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第二章-能量_第1页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第二章-能量_第2页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第二章-能量_第3页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第二章-能量_第4页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第二章-能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能量,食品学院食品化学教研室雷红涛,第二章能量,一、能量的来源与能值二、人体的能量消耗三、能量代谢测定四、能量平衡五、能量的供给,新陈代谢生命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物质代谢,同化作用,能量代谢,异化作用,1能量来源:,人体只能利用食物中蕴藏的化学能(C-H)。ATP既是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又是直接的功能物质,肌酸磷酸(CP)是ATP的主能库。单位:卡(cal,kcal),焦耳(J,kJ)能量来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Sarccharide糖类,体内的主要功能物质:供给量70%的人体所需能量。特殊重要性:脑组织的唯一来源贮能形式:肝糖原:量少,维持血糖水平肌糖原:量多,骨骼肌运动供能途径:有氧氧化无氧酵解,FAT脂肪,特点:各种能源贮存的主要形式;氧化时放能多,短期饥饿时供能。存在形式:组织脂质:细胞成分,以类脂为主,不是能源。贮存脂质:供能物质。,PROTEIN,各种细胞主要成分,供能不如糖、脂重要。特点:特殊情况下供能,极端消耗时体内氧化不彻底,释放能量少。,不同的营养素蕴含的能量不同,它们为人体提供能量的多少还受消化因素的影响。,能值:能量值,或热能值。,食物能值(热能系数):食物彻底燃烧(体外燃烧)所测得的能值。,生理有效能量值:食物中人体可利用的能值。生理有效能值=(食物能值代谢废物能值)相应的消化吸收率,如:蛋白质的食物能值为23.64kJ,代谢产物中含有具有一定能量的尿素、尿酸、肌酐,它们的能值为5.44kJ,蛋白质的消化率92%。蛋白质的生理能值为(23.64-5.44)92%=16.7(kJ),不同物质的能值kJ/g(kcal/g),二、人体的能量消耗,(一)基础代谢,基础代谢(BM)n,m,五、能量的供给,依据能量的需要量来供给1、生活观察法体力活动所消耗的能量BM估算食物特殊动力作用2、体重平衡法3、要因计算法4、参考能量DRIs。三大产能物质占总能量供应的比例:碳水化合物55%65%(原60%70%),脂肪20%25%(原20%30%),蛋白质10%14%。,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按照等能定律从能量供给上讲,3种物质比例的变化并不影响能量的摄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代替。不同营养素有各自特殊的生理作用,长期摄取单一会造成营养不平衡,影响健康。一般条件下,碳水化合物是主要能量来源,其次是脂肪,蛋白质的主要作用不是供热。,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各类食物中,粮谷类和薯类含碳水化合物较多,是我国膳食热能主要来源;油料作物中富含脂肪,大豆和硬果类含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是膳食热能辅助来源之一;蔬菜、水果含热能较少。动物性食品含较多的动物脂肪和蛋白质,也是膳食热能的重要构成部分。既保持植物性膳食结构特点,防止高热能高脂肪膳食的滥用,又在满足机体对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