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阴阳理论五行理论气血津液理论藏象理论病因病机四诊辨证治疗原则与治法中药、方剂调摄与护理,中医药科学,中医护理系列讲座第四讲 八纲辨证,回顾 症状病人自我感到的异常 症 变化。证的含义 体征医者通过四诊等诊察手段 获得的异常征象。 证 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 特点的总结。 病 对疾病发展全过程病理特点的概 括。,辨证的含义,辨:审辨、辨别。(辨证非辩证)证:证候辨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四诊收集到的资料, 通过比较、分析、综合,辨清病因、病位、 病性,从而作出诊断的过程。,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脏腑辨证:五脏、六腑六经辨证: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上、中、 下三焦。,辨证类型,八纲辨证,八纲:即表、里、寒、热、 虚、实、阴、阳 八个辨证纲领。 八纲辨证: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 , 进行分析 综合 ,以概括病变的大体类别、部位、 性质以及邪正盛衰等方面的情况 。 八纲即八类基本证候。,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疾病可以分为八类: 从部位来说,可分为表证、里证 ; 从性质来说,可分为寒证、热证 ; 从邪正盛衰来说,可分为实证、虚证 ; 从类别来说,可分为阴证、阳证。,( 一 ) 表里辨证,表里辨证是辨别病位浅深、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一对纲领。 病 人体的皮毛、肌腠、经络在外,属表; 位 脏腑、气血、骨髓在内,属里。 深 外邪犯表多是疾病初起,病多轻浅; 浅 脏腑受病,多是病邪深入,病多深重; 病势趋向:病势由表入里,是病渐加重,预后差; 由里出表,是病渐减轻,预后佳。,表证:,(1)含义:外邪侵犯体表,正气开始抗邪, 以恶寒、发热为主的证候。 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 , 具有起病急 , 病程短 , 病位浅的特点。(2)证候:恶寒、发热、头身痛、鼻塞、苔薄、脉浮。,寒邪为主者,则恶寒重,伴无汗、头身疼痛、苔薄白润、脉浮紧等症,临床称表寒证麻黄汤、荆防败毒饮。热邪为主者,则恶寒轻,伴有汗、头痛、咽喉肿痛、口渴、舌边尖红、脉浮数等症,临床称表热证银翘散。风邪为主者,则恶风,伴有汗、头痛,鼻塞、苔薄白润、脉浮缓等症,临床 称太阳中风证桂枝汤。,(4)暑湿为主:身热,微恶风,汗少而粘,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鼻塞或者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泛恶,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临床称暑湿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或藿香正气水。,注:正确认识表证的辨证要点 对是否属表证的判断,是以恶寒、发热、苔薄、脉浮等表现为辨证依据的。 所以,反映于体表的病症,如面色晦暗、皮肤发黄、疮疖瘙痒、肌肤甲错等,当其不表现为恶寒、发热、脉浮之时,其病位虽然在肤表,也不能称之为表证。,里证,(1)含义:病变部位在里的证候。多见于内伤疾病。(2)形成: 表证不解, 内传入里; 外邪直接入里, 侵犯脏腑; 情志内伤、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 直接损伤脏腑, 使脏腑功能失调。 里证的范围极为广泛, 临床表现多样 , 其特点是无新起的恶寒发热, 病因复杂, 病位广泛,起病可急可缓, 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半表半里证,含义: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到达里;或里证出表,尚未至于表,邪正搏与表里之间的一种证候,称为半表半里证。证候: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不欲饮食、脉弦 。,表证与里证的关系,(1)表里同病:表证里证同时在一个病人身上出现。 见于 表证未解,邪已入里 邪气同时侵犯表里 旧病未愈,复感外邪,(2)表里转化:表证、里证相互转化。 邪盛正衰:表 里(病势加重) 正盛邪衰:里 表(病势减轻) 里证病邪由里出表,是疾病演变的一种趋势,并非里证转化成了表证。,( 二 ) 寒热辨证,寒热辨证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 阴盛或阳虚者 , 表现为寒证。 阳盛或阴虚者 , 表现为热证。 故辨寒热就是辨阴阳的盛衰 , 也就是辨明疾病性质的属寒属热 , 为治疗时是用温 ( 热 ) 药或寒 ( 凉 ) 的依据。,正气 邪气,实证,阴阳,实寒证,实热证,虚证,虚证,虚寒证,虚热证,阳偏盛 实热证-寒凉药阴不足 虚热证-清补药阴偏盛 实寒证-温热药阳不足 虚寒证-温补药,含义:阴盛或阳虚所表现出的证候。 寒为阴邪,其性清冷、凝滞、收引,容易损伤人体阳气,阻碍人体气血运行,导致各种病证。,寒证,实寒证(阴盛) 证候: 冷-恶寒或畏寒喜暖 白-面色苍白,舌白 稀-痰、涎、涕、带清稀 , 小便清长, 大便稀 润-口不渴,咽不干,苔润 静-好卧、少动、懒言、脉迟,虚寒证(阳虚证),概念:由于体内阳气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表现: 形寒肢冷, 面色晄白 神疲乏力, 自汗 口淡不渴, 小便清长 大便稀薄, 舌淡苔白 脉弱,热证,含义:阳盛或阴虚所表现出的证候。 多因人体受到热邪的侵袭,或由于人体阴血不足而虚火内生所致。,实热证 热-恶热喜凉、喜冷饮、面红 目赤、小便短赤、舌红 黄-苔黄 稠-痰、涎、涕、带稠 燥-口渴、咽干、苔燥、大便干 动-烦躁不宁、脉数,虚热证(阴虚证),概念:由于体内阴液亏损所出现的证候。表现: 午后潮热 盗汗 颧红 咽干 手足心热 小便短黄 舌红少苔 , 脉细数,实寒证与实热证的鉴别,寒证与热证的关系,(1)寒热错杂(2)寒热转化(3)寒热真假,(1)寒热错杂:寒证热证并存。 上热下寒 上寒下热 表寒里热 表热里寒,(2)寒热转化:寒证与热证之间的转化。 寒证 热证 热证 寒证,(3)寒热真假:在疾病的危重阶段,出现 临床症状与疾病不一致的现象。 真热假寒阳盛格阴。 真寒假热阴盛格阳。,( 三 ) 虚实辨证,虚实是用以概括和辨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一对纲领。 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亢盛 通过虚实辨证 , 可以了解病体邪正盛衰, 为确定采用补虚扶正或泻实祛邪治疗提供依据。,1. 概念 实证邪气亢盛,正气不衰的证候 虚证正气不足,邪气不甚的证候2形成 实证六淫、疠气、痰饮、淤血、食积、 中毒 虚证 气虚 血虚 阴虚 阳虚,(一)虚证,气虚证 血虚证 阴虚证 阳虚证,(1)气虚证,概念:正气不足,气的功能渐退或脏腑组织的机 能渐退所表现的证候。表现: 面色无华 少气懒言 乏力自汗 动则诸症加剧 舌淡,脉虚弱。 乏力气短自汗出,纳少声低脉无力 (补气药),心气虚证心悸、气短、脉细弱或结代肺气虚证咳:咳喘无力;痰:清稀脾气虚证纳呆、便溏、面黄肾气虚证小便频数,清长,遗尿,小便失禁、 夜尿多、遗精早泄、滑胎,(2)血虚证,概念:血液不足,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而 出现的证候。表现: 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 唇色淡白 头晕眼花 心悸多梦 手足麻木 妇女月经不调 舌淡,脉细无力 眩晕心悸面黄白,肢麻舌淡脉细弱 (补血药),心血虚证心悸、气短、脉细弱或结代肝血虚证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夜盲,(3)阴虚证(虚热证),概念:由于体内阴液亏损所出现的证候。表现: 午后潮热 盗汗 颧红 咽干 手足心热 小便短黄 舌红少苔 , 脉细数。 眩晕失眠舌面红,身热盗汗脉细数 (补阴药),心阴虚证心悸、气短、脉细弱或结代肺阴虚证咳:干咳;痰:少痰胃阴虚证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干呕、呃逆肝阴虚证头晕、头痛、耳鸣、胁肋隐痛、 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肾阴虚证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神疲头晕、 不孕不育形瘦,(4)阳虚证(虚寒证),概念:由于体内阳气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表现: 形寒肢冷 面色晄白 神疲乏力 自汗 口淡不渴 小便清长 大便稀薄 舌淡苔白 , 脉弱 畏寒肢冷二便清,神疲脉迟舌淡胖 (补阳药),心阳虚证心悸、气短、脉细弱或结代脾阳虚证纳呆、便溏、面黄 脘腹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肾阳虚证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神疲头晕、 不孕不育尿少、浮肿、五更泄,实证,1实热证 2实寒证,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虚证与实证的关系,(1)虚实夹杂:在病人身上虚证和实证同时出现 。 以实证为主 , 而夹有虚证的 ; 以虚证为主 , 而夹有实证的 ; 虚实证并见、并重者。,(2)虚实转化: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 由于邪正相争 , 故在一定条件下 , 虚证和实证还可以相互转化。 实证 虚证 虚证 实证,( 四 ) 阴阳辨证,阴阳是辨别证候类别的纲领 , 它的运用范围很广, 既能概括整个病情 , 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 阴阳又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 它概括其他三对纲领 , 即表、热、实属阳 , 里、寒、虚属阴。一切病证 , 尽管千变万化 , 但概括起来亦不外于阴证、阳证两大类。,1.概念 阴证凡是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候, 都称为阴证。里、寒、虚。 阳证-凡是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 都称为阴证。表、热、实。 2.表现 阴证-里、寒、虚证的具体表现。 阳证-表、热、实证的具体表现。,亡阴证与亡阳证,亡阴和亡阳证是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危重证候。 亡阴证,是指体内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而出现的阴液衰竭的病变和证候。 亡阴主要见证有:汗出而粘,呼吸短促,身热,手足温,烦躁不安,渴喜冷饮,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亡阳证 , 是指体内阳气严重耗损 , 而表现出的阳气虚脱的病变和证候。 主要见证有:大汗淋漓, 面色苍白,精神淡漠,身畏寒,手足厥逆,气息微弱,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亡阴证与亡阳证的鉴别,八纲辨证与护理,表证的生活起居护理,保持环境安静,病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忌寒凉闭汗或汗出当风,以免邪遏于里不得外达。患者一般应注意休息,症状较重者应卧床。愈后应注意经常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表证的饮食护理,宜食清谈、细软、易消化食物,忌肥甘油腻、生冷之品,以免恋邪伤正。表寒证,可用姜、葱、蒜、胡椒等作为调味品,以辅助药力散寒祛邪;表热证患者可适量饮用清凉饮料或食用水果。要注意避免病人吃得过饱。,表证的用药护理,解表发汗药多属于辛散之品,不宜久煎,药宜加水浸透后武火急煎,沸后510分钟即可。药宜温服,服药后应静卧覆被并饮适量热粥(汤)以取汗。服药后应观察汗出情况,以微汗为宜,不可过汗以免伤及正气。如汗出热退,表解身凉,不必再进解表药;汗出不彻,寒热不退,为表证未解,应继服解表药;如汗出过多,应停服解表药。年老体弱者发汗过多易出现虚脱。,里证的护理,生活起居病室应安静整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增减衣被。注意休息,注意皮肤及口腔的卫生。情志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有的放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精神护理。饮食里寒者,饮食宜温热,忌食生冷;邪热内盛者,应适量饮用绿茶、西瓜汁、绿豆汤等,以清热生津止渴;阴液亏虚者,可多食滋阴养血等食品。,寒证的护理,病人居处宜向阳、通风、洁净、室温应适度偏高 。平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忌冷,根据具体病情适当加盖衣被。寒证患者宜温热性饮食,忌生冷;卒中寒邪所患的表寒证或里寒证,可用姜糖水趁热服下,或在食用的蔬菜中多加些姜、葱、胡椒粉等辛散之品,以助驱邪外出;虚寒证患者,可食用温补类药膳, 以助阳散寒。,热证的生活起居护理,应卧床休息,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凉爽通风,温度适宜,清洁卫生。患者衣被应勤更换。里证热重者,可予冷敷。对感受时邪疫疠的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相互染易。高热神志不清者,要注意预防褥疮及意外事故的发生。,热证的情志与饮食护理,热证病人情绪易于激动,应注意安定其情绪,以利康复。饮食宜新鲜清凉,忌食辛辣、滋腻动风之品。烦热口渴者,可多饮清凉饮料,或多食西瓜、梨及蔬菜等。应鼓励病人多饮水。,虚证的生活起居及情志护理,生活起居护理 虚证患者居处宜安静,空气新鲜,光照充足,温湿度适宜。防止感冒;生活有规律,做到起居有常,注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虚证患者体弱,病程长,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工作应主动热情,态度和蔼亲切。应鼓励他们乐观、开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恼怒、抑郁思虑 等精神刺激。,虚证的药食护理,阳虚、气虚、血虚病人,宜食温补之类的膳食,如肉、蛋等,忌寒性食物及瓜果生冷;阴虚或血燥的病人,宜用清补之类的饮食,如百合,银耳等,忌辛辣、油炸、煎炒等温燥动火伤阴之品。虚证患者,服药时间长,有厌药心理,故中药当浓煎,可少量多次服。服药应在餐前或餐后12小时温服, 以免影响食纳。,实证的护理,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清洁安静。病人宜卧床休息,烦躁者要慎防坠床。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耐心、细致的进行解释,解除思想顾虑,增强信心,使其情绪安定,以配合治疗,促进早日恢复健康。饮食调护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肥腻之品。腹痛患者, 饮食宜有节制。,阴虚证的生活起居护理,病室内应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凉爽,安静整洁。平时要注意生活调摄,忌劳累,息妄想,戒房室。注意口腔清洁,早晚用温盐水或漱洗剂漱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货物保险理赔流程服务合同
- 考研保过班协议全面辅导与考试技巧提升合同
- 智能家居影视广告拍摄与市场推广服务合同
- 海外留学申请专业文书撰写与修改服务协议
-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 第3版 课件 第1-3章-机电设备维修的基础知识、机电设备的拆卸与装配、机械零部件的修复工艺
- 青春题材剧本改编授权及网络剧制作合同
- 保险业务风险管理与客户权益保障补充协议
- 景区旅游与商业融合合作协议
- DB42-T 1985-2023“双臂顺行式”梨园标准化棚架搭建技术规程
- 工程建筑类安全员年度总结模版
- EBSD初级原理和简单应用
- ICU成人患者静脉血管通路装置评估与选
- DL∕T 2447-2021 水电站防水淹厂房安全检查技术规程
- 球阀设计计算书
- 2024年6月29日四川省地市州事业单位选调笔试真题及解析
- 12月改革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技巧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餐饮服务外包食堂卫生管理方案
-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粉末冶金气门座
- 医用高分子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医学高级职称-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知识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