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_第1页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_第2页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_第3页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_第4页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作者:崔晓东如今的中学生,大多属于90后,是思想活跃的一代,也是竞争压力相对较大的一代。在这如此竞争压力大的时代,心理承受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中学生中由于性格的差异、家庭背景等又导致了每个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对于绝大部分中学生来讲,这个年龄是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逐渐形成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始时期同对这这个年龄又是他们青春萌动的时候,在心理上与小学主有了实质的不同这些发展与变化都会反映在他们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包括他们对社会的态度、家长的态度、学习的态度、学校的态度、教师的态度、以及同学的态度。目前我国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对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培养都即强调智力因素的教育,又强调对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虽然社会、学校、家长都已对学生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热情,但不可否认这两大方面还有许多需要了解和沟通的地方。本项调查即在学主心理状况方面进行调研。压力的来源内源:(1)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没能考取理想学校;留级;无机会显示自己的才能和兴趣;求知欲得不到满足等。 (2)人际关系方面。不受老师喜爱,经常受到批评;经常受到同学的排斥、讽刺;交不到可以讲心里话的朋友;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亲子关系不良等。 (3)兴趣、愿望方面。自己的兴趣得不到成人的支持,而受到过多的限制和责备;或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不能达到自己的愿望等。 (4)自我尊重方面。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常受轻视和委屈;自感多方面表现都很好而没评上“三好生”、没选上班干部;个性、学习成绩都不如别人等。 外源:(1) 家长的期望较高,大多希望孩子进入重点高校。(2) 教育体制不断改革,需要学生适应。国家一直努力让学生健康发展,但是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3) 高考体制一直是我国升学的核心,如今虽然也推行高校实名制推荐录取政策,但是对象仍然是少部分中学生。高考的录取率,虽有提升,但仍然相对较低。(4) 社会对学生的压力。凭学生考取的分数和学校来判定学生是否成功的价值观。(5)学生、家长和老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不够重视,且实际运用比较少。心理承受能力成因1、心理不成熟,认知水平低。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承受力是由多种心理能力组成的一种应付环境变化的主观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即人对心理压力的反应能力。中学生心理承受力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尚未成熟的一面,正是导致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差的内在因素。由于中学生社会阅历浅,认知水平低,生理和心理还处于发育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置可塑阶段,因而辩证思维相对薄弱,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看问题易于片面化、绝对化,加之情绪易起伏,自我调节能力差,强烈持久的应激,难以承担的重负。如今,在应试教育的作用下,小学变成了中学的学前班,中学变成了大学的预科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了考试的机器,学生整天在书山题海中沉浮,在考试加点中度日,这种强烈而持久的应激则往往导致中学生生理、心理功能紊乱,使其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情绪焦躁、精神紧张,当这些消极情绪一旦无法排遣,挥之不去时,他们的理智就被盲目和冲动所代替,这种超高需求与自身能力形成的巨大反差,加速了过激行为的形成,为社会、家庭、校园的安定留下了祸根,应引起我们德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2、纷至沓来的各种压力,使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达到极限。现行的中学教育:从内容来看,凡是高考科目,学校都加大课时密度,增加课堂容量;从方法来看,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缺乏或忽视科学的教育方法;在评价学生上,往往舍德取智,光看分数;在校园里,教育方式使学生缺乏坚强的毅力,依赖性大增,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更加给孩子心里施以重压,再加上中学生自身生理发育提前,心理发育不足,使其对突如其来的变化,缺乏必备的心理耐力,面对同时产生或在一定时间内接踵而来的各种压力,学生感到生活如履薄冰,各种神经之弦绷到最大值,心理承受力达到了极限,再也不能容纳丝毫的挫折和失意。3、陷入心理危机,不能直面现实。中学生的生活应是多彩的,但它绝不是理想境界的世外桃源,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和困难将会把他们精心编织的五彩梦击的粉碎,如所学理论与社会现实的反差,老师处事的不公,同学间的摩擦,与家长不能沟通,学习上遇到的障碍,使他们不时陷入生活与交往的困惑和烦恼之中,面临无法逃避的矛盾冲突或更大生活事件的打击,由于中学生自身的特点,就很难在此时对迎面而来的事件做出积极正确的决策,更难摆脱心理危机,维系正常的人生坐标,从而出现过度反应,如情感震憾,极度焦虑,适应能力丧失,精神陷入崩溃,做出消极决策。增强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途径1意识到挫折的存在性。中学生应意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人生并非处处好舒适,从而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如读书、社会生活、与人交往等活动中可能出挫折。 2意识到挫折的两重性。挫折的结果一般带有两种意义:一方面可能使人产生心理的痛苦,行为失措;另一方面它又可给人以教益与磨练。中学生应该看到挫折的两重性,不应只见其消极面,而应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3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中学生正值精力充沛、朗气蓬勃的青春年华,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幻想,对学习和生活难免抱有较高期望和较高要求,但由于对生活中所遇坎坷估计不足,对自身能力、知识水平缺乏全面认识,所以一旦遇到不顺利的事就容易产生挫折感。因此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可行的目标,保持中等期望水平,同时注意不可轻易否定自己。 4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挫折可成为弱者巨大的精神压力,也可成为强者勇往直前的动力。要意识到坚强的性格需要个人有意识的磨练,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歌德曾说过:倘不是就眼泪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人生之味的。所以,要树立坚定的目标,培养乐观精神,这样一来就能从逆境中奋起。5创设条件,改变环境。情绪反映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中产生。因此改变挫折引起的环境,转移注意力,就可以达到消除消极情绪的效果。 6合理的宣泄。人们在遭受挫折时产生的紧张情绪,必须经过某种形式得到发泄,否则积累过多,容易导致精神失常。 感悟:1. 自己跌倒自己爬。委屈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并不是我们不想承受就能够回避的。勇于承受委屈的同时勇敢地站立起来,以健康心态直面人生。2. 学会放弃。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在应该放弃的地方果断放弃。在不应该放弃的时候努力、坚持。3. 促进人际交往。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选择朋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