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德国新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ppt_第1页
6德国新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ppt_第2页
6德国新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ppt_第3页
6德国新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ppt_第4页
6德国新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德国新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14.1概述,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帝国建立,完成了德国统一的历史大业。政治的统一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工业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三,90年代后又赶上英国而仅次于美国。同时,普鲁士政府推行自上而下的农业改革,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迅速发展起来。19世纪末,德国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级。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引起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德国在70年代巴黎公社失败以后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德国工人运动发展促使德国资产阶级与容克地主阶级进一步结合,它们一方面对工人运动进行镇压,另一方面又展开改良性的社会改革运动,力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加强国家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干预、控制,以防止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在德国新的历史条件下,一批年轻的经济学家,随袭旧历史学派的传统,进一步发展了历史学派的理论,被称为新历史学派。制度学派是19世纪末开始在美国产生的美国独有的经济学派,它是当时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理论上的反映,受德国历史学派的影响较大。,14.2德国新历史学派14.2.1新历史学派的形成,统一后的德国思想领域较为活跃。1870-1872年一批大学教授筹设德国社会政策学会,并展开了新论战.论战主要反映当时德国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和社会改良主义思想之间的斗争。原来对政治与社会问题不太关心的大学教授从些开始强烈主张国家采取措施解决“社会问题”。他们因此成为德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和报界攻击对象,被讽刺为“讲坛社会主义”。而社会政策学会核心人物施穆勒则公开宣布接受这一名称。施穆勒把罗雪尔等三人的理论体系称为旧历史学派,而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称为新历史学派,与讲坛社会主义在学说史上是同义词。这个阵营的成员大多是旧历史学派的弟子或接班人,是享有声誉的社会政策论学者和社会改良主义者。,14.2.2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的特点,(1)新历史学派怀疑经济学者是否真的能揭示经济规律.尤其否认古典的抽象演绎法。他们提出并论证历史归纳法,认为只有在搜集大量资料以后,运用历史归纳法才能得到某些正确结论。(2)新历史学派根据统计学的发展,强调用历史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考察现实经济问题。他们把旧历史学派的方法称为历史的生理学,主张用历史统计法来取代。,(3)新历史学派已不像旧历史学派那样主要与古典经济学说相对立,新历史学派也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处在对立中,力图用社会改良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工人运动。(4)新历史学派强调伦理道德因素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历史学派批评以前的经济学家,只从自然的和物质的观点来研究经济,完全忽略了伦理道德等精神因素,认为经济问题只有和伦理道德相联系才能得到说明和解决.这种观点成为新学派改良主义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14.2.2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的特点,(5)强调法律对经济的制约关系.历史学派认为个人的经济地位并不决定于18世纪的经济学家所主张的“自然权力”,而是决定于法律制度,而法律制度是历史的产物。一个时代的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是不可分割的。在财产私有制下,经济自由、财产权利、契约关系等都是以法律为依据的,因而也是能由立法所更改的。这一点成为新历史学派主张利用立法手段进行社会改良的依据。,(6)强调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宣传国家的超阶段性.新历史学派认为.人们之间有比个人间和阶段间更基本的一种道义结合。国家就是这种道义结合的具体机构。他们探讨了国家的发展、职能等,并赞美和推崇当时的普鲁士帝国,把它说成是在阶级之上,为整个社会利益而奋斗的社会王国。新历史学派不仅提出理论,而且热衷于提出各种政策主张。他们提出的改良主义政策涉及工厂立法、劳动保险、工厂监督、劳资纠纷仲裁、某些行业的国有化、城市土地私有权的限制、财政赋税改革等。,14.2.3主要代表人物的经济学说,(1)瓦格纳的经济学说阿道夫瓦格纳(1835-1917)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是基督教社会党的重要组织者和成员、社会政策学会创立者之一。他积极支持俾斯麦的政策,反对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也不过反对马克思主义,提倡洛贝尔图斯和拉萨尔的国家社会主义。瓦格纳强调国家的作用。他认为国民经济的结构可分为三类:营利性经济组织、慈善性的经济组织和强制性的共同经济组织。其中,强制性的共同经济组织必须保障赋予国家的任务的完成。,在社会改良中,他认为国家是最主要的支柱。他提出国家社会主义的简短纲领:(1)形成更好的生产程序;(2)防止利用经济周期的变动,制止投机活动;(3)让下层阶级能享受由生产力提高所获得的物质生产成果和文化财富,包括提高工资、缩短工时,废除童工和女工、扶助老弱废残、保护寡妇和孤儿等;(4)经济和社会政策归国家和公共团体管辖;(5)改组财政体制,主要在交通、银行、保险等推进“国营化”和“公益化”;(6)筹措财源的目的在于保护下层阶级利益;(7)通过国家“租税政策”干预社会分配。瓦格纳强调社会改良应先上层后下层,其主张立足于上层阶级在道义上的反省和国家的干预。,14.2.3主要代表人物的经济学说,(2)布伦塔洛的经济学说约瑟夫路德维希布伦塔洛(1844-1931)主张工人阶级的团结和自由,强调工会的作用。他认为,工会的宗旨构成资本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他不反对资本主义,反而认为资本主义能使社会获得进步,因此,他强调工会的使用是可以使“劳动力”在出售时获得有利的条件,说明工人阶级只有通过自己的团结,才能贯彻自己的“利己心”,从而按“劳动力”价值出卖。布伦塔洛是社会政策学会的积极推动者,他的研究与政策主张许多是以工会和工人为中心的。但他是站在反对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的,从“有组织的资本主义”角度出发,力图以不需要更替政权的和平途径来实现社会改革,14.2.3主要代表人物的经济学说,(3)施穆勒的经济学说古斯塔夫施穆勒(1838-1917)早年受自由主义思想影响,但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意识到“旧中间阶层”(包括自耕农、城市手工者和中小商人)没落的趋势和“新中间阶层”(白领、工人、职员、经理、公务员等)的发展,因而认为,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稳定,需要阻止“旧中间阶层”的继续没落,保护“新中间阶层”。,施穆勒强高强经济学的历史性及其与道德的关系。他认为,如果人类只立于自然必然性的规律之下,那么,经济学可称为数学的学问,所研究的也只有自然规律了,并成为永恒的不灭真理。然而,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受地点、时间、国民性等制约,必须有历史的基础。他认为,国民经济学是介乎应用的自然科学和比它更重要的精神科学之间的科学。经济现象既体现自然的、技术的关系,同时又是伦理的、心理的关系、经济组织不外是由这些经济规律和伦理所规定的生活秩序。他把生产、交换、分工、劳动、工资等不仅看做是经济技术的范畴,而且视为伦理心理学的范畴。因此,新历史学派也被称为历史的伦理学派。,施穆勒在研究社会发展时,区分了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1)种族和马克公社经济;(2)村落经济;(3)庄园经济;(4)城市经济;(5)领域经济:(6)国民经济。施穆勒是19世纪80年代经济方法论之争的主要论战者,以后奥地利学派和历史学派之间的争论持续了20年,成为学说史上一次重要的“方法论之争”。,14.3美国的制度学派14.3.1美国的制度学派的产生及其特点,美国制度学派是19世纪末产生的一个重要经济学流派,它是作为传统经济学的批判者面目出现的。制度经济学认为,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是把制度既定作为前提,采用数量分析的一种关于数量的学说。而现实社会并不总是合理的、自然的,社会制度也不是保持一成不变的。所以,制度经济学要采用“质”的分析方法,要研究社会制度的演化和变迁。,制度学派在理论内容和方法上都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1)与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不同,制度学派不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天然合理、尽善尽美的制度,而是承认它存在缺陷,因而他们对现存资本主义提出了各种批判。不过,他们的批判是改良的。(2)制度学派吸收了德国历史学派的方法,以历史的、心理的和法律的因素来解释制度,力图探讨各种社会制度的存在特点、产生原因和演化进程。他们对制度的分析在本质上属于历史唯心主义。(3)制度学派以相对的和进化的观点解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演变,一般来说,是否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性飞跃的。(4)与传统经济学主张自由放任不同,制度经济学极力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积极的干预,强调政府在调节和管理经济中的作用。(5)制度经济学在以后长期的发展中,发展出各种制度分析方法,包括结构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社会文化分析方法等。,14.3.2凡勃伦的制度经济学说,托尔斯坦凡勃伦(1857-1929)学习、研究涉猎很广,包括哲学、心理学、自然、历史、考古学和生物学。凡勃伦以新的“本能主义”心理学作为他的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他认为,传统经济学以连心的“苦乐主义”心理学为哲学基础,断言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好的趋势,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苦乐主义”实际上把人看成是被动的,他们只受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的动机和感觉的支配,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因此,以这种观点为前提的关于自然规律的量说、自由放任理论等,也都与事实不符。凡勃伦以新的心理学为基础,把本能引入经济学领域,用以解释人类的经济活动。他认为对社会经济生活和制度起决定作用的本能分为三类:即父母的天性、工作的本能和随便的好奇心。他的制度分析就建立在这种心理概念基础上。,14.3.2凡勃伦的制度经济学说,凡勃伦把制度定义为“广泛存在的社会飞惯”。他认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而生产方式所由构成的是,在某一时期或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的综合,因此,从心理学的方面来说,可以概括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制度或一种流行的生活理论。”他把私有制、价格、市场、货币、竞争、企业政治机构、法律、谋利行为等,都说成是制度。这些制度构成所谓生活方式,它们都是来源于人类行为的目的努力,而人类行为的目的和努力又取决于本能,或性格上流行的类型。凡勃伦以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说明人类思想、习惯等制度的演进。他一方面认为现代制度是由它们在远古时代的历史胚胎中演化而来的,另一方面又认为制度今后的进化和发展难以预料,社会形态的深化没有规律。,凡勃伦认为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有两个主要制度:一个是满足人类物质生活及工具供给的生产技术制度,另一个是财产所有权或金钱关系制度。生产技术制度是出于人类的工作本能,财产所有权和金钱制度是出于人类的虚荣本能。他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时代,(1)野蛮时代;(2)未开化时代;(3)手工业时代;(4)机器方法时代。他详细论述了这几个时代,两种制度的发展和变化。,14.3.2凡勃伦的制度经济学说,凡勃伦认为,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也即机器方法时代,两种制度的具体形式就表现为“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在工业中,机器工业已居统治和支配地位,就所有权来说,表现为资本的所有权,而工业技术的运用则完全不以企业家的意志为转移。凡勃伦认为,工业和企业的矛盾和树立就是资资本主义缺陷的根源。因为,“企业经营”统治着“机器利用”,把价格保持在较高水平上,限制了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采用,导致了经济萧条。,由于“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的对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