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版内分泌_第1页
生理学第版内分泌_第2页
生理学第版内分泌_第3页
生理学第版内分泌_第4页
生理学第版内分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 理 学(第7版)第十一章 内分泌Chapter 11 Endocrinology,侏儒症,呆小症,甲状腺肿,甲亢,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和松果体的内分泌,第一节 内分泌与激素,第七节 组织激素和功能器官内分泌,第四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的激素,第五节 胰岛内分泌,第十一章 内分泌,第三节 甲状腺的内分泌,第六节 肾上腺内分泌,理解激素的作用机制。了解激素的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理解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与功能联系。掌握掌握腺垂体、神经垂体激素的种类及生理作用。掌握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分泌调节。 掌握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掌握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分泌调节。,学习目标,机体二大信息传递系统,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 内分泌腺, 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内分泌系统组成,1.内分泌 (endocrine): 指由内分泌细胞将所产生的激素直接分泌到体液中,并以体液为媒介对靶细胞产生效应的一种分泌形式。 2.激素(hormone): 由内分泌腺和分散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媒介。,1. 内分泌与激素,一、内分泌与内分泌系统 (endocrine system),(一)内分泌,3.激素作用的方式: (1)内分泌或远距分泌(telecrine) (2)旁分泌(paracrine) (3)自分泌(autocrine) 甚至内在分泌(intracrine) (4) 神经分泌(neurocrine) 腔分泌(solinocrine) (图),远距分泌: 大多数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组织而发挥作用。,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旁分泌:,自分泌: 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后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神经激素: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产生的激素。 下丘脑神经分泌:神经激素可沿神经细胞轴突借轴浆流动运送至末梢而释放入血液。,1.内分泌系统: 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 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体内信息传递系统。 2.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内分泌系统的一般作用 维持内环境稳态 调节新陈代谢(物质和能量代谢) 促进细胞分化成熟及器官生长发育和功能 调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生殖活动,(二)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一)胺类激素(amine hormones) (二)多肽和蛋白类激素(polypeptide and protein hormones)(三)脂类激素,2.蛋白类激素:胰岛素、PTH、腺垂体激素,二、激素的化学本质,1.肽类激素:下丘脑调节肽、神经垂体H.、 CT、胃肠H.等,1. 类固醇类激素(steroid hormone)如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 固醇激素(sterol hormone):1,25-二羟维生素D32. 烷酸类(eicosanoids):PGs 、血栓素类(TXs) 、白细胞三烯类(LTs),胺类激素:NE、E、T3、T4等,水溶性强。 一般不能口服,但甲状腺激素例外。,(一)靶细胞的激素的受体 激素的分组: 组(胞内受体):皮质醇、醛固酮、孕激素 、雌激素、雄激素、1,25(OH)2-VD3 、T3 、T4 组(膜受体): A. 以cAMP为第二信使的激素:CRH 、VP等. B. 以cGMP为第二信使的激素:心房钠尿肽 C. 以IP3/DAG/Ca2+为第二信使的激素:VP 、OT 、GnRH 、TRH等. D. 以酶耦联受体介导的激素:GH 、PRL 、OT 、胰岛素等.,三、激素的细胞作用机制,(二)细胞膜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机制 第二信使学说(Sutherland 1965年提出)图第一信使:为激素,传递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息第二信使: 将细胞外的信息传递到细胞内的物质 如cAMP、GMP、IP、DG、Ca2+,1.耦联受体:核外效应(调节特定代谢) 核内效应(调节基因转录)2.酪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激酶结合型受体 调节物质代谢、细胞生长、增殖、分化等过程。3.鸟苷酸环化酶受体等: 通过细胞内cGMP的浓度变化而措施调节作用。,膜受体,(三)细胞内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机制 1. 基因表达学说(gene expression hypothesis) (图) 激素与胞浆R结合进入核内与核R结合DNA转录、翻译新Pr生理效应 激素受体可在胞浆内,但最终都在核内发挥作用。因此,也视为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2、非基因表达学说 少部分类固醇激素,型:类固醇激素受体型:甲状腺激素受体、维生素D3受体、维甲酸受体,(四)激素作用的终止,1. 完善的激素分泌调节系统使内分泌细胞能适时终止分泌激素。2. 激素与受体分离,使下游的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也及时终止。3. 通过控制细胞内某些酶活性的增强等,如磷酸二酯分解cAMP为无活性产物,终止细胞内信号转接。4. 激素被靶细胞内吞处理,如发生内化,并经溶酶体灭活等。5. 激素在肝、肾等脏器和血液循环中被降解。,激素作用的终止是许多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激素既不能添加成分也不能提供能量,仅调节靶细胞固有的生理生化反应。 (二)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与靶细胞上的受体有关。 靶器官、 靶细胞、靶组织、靶腺 激素受体:是指靶细胞上能识别和特异性结合特定 的配体(激素),并引起生物效应的蛋白质。 (三)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图) (四)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rmonal action,(四)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 协同作用(synergistic action): 不同激素发挥同样生理效应 GH、E、GC及胰高血糖素均有升高血糖作用; PTH、1、25-(OH)2VD3有升血钙作用。 2. 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action) : 不同激素发挥相反生理效应,血糖,胰高血糖素,皮质醇,胰岛素,胰岛素有降糖作用;降钙素有降钙作用。,ENE,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E/NE,、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有的激素本身不能直接对某些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生理效应,但有它的存在,可使另一激素的作用明显加强。,五、激素分泌的调控,生物节律性分泌 激素的分泌具有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是由生物钟(biological clock)决定的。 有日节律、月节律、季节律、年节律。 如:月经周期中激素分泌的月节律。 ACTH分泌的日节律。,ACTH分泌的日节律,(图),(二) 体液调节1.轴系反馈调节-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的调节(hypothalamus pituitary target glands axis) (图)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腺激素反馈调节 上述调节轴中存在长反馈、短反馈、超短反馈;2.体液代谢物调节效应 血糖胰岛B细胞胰岛素血糖 血K+血Na+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醛固酮3. 激素间相互作用,大多数激素存在负反馈,少部分激素存在正反馈(分娩时,催产素的分泌;排卵前,雌激素 GnRH LH的分泌调节),(三)神经调节:直接或间接调节,交感肾上腺髓质激素副交感(迷走)胰岛素,吸吮乳头神经调节PRL和OT,下丘脑在形态和功能上与垂体联系密切,称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下丘脑的肽能N元: *大细胞肽能神经元(MgC)(视上核和室旁核): 通过轴突联系,形成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 小细胞肽能神经元(PvC)(促垂体区): 通过门脉系统联系,形成下丘脑-腺垂体系统。,与腺垂体(前叶)联系是: 垂体门脉系统 (hypophysial portal system),一、下丘脑-腺垂体系统,2.下丘脑-垂体和松果体的内分泌,(图),下丘脑调节肽的化学性质与主要作用,下丘脑调节肽 英文缩写 化学性质 主 要 作 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 3肽 促进TSH释放,也能刺激PRL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10肽 促进LH与FSH释放(以LH为主)生长素抑制激素 GHIH 14肽 抑制GH释放,对LH,FSH,TSH (生长抑素) PRL及ACTH的分泌也有抑制作用生长素释放激素 GHRH 44肽 促进GH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 41肽 促进ACTH释放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 MRF 肽 促进MSH释放促黑(素细胞)激素抑制因子 MIF 肽 抑制MSH释放 催乳素释放肽 PRF 31肽 促进PRL释放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PIF 多巴胺 抑制PRL释放,(一) 下丘脑调节肽 hypothalamic regulatory peptide,1.*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能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1. 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TRH2. g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3. 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4. 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GHRH5. growth hormone-release inhibiting hormone, GHRIH; (somatostatin,SS)6. prolactin-releasing peptide,PRP7. prolactin release-inhibiting factor,PIF8. melanophore stimulating hormone releasing factor,MRF9. melanophore stimulating hormone release-inhibiting factor,MIF,表116神经递质对几种下丘脑调节肽分泌的影响,2.调节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活动的递质 (1) 肽类物质: 脑啡肽、-内啡肽、P物 质、CCK、神经降压素等 (2) 单胺类物质: NE、DA、5-HT,*近年发现: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 下丘脑PACAP腺垂体(cAMP)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调节腺垂体的生长发育及分泌功能。,(二)腺垂体(adenohypophysis)激素 七种激素:TSH、ACTH、FSH和LH有靶腺,GH、PRL、MSH直接发挥效应。 1.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 人生长素(human growth hormone, hGH)的化学结构与人PRL 十分相似,因此具有较弱的泌乳作用。 GH种属差异。除猴GH外,其余动物的GH对人无效。 GH的分泌呈脉冲节律性(14h/脉冲),慢波睡眠时分泌明显增加。,(1)生长(激)素的作用机制 GH在血中有游离型和结合型(40-45%),后者与生长素结合蛋白(GH-binding protein,GHBP:高亲和力的GHBP1、低亲和力的GHBP2)结合。 GH受体(GH-R): GH-R二聚化后通过JAK2-STATs, JAK2-SHC, PLC等途径产生多种生物效应。 生长激素介质(somatomedin,SM)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 GH与其受体结合后,可直接促进生长发育;通过靶细胞生成SM或称IGF-、间接促进生长发育。,2.生长素的作用机制:,生长素(GH),诱导靶细胞产生生长素介质(SM) 又称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IGF-),JKA-STAT跨膜信号转导模式又称Janus酪氨酸激酶途径也激活PKCDG途径,肝、肾、软骨、骨骼肌等的GH受体,软骨、骨骼肌等细胞上的IGF受体,通过酶耦联受体或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介导模式?,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物质代谢,促进DNA转录及蛋白质的合成,(2)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1) 促进生长 对生长起关键性作用。促进骨、软骨、肌肉以及其他组织细胞分裂增殖,蛋白质合成增加。对骨骼、肌肉及内脏器官作用为显著。 *分泌异常: 侏儒症(dwarfism):幼年缺乏GH (图) 巨人症(gigantism):幼年GH分泌(图)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成人GH(图),2)代谢作用 蛋白质合成、分解,正氮平衡。 促进脂肪分解、氧化, 过多则:酮症酸中毒、脂肪肝 减少GS利用 产生抗胰岛素物质 GH,B细胞衰竭-垂体性糖尿 GH促进微量元素摄取和利用,升高血糖:,生长素的作用,(3)GH分泌的调节 * 下丘脑激素的双重调节 GHRH GH (经常性调节) GHIH GH (应激) 近年还发现生长激素释放肽,促进GH的分泌和增加食欲。 * 反馈调节 GHRH GH IGF- GHIH GH * 激素的影响:T3, T4, Glucagon, E2, T * 其他因素:睡眠、代谢因素、运动、应激等,(图),生长素的分泌调节:,下 丘 脑,GHRH,GHIH,腺垂体,IGF,GH,甲状腺素雌激素雄激素应激刺激,血糖降低氨基酸慢波睡眠应激刺激,下丘脑激素:GH、IGF的反馈调节:其他调节机制性别:男脉冲,女连续睡眠:代谢因素:饥饿、低血糖、运动激素的作用:,cAMP/Ca2+(第二信使),2. 催乳素(prolactin,PRL)199个AA组成 PRL有较弱的促生长作用,生长素有较弱的泌乳始动作用。 (1)生理作用 1)促进乳腺发育,引起和维持泌乳 青春期乳腺的发育主要受雌激素、孕激素、GH、GC、T、PRL等的影响;妊娠期,PRL、雌激素与孕激素分泌增多,使乳腺进一步发育,具备泌乳能力,至分娩后雌激素与孕激素下降,PRL发挥始动和维持泌乳的作用。 妊娠期不泌乳的原因,2)对性腺的作用:PRL与卵巢中的PRL受体结合,剌激LH受体生成,LH与其受体结合后,促进排卵、黄体生成及雌激素、孕激素的分泌。小剂量的PRL对卵巢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合成促进作用,大剂量PRL则有抑制作用。 闭经益乳综合征:高PRLGnRHFSH、LH 哺乳期妇女很难再怀孕的原因 PRL可促进男性前列腺及精囊的生长,增强LH对间质细胞的作用,使睾酮合成增加。3)参与应激反应:ACTH、GH、PRL4)对免疫的调节作用: PRL可刺激淋巴细胞增殖,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T淋巴细胞又可产生PRL。,(2)PRL分泌的调节 1)下丘脑的调节: 受PRF和PIF双重调节: PIF经常性抑制作用; TRH促进PRL分泌。 2)反馈调节: PRL兴奋多巴胺神经元 DA(PIF) GnRH PRL 妊娠时,雌激素剌激PRL细胞 PRL 泌乳反射 (图),3. 促黑(素细胞)激素 MSH(1)生理作用:促进黑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转为黑色素,促进皮肤和毛发颜色加深。(2)分泌调节: 受MRF和MIF的双重调节 MSH的负反馈调节,4.促激素:GTH(含FSH、LH)、ACTH、TSH,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视上核:升压素 室旁核:缩宫素 (一)升压素(vasopression,VP)即ADH 作用:(通过AC-cAMP-PKA途径) 1、生理剂量:抗利尿作用 2、大剂量:收缩外周小A 门脉高压引起食道血管曲张出血和肺出血时常用ADH止血.,与神经垂体(后叶)联系是:下丘脑-垂体束,神经垂体贮存、释放,(二)缩宫素 (oxytocin,OT) 1、生理作用 射乳反射 维持哺乳期乳腺不萎缩 促进子宫收缩 雌激素增强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孕激素降低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对学习与记忆、痛觉调制、体温调节有作用2、分泌调节:神经内分泌反射(图) 在射乳反射过程中,可引起PRL、OT释放,促进乳汁分泌与排出,加速子宫复原;也可引起下丘脑DA能神经元兴奋,使DA和-内啡肽释放增多GnRH FSH、LH哺乳期停经;,对乳腺作用:,(三)催乳素和催产素的区别: 催乳素由腺垂体分泌 催产素由神经垂体分泌 催乳素促进乳汁分泌 催产素促进乳汁排出小结:(1)本节重点是生长素、催乳素、催产素及升压素的生理作用。(2)注意催产素与催乳素的不同。,第三节 甲状腺内分泌,一、甲状腺激素的代谢 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 三碘甲腺原氨酸 (3,5,3-triodothyronine, T3) 四碘甲腺原氨酸 (3,5,3,5-tetraiodothyronine, T4) 逆-三碘甲腺原氨酸 (3,3,5-triodothyronine, rT3) (图),1. 合成 需甲状腺过氧化酶(thyroperoxidase, TPO) 腺泡细胞聚碘:I继发主动转运 碘活化: II2或I0 酪氨酸碘化:发生在TG的酪氨酸残基上 碘化酪氨酸缩合:Tyrosine+I2MIT、DIT MIT+DITT3、DIT+DITT4,*原料:碘和甲状腺球蛋白(TG) *部位:甲状腺上皮细胞 *贮存:腺泡腔胶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DIT+DIT(T4),DIT+MIT (T3),DIT+MIT (rT3),DIT,MIT,酪氨酸,G,T,I-,泵,摄碘,I-,I或I2,腺泡上皮细胞,TPO,TG-酪氨酸-H,TPO,+,TG-酪氨酸-I(MIT),TG-酪氨酸-I2(DIT),+,活化,碘化,TPO,缩合,贮存,胞饮,释放,血液,腺泡腔,蛋白水解酶,DIT+DIT(T4),DIT+MIT (T3),DIT+MIT (rT3),MIT,DIT,脱碘酶,溶酶体, 2.贮存、释放、运输和代谢 结合在TG上 特点:存于细胞外;存量大(50120 days) 胞饮水解入血 T4量大,但T3活性高 血液中与T4、 T3结合的蛋白 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67%) 前白蛋白(20%) 白蛋白(13%) 20%在肝降解, 80%在外周组织脱碘,妊娠、饥饿、应激、代谢紊乱、肝病、肾衰等均会使T4脱碘rT3(rT3生物活性低,其产热效能仅占T4的5%)而影响T4在组织中的生物作用。,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一)甲状腺激素细胞作用机制,P : RNA 多聚酶; PB :甲状腺激素的血浆运输蛋白; RXR :视黄酸 X 受体;TH :甲状腺激素; THR :甲状腺激素受体; TRE :甲状腺激素反应元件 游离的激素(TH)跨膜进入细胞内; 进入核内的激素再与定位在 DNA 螺旋甲状腺激素反应元件(TRE)上的核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THR)或视黄酸受体(RXR)结合形成异二聚体或同二聚体形式的激素- 受体复合物;激素- 受体复合物同其他转录因子共同调节基因表达过程;翻译、合成新的功能蛋白质(如酶、结构蛋白等),最终使细胞产生生物效应,1.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对CNS的发育及骨的生长影响大,与生长激素的促进作用有协同作用。,诱导某些生长因子的合成,促进N元轴突和树突的形成,促进髓鞘及胶质细胞的生长;促进长骨的生长发育;促进腺垂体分泌GH和对GH有允许作用。, 机制,(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临床:,胚胎时缺碘或生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婴幼儿易患呆小症(克汀病cretinism):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图)。预防呆小病应从妊娠期开始,积极治疗甲减和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孕妇;治疗呆小病必须在出生3个月前补充T4、T3,否则难以奏效。,2.对代谢的影响 1)增强能量代谢 机制:与Na+-K+-ATP酶活性有关 脂肪酸氧化 产热,甲亢: 怕热易出汗,BMR超过正常值50100;甲减: 喜热恶寒,BMR正常值3045。,2)蛋白质代谢,T3与T4生理剂量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大剂量时则促进蛋白质的分解(骨骼肌蛋白分解肌缩无力,骨组织蛋白分解骨质疏松、血钙增加)。,甲亢: 消瘦无力,尿氮、尿钙增加,呈负氮平衡;甲低: 因蛋白质合成减少,肌缩无力,细胞间的粘液蛋白增多,出现粘液性水肿。,2)糖代谢 促进糖吸收 促进糖异生 促进糖原分解 促进糖的利用,血糖,-血糖,血糖变化不大,T3与T4对三大物质的代谢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分解作用。小剂量时促进蛋白质和糖原的合成;剂量大时主要是分解作用,增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GH的生糖作用。,甲亢 血糖升高,有时出现糖尿。,3)脂肪代谢 促进脂肪酸氧化,增强胰高血糖素对脂肪的分解和脂肪酸氧化。 胆固醇降解合成。,甲亢:血胆固醇低于正常;甲低:血胆固醇高于正常。,3.对NS的影响 T3、T4促进CN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亢:烦躁、易激动,睡眠差且多梦,肌肉纤颤等;甲减:表情淡漠,行为迟缓,记忆力减退,终日思睡。,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T3、T4可使心率、心输出量和作功T3能增加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的数量,增强肾上腺素刺激心肌细胞内cAMP的生成;促进肌质网Ca2+释放,增强心缩力。,甲亢:心跳加强加快收缩压(但组织耗氧量而相对缺氧小血管舒张外周阻力舒张压稍)脉压。临床常用:(心率+脉压)-111=简易BMR计算法,初步诊断甲亢。,5.其它: 甲状腺素可增加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 甲状腺素对NE的溶解脂肪作用、GH的长骨生长作用具有允许作用。 甲状腺激素对维持正常的月经及泌乳也有作用。,下丘脑|腺垂体| 甲状腺轴:自动控制回路的调节,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甲状腺功能的神经与免疫调节,甲状腺自身调节,下丘脑,生长抑素,生长素,皮质醇,雌激素,+,-,寒冷、睡眠,应 激,内外环境刺激:寒冷、应激、妊娠,T R H,腺 垂 体,T S H,甲 状 腺,甲状腺激素,长负反馈,生长抑素生长素皮质醇,?,下 丘 脑,(一)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1.TRH的作用 下丘脑分泌的TRH经垂体门脉运输,作用于腺垂体TSH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促进TSH的合成与分泌。,雌 激 素,影响腺垂体分泌TSH的因素还有:,生长抑素、糖皮质激素、生长素抑制腺垂体分泌TSH; 雌激素增强腺垂体对TRH的反应。,T R H,腺 垂 体,T S H,甲 状 腺,甲状腺激素,长负反馈,?,下 丘 脑,2.TSH的作用 TSH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刺激甲状腺腺细胞增生,腺体增大。 有些甲亢患者血中出现化学结构与TSH相似的免疫球蛋白人类刺激甲状腺免疫球蛋白(HTSI),与TSH竞争受体。,内外环境刺激:寒冷、应激、妊娠,交感神经,T R H,腺 垂 体,T S H,甲 状 腺,甲状腺激素,长负反馈,?,下 丘 脑,3.T3、T4的反馈调节 血液中游离的T3、T4浓度升高时,与腺垂体的TSH细胞核内特异受体结合:诱导某种抑制性蛋白质的合成TSH的合成与释放;抑制TRH受体的合成TRH受体数量TRH作用。从而保持T3、T4浓度相对恒定。,内外环境刺激:寒冷、应激、妊娠,T3、T4的合成和释放T3、T4的负反馈作用TSH的合成与释放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地方性甲状腺肿。,长期缺乏碘,(二)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概念:对一定范围内血碘浓度的变化,甲状腺具有自身摄碘及合成、释放甲状腺素能力的适应性调节,称为自身调节。 机制:自身调节的机制尚不很清楚。,给入大量碘,可暂时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及减小腺体和血管容积。碘剂的这一作用被用于甲状腺术前的准备。, 效应:, 当血碘浓度: 1mmol/L 10mmol/L 甲状腺的摄碘能力:开始下降 消失 甲状腺激素: 合成、释放降低。,注:过量碘产生的抗甲状腺摄碘效应称为Wolff-Chaikoff效应。,若再持续加大碘量,则出现对高浓度碘的适应,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再次增加。, 临床:,环境影响(寒冷、应激等刺激)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副交感神经作用尚不十分清楚。,甲状腺功能的神经与免疫调节,有些甲亢患者血中出现化学结构与TSH相似的免疫球蛋白人类刺激甲状腺免疫球蛋白(HTSI),与TSH竞争受体。,第四节 甲状旁腺素、甲状腺C细胞和VitD3,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 1-25(OH)2VitD3一、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PTH) 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THrP) (一)生理作用: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1对骨的作用:动员骨钙入血 快速效应:动员骨液中的钙入血 图 延缓效应:破骨细胞的活动、增生,第四节 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2对肾作用促进肾小管对Ca2+的重吸收尿Ca2+抑制磷的重吸收尿磷排出 激活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的1-羟化酶,促进25-羟VitD3转化成1,25-二羟VitD3。3对肠道的作用 1,25-二羟VitD3促进小肠对Ca2+ 、磷的吸收,甲状腺手术不慎, 切除了甲状旁腺,血钙浓度将下降,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异常增高,将引起手足搐搦, 最后可因喉肌和膈肌痉挛而窒息死亡。,(二)分泌调节1、主要受 Ca2+浓度的调节 钙受体2、血磷 PTH Mg2+ PTH 生长抑素 PTH ,(一) 生理作用:降低血钙和血磷 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 加强成骨细胞活动,骨盐沉积。 抑制Ca2+、P、Na+、Cl-的重吸收。,(二)分泌调节 1、主要受 Ca2+浓度的调节 2、进食使CT分泌增多PTH与CT对血钙调节的差别,二、降钙素(calcitonin,CT)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三、 1,25-(OH)2VitD3 VitD3是胆固醇的衍生物,也称胆钙化醇,可由食物中摄取,也可由皮肤(7-脱氢胆固醇)合成。(一)生理作用 1、对小肠的作用:促进小肠粘膜对Ca2+ 、磷的吸收 2、对骨的作用:增强成骨细胞的活动骨钙沉积; 增强破骨细胞的活动骨钙溶解。 3、对肾的作用:促进Ca2+ 、磷的吸收(二)分泌调节 1、血钙和血磷水平 2、PTH与肾羟化酶 3、其它,三种激素对血钙的调节 (图),缺乏VD3:儿童佝偻病; 成人骨质疏松,胰岛: A细胞:胰高血糖素 B细胞: 胰岛素 D细胞: 生长抑素 PP细胞:胰多肽 (图),第五节 胰岛的内分泌,一、胰岛素 胰岛素於1965年我国首先人工合成 (一)生理作用:促进合成代谢 1. 调节物质代谢 1)对糖代谢的调节 促进几乎所有组织细胞(脑除外),特别是肝、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增加糖的去路,减少糖的来源,降低血糖。 促进葡萄糖进入胞利用 促进糖原合成,抑制分解 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变成脂肪酸,胰岛素缺乏,血糖升高,出现糖尿,2)对脂肪代谢的调节: 促进脂肪合成与贮存,抑制脂肪分解动用GS,“节省”脂肪;促进肝合成脂肪酸,并转运至脂肪细胞储存; 促进GS进入脂肪细胞,合成甘油三酯和脂肪酸。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脂肪分解,胰岛素缺乏、糖利用受阻,脂肪分解增强,产生大量脂肪酸及酮体,形成酮症酸中毒。,3)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促进AA入胞; 促进DNA的复制与转录 促进mRNA的翻译 抑制蛋白质分解,抑制肝糖异生,使氨基酸用于合成蛋白质。,4)降低血钾,促进钾、 Mg2+、磷酸根入细胞。,2. 调节能量平衡 在细胞和整体水平调节作用类似于瘦素,并能增强后者的作用.(增加能量消耗,抑制摄食),(三)分泌调节:主要受血糖浓度调节 1、血糖胰岛素血糖 两个时相:1分钟内增加10倍;10分钟后第二次增多,持续数小时。,临床的GS耐量试验: 口服100gGS(静注 50%GS 50ml)或进食100g馒头,于0.5h、1h、2h、3h测血糖。正常2h恢复正常空腹值(全血3.3-5.6 mmol/L,血清3.9-6.4 mmol/L)诊断: 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8 mmol/L为糖尿病,蛋白质磷酸化生物学作用,(二)作用机制:胰岛素受体 受体后机制,H+R酪氨酸残基(自身)磷酸化,2、氨基酸(AA)和脂肪: AA(特别是精AA和赖AA) 脂肪酸、酮体 长时间血糖 B细胞衰竭糖尿病3、激素的作用胃肠激素:高血糖样肽和抑胃肽作用最强,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为间接作用。肠胰岛轴.GH、T3、T4、皮质醇、胰高血糖素 血糖胰岛素 D细胞GIH 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4、神经调节: 迷走NAChM-R胰岛素 TRH、GHRH、CRH等胰岛素 (总结图),胰岛素,二、胰高血糖素(一)主要作用与胰岛素功能相反,促进分解代谢 胰高血糖素作用靶细胞,使胞内磷酸化酶、脂肪酶及与糖异生有关的酶系活化。 *1.促进肝糖原分解,糖异生血糖; *2.促进脂肪分解,脂肪氧化酮体; *3.促进肝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二)分泌调节 1.血糖胰高血糖素血糖 2.饥饿胰高血糖素血糖 3.氨基酸(AA)胰高血糖素 4.胰岛素、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 5.胃肠激素:促胃液素、缩胆囊素胰高血糖素。促胰液素、SS胰高血糖素 6.交感N作用胰高血糖素 迷走N 胰高血糖素,小结: 1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2口服GS或AA引起的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大于静脉注射等量GS或AA。 3应用所学生理知识,来解释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胰 岛 素,蛋白分解,脂肪分解,酮体生成,酮血症,酮 尿酸中毒昏 迷,脱水,体重(尿氮),口渴,多饮,高渗性利尿,多 尿(尿糖),多 食,血 糖,饥饿感,能量不足,糖氧化,葡 萄 糖 利 用,(三)胰岛素缺乏时的三多一少症状,肾糖阈,(四)胰岛素的分泌调节,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血糖,氨基酸、脂肪酸,胃泌素、胰泌素、GHT4、糖皮质激素,抑胃肽,胰高血糖素,(还通过胃肠激素的间接作用),肾上腺素生长抑素胰抑素,交感神经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注:为促进;为抑制,(图)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 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 (皮质醇) 网状带:分泌性激素,第六节 肾上腺内分泌,一、肾上腺皮质,1、合成过程: 原料:胆固醇(图) 2、运输: 75-80%与CBG结合 *皮质醇 15%与白蛋白 5%游离 *醛固酮:50%为游离,(一)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促进糖异生 抑制糖的摄取和利用 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 抑制蛋白质合成 促进脂肪分解 向心性肥胖,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Cushing症或长期大量使用GC:满月脸、水牛背、将军肚、肢体消瘦、皮肤变薄、多毛、淋巴萎缩、骨质疏松、易感染、伤口不愈、食欲增加、胃肠溃疡、高血压、糖尿、低钾等,2.影响水盐代谢 可降低肾小球入球小动脉阻力,促进肾脏排水: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可出现“水中毒”。可促进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和排钾,有弱的保钠排钾功能3.其他(1)对血细胞的作用 RBC、血小板、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2)循环系统:是维持BP稳定所必需 通过对儿茶酚胺的允许作用 抑制有舒血管的PG的合成 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增强离体心肌的收缩力,(3)对胃肠道、肺、骨骼的影响 增强胃酸及胃蛋白酶原分泌 促进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 抑制纤维和胶原合成,使皮肤变薄、血管变脆 抑制钙吸收,抑制骨生成(4)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影响电活动和递质合成,CNS的功能影响胎儿和新生儿脑发育.,4.参与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图)应激反应是一种以ACTH和GC分泌增加为主,多种激素(GH、PRL、胰高血糖素、AVP及醛固酮等)共同参与的使机体抵抗力增强的非特异性反应。,此外大剂量皮质醇还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作用机制是研究热点),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感染、创伤、失血、手术、冷冻等)时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增强称应激反应;而紧急情况(如失血、巨痛)时交感-肾上腺髓质轴活动增强,称应急反应。,(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轴(图) ACTH分泌呈日周期波动 清晨6-8时分泌最高,午夜最少。 1. ACTH (1)ACTH的作用 刺激糖皮质激素的分泌 诱导皮质激素合成酶的合成 刺激束状带与网状带C的生长发育 (2)ACTH的作用机制(图),(2)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和腺垂体的反馈调节(图),应激时反馈调节被抑制,血中ACTH和GC升高。动物在切除肾上腺髓质和皮质对应激的反映是不同的。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突然停药,会出现肾上腺皮质危象:高热、恶心、呕吐、腹泻、脱水、低血糖、低钠、低钾、血压下降、休克,昏迷。,(3)糖皮质激素的应激反应性调节(前文),四、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合成、储存、代谢 1合成:PNMT (图) 2储存:主要在嗜铬颗粒 3代谢: 半衰期:2min 单胺氧化酶和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PNMT),*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sympathoadrenomedullary system)1.调节物质代谢: 作用广泛,如E、NE均可促进葡萄糖的生成,但受体的差异,机制略不同。通过受体促进糖原异生(1)、减少胰岛素分泌(2);通过受体分解增强(2)、脂肪分解(1)、生热(1)、胰岛素分泌增多(2)、葡萄糖利用减少(2)。E、NE动员脂肪,产热(3) 2. 应急反应(em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