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_第1页
最新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_第2页
最新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_第3页
最新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_第4页
最新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师:龚承华时间:2013.2.23参与人员:镍电-CELL组,QC七大手法简介,QC七大手法检查表(CheckList)层别法(Stratification)特性要因图(CharacteristicDiagram)柏拉图(ParetoDiagram)散布图(ScatterDiagram)直方图(Histogram)控制图(ControlChart),QC新七大手法关联图亲和图(KJ法)系统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过程决策程序图(PDPC)箭头图,检查表(CheckList)-用来检查相关项目的表格。-目的:便于收集数据和调查结果;方便数据的使用和处理。绘制步骤1.明确调查目的,掌握问题本质;2.确认需要哪些资料,要到何种程度,层别方法如何,项目有没有遗漏,把经验和资料综合起来,列表整理,选定查核项目;3.讨论数据的记录、整理、计算方法;4.设计调查表的样式和项目排列等;5.做出表格先用;6.使用过程中进行检讨,是否合用;7.加以改善,正式付印。,示例:,收集、处理数据-计算直通率,完善检查项目-防止检查项目遗漏,检查表的分类点检用检查表:在设计时就已定义,使用时只做是非或选择的标记,其主要功能在于确认作业的执行。记录用检查表:用于收集数据资料,对不合格原因或项目进行统计,由于常用于作业缺点、质量差异等记录,也称为改善用检查表。检查表的应用如有异常,应马上追究原因,並采取必要的措施。检查人员,应明确指定谁来做。,层别法(Stratification)-根据数据产生的特征(如何人、何处、何种方法、何种设备等)将数据划分成若干组的方法。-应用:可以减少甚至消除不同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清楚地看出各组之间的差异。绘制步骤1.指定影响品质特性的制造原因(4M1E);2.制作品质记录卡,详细记录材料层、操作员层、机器层等;3.记录成品的特性值,如良品与不良品的长度、重量等计数或计量值;4.按层归类,将资料按所需层别对象和项目分别整理;5.制作统计图表进行比较分析。,例:TD-W8901G机型后段维修数据显示贴片元件平均少件率达0.5%,用各种方法都无法有效降低少件率,因此采用层别法,对该机型在SMT贴片生产线(固定在SMT9#14#线别)分别收集数据,加以统计,结果如下:,NO.9#生产线少件率0.2%NO.10#生产线少件率0.3%NO.11#生产线少件率0.2%NO.12#生产线少件率1.0%-异常生产线体NO.13#生产线少件率0.3%-由上数据显示NO.12#生产线的少件率特别高,将该线别停产改善,9#、10#、11#、13#加班生产2小时,少件率就可以降至0.25%。,层別法的使用,活用层別法时必須记住三个重点。在收集数据之前就应使用层別法。在解決日常问题时,经常会发現对于收集來的数据必須浪費相当多的精神來分类,并作再一次的统计工作,在得到不适合的数据,如此又得重新收集,費时又費力。所以在收集数据之前应該考虑数据的条件背景以后,先把它层別化,再开始收集数据。QC手法的运用应該特別注意层別法的使用。QC七大手法中的柏拉图、检查表、散布图、直方图和控制图都必須以发現的问题或原因來作层別法。管理工作上也应該活用层別法。管理者为了探究问题的真正原因,分別使用了商品別,单位別、人別等层別手法,使得问题更清楚,这就是层別法的观点。,特性要因图(CharacteristicDiagram),特性要因图(因果图,又名鱼骨图)-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应用:分析、表达因果关系;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解决。-类型:原因追求型:列出可能会影响过程(或流程)的相关因子,以便进一步由其中找出主要原因,并以此图形表示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对策追求型:将鱼骨图反转成鱼头向左的图形,目的在于追求问题点应该如何防止、目标结果应如何达成的对策。,确定质量的特征:如不合格率、停机率、客户抱怨等;绘制骨架,将质量特性写在纸的右侧,从左至右划一箭头(主骨),将结果写在方框上;大略记载各类原因:可由4M1E人、机、料、法、环等五大类着手;列出影响大骨(主要原因)的原因,第二层次原因作为中骨,接着列出第三层次原因;根据对結果影响的重要程度,圈出最重要的原因,以作进一步讨论或采取对策;在魚骨图中标出必要信息,记载所依据的相关内容:如日期、目的、人员等。制作过程应用逻辑推理法,利用5个为什么进行追踪原因。,特性要因图的绘制步骤,如何理解4M1E?,人:错综复杂-性格各异、情绪波动、态度不一机:提升效率-节奏均一、波动较小、持续运行料:基本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很大程度决定了成品的品质法:游戏规则-规范是产品稳定、有序生产的必要条件环:保证稳定-制程中各要素有效、高效运作的必要条件,示例:SMT常见焊接不良元件反背,头脑风暴法-4M1E,特性要因图中的手法,特性应注明“为什么”,“什么”才会容易激发联想;特性的决定不能使用看起来含混不清或抽象的主题;收集多数人的意见,多多益善,可运用脑力激荡(头脑风暴)原则:意见愈多愈好禁止批评他人的构想及意见欢迎自由奔放的构想可顺着他人的创意及意见,发展自己的创意利用4M1E方法对因素进行分层,依据特性分层制作不同的特性要因图;无因果关系的不予归类;以事实为依据,多加利用过去收集的资料;重点应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依结果提出对策,其方法可依5W2H(Why,What,Where,When,Who,How,Howmuch)原则执行。,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Where:在何处;When:在何时;Who:谁负责;How:如何做;Howmuch:做多少。,5W2H,5W2H是清楚描述一件事的手法。,柏拉图(ParetoDiagram)-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一种简单图示技术。-原理:社会上大部分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多数不合格及其引起的损失是由相对少数的原因引起的),“二八原理”。-应用:通过区分最重要的(关键的少数)与较次要的(次要的多数)项目,可以用最少的努力获取最佳的改进效果。绘制:一、确定调查事项,收集数据1.选题,确定调查问题的种类;2.决定收集数据的期间和方法,确定发生问题的时间段;3.将数据分类,按不合格类型分类、按工序分类等,不常见项目归为“其他”;二、整理数据,计算累积数和比率1.将各项目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其他”排在最后一列,并求出累积数;2.求各项目数据的比率和累积比率;3.制图,两根纵轴和一根横轴,左边纵轴为频数(最大刻度为累积总数),右边纵轴为比率(最大刻度为100%),横轴按频数从大到小依次列出各项。,示例一:以某公司某一物品的外观不良的为实例作柏拉图,详述柏拉图绘制步骤过程。,【步骤】1.决定调查事项,收集数据。,(1)决定收集期间、方法、分类。,(2)原因别分类:材料、机械、作业者、作业方法别等。,(3)收集数据的期间,考虑发生问题的状况,一星期、一个月或一季。,【步骤】2.整理数据,计算累积数及比率,(1)各项目依数据的大小顺序排列,其他排在最后一项,并求其累积数。,(2)求各项目数据的比率及累积比率。,例:数据收集、整理,NO.,1,2,3,4,5,6,7,不良项目,不良数,累积数,比率,累积比率,无光,异物,脏污,刮伤,底衬低,白平衡不良,其它,56,38,15,10,8,4,6,56,94,109,119,127,131,137,40.8,27.7,10.9,7.3,5.8,2.9,4.6,40.8,68.5,79.4,86.7,92.5,95.4,100,【步骤】3:绘柱状图表,(1)用方格纸绘成柱状图表。(2)横轴:项目名称.纵轴:不良数,或金额等等。,(3)横轴、纵轴比例最好1:1。,(4)依据大小项目自左向右排列。其它项排在最后。,白平衡不良,不良项目,20,40,60,80,100,120,140,无光,异物,脏污,刮伤,底衬低,其它,不良数,【步骤】4:绘累积曲线,(1)各项目累计数打点。(2)用折线边线。,20,40,60,80,100,120,140,无光,异物,脏污,刮伤,底衬低,白平衡不良,其它,不良数,不良项目,【步骤】5:绘累积比率线,(1)右端正纵轴加绘折线终点为100%。(2)0100%间之定规10等分的刻度。,20,40,60,80,100,120,140,100,20,40,60,80,不良数,无光,异物,脏污,刮伤,底衬低,白平衡不良,其它,不良项目,累积比率,(%),实例二:以我司SMT车间某一机型某一月份的维修数据为例作柏拉图。,5月份TL-WN821N维修数据,TL-WN821N维修数据柏拉图:,柏拉图的应用,柏拉图适用于计数型数值统计,计量型数值统计用直方图。把柏拉图上的项目当作质量特性加以要因分析,再用柏拉图整理重新分类,可以找出改善的方案。若发现各项目的分配比例不符合柏拉图法则,应从其他角度再做分析。一般而言,柏拉图中的少数几项往往累计达70-80%,如能针对少数几项做改善,便可得到70%以上的成效。制作对策前、对策后的效果确认时应注意:柏拉图收集数据的区间和对象必須一样;对季节性的变化应列入考虑;对于对策以外的要因也必須加以注意,避免在解決主要原因时影响了其他要因的突然增加。,何谓散布图?-就是互相有关连的对应数据,在方格紙上以纵轴表示結果,以橫轴表示原因,然后用点表示出分布形态,根据分布的形态來判断对应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两个相应变量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结果与结果的关系,原因与原因的关系。-绘制:把由实验或观测得到的统计数据,用点在平面图上表示出来,根据分布状态,就可以获得二者的之间的关系。,例:身高和体重的散布图,散布图型态,直方图(Histogram)-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将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后,用一系列等宽的矩形来表示数据。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间隔,高度表示在给定间隔内数据的数目,变化的高度标识数据的分布情况。-绘制直方图的目的:测知制程能力;测知分配中心或平均值;测知分散范围或差异;与规格比较计算不良率;了解制程能力。-应用1.测知制程能力:从制程中收集的数据,经整理成次数分配表,再绘制成直方图,直方图的集中与分散情形即表示制程的好与坏,直方图的重心点即为平均值。良好的制程平均数接近规格中心,标准差越小越好。2.确定改善方向:直方图偏向规格下限并伸展到规格下限左边,或偏向规格上锡并伸展到规格上限右边,即表示平均值位置偏差,应从固定设备、机器、原料等方向追查;如果同时向规格上下限外伸展,即表示标准差太大,应对变动人员、方法方向追查。,直方图绘图步骤:,1.收集数据,数据个数一般为50个以上,最少不少于30个。,例:SMT锡膏测厚仪锡膏厚度测试数据(单位m),共50个,机型TD-8840T,规格93153m。,2.求全距R。从数据表中最大值Xmax和最小值Xmin,差值为极差。Xmax=142,Xmin=120,R=Xmax-Xmin=22。3.确定分组的组数K和组距h。组数=(取整数),组距=R/K(此值取测定单位的整数倍数)。K=7,h=22/73。4.确定各组界限。(为避免数据落在组限上,组限值的末位数取测量值单位的1/2。)示例中数值最小单位为1,故取0.5作为组限值的最小单位。第一组下限值=Xmin-0.5=119.5,第一组上限值=第一组下限值+组距h=119.5+3=122.5;第二组下限值=第一组上限值=122.5,第二组上限值=第一组下限值+组距h=122.5+3=125.5;以此类推,组中值=(组上限+组下限)/2。第一组组中值=(119.5+122.5)/2=121第二组组中值=(122.5+125.5)/2=124以此类推5.制作频数分布表,频数fi,如下表。,6.绘制直方图,下限SL=93,上限SU=153,平均值X,直方图常见类型,标准型:平均值左右对称锯齿型:分组过多、测量方法有问题、数据有误偏峰型:下限(上限)受到公差等限制,产生心理因素陡壁型:工序能力不足,全数检查找出符合要求的产品或过程中存在自动反馈调整平顶型:几种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或过程中某种因素缓慢劣化。双峰型:两种平均值相差大的分布混在一起。孤岛型:夹杂其他分布的少量数据,直方图与规格限的比较,1、符合公差要求时,a)不需要调整,b)不充分,应考虑减少波动。2、当不能满足公差要求时,c)必须采取措施,使平均值接近规范的中间值;d)要求采取措施,以减少变异(波动);e)要同时采取c)和d)的措施。,控制图(管控图)-由一条中心线、两条控制限(位于中心线的上下方)和描在图上代表特性值的点组成。-用途:1.解释制程(先有数据,后有控制界限)2.控制制程(先有控制界限,后有数据)-功用:1.发现过程的异常波动,起到“报警”作用;2.确认改进效果以及制定标准;3.实用有效的数据统计工具。-控制图的界限一般使用3。-绘制出控制图,需进一步从中了解品质、工程、作业状况;要从控制图上了解各种情报,点超出控制界限,表示工程发生异常,工程不在控制状态,应立即采取对策。,不是,计量值控制图,质量特性能够以计量型态表示,如直径、容量等,计量值控制图一方面以平均数控制图控制平均数的变化,另一方面以全距控制其变异的情形,种类如下:,计数值控制图,有些质量特性定义为合格品或不合格品将更合理,所谓计数值就是可以计数的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