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带分解.ppt_第1页
汽车安全带分解.ppt_第2页
汽车安全带分解.ppt_第3页
汽车安全带分解.ppt_第4页
汽车安全带分解.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安全带NICK2011.3.5,比亚迪汽车,三点式安全带发明者NilsBohlin,一条高强度的纤维编织带,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耐磨性、耐水性、耐寒性、耐热性、不退色性和能量吸收性,平时它缠绕在卷轴上,并撞在安全卷收器中,当乘员使用安全带时,可缓缓地从卷收器内把安全带自由抽出,其抽出长度可依乘员身体的胖瘦而自己选定,然后将安全带端头的快速锁扣卡接在一起,于是乘员的身体便被安全带以适当的宽松度套牢。,安全带定义,碰撞事故发生时,安全带起作用,将乘员“束缚”在座椅上,乘员的头部、胸部不至于像前撞到方向盘上、仪表板及风窗玻璃上,以乘员免予受到二次碰撞的危险,同时使乘员不被抛离座椅。,安全带保护原理,事故分析表明,不使用安全带时,即使的低速碰撞(20km/h)也可能出现乘员死亡,而如果使用三点式安全带,在95km/h以下无死亡事故,也没有甩出车外的事故。,织带、卷收器、带扣、高度调节器、导向板、支架、限位钮及安装部件等,织带是构成安全带的本体,是柔软且强韧的的挠性编织带,其表面平滑,手感良好,无损伤、不均匀、斑点等缺陷通常用聚酰胺、聚脂合成纤维的原丝织成宽为50mm,厚度1.5mm的带子织带的宽度织带伸长量织带抗拉强度织带的能量吸收性阻燃性,卷收器,卷收力(腰带):大于2.6N卷收力(肩带或腰肩连续带):1-7N分类无锁止式(NLR型)、自动锁止式(ALR型)紧急锁止式(ELR型)按锁止机构的布置分:外缘锁止式、中心锁止式,卷收器,作用:1安全带不用时将织带收藏起来2使用安全带时,乘员不必调节织带强度3使用时使上半身的动作比较自如4为了提高撞车时的约束性能,预先将织带收紧,当承受0.7g以上的加速度时进行锁止,锁止后不得松动,带扣,带扣是安全带总成的快速锁紧及松脱的连接部件,带扣的基本要求,外形优美、流畅,表面完整平滑,无锐利的棱角和过大的间隙,在汽车行驶及使用时,无摆动响声和其他干扰声所有金属件均涂漆或电镀,防退色和脱落,具有高的耐腐蚀性能,非金属件具有耐光、耐热、耐寒和耐冲击等性能,带扣的基本要求,尺寸和形状能够保证在事故发生时,对使用者避免不适当的压力和伤害操作元件简单方便,易于灵活脱扣,锁舌能在织带上轻易移动,锁舌端部的结合与松开都毫不费力,解扣力应在137N以下带扣锁经5000次开锁试验不得失效,对前排乘员的保护效果,佩戴安全带可以减少乘员的死亡总的伤害等级会更低单独一起事故受害者所受的伤害总数量要更低有更少的人产生头部伤害,外伤程度及头部伤害范围要低得多更少的人受到颈椎伤害更少的人受到像大动脉破裂和肺部伤害那样的严重的胸部伤害,对前排乘员的保护效果,腹腔及肝、脾、胆的伤害量更低更少的人受到漆关节骨折和四肢软组织的伤害,对后排乘员的保护效果,后排外侧乘员使用两点式安全带或三点式安全带与未使用安全带相比,发生车祸时可大大降低伤害的严重程度和伤亡率在后排外侧的环境下,乘员系两点式或三点式安全带对降低发生车祸的伤亡率无显著差异,新型安全带,传统安全带的不足:由于许多层织带缠绕在卷轴上,在层与层之间存在缠绕间隙,当碰撞发生时,卷收器开始锁止织带约束乘员,同时为消除缠绕间隙,织带将额外多伸长60-70mm后才能完全被锁止,增加了乘员车内二次碰撞的危险,预加载荷(预张紧器)装置,作用:当发生撞车时,当乘员尚未向前移动时,通过卷收器收卷轴迅速旋转,将安全带卷回盒内,给安全带加载,将乘员身体拉紧,从而消除了卷收器锁紧后消除卷收器中织带间的间隙时织带的拉出量,改善了乘员的约束情况。要在乘员身体尚未向前移动时预加载荷装置就其作用,安全带快速收紧的时间仅为0.02s左右。,预加载荷(预张紧器)装置,丰田公司于1980年在少量的皇冠轿车上装用了类似这些装置。分类:机械式预张紧器烟火式预张紧器,腰带部分折叠式安全带,普通三点式安全带的成员的腰部移动量小,头部移动量大,为了获得腰部和头部恰当的相互位移关系,美国开发了腰带部分折叠缝合一段的安全带。,能量吸收式织带(EA织带),能量吸收式织带(EA织带)采用特殊的编织方法,在一定负荷下伸长,可提高安全带的能量吸收效率,而且可以减小受约束乘员的负荷。,在撞车时利用空气膨胀特性,使安全带膨胀,以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