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有效状态_第1页
五种有效状态_第2页
五种有效状态_第3页
五种有效状态_第4页
五种有效状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埃瑞克.伯恩的生平第二章交互作用分析学概论第一节交互作用分析学的基本概念1.交互作用(Transaction)2.交互作用分析学(TransactionalAnalysis)3.交互作用分析学会(ITTA)第2节 交互作用分析学的哲学观1.三个基本事实1.每个打人都曾经是小孩2.每个脑部机能良好的人,都有适当应付现实的能力3.每一位有幸能够长大成人的人,都有父母或其它照顾者2.三个哲学假设1.“我好,你也好”的人生态度是天赋的2.人与世界的关系由每个人自己决定和再决定3.人们需要得到他人的“注意”或说“安抚”才能够生存第三章自我状态第一节自我状态的基本概念自我状态(egostates)第二节自我状态的三种形态1.儿童自我状态(childegostates)l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AC(adaptedchildegostates)听话,服从,讨好,友爱,反叛,操纵l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FC(freechildegostate)天真,冲动,自然,自发,自我中心,创造力2.父母自我状态(parentegostates)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nurturingparentegostates)温暖,关怀,安慰,照顾,鼓励,保护,建议,指导,忠告l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controllingparentegostates)教育,批评,教训,控制,制定规则,训导,命令3.成人自我状态(adultegostates)五种有效状态:1. 积极的营养父母自我状态(+NP,你好):仁君2. 积极的控制父母自我状态(+CP,你好):建设性批评3. 积极的自由儿童自我状态(+FC,我好):孙悟空4. 积极的适应儿童自我状态(+AC,我好)孔融让梨5.成人自我状态(A,我们好)四种无效状态:1. 消极的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NP,你不好):过分保护2.消极的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CP,你不好):惩罚3.消极的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FC,你不好):无边界,自顾放纵4.消极的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AC,我不好):林翔嫂第三节结构分析自我状态的自我分析TA治疗的4个阶段:结构分析,脚本分析,沟通分析,游戏分析第四节自我状态的排除和去排除第五节自我状态的污染和去污染偏见:来自父母状态的污染妄想:来自儿童状态的污染混乱:来自父母和儿童状态的污染第四章人生脚本与早期决定第一节人生脚本的概念第二节脚本与早期决定产生的基础早期决定:赢家脚本:早年能得到父母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人输家脚本:早年就受到父母忽视甚至伤害的人禁止信息:1.不要存在2.不要做你自己(或你的性别)3.不要做小孩4.不要长大5. 不要成功6. 不要重要7. 不要归属8. 不要亲密9. 不要健康10. 不要表露感觉11. 不要思考12.不要做应该信息与驱力:1. 要完美2. 要努力尝试3. 3.要快点再快点4. 4.要取悦别人5. 5.要坚强第三节人生脚本的自我分析第五章生活定位第一节生活定位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节生活定位象限栏说第三节生活定位的自我分析与调节第六章安抚第一节安抚的基本概念对别人的存在表示认可的行为l正面和负面l语言和非语言l有条件和无条件l仿冒的安抚l做作的安抚第二节安抚风格接收安抚的个体差异:有人喜欢别人称赞自己做的事而不是人有人喜欢无条件安抚有人喜欢较强的负面安抚,有人一点负面都不接收有人喜欢拥抱,有人只能接受握手安抚过滤网:一个人只接收自己想要或该得的安抚第三节安抚风格的自我分析第四节安抚经济学及其产生原因安抚饥渴:大部分企业都在向消费者兜售安抚安抚经济学:人们把安抚当成资源进行交换罗列自己与之交换安抚的人与情景五项禁令:1. 如果你有安抚也不可以给别人2. 2.当你需要安抚时不可以向别人要3. 3.即使你需要安抚也不可以接受安抚4. 4.虽然不想要安抚也不可以拒绝5. 5.不可以给自己安抚第5节 确立健康的安抚观与方法五项允许:1. 允许自己“去要安抚”2. 2.允许自己“接受安抚”3. 允许自己“向他人提供安抚”4. 4.允许自己“拒绝不想要的安抚”5. 5.允许自己“给自己安抚”建设性概念:1. 对自己得到的安抚敏感2. 2.懂得回报自己得到的安抚3. 3.学习高质量的自我安抚4. 4.与他人建立建设性连接5. 5.对别人的安抚需要敏感第七章漠视第一节漠视的基本概念一、漠视刺激1. 漠视刺激的存在2. 2.漠视刺激的重要性3. 3.漠视刺激改变的可行性4.漠视在刺激前做出不同反应的能力2、 漠视问题1. 漠视问题的存在2. 2.漠视问题的重要性3. 3.漠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4. 4.漠视解决问题的能力3、 漠视选择1. 漠视选择的存在2. 2.漠视选择的重要性3. 3.漠视选择的可行性4. 4.漠视选择的能力第二节漠视的种种线索第三节漠视产生的原因第四节变漠视为重视第八章交互作用及其分析第一节交互作用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沟通方式分类互补沟通(顺畅):成人与成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吗?我们可以.父母与儿童:我累了,休息会吧儿童与儿童:这个真好玩,我们一块玩父母与父母:现在的生活是啊我们要照顾自己交错沟通(不顺畅):刺激:A-A回应:C-P刺激:A-A回应:P-C刺激:A-A回应:C-C刺激:P-A回应:C-C刺激:C-P回应:A-A隐藏沟通(话里有话)第3节 沟通分析沟通方式的自我分析第九章交互作用中的心理游戏第一节心理游戏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心理游戏的几种程度第三节心理游戏的类型一、由迫害者转换成受害者的游戏1.踢我(没人理我,我要当坏孩子)别踢他2.官兵捉强盗(挑战权威才有人注意我)不陪你玩,别拿我当对象3.总爱找茬(挑剔是自我证明的唯一途径)不要忍让4.如果不是因为你(救世主最终会变成迫害者)谢谢你的付出,但我付不起你要的代价二、由受害者转变成迫害者的游戏1.看,我逮住你了吧(证明你有错,我就存在)不陪你玩,别拿我当对象2.是,但是(虚假的求助者)帮你是要付出代价的3. 我有一只木头腿(你看我多可怜)我有什么地方没做好,请直接告诉我4. 4.看,你都让我做了什么(推卸责任的父母)设立界限5. 5.酗酒者,成瘾者(被害者-拯救者循环)三、由拯救者转换成受害者1.我只是想帮你不需要你帮助2.忙忙碌碌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4、 由拯救者转换成迫害者不需要你帮助第4节 心理游戏与扭曲感觉终止心理游戏就能终止扭曲感觉终止扭曲感觉的其它方法:学习接受并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l停止收集积分卷觉察自己的需要,学习给自己安抚l对别人的安抚需要敏感l不安抚扭曲感觉第五节心理游戏的功能第六节面对游戏时怎么办终止抛饵行动:1.对自己常玩的心理游戏有所觉察2.熟悉游戏中的扭曲感觉(任何不适感都是游戏开始的线索)3.调动承认状态分析游戏目的与自身的需求4.承认自己的需求并建设性方式满足需求5.走出安抚误区,给予并接受安抚终止上钩行动:1.对别人投下的饵敏感2.以成人状态激活对方的成人状态3.用自由儿童状态幽默的绕开饵4.对非直接要求帮助不予理睬5. 把对方隐藏沟通的心理层面解释出来6. 思考投饵的原因检视自己是否有“拯救者”情节检视自己是否有“受害者”情节检视自己是否有“迫害者”情节第十章我们可以做的再决定第一节伯恩再决定理念与合约观的提出1.共同确定治疗目的2. 澄清想要解决的问题并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3. 医患双方确认治疗过程中各自承担的责任4.第二节慕瑞尔?詹姆士等人对合约观的发展:自我重塑观分别用5个词描述你的爸爸妈妈,如果都是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