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药理学第七章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ppt_第1页
西医药理学第七章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ppt_第2页
西医药理学第七章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ppt_第3页
西医药理学第七章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ppt_第4页
西医药理学第七章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ocalanesthetics是一种应用于神经末梢和神经干周围,可逆阻断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在清醒的条件下便于手术的药物。 31.05.2020,西药药理,2,1,作用和机制,1 .局部麻醉作用和作用机制低浓度:阻断感觉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 高浓度: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和各种神经纤维都有阻断作用。 麻醉作用的顺序:是从神经(痛觉f -温觉f -触觉f -压觉f )中枢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性神经元)到神经(植物神经运动神经)心肌传递纤维,31.05.2020,西医药理,3, 作用机制:药物与细胞膜上Na通道的结合Na通道蛋白的序列变化Na内流细胞膜的极化不能解除N冲动的发生和传导受阻局部麻醉作用(细胞外Na高时减弱局部麻醉药作用,Na低时加强局部麻醉药作用)。31.05.2020、西药处理、4、局部麻醉药作用形象、31.05.2020、西药处理、5,2 .吸收作用局部麻醉药吸收血液达到足够浓度,具有吸收作用,这实际上是局部麻醉药的毒性反应。 31.05.2020、西药药理6,(1)中枢神经系统局部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在兴奋后得到抑制,表现为初期头晕、烦躁不安、肌肉震颤。 意识模糊与全身性强直发展为阵挛性痉挛。 最后昏迷,呼吸瘫痪。 中枢神经抑制性神经元对局部麻醉药敏感,首先受局部麻醉药的抑制,引起脱抑制而兴奋。 局部麻醉药物引起的痉挛是边缘系兴奋灶扩散引起的。 苯二氮类具有强化边缘系GABA能量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对抗局部麻醉药物中毒性痉挛的效果。 中毒昏迷时应着重保持呼吸和循环功能。31.05.2020、西药处理、7,(2)心血管系统局部麻醉药有抑制作用,降低心脏兴奋性、降低心肌收缩性、延长不应期、减慢心率、减慢传导、阻断交感神经、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Bp。 心肌对局部麻醉药物耐受性高,中毒后常见呼吸先停止,应用人工呼吸抢救。31.05.2020、西医药理、8、【局部麻醉方法】临床常用局部麻醉方法可根据手术需要进行选择。 1 .表面麻醉(surfaceanaesthesia )是在粘膜表面喷洒或涂抹透过性强的局部麻醉药物,使粘膜下神经末梢麻醉。 适用于眼、鼻、喉、气管、尿道等黏膜部位的手术和检查。 31.05.2020、西药处理、9,2 .浸润麻醉(infiltrationanaesthesia )在手术区皮下或深层组织注入局部麻醉药,使局部神经末梢麻醉。 适用于静脉切开、皮下肿瘤切除等浅表小手术。 3 .传导麻醉(conductionanaesthesia )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神经干和神经丛附近,阻断其传导,在支配区域产生麻醉,用于四肢和口腔手术。31.05.2020、西医药理、10、4 .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anaesthesia )简称腰麻(spinalanaesthesia ),隔3-4或4-5腰间隙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断该部位的神经根。 适用于腹部或下肢的手术。 腰麻的情况下,交感神经受阻,因此伴有血压下降的情况较多,麻黄素可以预防。 特制药坐位给药后头痛,31.05.2020,西医药理,11,5 .硬脊膜外腔麻醉(epiduralanaesthesia,硬脊膜外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液注入硬脊膜外腔,通过该腔穿透椎间孔的神经根麻醉。 剂量比腰麻大510倍,效果慢(1520min ),硬脊膜无损伤,麻醉后不发生头痛反应。 硬脊膜外腔不通颅腔,注射水平达颈椎,不瘫痪呼吸中枢。 插入停留导管,反复注射可以延长麻醉时间。 适用于颈部至下肢的手术,特别是上腹部手术。 硬膜外麻醉也可引起交感神经麻醉,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心肌抑制,引起血压下降,注射麻黄碱可以防治。、31.05.2020、西医药理、12、31.05.2020、西医药理、13、【常用局部麻醉药】常用局部麻醉药的化学结构中含有亲水性氨基和亲油性芳基,两者由酯键或酰胺键连接,因此局部麻醉药可分为酯类和酰胺类。 31.05.2020,西药药理,14,1 .普鲁卡因(procaine )最常用,其亲脂性低,不易穿透黏膜,不适用于表面麻醉。 广泛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 此外,也可用于疲劳部位的局部封闭。 其代谢产物氨基苯甲酸(PABA )能抵抗氨基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应避免普鲁卡因与氨基磺胺类药物并用。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在给药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过敏者可以用利多卡因代替。 31.05.2020,西药药理,15,2 .丁卡因(tetracaine )又称丁卡因(dicaine ),作用和毒性均比普鲁卡因强10倍,亲油性高,渗透力强,易进入神经,易吸收血。 最常用的是表面麻醉、腰麻及硬脊膜外腔麻醉,毒性大,一般不用于浸润麻醉。 该药因血液中胆碱酯酶水解速度慢于普鲁卡因,作用长,药效约23h,31.05.2020,维持西医药理,16,3 .利多卡因(lidocaine )作用快于普鲁卡因,强而长,安全范围广,贯穿黏膜临床主要用于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用于腰麻时要注意麻醉平面,避免呼吸抑制。 利多卡因也可以用于抗心律失常。 31.05.2020、西药药理、17、4 .布比卡因(bupivacaine )是目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中作用维持时间最长的药物,约510h。 其局部麻醉作用强于利多卡因45倍,安全范围广于利多卡因,无血管扩张作用。 主要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粘膜渗透力差一般不做表面麻醉。 腰麻效果不稳定,31.05.2020,西医药理,18,【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局麻药作用易受以下因素影响。 1 .由于神经干和神经纤维粗的神经干被鞘膜包围,局部麻醉药物的作用比神经末梢低,所以传导麻醉所需的浓度高,约为浸润麻醉的23倍。 粗神经纤维(如运动神经)对局部麻醉药物的敏感性低于细神经纤维(如痛觉神经和交感神经),31.05.2020,西医药理,19,2 .体液pH局部麻醉药物易穿过细胞膜进入神经细胞,发挥局部麻醉作用。 体液pH增高,分子型增多,局部麻醉作用增强,相反细胞外液pH降低,分子型减少,局部麻醉作用减弱。 由于炎症区域内的pH降低,局部麻醉药物的作用减弱了体液的pH :影响局部麻醉药物离子化程度的phr:nhhr:nhph炎症部位、局部麻醉药物的作用、31.05.2020、西药处理、20、3 .药物浓度局部麻醉药物被一次动力学去除,其t1/2为原始血药物浓度即使药物浓度增加,局部麻醉的维持时间也不能成比例延长,反而会引起中毒。 因此,增加浓度的方法不能延长局部麻醉的作用时间。 倒不如分批注入等浓度药物更有效。31.05.2020、西医药理、21,4 .血管收缩药物局部麻醉药液加微量肾上腺素(1/1000001/200000 )后,药物局部血管收缩,药物吸收减慢,延长局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