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一般把人的气质分为几种_第1页
心理学中一般把人的气质分为几种_第2页
心理学中一般把人的气质分为几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性中的气质,是指人的情感发生的速度、强度,情感发生的外部表现和活动的灵活性等方面特征的综合。气质为人们增添了独特的色彩,但这些特点并非偶然地彼此结合,而是有规律地互相联系着,从而构成代表一定组织结构的气质类型。心理学一般把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不可遏制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抑郁质(弱型)。实际上,纯粹属于一种气质类型的人是不多的。一般人往往兼有几种类型的气质特征,也有的属于各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因此,在判定人的气质时,应作具体分析,不能模式化。气质类型本身并无好坏、优劣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做好人本管理工作,就要发扬人的气质类型的积极方面,克服和避免其消极方面。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体掌握每个人的气质特点。实践证明,对主要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管理中要注意“避开锋芒”,注意运用耐心的启发诱导方式;在情绪对立时,要“冷处理”。对主要属于“多血质”类型的人,可以给予更多的活动机会和任务,使他们在完成任务中不断战胜困难,得到提高;但在工作中要防止出现懈怠和见异思迁的情况,加强其自制力,注意对稳定性及耐心品质方面的训练。对于主要属于“粘液质”类型的人,注意少用指责,不要以冷对冷,不能求之过急;要多加鼓励,肯定成绩,多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要允许他们有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对主要属于“抑郁质”类型的人,要多体贴关心,避免公开指责和太强烈的刺激,使他们丧失自信心;要为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条件;对他们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以鼓舞他们前进的勇气和信心。 1987年,美国心脏病专家弗里德曼说:“尽管把任何一个心理因素都说成是病因,还为时过早,也过于武断,但人格对于健康具有潜在的影响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近日,在一个心身疾病诊疗会议上,有专家提出,现代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共患某种疾病的人,其性格有类似之处。难道人的性格和身体健康确实有关?为什么A型性格易得心脏病,C型性格易患癌症呢? 发现:出生日和疾病有关 国内外研究均证明,性格和疾病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特定关系。 事实上,不止血型分ABO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心理学把人的性格也分为A、B、C、D四种主要类型,而且它们还跟人的得病几率密切相关。“性格和疾病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特定的关系,这个结论已经被国内外研究证明。”作为心理学专家,张建新博士肯定地指出,性格和疾病有关。 目前已发现的研究表明,A型性格的人争强好胜,时间观念和上进心都很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力求占据领导者的地位。这种人压力比较大,容易紧张、激动,他们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是人均水平的2-3倍。 而B型性格的人一般不容易发病,因为他们很满足于现状,知足常乐,内心很平静,没有大的情绪波动,所以他们的发病率就相对很低。 C型性格的人总是忍气吞声,强烈压抑自己的情绪,张建新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传统妇女,她们吃苦耐劳、默默承受,家里的苦难都自己一个人苦苦撑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样的人最容易得癌症。” 而D型性格又称“忧伤人格”,他们最明显的表现是消极忧伤和孤独压抑,而这些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心理危险因素。 “这些疾病都跟人所承受的压力有关。”张建新博士用一句话做了相应解释。接下来,他又向记者提供了国内的一组相关数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曾对4万名健康个体做调查,他们发现,当今社会A型性格人群有所上升。拿上海地区为例,1984年A、B型人群比例为7:10,而到1999年时已经跃升16:10。A型性格人数的增多,似乎和现代社会的竞争加快有所对应。 事实上,每种典型性格都可能是致病的危险因素。 性格中究竟什么心理因素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国内有关资料表明,A型性格占冠心病人数的70.9%。北美也有一组研究表明,心肌梗塞发病率A型性格者较B型性格者高2-4倍。那么,A型性格的人为什么易患冠心病呢? 美国心脏病专家弗里德曼研究后认为,具有A型性格的人办事节奏快,有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遇到困难从不罢休。多数人处于领导地位,他们过于追求事业和功名,却常常忽视个人健康状况,从而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经常处在紧张和压力当中。这种情形不禁让人联想起前不久刚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由于人的大脑皮层受到强烈持久的刺激,所以极易发生紊乱,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促使血小板聚集,增大血液粘滞性和凝固性,导致血脂增高等。如果人们长期反复地处于紧张状态中,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就极易形成冠心病。 在早期研究当中,专家普遍认为A型性格的人容易得心血管疾病。但事实上,近代研究越来越细化,研究人员不再按照简单的性格分型来做解释,对于性格和疾病的关系,他们做了更细致的分析,现在已有切实证据表明,在A型性格的人中,最易导致心血管病形成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愤怒”和“敌对”这两种心理因素。 与A型性格相比,D型性格发现的相对较晚。荷兰学者De-nollet在长期工作中发现,有一群病人很特别,这群人康复起来速度慢,而且特别容易再次发作,且死亡率比其他病人高。在研究后,他于1996年提出了“D型人格”的概念。 D型性格的提出,既是对以往与疾病相关的ABC型性格概念的扩展,也是对已有性格和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证据的整合。 “D型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浓厚的消极情感和社会退缩倾向。”于肖楠,中科院心理所的在读博士生,在张建新老师的带领下,她把研究目光对准了这种新型人格。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真正对心脏病起作用的心理因素,可能不单纯是消极情感,而是慢性的心理忧伤。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医学心理学领域尚未引入这个概念。 于肖楠详细介绍了D型性格人的表现:“他们经常感到烦躁、紧张,无缘无故的担心,而且对自我抱有消极观念,在他们眼里,这个世界冲突迭起。另一方面的表现就是社会退缩,他们总是窝在自己的圈子中,不愿意跟他人交往,哪怕交往也往往有很多顾虑。” 需要强调的是,这两种心理因素必须同时出现,才能给心脏带来破坏作用,任意一个单独因素都不会产生强烈的影响。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这种心理危险因素和他的生活质量下降、病情复发甚至死亡有着密切联系。根据这一标准,大约有20%的正常人群、27%30%的冠心病病人具有D型人格,而这一比例在高血压病人中达到了50%。 有证据指出,在应激状态下,D型性格人的交感肾上腺系统和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轴同时激活,这样会产生强烈的唾液皮质激素,这种生理方面的超强反应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直接原因。此外,D型性格的其他不健康行为方式和心理因素(如自我孤立、缺乏社会支持等),可能也是致病的间接原因。 学会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每个人需要保持的。 看来,每种性格特点都和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很多疾病的发病基础,又可以改变许多疾病的发展过程。所以,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扬长避短,把性格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在此,心理专家根据不同类型的性格人群,也给出了适当的建议和方法。 张建新指出,A型性格的人紧张过度,压力过大,不如在工作之余多加强户外运动、听听音乐,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