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晶水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对生命尤为重要。 水有许多特殊性质。 例如,水结冰不但体积减少,反而增大,水为4C时密度最高,水的比热和气化热等比普通物质大。 这些现象都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即结合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图4-库-8冰-ih的结构图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两个h-o键为104.5角。 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范德华力,但相互作用方式有其特殊性。 当它形成晶体(即冰)时,一个水分子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的氧原子相互吸引,形成如图4-库-8所示的特殊晶体结构。 图中的大圆圈表示氧原子,小圆圈表示氢原子,其中,各个氢原子的一端与氧原子共价键(用短实线表示),另一端与另一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以范德华力连接,这些键合方式称为“氢键”,在图中用虚线表示。 氢键本质上是范德华力,由于其强度远比另一侧的共价键弱,因此氢原子不是两个氧原子的正中间,而是由氢键连接的两个原子的距离远,在图中虚线画得比实线长。冰晶是六角晶系,它是比较特殊的晶体结构,每个水分子与另外三个水分子相连(每个水分子的两个氢原子分别与另外两个水分子的氧原子相连,其氧原子与第三水分子的一个氢原子相连)。 由于氢键的特殊方向,冰的晶体结构内部“宽阔,不像金属晶体那样密集,因此在水制冰过程中体积不像大部分物质那样缩小,反而膨胀,即冰的密度比液体水的密度大,冰在0C吸热溶解于水后,水的氢键结构只有约15%断裂,其馀的85%为但是,这15%的氢键崩溃后,体积显着缩小(约缩小1/10 )。 水的温度一上升,水的氢键结构就会逐渐崩溃,到了20C水的氢键就会变成大约一半,到了100C的沸点,水中还残留着大约20%的氢键结构。 随着温度的上升,一方面氢键结构崩溃,水的体积缩小,另一方面热膨胀现象起着水的体积膨胀这两个要素的作用。 从0C开始升温的初期阶段,由于氢键的解体发挥了主要的作用,水的体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少,4C中体积最小,密度最大,4C以后,温度进一步上升,发挥主要作用的是热膨胀,因此4C以后,水也像很多物质一样热膨胀收缩氢键本质上是范德瓦尔斯力,但比一般的范德瓦尔斯键强。 冰在升华直接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吸收热,称为升华热,吸收的热大部分解氢键,小部分克服一般范德华键的作用,前者约占3/4,后者约占1/4。 具体而言,0C时的冰的升华热约为51.0 kJ/mol,其中,为了破坏氢键需要37.6 kJ/mol,其馀为13.4 kJ/mol是克服一般范德华键所需要的能量。水在温度上升过程中氢键逐渐崩溃,崩溃氢键需要很大的能量,因此水的比热比普通物质大。 水的汽化热和升华热也比一般物质大,其原因也是需要克服氢键。氢键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就是液态水。 水是生命的重要源泉,前面提到的水的一些特性,对生命是极其重要的。 水有很大的比热和汽化热,水成为地球上的热调节库。 我们地球昼夜温度变化和季节温度变化小,这是对生命生长发育极为有利的水在4C,密度最大,在4C以下冷冻过程中,体积膨胀,对流现象停止,河流湖海在冬季结冰时,从上面开始结冰,但底水仍保持4C的温度,因此水的运动和植物不会结冰水的这一切特性都与氢键有关,这是我们氢键在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一般来说,每种物质在温度、压力等变化时都呈现出不同的物质状态,研究物质状态的变化对于开发新材料和新物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深刻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熔化凝固物质从固相变为液相,从称为熔融的液相变为固相,称为凝固。在一定的压力下,结晶上升到一定的温度,熔融的温度叫做熔点,相反的过程,即从液相变化为固相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在熔融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吸收或释放相变潜热。 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同温度的液体中溶解时吸收的热量称为溶解热。相反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称为凝固热,溶解热等于凝固热。在熔融和凝固的过程中有固相和液相,加热后变成液相,散热后变成固相。 因此,熔点(凝固点)是在一定压力下固液二相平衡共存的温度.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决定晶体具有远程有序的晶格结构,破坏该结构所需的能量是一定的。 温度上升到一定值,当平均热动能达到结晶的结合能时,一个结构解离(融解),另一个结构在同一温度下也能解离的温度是熔点。 非晶质没有远程有序的特征,近程只有有序的微观结构,破坏不同的微观结构需要不同的能量,表现为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软化和熔化。熔融时所需的熔融热主要破坏晶格结构,因此熔融热用于测量晶体结合能的大小。晶体的凝固和熔化构成结晶的物质粒子按一定的规则排列,这些物质粒子在一定的位置附近不规则地振动,一般不能改变平衡位置,因此具有一定的体积和一定的形状。 结晶物质的吸热温度上升,物质粒子的不规则振动加剧。 一直吸收热量到某种程度(温度达到熔点),物质粒子的能量就会抵抗相互的力而离开各自的平衡位置,空间晶格开始崩溃,这就会熔化。 相反,液体向外散热,温度下降,物质粒子的不规则振动减弱,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的力被一定的平衡位置束缚,不能自由移动,这些物质粒子再次按一定的规则排列,它凝固,更准确地说是晶体的结晶过程。 熔融需要能量吸收(吸热),凝固需要能量释放(散热),在这一点上,熔融和凝固是相反的过程,但结晶的熔融和凝固不是完全可逆的过程,具体地说,熔点是结晶熔融时的温度,结晶的温度上升到熔点,进而只要从外部持续吸收热量, 结晶开始融解,融解过程中温度没有变化,温度持续上升直到完全融解,相反,液体温度下降到达熔点时的温度,持续散热的话,一定会开始结晶化吗? 答案是否定的。 在实验中,经常观察到纯液体的温度下降到熔点温度以下液体仍未结晶的现象,该液体被称为“过冷却液体”,过冷却液体处于亚稳态。 最先发现这一现象的是温度计的发明者,德国人的情人节。 有一次,他为了观察水的结晶现象,特意把玻璃瓶清洗干净,装满水塞,在冬天的屋外冻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屋外变成冰屋时,发现瓶子里的水一点也没结晶。 他惊讶地提起瓶子拔掉栓子,想仔细观察,突然像魔法一样,瓶子全体的水瞬间变成了冰针。 经过认真研究发现,只要纯净的水“安静”地放在清洁的容器中,温度即使慢慢降到熔点温度以下也不会结冰。 而且,这些过冷却状态的液体只要有紊乱就会立刻结晶。 一位英国物理学家将水杨酸苯的液体静静地放在过冷却的环境中,他非常骄傲,想让听过这个贵重物品的学生看看。 学生们期待着这个奇迹,但是他移动瓶子时的微小震动,一瞬间一切都结晶了。 学生们非常遗憾,但是理解过冷却液体只是一种亚稳态的道理。结晶过程比较复杂,除了降低到熔点温度以下,继续向外散热外,液体中还有核存在的必要条件。 晶核是晶体的中心,晶体以晶核为中心逐渐“生长”。 如果液体中只有一个结晶核,结晶完成后就会形成单晶的多个结晶核,则液体分子分别以这些结晶核为中心“生长”多个结晶,各个结晶内的分子排列是规则的,这些多个结晶之间是无序的,这就是多晶体。 核可以是液体中残存的小晶粒,也可以是尘埃之类的小异物。 纯液体经常处于过冷状态,不结晶是因为缺少晶核。 当然,过冷却的液体不是绝对不能结晶的,只是很难结晶。 由于分子运动的不均匀性(称为波动现象),一些分子可能相互靠近自发形成小晶粒,成为晶体的中心。 过冷液体受到小的干扰,自发形成核的可能性大幅度增加,很快就完成了结晶过程。 在过冷却液体中撒上细小的灰尘,过冷却液体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结晶过程。图4-库-11结晶凝固图像对于化学上纯粹的可结晶化的液体,可以逐渐散热,其温度的经时变化的规律如图4-库11所示的图像所示。 图中的b点对应熔点的温度值,当液体中存在足够的核时,它沿着图中的虚线BEC变化,在结晶过程中温度不变化,温度持续下降直到所有结晶完成。 但是,没有结晶核的纯液体沿着实线BDE变化,温度首先下降到熔点温度以下,成为过冷却液体,自发地形成结晶核大量结晶后,温度返回熔点温度,仅保持一段(图中EC段)的该温度,到达c点时结晶过程完成,CF段已经结晶向外散热如果液体的散热过快,液体不结晶的温度降低,变成固体,那时的固体是非晶质的,或者是玻璃状态的固体。 以前认为玻璃状态的固体只有少数物质,但像金属这样的物质只作为结晶存在是错误的。 许多实验证明材料的熔点以下存在“玻璃化转变温度”,液体冷却到熔点以下、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温度区间时,液体凝固而成为结晶,与此相对,液体的冷却速度快时,温度立即超过熔点以下、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危险区域”,降低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时,过冷却液体凝固而成为玻璃状态现在可以制造玻璃状金属,但工艺的关键是“快速冷却”。 图4-库-12显示制造玻璃状金属薄带的装置的模式图。 熔融的金属从石英管的细孔向急速旋转的冷铜辊的表面喷出,铜辊是热的良导体,与巨大的散热装置紧密接触,喷出的液体与铜辊接触后降温的速度快,达到1万k/ms,因此温度立即下降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凝固成玻璃状态的金属薄带。 玻璃状金属具有高于普通金属的强度,但弹性好于普通金属,电阻率大,特别是具有良好的抗辐射性能,因此在航天、核工业、控制热核反应等领域有着特殊的应用前景。图4-库-12制造玻璃状金属的装置因此,结晶的凝固过程比熔融过程复杂得多,两者并不完全相反。让我们简单谈谈溶液的结晶化。 请注意,这里的结晶化是与上述结晶凝固不同的概念。 我们以水的食盐溶液为例,海水是常见的水的食盐溶液(海水中其他成分的量很少,可以忽略)。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溶质(海水中的盐)的结晶,另一个是溶剂(水)的结晶。溶质的结晶。 在水中溶解食盐的时候,如果盐的数量少的话,再加入盐也会继续溶解,这叫做未饱和溶液。水中的食盐数量多,加入盐也不溶解的话就叫做饱和溶液。 海水是盐的不饱和溶液。 使未饱和溶液成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之一是增加溶质,一是降低温度,另一是蒸发溶剂。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后,进一步降低温度,使溶剂蒸发,如果内部不存在核,则溶液变成过饱和溶液,如果存在核,则溶质析出结晶。 从海水制作食盐是通过蒸发水分使盐的结晶析出。溶剂的结晶。 以海水为例,即使冬天温度降到冰冻温度以下,水中的食盐也不饱和。 这时,再次放出热量的话,海水就会结冰,凝固的冰块(变成大冰山)浮在海面上。 融化海水中的冰,发现是淡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天津市部分区(蓟州区)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节能设备代理合同终止与节能减排责任协议
- 2026届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北省高碑店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长郡教育集团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贵州省正安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临沧市重点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餐厅经营租赁合同6篇
- 亲玉案贺铸课件
- 眼下脸内翻倒睫护理查房
- 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题库试卷及答案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高级无线路由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中建八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口袋书~基础、主体结构、装饰分册》
- 银行外包服务管理应急预案
- 2025新修订《代表法》五大亮点解读
- 通信有限公司FY02绩效考核办法
- 【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电力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创新技术及应用报告
- 宪法伴我们成长主题班会课件
- 2024抖音护肤行业白皮书
- 商铺转租赁合同范本
- 《足球裁判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