体篇幅扩展。,浪漫主义音乐大纲,1.艺术歌曲,1.艺术歌曲,浪漫主义时期出现了很多新的声乐体裁。而艺术歌曲(ArtSong)则是此时期最重要的一种。艺术歌曲是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歌词选择考究,常取自歌德、席勒等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歌曲伴奏一般采用钢琴,且伴奏与声乐具有同等地位。作曲家力求用音乐充分表现诗的意境,并借此反应自身的复杂情感、细腻的艺术精神和时代风貌。,19世纪欧洲各国的作曲家都创作过大量的艺术歌曲,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最高的当属“德奥乐派”(德国和奥地利)的一批作曲家。其中又以“歌曲之王”舒伯特以及门德尔松、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等作曲家为代表,这些作曲家开创了德奥艺术歌曲的全盛时代。,(1)“歌曲之王”-舒伯特,弗朗茨舒伯特(F.Schubert,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早期的代表人物,艺术歌曲的开创者,也被认为是跨越古典与浪漫两个时代的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艺术歌曲魔王,魔王是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艺术歌曲,是舒伯特在1815年根据歌德同名诗创作的,全曲仅用一天时间完成。舒伯特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配上不同的唱腔,以及钢琴模仿持续不断的急驰马蹄声和呼啸的风声的节奏,表现了叙事诗里儿子、父亲、魔王以及叙事者四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和特定的环境。,1816年舒伯特辞去了教职,成为了自由音乐家。辞职以后虽然有了时间专心创作,但生活却异常艰苦,由于不善交际缺少宣传,舒伯特很长时间没有找到合适的资助人,几乎没有演出收入,只能靠微薄的稿费和少数欣赏他才华的朋友的接济来度日。,虽然生活非常贫寒,但1816年-1827这十年是舒伯特最高产的一个时代,特别是1823年以后他的作曲技巧逐渐成熟,创作了了多部清歌剧和七部交响曲,以及包括天鹅之歌、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三部艺术歌曲套曲在内的众多艺术歌曲作品。,声乐套曲冬之旅,冬之旅是舒伯特1827年根据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缪勒的同名诗歌而创作的,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代表作。他受原诗的触动写成了由24首歌曲连贯起来组成的声乐套曲。这是一组抒情的音乐诗,一部音乐配成的戏剧。舒伯特着意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缪勒诗中那个寂寞、孤独、对现实不满、追求渺茫理想王国又终不可得的苦闷灵魂。,1828年由于贫困又感染重病,舒伯特与世长辞,享年31岁,根据医嘱舒伯特被安葬在贝多芬的墓旁。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艺术作品,其中包括600余首艺术歌曲,由此创立了艺术歌曲的体裁。此外舒伯特的第八“未完成”交响曲被誉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其艺术风格和结构对后世影响巨大。,舒伯特是浪漫主义的奠基人和早期代表人物,他不仅创造了许多全新的音乐体裁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但在他的成就有生之年却从未获得过广泛的认可,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他逝世很多年后才得以整理、出版,可以说舒伯特是一位怀才不遇的伟大的音乐家。,(2)门德尔松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1847),德国犹太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音乐活动家,也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家。门德尔松的作品涵盖广泛,以精美和典雅著称,在艺术歌曲领域,门德尔松主要以海涅的诗歌为歌词创作,音乐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其他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2.钢琴小品,19世纪的钢琴作品在继续沿用奏鸣曲、变奏曲、回旋曲等古典时期传统曲式的同时也产生了全新的体裁:钢琴小品钢琴小品是指浪漫主义时期产生的一系列以抒情为主的、短小的钢琴作品的统称,有些还带有一些提示性的标题。例如:“音乐瞬间”、“夜曲”、“即兴曲”等等,(1)舒伯特作为浪漫主义的开拓者、浪漫主义早期的代表人物,钢琴小品也是由舒伯特创立的。最早舒伯特只是出于兴趣创作了一批带有浪漫色彩的的钢琴小曲,由于这些作品非常动听由适合业余爱好者学习,出版商就擅自加上了“音乐瞬间”、“即兴曲”等名称发行,由此产生了钢琴小品的体裁形式。,钢琴小品可以说是浪漫主义作曲家最喜爱的一种音乐体裁,它由舒伯特创立,并由舒曼、肖邦、李斯特等人发扬光大。而在浪漫主义晚期,钢琴小品的创作中心逐渐由西欧转向俄国和北欧等国家,也产生许多带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你。,(2)舒曼罗伯特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从小学习音乐,16岁入莱比锡大学学法律,19岁立志成为钢琴家从大学退学,后因练习过度手指受伤又转为作曲。成为作曲家之后,舒曼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包括交响乐、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等。1834年他创立了新音乐杂志,成为了欧洲最早的音乐评论家。,舒曼热衷于钢琴小品形式,他将多个独立短小的钢琴小曲按照一定的构思组合成套曲,以精炼的笔触勾画出情景、人物或某种情感特征,创立钢琴套曲是他对钢琴小品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其主要作品有:蝴蝶、狂欢节、童年情景等等。,弗里德里克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浪漫主义中期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3)钢琴诗人-肖邦,肖邦1810年出生在波兰首都华沙近郊的小村里,在他出生的时候,波兰由于被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瓜分,已不复为一个统一主权国家。肖邦六岁开始跟随母亲和姐姐学习钢琴,很快展现出了卓越的天赋,7岁就即兴创作了第一首作品“B大调波兰舞曲”,他在华沙被誉为“第二个莫扎特”。,1822-1830年肖邦进入华沙音乐学院跟随名师学习作曲和钢琴,期间发布了几部钢琴作品在德国引起了轰动。舒曼在其杂志上盛赞到:“先生们,向天才脱帽致敬吧!”1830年波兰爆发了反对外国势力瓜分波兰的起义,由于参加了激进组织,肖邦只得忍痛离开故乡波兰移居到了法国巴黎,开始在艺术之都巴黎的漂泊生活。,19世纪初,受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巴黎汇集了一大批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巴黎成为了整个欧洲的思想和文化中心。大革命后城市内的国王雕像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凯旋门和对塞纳河的整修工程。工业革命时期更是进行了宏大的城市改造,修建了大量剧院,整个城市也安装了煤气灯,由此巴黎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文化之都”。,初到巴黎时肖邦并没有得到任何人的赏识,一度生活非常窘迫。偶然机会他结识了当时在整个欧洲享有盛名的钢琴大师李斯特,与李斯特结成了挚友,在李斯特的帮助下,肖邦一鸣惊人,迅速走红。转眼间肖邦就获得了许多演出机会和一大批的钢琴学生,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此外他还得到了著名女作家乔治桑的青睐,收获了爱情。,1838年到1843年的夏天,肖邦在乔治桑的乡间庄园共同居住,这是一段宁静的日子,肖邦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大量的抒情性的作品,也有气势恢弘的诸如“英雄”波兰舞曲这样的作品。,1843年波兰的反抗运动发展到了高峰期,肖邦决定在欧洲巡回演出为起义军筹集资金。繁重的演出和旅途劳累击垮了他原本就虚弱的身体,1849年10月肖邦在巴黎去世。根据他的遗愿,他的遗体安葬在巴黎而心脏被带回祖国波兰。,(4)钢琴之王-李斯特,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1886)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李斯特虽比肖邦还小一岁,但是成名却更早,9岁就在维也纳以神童的身份演出,拜钢琴教育家车尔尼为师,10岁时为贝多芬演奏,被贝多芬誉为音乐奇才。1823年12岁时在巴黎演出一举成名成为大众偶像。,18231835年在巴黎期间与肖邦等文化名流交往。18401847年,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18481859年,开始担任德国魏玛宫廷乐长,创作方向逐渐由钢琴转向交响乐,开创了交响诗体裁。1865年接受低品神职而成为李斯特神父,又创作了许多宗教音乐。,如果说肖邦的钢琴作品是最富有诗意的音乐,那么李斯特的钢琴作品就是最华丽炫技的音乐。李斯特继承了贝多芬的力量性钢琴音乐的传统,追求的是一种令人眩晕的、具有炫技特技的钢琴演奏风格: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令当时的人们为之陶醉。这种辉煌浪漫,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格,确立起欧洲钢琴演奏艺术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这些特点在其早期钢琴小品中表现的尤为强烈。,3.交响乐作品,交响乐作品,标题交响曲音乐会序曲浪漫主义交响曲(非标题)管弦乐舞曲,交响乐从古典主义时期确立交响曲形式之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器乐作品中最重要的体裁之一。浪漫主义时期交响音乐的创作产生了两个分支,其一可以称为保守派,其二可以称为创新派。,保守派既延续古典主义时期交响曲的创作体裁形式,但其交响曲的内涵和精神仍然进化到浪漫主义的风格。其代表人物有:勃拉姆斯、德沃夏克、马勒等。,创新派是指创造了一批新的交响音乐体裁的作曲家,新体裁包括:标题交响曲、音乐会序曲、交响诗,交响组曲等。代表人物有:柏辽兹、李斯特和大多数民族乐派作曲家。当然,也有些作曲家两种派别作品都有涉猎,例如:柴可夫斯基。,1.标题交响曲,标题交响曲即“有标题性的交响曲”,也就是音乐内容与某些具体的事物、场景等相联系,其标题可概括曲中的内容大意,并引导听众欣赏的交响曲。它与无标题的单纯交响曲是相对概念。标题交响曲的诞生源于浪漫主义时期“综合艺术”观念的提出,音乐们开始尝试用音乐描述具体的事物或故事,由此产生了各种标题性作品。,柏辽兹,艾克托尔柏辽兹(1803-1869)法国作曲家,早年学习医学,23岁才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他的一生主要创作管弦乐作品,其中最就有代表性的就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部标题交响曲幻想交响曲。,幻想交响曲是交响乐史上极具革新价值的作品,它的创作源于柏辽兹的一段爱情经历。1827年,他爱上了一位英国著名的女话剧演员,却遭到了拒绝,由此而创作了富于幻想的自传性标题交响曲。他也因此成为了标题交响曲的创始人和欧洲浪漫主义音乐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幻想交响曲,幻想交响曲不仅有“幻想”作为主标题,还有一个副标题“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段”。1832年总谱出版时,柏辽兹曾为此曲附加文字说明:“一个过分敏感,并具有丰富想象力的青年音乐家,因为失恋,在绝望中吞服了鸦片自杀,但因服量过小没有死亡,于是他陷入梦幻和昏睡中。他的感觉、记忆都在不健全的脑海中形成了音乐的幻想,他所爱的人也变成了旋律盘旋在脑际中,像一种执拗的念头,到处都能听到和看到它。”,柏辽兹在创作时还突破了传统古典交响曲的四乐章结构而根据交响曲的内容采用了五个乐章,此外他还给这首交响曲的五个乐章标注了小标题:(1)梦想与热情(2)舞会(3)田园景色(4)断头台进行曲(5)妖魔夜宴,每个小标题后还有简略的解释文字。,“序曲”原本是歌剧或舞剧开场时由管弦乐队演奏的一种开场乐曲。在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首创了在音乐会上演奏的具有独立内容和主题的单乐章奏鸣曲式交响乐作品,被称为音乐会序曲。其内容涵盖广泛,可以是取材于神话故事、历史事件和文学著作,也可以抒发对大自然的印象或表达某种哲学思想。,2.音乐会序曲,(1)门德尔松,德国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是音乐会序曲的开创者,其一生中共创作过9首音乐会序曲。1826年17岁的门德尔松自己指挥首演了传世名作仲夏夜之梦序曲,标志着音乐会序曲的诞生也奠定了音乐会序曲的基本形态。1830年他又创作了赫布里底群岛序曲,这两部作品充分展示了他精湛的创作技巧和独特的旋律风格,,(2)柴可夫斯基,彼得柴可夫斯基(1840-1893年),俄罗斯浪漫主义作曲家,其音乐作品具有抒情性和强烈的戏剧性两大特点,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一生创作的作品数量众多,体裁极其丰富,其中交响乐范畴中标题性、非标题性和音乐会序曲都有涉猎。音乐会序曲方面,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是1880年创作的1812序曲。,1812序曲,1812序曲,全名为用于莫斯科救世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年庄严序曲。这首曲是柴可夫斯基应他的老师尼古拉鲁宾斯坦之请而作,目的是庆祝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重建,这座教堂曾在1812年俄法战争中被战火焚毁。,1812年,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入侵俄国,企图在短时间内占领莫斯科,迫使俄国投降。战争开始时,拿破仑军队在数量占优势的情况下,俄军不得不逐步撤退,法国迫近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烧毁粮草的战略,并撤退居民,率军暂时撤离莫斯科。,拿破仑在占领莫斯科一个月后,仍无法迫使俄国投降,反而令自己孤军陷入重围,于是下令撤离莫斯科。撤退途中,拿破仑军队不能适应俄国严酷的冬天,加上饥饿和俄军的反击,终致溃败。拿破仑入侵俄国时多达六十万的的部队大部分被歼灭,最后只剩下不足两万人逃出俄国国境。,3.浪漫主义交响曲,古典主义时期,交响曲经过海顿、莫扎特等人的发展在贝多芬手上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顶峰,成为了最重要的器乐体裁。而在浪漫主义早期,交响曲并未受到当时作品家们的青睐。浪漫主义交响曲开始兴盛要到1850年左右,由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开始真正出现。,勃拉姆斯通过对交响曲这一体裁的创作表达他对古典主义艺术和大师们的尊重,并在创作中逐渐形成了浪漫主义交响曲的艺术特点。而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则将浪漫主义交响曲推向了顶峰,他将俄罗斯民族的忧郁气质融入交响曲,创作出了充满主观感情的个性强烈的交响曲。,(1)勃拉姆斯,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1897)是浪漫主义中期的德国作曲家,生于汉堡但一生大部分创作时期是在维也纳度过,相对于其他崇尚创新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勃拉姆斯算是“复古派”,他主张创作“纯粹的音乐”。勃拉姆斯与巴赫、贝多芬合称“德国作曲家三B”,(2)柴可夫斯基,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罗斯浪漫主义作曲家,也世界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反映了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广大知识阶层的苦闷心理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着力揭示人们的内心矛盾,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的感情色彩。,柴可夫斯基的“悲剧三部曲”,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创作过六首交响曲和一首标题交响曲,其中最重要的当属第4、5、6这三部交响曲,也被成为“悲剧三部曲”。这三部作品都写于柴可夫斯基创作的成熟期,在这些作品中,作曲家对交响曲的创作进行了很多创新,如将圆舞曲和进行曲融入进交响乐中,这样丰富了交响乐的形式。此外柴氏还将交响曲的和声和乐器的运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三部交响曲之所以广受欢迎主要还在于其对精神内涵的表达,每一部作品都表现了作曲家人生中一个时期所经历的痛苦和与其抗争的过程。这三部交响曲音乐真挚而感人,仿佛作曲家内心最真实的独白,是浪漫主义交响曲中最伟大的作品。,第六“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悲剧三部曲中最著名的一首是第六“悲怆”交响曲,这首作品完成于1893年9月,正如这部交响曲的名称一样,音乐强烈地表现出悲剧情绪。在创作这部交响曲的时候柴氏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打击,因此心怀绝望。虽然音乐中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抗争,但最终却以梦想破灭和死亡而告终。这首作品,似乎是作曲家在总结自己的一生,同时对世间安静的道别。这首作品在1893年十月首演后,仅过了9天作曲家就离开了人世。,4.管弦乐舞曲和施特劳斯家族,尽管19世纪的欧洲战争频繁,但整个社会对舞蹈的热爱却有增无减,或许是轻松的圆舞曲和波尔卡可以使人们暂时忘记战争带来的痛苦。,随着浪漫主义音乐百花齐放般的发展,在奥地利产生了产生了一批擅长创作管弦乐舞曲的作曲家,其中最富盛名的莫过于著名的施特劳斯家族。从老约翰施特劳斯到其子;小约翰、约瑟夫、爱德华等个个都是舞曲高手,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1)圆舞曲,圆舞曲是一种舞曲音乐体裁,又叫华尔兹(Waltz),是一种优雅而奔放的舞蹈音乐。作为一种舞蹈“圆舞”的源自欧洲16世纪的时的一种民间舞蹈-小步舞。小步舞在大革命前是欧洲宫廷里最流行的舞蹈,但经过大革命后小步舞被认为是封建的象征,而其舞步也过于保守,不符合浪漫主义时期人们的激情风格,因此产生了华尔兹这种全新的舞蹈和音乐。,圆舞曲的音乐特点是:速度较快,节奏为三拍子,乐句对称,旋律带有动感和明显的重音。其中最核心的特点就在节奏上,典型的圆舞曲节奏必须是由三个强弱分明的音符构成的,而且必须是强-弱-弱的结构。,在欧洲各国中,对圆舞曲接受程度最高的是奥地利,而在奥地利最伟大的圆舞曲作曲家又是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其父老约翰施特劳斯确立了“圆舞曲”这一音乐体裁形式,使之在为舞蹈伴奏的同时更具备很高的音乐艺术价值,成为了一种可以在音乐会上独立的演奏的管弦乐乐曲,由此开创了一个时代。,而其子小约翰施特劳斯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成果,更将其发扬光大,创作了一系列著名的圆舞曲作品,如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故事、春之声圆舞曲等,此外他还有一系列波尔卡、进行曲和轻歌剧等作品。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精致动人,节奏细致平衡,欣赏性很强,他也被称为“圆舞曲之王”,(2)波尔卡,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使用中快速的、二拍子的舞蹈。通常舞者们会成对的沿着舞厅周围快速的旋转,以很小的舞步跳跃。而作为一种音乐作品,最优秀的波尔卡舞曲作者仍然是施特劳斯家族的作曲家。老施特劳斯和其儿子们创作了大量的波尔卡舞曲,包括拨弦波尔卡、电闪雷鸣波尔卡、闲聊波尔卡等。,4.浪漫主义时期协奏曲,浪漫主义时期,社会的音乐生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丰富,各种乐器的独奏家在欧洲各地的巡回演出迅速增多,为了展现演奏者高潮的技巧赢得更多观众,协奏曲的创作数量大量增加。,与其他音乐一样,这一时期的协奏曲风格也深刻融入了浪漫主义的思想和观念:旋律更加具有歌唱性和抒情性,独奏乐器和乐队之间配合的更紧密,音乐的“张力”和效果更强。同时,为了更好表现独奏家个人的技巧和能力,协奏曲的难度和炫技性也大大增强了。,(1)帕格尼尼,尼科罗帕格尼尼(1782-1840)是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属于浪漫主义早期作曲家。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对小提琴演奏技术进行了很多创新。他的人生经历和音乐风格对后世的舒曼、李斯特等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一生创作的协奏曲并不多,只有三首钢琴协奏曲,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但都是经典之作。他很好的继承了古典主义时期创立的协奏曲体裁,并加入了俄罗斯民族和自身的音乐特点,创作了结构严谨又通俗优美的协奏曲作品。特别是降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上演出次数做多的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这首作品创作于1874至1875年,属于作曲家较早期的作品。其旋律可以说非常通俗,但整体结构却非常宏大,堪称一部钢琴和乐队的“交响曲”。音乐反映了作曲家早年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快乐的向往,同时音乐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最初柴氏将此曲题献给老师N.鲁宾斯坦,却遭到冷漠。之后转赠给另一位指挥家,于1875年在美国、圣彼得堡、莫斯科多地首演,取得巨大成功。,5.浪漫主义时期歌剧,起源于17世纪意大利的歌剧,经过了古典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格鲁克、莫扎特等人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正剧、喜剧在内的非常完整的体裁形式,其艺术水平也已相当高超。但以总体作品数量而言,浪漫主义时期才是歌剧艺术的“黄金年代”。,进入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以后,随着音乐民族化、大众化、综合化的趋势,本已十分流行的歌剧更是广受欢迎、佳作辈出,欧洲各国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擅长创作歌剧的作曲家,创作了一大批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优秀作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歌剧。,1.德国的歌剧改革,在18世纪下半叶,德国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以歌德为代表的德国文学界开始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讴歌民族情怀。当时德国社会各界对于创立德国民族主义歌剧的呼声越来越高。进入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民族歌剧终于由作曲家韦伯确立,其后经瓦格纳等人的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德国民族主义歌剧。,(1)瓦格纳,瓦格纳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歌剧领域最重要的一位作曲家,他1813出生于德国的莱比锡,从小学习音乐同时酷爱文学、戏剧和哲学。1832年后,瓦格纳开始创作歌剧,并开始根据自己的见解对歌剧进行了大胆而全面的改革,甚至将自己的歌剧改称为“乐剧”。,瓦格纳认为歌剧不应当只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而应当是表现世间万物和人甚至整个人类的一种根本手段。而要想彻底做到这一点,歌剧应当模仿古希腊时期的音乐形式,成为一种诗、舞、乐甚至融合绘画、建筑的综合艺术形式。他以此为指导思想创作以尼伯龙根指环为代表的一系列史诗般的歌剧作品。此外还撰写了多本艺术理论著作。,2.法国的轻歌剧和喜歌剧,19世纪,伴随着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法国首都巴黎逐渐成为整个欧洲的文化中心,巴黎也建成了欧洲最好的歌剧院,演出非常丰富,因此法国的歌剧创作也开始繁荣起来。浪漫主义时期法国的歌剧风格比较多样化,包括轻歌剧、喜歌剧、正剧等。,(1)奥芬巴赫和轻歌剧,轻歌剧又叫谐歌剧,其形式可以理解为整体更短小的喜歌剧,在19世纪由奥芬巴赫创立成为独立的歌剧体裁。它的形式轻松诙谐,故事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以揭露讽刺见长。在音乐创作上,多用对白并广泛采用社会中的流行曲调。这种亲民的形式非常通俗易懂,受到社会底层听众的欢迎。,(2)比才与喜歌剧卡门,古典主义时期确立的喜歌剧形式在浪漫主义时期的法国依旧维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法国作曲家比才所创作的作品卡门,这部作品音乐优美精炼,剧情扣人心弦,人物性格丰满,是法国喜歌剧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歌剧。,3.意大利歌剧的复苏,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本已衰退的意大利歌剧在欧洲革命和复辟斗争的浪潮中再次得到新生,在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三代歌剧大师的努力下,产生了了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民族歌剧,这些歌剧与之前的意大利单一的正歌剧不同,这一时期的歌剧体裁更丰富,具有更强的民族意识和革命精神。,(1)歌剧之王威尔第,朱塞佩威尔第,1813年出生在意大利北方的农村,幼年时的威尔第就对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立志走上音乐的道路,但是他的音乐学习之路非常不顺利,一直没有考取音乐学院,而是自己在家自学。,27岁时威尔第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歌剧奥贝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两年后他创作了成名作纳布科,这部作品确立了他在意大利歌剧界的重要地位。此后威尔第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期,这一时期创作的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等作品都成为了歌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