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编,水资源资产账户部分XX省水资源管理中心2017年9月,一、核算范围和分类标准,水资源资产账户核算的范围:辖区内的所有水体,由内陆水体中的淡水和微咸水组成,不包括海洋和大气中的水。,二、核算表式,水资源资产账户包括地表水资源存量及变动表、地下水水资源存量及变动表(环境质量及变动表由其他部门填报),三、统计时间,2014、2015、2016年四、计算方法地表水和地下水存量为累计变化量,即在核算起始年,年初存量可设定为零,年末存量为当期变化量;以后各年,年初存量为上期期末存量,年末存量为上期期末存量与当期变化量之和。,五、指标解释,水资源由降水形成、可供人类利用又可更新的,赋存于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中的地表水资源以及地下饱和含水层中的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量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地下水资源量地下饱和含水层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降水和地表水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量。,五、指标解释,水资源总量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总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也可表述为当地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两者重复计算量的代数和,即地表水资源量加地下水资源量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水资源资产实物型的水资源资产为通过降水形成且可更新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核算区域水资源资产既要考虑到本地产水量,也要考虑到流入与调入核算区域的水量,以及流出与调出区域外的水量。对实物型水资源资产进行价值核算,即为价值型的水资源资产。,五、指标解释,降水形成的水资源量核算期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水资源存量特定时点上(核算年初或年末)赋存于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中的地表水资源量以及地下饱和含水层中的地下水资源量。流入与调入量核算期内流入或调入核算区域的水量。根据其来源可划分为从区域外流入、从区域外调入、从区域内其他水体流入等形式。,五、指标解释,从区域外流入量通过天然河道或人工河道(渠道)经上游流入核算区域的水量。从区域外调入量通过调水工程从区域外调入核算区域的水量。从区域内其他水体流入量核算区域内地表水体与地下水体之间的水量交换。其他水源水量经济社会使用的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常规水源外的水量,主要包括淡化海水、再生水、雨水利用、地表苦咸水、地下微咸水、深层地下水、矿井水等。,五、指标解释,经济社会用水回归量核算期内经济社会在水的利用过程中和利用后,通过地表或地下回流到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可划分为灌溉用水回归量、非灌溉用水回归量。灌溉用水回归量指灌溉用水由田间、渠道排出或渗入地下并汇集到沟、渠、河道和地下含水层中水量。非灌溉用水回归量指灌溉用水以外的用水户(主要包括工业、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等)排放并最终进入地表和地下水体的水量。,五、指标解释,取水量核算期内利用各种水利工程或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地下含水层及其他水源取用、供给河道外使用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水量。按照用水户特性可分为生活、工业、农业和人工生态环境补水4大类,统计分析中,各类用水量应根据输水损失情况折算为取水量。,五、指标解释,生活用水包括城乡居民生活及包括建筑业、第三产业等的公共用水。工业用水包括火核电工业用水和非火核电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林牧渔业和牲畜用水。,五、指标解释,人工生态环境补水指人为措施提供的维持生态环境的水量,不包括降水、径流自然满足的水量。人工生态环境补水主要包括城镇环境补水(含河湖补水和绿化、清洁用水)和农村生态补水(指对湖泊、洼淀、沼泽等的补水)。流出与调出量核算期内流向区域外的水量,根据其去向可分为流向区域外、流向海洋、调出区域外、流向区域内其他水体等类型。,五、指标解释,流向区域外水量通过天然河道或人工河道从核算区域流向核算区域外下游地区的水量。流向海洋水量从核算区域流入海洋的水量。调出区域外水量通过调水工程调出核算区域的水量。流向区域内其他水体水量核算区域内地表水体与地下水体之间的水量交换。,五、指标解释,非用水消耗量除用水消耗量(在输水、用水过程中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地表水体和地下含水层的水量)以外的从其他途径消耗掉的水量,主要包括河道和排水渠的水面蒸发以及土壤浸润蒸发、平原区潜水蒸发、蓄水工程的水面蒸发等。含水介质指地下水赋存并运移于其中的各类地质体,其空间形态、展布及其边界条件各不相同。地下水按照其含水介质可划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种类型。侧向补给量指地表水体和基岩山区补给地下水的量,不包括同一含水层上游流入和下游流出量。潜水蒸发量指浅层无压埋藏的地下水借土壤毛细上升的作用,以蒸发的方式进入大气的地下水量。,六、填报说明,1地表水存量由可监测、可统计的水库、湖泊(湿地)、河流等水体中的地表水资源存量构成。在当前技术水平下,可为不完全项,即基于所掌握的监测计量信息分别统计核算河流、湖泊(湿地)、水库等水体中的地表水量。(1)水库水存量在某一时点的水库蓄水量,统计范围包括所有大型、中型水库和重要小型水库,有条件的可通过水量平衡方法打捆方式估算其他小型水库和塘坝的蓄水量。没有观测资料的水库应进行蓄水量、水面面积估算。各水库蓄水量汇总后即为核算区域水库水存量。(2)湖泊(湿地)水存量在某一时点的湖泊蓄水量,统计范围包括常年水面面积在1km2及以上的湖泊(湿地)。根据湖泊(湿地)实测资料,统计年初、年末蓄水量,各湖泊(湿地)蓄水量汇总后即为核算区域湖泊(湿地)水存量。(3)河流水存量在某一时点河槽内存蓄的水量,统计范围包括流域面积为50km2及以上河流或纳入统计名录中的河流。可根据地理形态量测出类似于库容曲线的代表水位与槽蓄量关系,也可根据水文学方法或区域水量平衡方法推求。根据各河段实测和计算的年初、年末蓄水量汇总后即为核算区域河流水存量。,六、填报说明,2地下水存量指在某一时点蓄存在地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量(这里特指动储量,不包括静储量)。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及基础资料情况,可通过两种方法确定:(1)在基本掌握含水层组的空间结构形态条件下,测算年初、年末地下含水层水面下的水体积得到含水层的地下水储量,即利用含水层平均给水度、含水层分布面积以及年初、年末含水层平均厚度等参数计算得到。(2)在缺乏地下含水层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可将年初存量赋值为零,年末存量为核算年地下水蓄变量或结合水资源存量及变动表中的存量增加、存量减少等各项指标计算得到。,六、填报说明,3降水形成的水资源量包括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两者之和即为水资源总量。(1)降水形成的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地表径流量,等于河川径流量减去河川基流量,可根据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以下简称公报规程)附录B.7得到。(2)降水形成的地下水地下水体中参与水循环且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降水入渗补给量,可根据公报规程附录表B.7得到。北方地区,对于单一山丘区,等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对于单一平原区,等于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量;对于山丘与平原混合区,等于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量加上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南方地区可按照公报规程简化处理,等于基流量加上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六、填报说明,4流入与调入量包括从区域外流入量、从区域外调入量和从区域内其他水体流入等类型。(1)从区域外流入量包括从区域外流入地表水和从区域外流入地下水。从区域外流入地表水指通过天然河道或人工河道经上游流入核算区域的地表水量,即入境水量,可由公报规程附录表B.5得到。从区域外流入的地下水指从核算区域外流入核算区域的地下水量(侧向径流补给量),可根据入境断面监测资料、泉水溢出量等估算。(2)从区域外调入量指通过调水工程从核算区域外调入核算区域的水量,可由公报规程附录表B.11中跨核算区域调水量或相关监测、统计成果得到。(3)从区域内其他水体流入指核算区域内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之间的交换的水量。从核算区域内地下水体流入到地表水体的水量为河川基流量,可由公报规程附录表B.6得到。从区域内地表水体流入到地下水体的水量为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含河道入渗(其中河川基流补给量是重复量,需扣除)、库塘入渗、渠系入渗、渠灌田间入渗等项补给量,可由公报规程附录表B.6得到。,六、填报说明,5其他水源水量包括淡化海水、雨水利用、再生水、地表苦咸水、地下微咸水、深层地下水和矿井水等。(1)将被利用的淡化海水、雨水、再生水、地表苦咸水对应填到地表水中。再生水是指集中处理后供给经济社会利用的废污水处理和再利用的水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的水量,直接排放到河道的水量则计入经济社会用水回归量中,此处不重复计算。可由公报规程附录表B.11得到。(2)将开采的深层地下水、利用的矿井水和地下微咸水对应填到地下水中。,六、填报说明,6经济社会用水回归量核算期内经济社会用水(取水)回归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总水量。回归水量可根据其类型划分为灌溉用水回归量、非灌溉用水回归量。(1)灌溉用水回归量可根据灌溉用水量及灌溉水回归系数、渠系入渗量、田间入渗量和井灌回归量等计算。灌溉用水回归地表水量=灌溉水量地表水回归系数。灌溉用水回归地下水量=渠系入渗水量+渠灌田间入渗水量+井灌回归补给量。由于渠系入渗、渠灌田间入渗等已包含在从区域内其他水体流入地下水中,为了不重复计算,这里仅填写井灌回归补给量,可根据公报规程附录表B.6填报。(2)非灌溉用水回归量非灌溉用水回归到地表水体的水量11,2,可通过排水总量(含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的水量)乘以入河系数计算,参考公报规程附录表B.16填报。非灌溉用水回归到地下水体的水量11,3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不填报。,六、填报说明,7用水量采用公报规程所确定的供水量与用水量的统计口径,各项指标均可以通过公报规程附录表B.12和B.13得到。,六、填报说明,8流出与调出量可分成流向区域外水量、流向海洋水量、调出区域外水量和流向区域内其他水体等类型。(1)流向区域外水量包括流向区域外地表水和流向区域外地下水。流向区域外的地表水是指核算区域地表水通过天然河道或人工河道流向区域外下游地区的水量,即为出境水量,包括从区域内流向界河的水量,可由公报规程附录表B.5得到。流向区域外的地下水是指核算区域地下水侧向流出水量和泉水溢出量。(2)流向海洋水量从核算区域流入海洋的水量,内陆地区不填报。可由公报规程附录表B.5得到。(3)调出区域外水量通过调水工程调出核算区域的水量,调出水量直接采用监测、统计结果。(4)流向区域内其他水体核算区域内地表水体与地下水体之间的转换水量,与从区域内其他水体流入对偶相等。流向区域内其他水体的地表水,为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量,数值上等于,可由公报规程附录表B.6得到。流向区域内其他水体的地下水,为地下水向地表水转化量,为河川基流量,数值上等于,可由公报规程附录表B.6得到。,六、填报说明,9非用水消耗量包括地表水非用水消耗量和地下水非用水消耗量。(1)地表水非用水消耗量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水体的水面蒸发量,及排水设施的排水蒸发量等。(2)地下水非用水消耗量主要为潜水蒸发量。(3)当该指标无法通过测算时,可作为平衡项处理,以满足相关数据的平衡关系,并复核填报数据的合理性。,六、填报说明,10.地下水资源变动(1)侧向补给量=河湖渠网侧向补给量+山区侧向补给量河湖渠网侧向补给量。计算公式为:Q侧=KIBMT。式中:Q侧为河湖渠网侧向补给量;K为主要供水含水层渗透系数(m/d),由抽水试验获取;I为地下水平均水力坡度,由地下水水位换算;B为补给带宽度,由含水层与地表水接触关系确定;M为主要供水含水岩组厚度(m),有钻孔确定;T为河流渗入补给时间,由江水位与地下水水位确定。山区侧向补给量,湖北省仅汉北的京山县长滩至石龙一带与平原岗地承压水衔接构成转化关系,其转化量采用断面法计算。襄阳以南的江汉两侧、泥嘴欧庙一段,虽有地下水山前转化补给平原岗区,因其在短程内排泄入江,故不参加计算。(2)潜水蒸发量(Qz)8,计算公式为:Qz=0.1F式中:为蒸发强度,由气象部门提供;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汽车齿轴零件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双方协议离婚后独生子女抚养权及监护责任转移合同
- 离婚协议书:知识产权分割及商业秘密保护
- 商品混凝土供应与施工衔接技术方案
- 离婚补充协议孩子抚养费支付与子女医疗费用保障合同
- BIM技术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可视化应用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企业绿色产品设计与生命周期评估报告
- 2025年光伏建筑一体化在生态建筑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印度尼西亚风能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咨询殡葬方案的电话
- TCACM 1476-2023 医疗机构小儿推拿技术规范
- 2025年度汽车报废回收企业股权转让与资源利用合同
- 劳动合同范本合同模板
- 现场5S管理问题及改善
- 2025年公务员遴选结构化面试万能修订稿
- 氢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临床试验监查员工作总结
- 《目录学概论》课件
- DBJ51-T 184-2021 四川省预成孔植桩技术标准
- 电商行业农产品电商运营与推广策略方案
- 《保密意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