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MR表现ppt课件_第1页
骨髓MR表现ppt课件_第2页
骨髓MR表现ppt课件_第3页
骨髓MR表现ppt课件_第4页
骨髓MR表现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髓MR表现,1、正常骨髓3个主要成分:骨髓组织、脂肪细胞及其支持结构骨梁。 骨髓组织和脂肪细胞的比例随人体对年龄和血液供应的需求而不断变化。 红骨髓:由约40%的水、40%的脂肪和20%的蛋白质构成,树枝状静脉窦系血管网黄骨髓:约15%的水、80%的脂肪和5%的蛋白质丰富,其中有分支少的毛细管状的薄壁小静脉血管网。 正常骨髓MR表现,2、红骨髓和黄骨髓的分布随年龄性别不同而不同,由婴儿向成人进行生理转化:全红骨髓(胎儿期)、成人型骨髓(约25岁)、外周骨向中心轴骨以大致对称的形式转化为黄骨髓,3、成人型骨髓分布、4、中心轴骨的MR信号特征、颅骨的一般在20岁前完成,3月、10岁、27岁、5月,脊柱是成人红骨髓分布最多的部位之一,T1WI上椎体信号例外的T1WI整体信号特征:椎体信号强度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椎体局部信号具有不均匀性和局部上升的特征。 6、7岁、25岁、42岁、66岁、7、Ricci采用三型四分法总结椎体信号特征与年龄的相关性: I型:均匀低信号,但椎体静脉上、下方可见线状高信号,多见于20岁以下年轻人;8、ii型:椎体周围末板和角部带状或三角状高信号, 9a :椎体模糊弥漫性点状高信号b :椎体边缘清晰呈现弥漫性斑片状高信号,10、骨盆(髋臼除外) T1WI信号: 1岁以内均匀性中等的信号(高于肌肉但低于皮下脂肪)达到2-10岁时,髋臼和髂前棘开始出现高信号, 其馀部位呈中等信号后,随年龄增长信号进一步上升,出现更明显的片状高信号,整个骨盆信号分布不均匀。 在髋臼区,2岁以后显示局部T1高信号,不随年龄变化,11,I型:髋臼部片状高信号,II型: I型加上髂骨及骶髂关节有高信号,随年龄逐渐减少(多见于30岁以下),II型逐渐增加(多见于40岁以上) 外周骨的MR信号特征,肱骨的骨髓转换中,肱骨内的黄骨髓最初出现在近侧骨髁上(出生后3月左右),之后成为骨干,13、近侧骨髁和骨干在6岁前基本转换完毕的近侧干髁端在6-10岁时才出现红、黄骨髓混合的T1WI显示不均匀的中信号,15岁成年人约1/3近端完全由黄骨髓构成。 在STIR序列中,近端的骨干端显示中度信号,骨干端和骨干端显示低信号。 14、15、地图型、均匀黄骨髓型、16、股骨黄骨髓转换:骨髁和大转子(出生后约6-12月)骨远侧干髁端近端干髁端(散在高信号)。 10岁时骨髓转换基本完成的远侧干骨端10-20岁T1WI信号上升明显20岁以后,股骨整体骨髓转换基本完成,表现出近侧干骨端可留红骨髓的T1WI中的高信号,除此之外其馀区域均为高信号。17、18、8岁、11岁、34岁、19、骨髓逆转换、人体因各种原因需要的血液量超过现有的红骨髓造血能力时,黄骨髓逆转为红骨髓。 其过程与生理转换相反,由中轴骨向外周骨逆转。 20、骨髓常见病变MR表现,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贫血,21、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主要侵犯红骨髓。 成人急性白血病中,中轴骨和肱骨、股骨近端异常表现最明显的部分T1WI均匀,对称性广泛的弥漫性低信号(椎体信号在椎间盘以下,骨盆、胸骨和肱骨、股骨近端信号低于相邻脂肪,可接近肌肉)长骨干也可表现不同程度的T1WI低信号(常见大多数患者股骨头和大转子一般不麻烦。22、10岁以下患儿T1WI上椎体弥漫性低信号强度与同年代正常儿童红骨髓信号相同,一般难以辨别。 但是,长骨多为黄骨骨髓,外周骨的异常低信号容易用T1WI识别。23、11岁、ALL、成人、ANLL、24、31岁、ALL、25、STIR序列敏感:骨髓浸润在该序列中一般呈明显高信号(高于或明显高于肌肉)白血病细胞含水量一般高于正常红细胞含水量,因此10岁以下患儿脊柱弥漫性浸润26、急性白血病化疗后T1WI影像最为重要:化疗后1周,骨髓充血水肿和纤维蛋白沉淀,T1信号更低。 随后,随着骨髓再生,T1信号上升,STIR信号下降,这一阶段与正常骨髓像类似,“27”,化疗前、化疗后,“28”,后期,骨髓的不同程度a被置换,T1为高低相间的混合信号。 多发性骨髓瘤,中轴骨MR信号表现:骨髓信号正常:少量分散浸润骨髓弥漫性浸润:大量异常细胞广泛浸润骨髓病灶性浸润:肿瘤细胞相互聚集的结节病灶性弥漫性:局部聚集在骨髓广泛浸润之上“盐-青椒状浸润”:正常脂肪细胞、弥漫性肿瘤细胞及部分红骨髓混杂, 又称“斑状”骨髓浸润,30弥漫性灶性浸润: T1低信号背景可见一些低于结节状的信号,31、“盐-椒状”浸润、32、33、淋巴瘤、NHL通过血液早期发生骨髓浸润, HL是晚期引起骨髓浸润的NHL,骨髓浸润机会高于HL的低度恶性NHL多表现为弥漫性浸润,其中高度恶性NHL在远离髂嵴处形成病灶性异常,活检中难以发现,34、70岁,恶性淋巴瘤,35、36、16岁,Burkitt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病理改变是红骨髓总量减少,组织学改变是各部位骨髓增生下降,脂肪组织多代替急性再生障碍表现为全身骨骼障碍的慢性再生障碍骨病变是“向心性”的渐进发展(髂脊柱胸骨),38,典型的MR表现: T1WI轴骨和肱骨、股骨近端弥漫性均匀高信号,TT 39、40、骨髓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