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绪论 (2)_第1页
生理学绪论 (2)_第2页
生理学绪论 (2)_第3页
生理学绪论 (2)_第4页
生理学绪论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生理学,主讲:石玉屏QQ:932911234,第一章,绪论1、生理学定义2、生理学的内容3、近代生理学的发展4、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5、怎样学习生理学,1、生理学定义,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正常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生理学的内容,是正常状态下人体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包括生命活动现象、过程、规律、机制以及影响因素。,3、近代生理学的发展,世界近代生理学开端时间:年奠基人:威廉哈维(WilliamHarvey)标志性事件:论心与血的运动论文发表,中国近代生理学开端时间:年奠基人:岁的协和医科大学生理学教授林可胜(中国消化生理学之父)标志性事件:中国生理学杂志(英文版)的创办,4、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整体水平,细胞分子水平1、以细胞、分子器官为研究对象例1:肌细胞的功能活动例2:蛋白质通道的功能活动,器官和系统水平1以器官为研究对象例:离子对心脏活动的影响2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例:缺氧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整体水平1某器官系统与另一器官系统的关系例: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2机体与外环境的关系例:航天环境对机体功能的影响,5、怎样学习生理学,1、端正学习态度深刻理解前后联系逻辑推理学习思维方式2、做好课前预习3、做好课后复习平时表现及小结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第一节生命基本特征,一、生命活动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2、兴奋性3、生殖4、适应性,1、新陈代谢,定义: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是实现自我更新的生物过程。包括:合成代谢(贮存能量)分解代谢(释放能量)例如:皮肤代谢周期27天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特征: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一旦终止,生命也将结束。,2、兴奋性,定义:机体或组织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和特性。例如:环境温度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皮温散热刺激:使机体或组织发生一定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分类(通常按刺激的性质分类):机械性刺激化学性刺激生物性刺激社会心理性刺激,刺激能否引起反应的三要素:1、刺激强度2、刺激时间3、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以上三要素都达到一定程度才产生反应。反应:在刺激的作用下人体发生内部和外部功能活动的改变。例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形式有两种:兴奋相对静止变为活动状态活动弱变为活动强抑制(inhibition)呢?,衡量兴奋性的指标,阈值: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刺激强度对时间变化率不变时,把刚刚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刺激以阈值为界分为:阈刺激: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阈上刺激:大于阈下刺激:.?.衡量指标:阈值大小和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思考题:以上能够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刺激有哪些?,第二节人体与环境,一、外环境,1、定义:人体所处的不断变化着的外界环境。自然环境:物理、化学、生物等2、分类: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二、内环境及其稳态,1、内环境:机体内部细胞直接生存的周围环境即细胞外液。,体液(成人体重的)其中: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组织间液、血浆、胸腹腔液等)注:膀胱内液体不属于细胞外液,2、稳态:正常功能条件下,机体内环境各项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的实现:在整体是在神经体液机制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而实现的。稳态意义: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正常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破坏内环境稳定,将引起功能紊乱,机体将发生疾病。例如:人的体温,第三节:人体功能的调节,人体功能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一、神经调节,1、定义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调节。2、基本方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例如:角膜反射、膝跳反射等3、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部分。,结构基础:反射弧,中枢,效应器,感受器,传出N纤维,传入N纤维,4、分类:非条件反射:先天的,初级的,吸吮,膝跳反射。(反射弧和反射方式固定)条件反射:后天的,高级的分析吃杨梅、看到杨梅分泌唾液和“望梅止渴”的生理机制。5、特点:迅速、准确、时间短、作用局限。6、意义:参与机体内环境的快速反应,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二、体液调节,1、定义:通过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主要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的作用,对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过程。例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调节糖代谢降糖2、特点:范围广、时间久、作用慢3、意义:参与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的持续调节,神经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为辅的复合调节方式。刺激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感受器中枢效应器反应内分泌激素,三、自身调节,1、定义:组织细胞不依靠N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例如:甲状腺有自身调节对碘的摄取以及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的能力。2、特点:幅度小、灵敏度低、范围局限、有一定自我保护能力。3、意义:局部组织功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人体功能调节的控制系统,控制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控制系统受控部分:效应器、靶细胞从控制论的观点分析,控制系统可分为:非自动控制系统三大类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一、非自动控制系统,1、定义:是一种“开环”系统,即控制部分发出指令管理受控部分的活动。2、控制方式:单向性3、特点:对受控部分的活动不起调节作用。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该方式极少见的,仅在反馈机制受到抑制时,机体的反应表现为非自动控制的方式。,机能活动,受控部分,控制部分,指令,二、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1、定义:是一个闭环系统,在控制部分发出指令管理受控部分的同时,受控部分又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反馈:受控部分反过来调节控制部分的过程。分类:正反馈: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一致,促进或加强。如:分娩、血液凝固、排尿反射等。负反馈: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如:体温调节、降压反射等。,2、控制方式:双向性(分:正反馈、负反馈)3、特点:正反馈不是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而是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负反馈是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双向的闭环系统,有自控能力,是体内最多见的一种反馈调节,使系统处于稳定。,受控部分,机能活动,正反馈信息(+),指令,受控部分,机能活动,负反馈信息(-),控制部分,控制部分,三、前馈控制系统(超前性),前馈控制是指控制部分向受控部分发出指令的同时,又通过另一快捷通路向受控部分发出前馈信息,及时地调控受控部分的活动。控制方式:双通路控制特点:前馈机制可更快地对活动进行控制,使活动更加准确(如某肌肉完成一定动作)。有些条件反射也可认为是一种前馈控制(如看到食物就唾液分泌)。,控制部分,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