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_第1页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_第2页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_第3页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_第4页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4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1 场地地震动参数值(1) 场地地表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由各场地计算点的每个超越概率下三个不同相位地震动时程输入时计算得到的地表地震加速度峰值。考虑到场地地层不均匀性,取各场地计算点不同时程加速度峰值平均值较大点结果作为该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结果见表6.3.1。鉴于50年超越概率为63%的地表设计加速度峰值较小,建议采用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表设计加速度峰值的三分之一作为设计用值,即分别为35.5,30.8。(2) 场地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根据地震动反应谱计算结果分别将计算点按5%阻尼比50年超越概率为63%、10%和2%对反应谱进行综合,参考建筑抗震规范取值形式及安全、经济的原则,考虑到本工程高层建筑特点,在近建筑物卓越周期附近反应谱值的衰减有所控制,设计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取如下形式: T为反应谱周期;为反应谱拐点周期;为周期T时的反应谱值;为反应谱最大值;C为衰减指数。依据该反应谱的形式和图6.3.1中反应谱曲线确定各场地设计反应谱各参数。图6.3.1中折线即为标定的设计反应谱曲线,场地地表的设计反应谱参数见表6.4.1,为地震影响系数。表6.4.1 场地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参数表场地参数50年超越概率63%10%2%公寓35.5106.6203.40.100.100.100.400.500.602.72.52.41.101.201.200.090.250.46酒店30.892.5182.90.100.100.100.300.350.452.72.62.51.001.051.100.080.240.452 结果分析本次工作地震动参数确定的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结果与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确定该工程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相比较高,主要原因为获得了对沧口断裂活动性新研究成果的认识,增加了沧口潜在震源区,突出了近场区的地震危险性贡献。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0.40s)有所差别主要原因是建筑物不同地层对基岩谱放大结果所致。3 场地地震动时程合成结果对归准的5%阻尼比的50年超越概率水平为63%、2%场地设计反应谱依据以上强度包络函数分别合成了不同场地三个不同相位的地表加速度时程共12条,如图6.4.1、6.4.2。可供时程分析计算时参考。各相位时程与设计谱拟合情况同时附图于后。图6.4.1 公寓场地地表人工地震动时程曲线及拟合情况图6.4.2 酒店场地地表人工地震动时程曲线及拟合情况7 结论及使用说明7.1 结论1、 该工程场地在大地构造上位于苏北-胶南断块内。对工程场地由影响的主要活动构造带有沂沭断裂带和黄海断裂带,它们对区域强震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沂沭断裂带地准活动对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有较大影响,该带地震活动具有强度大、频次低、复发周期长的特点。南黄海断裂带内的地震活动强度低于沂沭断裂带,其地震活动对工程场地也有一定的地震危险性贡献。2、 区域内的地震活动具有时空非均匀性特征。空间上表现为条带和网络分布,时间上表现为平静与活跃相间分布的周期特征。据地震史料,工程场地历史上遭受的地震破坏主要来自邻区强震活动的影响,其中,对工程场地影响最大的是郯庐地震带和南黄海地震带。3、 近场区内发育有山相家-郝戈庄断裂、胶南-日照断裂、沧口断裂、黄山断裂、千里岩断裂和潮连岛南断裂。其中,沧口断裂的中、南段和千里岩断裂中段在晚更新世发生过构造活动,其它断裂晚更新世以来均没有发生过构造活动。沧口断裂距离场地最近处约6公里,其对工程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具有一定贡献。在场址周围30km的近场区范围内,自1970年至2007年12月共发生级地震14次,其中2.02.9级地震12次,3.03.9级地震2次。根据近场区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和地震活动的研究结果,结合不同震级档发震构造条件,综合分析认为近场区具有6.5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条件。4、 场区地形较平坦。地貌类型为冲洪积平原。场地地层结构简单,层序清晰,第四系主要是由全新统人工填土层和冲洪积层组成,下伏基岩主要为燕山晚期花岗岩。经现场勘察,结合钻探和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分析,场地不具备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以及砂土液化等地震地质灾害的地质条件。经判定,场地也不具备发生砂土液化的地质条件。5、 根据地球物理勘探结果,结合岩土勘察资料,确定场区内无断裂通过。场地地脉动卓越周期值为0.150.19秒。场地内钻孔的等效剪切波速介于140250之间,覆盖层厚度介于350m之间。根据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划分场地土类型的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可以确定场区为类建筑场地。6、 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工程场地50年超越概率为63%、10%和2%的基岩加速度峰值分别为17.0、66.9、136.5。7、 根据基岩地震动反应谱计算结果,参考有关抗震规范取值形式及安全、经济的原则,确定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形式如下: T为反应谱周期;为反应谱拐点周期;为周期为T时的反应谱值;为反应谱最大值;C为衰减指数。图6.3.1中折线即为归准的设计反应谱曲线,场地地表的设计反应谱参数见表7.1.1,为地震影响系数。表7.1.1 场地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参数表场地参数50年超越概率63%10%2%公寓35.5106.6203.40.100.100.100.400.500.602.72.52.41.101.201.200.090.250.46酒店30.892.5182.90.100.100.100.300.350.452.72.62.51.001.051.100.080.240.458、 将5%阻尼比的50年超越概率水平为63%、2%场地设计反应谱分别合成了三个不同相位的地表加速度时程共12条,如图6.4.1、6.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