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检测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理学家们提倡的“节孝”观念,其实并不是他们的首创。至少从汉代以来,国家政府都曾经对社会上的节孝行为进行过表彰和奖励。到了宋代,一方面,政府基本上持续了历代政府对旌表节孝的重视;另一方面,理学家们为强调士大夫应注重气节的道德标准,对“节孝”观也作出了更明确的表述。然而直至宋元时期,国家政府对于旌表节孝的行为,更多的是停留在倡导个案“典型”的层面上。有学者把明以前到明代的旌表贞节行为的演变过程,形象地描述为“由典范到规范”。典范是由倡导所致,而成为规范则必须要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化设计来加以保障和推行。明代在固定的审核标准下,对来自全国各地大量的旌表案件,予以定期、集体和分类处理,从而形成了明代旌表节孝的制度化、规律化和等级化,乃至演变至激烈化的特质。与之相伴相行的是以朱熹为核心的理学成为明代政府所认可推行的政治意识形态范本,这就促使明朝的许多士大夫从理学的角度来诠释和欣赏政府的旌表节孝制度。这样,明政府所推行的节孝行为,就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政策,同时也成为一种社会道德的教化行为。在制度与教化的双重作用下,明清时期的节孝行为,越来越出现违反人性的激烈化特质。 儒林外史中所描述的父亲眼看着女儿自尽殉夫并大赞“死得好”的故事,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并不罕见。在朱熹悟道、传道的福建地区,清代竟有胁迫寡妇殉节的风气。“孝道”本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但是经过明清时期的制度化推进之后,也在不同程度上走上了泛政治化的极端道路。在上层统治者眼里,孝道的体现就是臣下的“死忠”:所谓“以孝治天下”,实际上就是天下服从一尊。就一般士庶之家而言,争取“孝行”的褒奖可以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实际利益。正因如此,为博得孝名而导致明清时期惨无人道的“割股疗亲”行为盛行,显然也是政府对于“节孝”制度化与教化灌输的后果。宋代理学所倡导的“节孝”,更多的是强调士人自身的道德气节与行为准则,而到了明清时期经过专制政府的制度化、规范化之后,传统的“节孝”观被引入到激烈化的歧途。特别是随着明清时期皇权专制体制的强化和官僚阶层奴庸化的加剧,朱子及理学家们所提倡的勇于坚持士人气节的义理观,基本上成了政治上的一种“摆设”。而某些部分被强调而形成制度化的诸如“贞节”“孝道”,则根据统治者的需求而经过了新的改造和诠释。正因如此,宋代朱子及理学家们所倡导的“义理”“气节”等命题所蕴含的道德价值,还是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加以继承。(摘编自陈支平朱子学理学:唐宋变革与明清实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节孝”观并非始于宋代,只是宋代持续了历代对旌表节孝的重视,并对其作了更明确的表述。B“由典范到规范”中的“典范”是指明之前的倡导个案典型,“规范”指明代的制度化设计。C节孝行为成为明代社会的一种制度政策后,朱子理学就变成了政府认可的政治意识形态范本。D对节孝行为进行制度化设计并使之成为道德的教化行为,是“节孝”观在明清发生变异的原因。解析:C项,参考第一段末和第二段开头文字,二者应是“相伴相行”的关系,而非“节孝行为成为明代社会的一种制度政策后,朱子理学就变成了政府认可的政治意识形态范本”。答案:C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通过分析“节孝”观在明朝前后的演变,告诉人们要客观看待宋理学的内容和价值。B文章运用例证法,用“割股疗亲”等事例,证明了明清时期的节孝行为违反人性的特质。C文章论证“孝道”走上泛政治化道路,是从上层统治者和一般士庶之家两方面来分析的。D文章先叙说节孝观的演变过程,然后溯根源,析危害,先立后破,逐层深入,说理透彻。解析:“先立后破”错。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朝士大夫们从理学角度诠释和欣赏旌表节孝行为,助推了旌表节孝制度的形成。B本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节孝”走上泛政治化道路后,势必会改变原本意义。C没有良好的国家体制和社会风气,朱子的“气节”“义理”就没有被实践的可能。D现在重新审视宋理学,我们既要重视和继承其道德价值,又不能忽视其反人性特点。解析:A项,参考第二段第一、二行文字“这就促使明朝的许多士大夫从理学的角度来诠释和欣赏政府的旌表节孝制度”,该项将意思说反了。C项说法太绝对。D项“又不能忽视其反人性特点”无中生有。文中第二段“越来越出现违反人性的激烈化特质”,说的是“明清时期的节孝行为”,而非“宋理学”。答案: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首次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 000元(每年6万元),优化调整了税率结构等,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个专项附加扣除。此次个税制度改革走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由分类征收向综合征收转换的关键一步,有助于解决分类征税方式下不同所得项目之间税负不平衡的问题,将大幅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更好地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实现从普惠制改革到定点减负的转变。财政部部长刘昆说,个税起征标准综合考虑了人民群众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并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同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办法是在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和充分凝聚各方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公开征求意见到办法公布后各方面的反映看,社会各界对办法的评价是积极的、正面的,普遍认为专项附加扣除力度之大,超出预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减负政策。”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说,财政部将会同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做好信息系统优化和数据共享工作,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交换,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使纳税人能够充分、便捷地享受到扣除政策。(摘编自中国经济周刊经济日报)材料二表1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 000元后不同收入水平的减税情况(单位:元)月收入年收入调整前年纳税额调整后年纳税额8减税额降幅5 00060 0001400140100%10 000120 0003 8761 0012 87574%15 000180 00012 9465 4847 46458%20 000240 00024 12010 15113 96858%50 000600 000114 03688 78025 25622%80 000960 000231 552205 39626 15611%(摘自中国经济周刊)表2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扣除情况测算项目享有赡养老人扣除的纳税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兄弟姐妹数量/个赡养老人平均扣除款/(元年1)享有子女增长率扣除的纳税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子女教育平均扣除数/(元年1)低收入人群331.882 783384 500中低收入人群622.294 486435 172中高等收入人群671.965 463222 595高收入人群721.696 426132 142平均值671.985 397374 402(摘自田志伟、田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可能的减税成效及完善方向)【注】扣除款:指按照办法规定从享有该专项扣除政策的纳税人的应税收入中减除的款项。如王某扣除五险一金每月实发工资8 000元,减除5 000元免税额,其应税收入为3 000元,现在其享有子女教育专项扣除每月再扣除2 000元,那么这2 000元即扣除款。材料三目前一个典型的城市家庭抚养一个小孩的成本每年大约是3万元,考虑到边际成本递减,抚养两个小孩的成本大概为5万元。如果夫妻两人年总收入为25万元,按目前的抵扣方案,养育两孩每年抵扣额为2.4万元,在20%的税率下,这意味着家庭一年只能节省4 800元,与年均5万元的养育成本相比微不足道。(摘自梁建章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应该按小孩人头抵税)材料四依据办法,夫妻双方只能在负责自己的父母养老时获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若夫妻双方仅有一方具有工作收入,实际上承担着夫妻双方父母共同的养老,但法律却只允许其在缴纳个税时抵扣自己父母的养老费用支出,不允许抵扣对方父母的养老费用支出,这不仅不合理,而且可能引发家庭内部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摘自田志伟、田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可能的减税成效及完善方向)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 000元后,纳税人的收入与纳税额、减税额成正比,但与降税幅度成反比,月薪2万元以下的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B收入高的群体纳税额高而降税幅度小,收入低的群体纳税额低而降税幅度大,体现税收调节个人收入的作用,低收入者是最大收益者。C高收入人群享有赡养老人扣除的人数多、扣除款多,中低收入人群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人数多、扣除款多,体现了专项附加扣除定点减负作用。D高收入人群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比例最小且其平均扣除费用最少,因此较赡养老人费用扣除,子女教育扣除会给高收入人群带来更大利益。解析:“给高收入人群带来更大利益”错,应是利益小。答案:D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个人所得税法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实行部分劳动性所得综合征税、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是其突出亮点。B我国个人所得税以前是分类征收,新个人所得税法向综合征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对解决税负不平衡有帮助作用。C.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在制定时虽然广泛听取了民意但在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方面并未充分凝聚各方共识。D要使纳税人能充分、便捷地享受到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需要多部门协同工作,其中信息系统优化和数据共享工作成为重要的一环。解析:“并未充分凝聚各方共识”错,原文第二段第二行“办法是在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和充分凝聚各方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答案:C6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给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提一条修订建议并至少给出两点理由。(6分)答:_解析:建议一可根据材料三提出;建议二可根据材料四提出。答案:(示例一)建议:加大子女教育专项扣除额度;理由:能够减轻中青年的家庭负担;有助于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会让政策更加惠及低收入人群;有助于提升人口生育率。(示例二)建议:将岳父母和公婆纳入赡养父母专项扣除的范围;理由:更符合家庭实际情况;有利于倡导孝敬父母的社会风尚;有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让纳税人更能切实地感受到减税效果,更有获得感。(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那一排钻天杨肖复兴四十多年前,我家搬到北京陶然亭南,附近马路旁有一排新栽不久的钻天杨,瘦弱的树后有两间同样瘦弱的小平房,这是一家小小的副食品商店,卖些油盐酱醋,同时兼管每天牛奶的发送。母亲那一阵子大病初愈,我给她订了一袋牛奶。由于每天到那里取奶,我和店里的售货员很熟。其中一位很年轻,刚来不久。她面容清秀,长得纤弱,快言快语。熟了之后,她曾经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没考上大学,家里非催着赶紧找工作,只好到这里上班了。知道我在中学里当老师,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想明年接着考。她又听说我爱看书,还写点儿东西在报刊上发表,就对我另眼相看。那时候,买麻酱要证,买香油要票,带鱼则只有过春节才有。打香油的时候,都得用一个老式的长把儿小吊勺作为量器,盛满之后,通过漏斗倒进瓶里,手稍微微抖喽一下,就会使盛进瓶里的香油的分量大不相同;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会满满打上来,动作麻利;每次我去买带鱼,她会把早挑好的宽一些的带鱼,从台子底下拿给我:我感受到她的一番好意。除了书和杂志,我无以相报。好在她爱看书,我就把看过的杂志和旧书借给她看。她见到我就叫我肖老师。我管她叫小冯同学。她曾经悄悄地对我说她不喜欢待在这么个小铺里卖一辈子香油麻酱和带鱼,告诉我想复读,明年重新参加高考。刚恢复高考的那一年,她参加了高考,没考上。第二年又去高考,结果差的分比前一年还多。从此以后,她不再提高考的事了。我读大学期间,很少回家,和她见面少了,几乎断了音讯。六年过后,正是文学复兴的时期,我家有很多杂志,把床铺底下挤得满满堂堂。便想起了这位小冯同学,她爱看书,把这些杂志送给她正好。我来到副食店,一眼就看见她坐在柜台里。看见我进来,她忙走了出来,笑吟吟地叫我。我这才注意,她挺着个大肚子,小山包一样。我把杂志给了她,说:家里还有好多,你这样子不方便到我家去拿,待会儿我给你送来!她一摆手说:那哪儿行啊!那显得我的心多不诚呀!便跟着我回家抱回好多本杂志,我只好帮她提着一大摞,护送她回到副食店,对她说:这么沉,你怎么拿回家?她说:一会儿打电话,让孩子他爸来帮我扛回家。这可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宝贝呀!说完,她咯咯又笑了起来。那天告别时,她挺着大肚子,特意送我走出副食店。正是四月开春的季节,路旁那一排钻天杨的枝头露出了鹅黄色的小叶子,迎风摇曳,格外明亮打眼。在这里住了小九年,我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这钻天杨的小叶子这么清新,这么好看。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小冯同学。前些日子,我参加一个会议,到一座宾馆报到。宽阔的大厅里,从天而降的瀑布一般的吊灯,晶光闪烁。一位身穿藏蓝色职业西式裙装的女士,大老远挥着手臂径直走到我的面前,伸出手来笑吟吟地问我:您是肖老师吧?我是小冯呀!看我盯着她发愣,她补充道:陶然亭南那个副食店的小冯,您忘了吗?我忽然想起来了,但是,真的不敢认了,她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我是专门等您的,我在会议名单上看到您的名字,就一直等着这一天!我和您有三十多年没有见了。今晚,我得请您吃饭!我已经定好了房间!您可一定等着我呀!”她热情地说。晚餐丰盛又美味。边吃边谈,我知道了她的经历:生完孩子没多久,她就辞掉副食店的工作,在家带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后,她不甘心总这么憋在家里,便和丈夫一起下海折腾,折腾得一溜儿够,赔了钱,也赚了钱,最后合伙投资承包了这个宾馆,她忙里忙外,统管这里的一切。告别时,我问她,那个小小的副食店,现在还有吗?她忍不住又笑了起来:芝麻粒那么大的副食店,现在还能有吗?早被连锁的超市取代了。那一带,二十多年前就都被拆平,盖起了高楼大厦。不过,副食店前路旁那一排钻天杨,倒是没有被砍掉,现在都长得有两三层楼高了,已经成了那个地带的一号儿了呢!钻天杨,她居然还记得那一排钻天杨。(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11月30日,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选用的副食品商店、麻酱证、香油票等事物极具典型性,能够唤起一代人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贫穷与落后的集体记忆。B第段中“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会满满打上来,动作麻利”,运用细节描写,意在表现小冯技艺娴熟,是一名称职的店员。C作者三十多年后再见到小冯,“她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暗示小冯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改善了很多。D文章多次写到小冯的笑,如“笑吟吟地叫我”“咯咯又笑了起来”“忍不住又笑了起来”等,表现了小冯不同情景下的心理特点。解析:B项“意在表现小冯技艺娴熟,是一名称职的店员”错误。主要是表现小冯对“我”的特殊照顾,与下文“我”送她书和杂志等情节相照应。答案:B8“钻天杨”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本文借助一个小售货员四十年的变化,小中见大,反映了改革开放大潮中普通人的变化,展现了改革开放一代人的自强不息精神。“钻天杨”是文中的重要意象。本题考查物象在散文中的作用。作者写钻天杨,是富有深意的,钻天杨既代表了小冯个人的变化,也代表了时代的变化。回答本题,需要从内容、手法、情感、结构等方面考虑。答案:是时代的见证者,见证了小冯的成长和时代的发展变化。 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以“小冯”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祖国的飞速发展。饱含着作者对小冯的进取精神和祖国发展的热情赞颂。首尾照应,文中呼应,让文章更严谨。9本文已被光明日报“中国故事”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审,请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分析鉴赏能力。题干设问巧妙,语短而信息丰富。“栏目组编审”明确了分析文章的视角,学生答题时需要做好角色转换,暗示答题要考虑栏目的特色; “中国故事”栏目名称,体现了一种宏大的叙事视角,暗示文章内容应该体现中国发展、时代变迁,也暗示答题时更应该侧重主题、选材、构思、语言等宏大角度,而尽量避免表达技巧等较小角度; “选用本文的理由”,明确了作答的具体内容。答案:选材典型,以小见大。小冯的经历代表着千万中国人的经历,陶然亭一带的变化是中国巨变的缩影。剪裁精当。选取作者与小冯交往的几个片段,凸显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变化。构思巧妙。将小冯成长历程和陶然亭一带前后面貌的变化交织在一起,侧面展现了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内容和主题与栏目要求十分契合。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荀羡字令则。清和有准。才年七岁,遇苏峻难,随父在石头,峻甚爱之,恒置膝上。羡阴白其母,曰:“得一利刀子,足以杀贼。”母掩其口,曰:“无妄言!”年十五将尚寻阳公主羡不欲连婚帝室乃远遁去监司追不得已乃出尚公主拜驸马都尉弱冠,与琅邪王洽齐名。穆帝以为抚军参军,征补太常博士,皆不就。后拜秘书丞、义兴太守。征北将军褚裒以为长史。既到,裒谓佐吏曰:“荀生资逸群之气,将有冲天之举,诸君宜善事之。”寻迁建成将军、吴国内史。除北中郎将、徐州刺史,监徐兖二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殷浩以羡在事有能名,故居以重任。时年二十八,中兴方伯,未有如羡之少者。羡寻北镇淮阴,屯田于东阳之石鳖。寻加监青州诸军事,又领兖州刺史,镇下邳。羡自镇来朝,时蔡谟固让司徒,不起,中军将军殷浩欲加大辟,以问于羡。羡曰:“蔡公今日事危,明日必有桓文之举。”浩乃止。及幕容俊攻段兰于青州,诏使羡救之。俊将王腾、赵盘寇琅邪、鄄城,北境骚动。羡讨之,擒腾,盘迸走。军次琅邪,而兰已没,羡退还下邳。是时,慕容兰以数万众屯汴城,甚为边害。羡自光水引汶通渠,至于东阿以征之。临阵,斩兰。帝将封之,羡固辞不受。先是,石季龙死,胡中大乱,羡抚纳降附,甚得众心。以疾笃解职。后除右军将军,加散骑常侍,让不拜。升平二年卒,时年三十八。帝闻之,叹曰: “荀令则、王敬和相继凋落,股肱腹心将复谁寄乎!”追赠骠骑将军。(节选自晋书荀羡传)【注】桓文:齐桓公和晋文公,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的国君,春秋时期的霸主,二人都以“尊王”相号召而成就霸业。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十五/将尚寻阳公主/羡不欲连婚帝室/乃远遁去/监司追/不得已/乃出尚公主/拜驸马都尉/B年十五/将尚寻阳公主/羡不欲连婚/帝室乃远遁去/监司追不得/已乃出尚公主/拜驸马都尉/C年十五/将尚寻阳公主/羡不欲连婚/帝室乃远通去/监司追/不得已/乃出尚公主/拜驸马都尉/D年十五/将尚寻阳公主/羡不欲连婚帝室/乃远遁去/监司追不得/已乃出尚公主/拜驸马都尉/解析:根据“连婚/帝室”断开,可以排除BC项;根据“不得/已”断开,可以排除D项。答案:A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弱冠,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而体犹未壮,故称。后用以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B屯田,汉以后政府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饷和税粮。C领,指在原有官职之外又兼任其他官职,一般是兼任较低的职务。D追赠,是在官员退休或去世后加封某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封、追晋。解析:“官员退休”有误,应删去。追赠只是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不包括“退休的”。答案: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羡很有个性,遇事颇有主见。他七岁时深受谋反的苏峻喜爱,却暗地里有杀贼之念;在殷浩询问蔡谟一事时也有不同见解。B荀羡不慕荣利,多次辞不就命。将迎娶公主时他逃跑了;先后被授职抚军参军、太常博士、右军将军、散骑常侍,却均未接受。C荀羡骁勇善战,屡次立下军功。王腾、赵盘侵犯琅邪、鄄城时,荀羡讨伐他们,捉拿了王腾,打跑了赵盘,同时斩杀了慕容兰。D荀羡极有声望,深得皇帝信任。他年轻时就与王洽齐名,任职时被殷浩认为处事有能力,死后又被皇帝评价为重臣和心腹。解析:“同时斩杀了慕容兰”错误,并非“同时”,斩杀慕容兰是在随后的“军次琅邪”时。答案:C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荀生资逸群之气,将有冲天之举,诸君宜善事之。(5分)译文:_(2)时蔡谟固让司徒,不起,中军将军殷浩欲加大辟,以问于羡。(5分)译文:_答案:(1)荀羡凭借出众的才气,将会有惊人的壮举,各位应当好好侍奉他。(2)当时碰上蔡谟坚决辞让司徒的官职,不出来任职,中军将军殷浩想治他死罪,就此事询问荀羡。【参考译文】荀羡字令则。为人清静平和而有准则。年仅七岁时,碰上苏峻发动叛乱,荀羡跟随父亲在石头城,苏峻很喜欢他,经常抱他坐在膝盖上。荀羡暗地里告诉自己的母亲,说:“我如果有一把锋利的刀子,就足以杀死这个叛贼。”母亲掩住他的嘴巴,说:“不要乱说!”荀羡十五岁时,将娶寻阳公主为妻,荀羡不想与皇家联姻,于是逃往远处。监司追赶,荀羡不得已,才出来与公主结婚,被授予驸马都尉的官职。二十岁时,与琅邪人王洽齐名。晋穆帝又让他担任抚军参军,征召他补任太常博士,荀羡都不赴任。后被授予秘书丞、义兴太守的官职。征北将军褚裒让他担任长史。荀羡到任后,禇裒对他的僚属说:“荀羡凭借出众的才气,将会有惊人的壮举,各位应当好好侍奉他。”不久荀羡就升任建威将军、吴国内史。授予北中郎将、徐州刺史,监徐州、兖州二州及扬州之晋陵诸军事。殷浩因为荀羡居官任事有能干的名声,所以委以重任。荀羡当时只有二十八岁,晋朝中兴以来的地方长官中,没有像他那样年轻的。荀羡不久往北亲自镇守淮阴,在东阳的石鳖屯田。不久又增加监管青州各项军事的任务,并兼任兖州刺史,镇守下邳。荀羡从下邳来到朝廷,当时碰上蔡谟竖决辞让司徒的官职,不出来任职,中军将军殷浩想治他死罪,就此事询问荀羡。荀羡说:“如果现在蔡公遭遇不测,他日一定会发生齐桓公、晋文公那样兴兵问罪的事。”殷浩于是作罢。等到慕容俊在青州攻打段兰,皇帝下诏让荀羡前去救援段兰。幕容俊的属将王腾、赵盘侵犯琅邪、鄄城,北部边境不得安宁。荀羡前去征讨他们,擒获了王腾,赵盘逃走。军队驻扎在琅邪,可段兰已全军覆没,荀羡于是退还到下邳。这时,慕容兰率领数万兵马屯据汴城,给东晋造成极大边患。荀羡便开通河渠从光水引汶水,一直到达东阿来征讨幕容兰。荀羡亲临战阵,斩杀了幕容兰。皇帝准备封给荀羡爵位,荀羡坚决推辞不接受。此前,石季龙去世,胡人统治的地区大乱,荀羡安抚收纳前来投降和归附的,深得人心。荀羡因为病重而被解除职务。后来被授予右将军的职务,加散骑常侍,荀羡推让不接受。升平二年荀羡去世,当时只有三十八岁。皇帝听说荀羡去世,叹息说:“荀令则、王敬和相继去世,还有谁能成为我的得力助手与亲信呢?”追赠荀羡骠骑将军。(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关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咏梅宋王安石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诗人借世俗之人对梅花的不解,突显梅花“有意待春来”的志向。B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高洁幽香和不畏严寒傲雪独放的品格与神韵。C颈联写梅花触发作者诗兴,笔走龙蛇,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D该首诗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借物言志,意味深远。解析:颈联应错在梅花触发作者诗兴,唤酒畅饮而弄湿自己衣袖。此联写包括诗人在内的文人雅士,面对梅花诗兴大发,笔走龙蛇,红袖传杯,酒兴盎然的雅趣,展示梅花的无穷魅力。此句中“淋漓”一词并非打湿之意,应为畅快痛快之意,即成语“淋漓尽致”中的意思。答案:C15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意为世俗之人满眼看到的只是艳丽的桃杏,却不识凌寒独放色香俱佳的梅花。诗人把世俗之人对桃杏和梅花的态度作对比,讥讽世俗之人的浅薄与庸俗。借梅花自喻,暗示自己的改革志向不被世人理解的复杂心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 论语泰伯中“_”表明知识分子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而其原因是“_”。(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_,_”两句由景入情,自然过渡到下片对周瑜的追忆。(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两句,表达了无论身居何处都要心系百姓、心忧国事的崇高境界。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降落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成为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月球背面是天文学家_的观测场所,将填补低频射电观测点的空白。整个降落过程可谓_,嫦娥四号继承了嫦娥三号绝大部分P面软着陆技术,但落月难度更大。嫦娥四号与地面交流需要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中转,其间会产生约60秒的延时,这对于_的降落过程显然太久,因此落月全程需要由它自主完成。嫦娥四号探测器之所以能够完全自主判断,实现“盲降”,靠的是CNC系统。研发费时三年的CNC系统担负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环月、奔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为了防范在最紧张的、不可逆的月球背面着陆过程中“鹊桥”出现问题,影响数据上传,CNC系统设计了数据延时注入功能,即把要注入着陆器计算机的数据做成带有时间标签的数据包提前发送到着陆器的某个地方暂存。()。CNC系统还可以“全程自主故障诊断与重构”,万一发生故障,系统可以随时自己给自己进行“诊断”,找到并剔除病灶,保障机体整体功能的正常,确保落月过程_。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3分)()A朝思暮想惊心动魄变幻莫测万无一失B梦寐以求触目惊心瞬息万变安然无恙C朝思暮想触目惊心变幻莫测安然无恙D梦寐以求惊心动魄瞬息万变万无一失解析:朝思暮想:形容时刻想念。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据语意,应用“梦寐以求”。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觉很深,震动很大。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语境不是情况严重,故使用“惊心动魄”。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多而快。语境是强调时间短变化多而乱,故用“瞬息万变”。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差错。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据语意,选“万无一失”。答案:D18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下列各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待到着陆器上的时间和该标签时间相同时,数据便自动注入B待到该标签时间和着陆器上的时间相同时,数据便自动注入C待到着陆器上的时间和该标签时间相同时,自动被数据注入D待到该标签时间和着陆器上的时间相同时,自动被数据注入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激光治疗眼科近视设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移动摄影器材与配件商城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脑系统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音箱内容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教育游戏化在环境教育中的知识传播与行为引导策略
- 2025年电商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提升与忠诚度培养策略报告
- 2025年社交媒体平台文化价值观传播与舆论引导研究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成本预测与布局策略实施报告
- 肿瘤二代测序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与进展
- 上海同济医院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北京卷语文真题作文记叙文深度点评与分析
- 地中海贫血护理业务查房
- 华科版七年级信息技术《身边信息-用心感知》
- 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健康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T/CIE 165-2023企业级固态硬盘测试规范第1部分:功能测试
- 《文献检索与综述实训教程》课件第一章
- 跨国企业ESG审计实践-全面剖析
- 电压的测量课件
- 新能源汽车技术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