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_第1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_第2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_第3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大理市凤仪镇三中 杨正藩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本节内容要掌握、了解的知识: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3点客观原因、马恩的主观努力、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其意义。 2、 能力上的目标:(1) 在学生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事迹后,让学生分析马恩的特点以及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史实的能力。 (2) 把其它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比较,得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诞生原因和内容的联系分析,使学生深刻领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进而使学生学会这样的思维方法:根据社会存在可以推断社会意识;根据社会意识可以判断社会存在的问题。2、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诞生意义的分析,让学生知道分析意义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根据史实和背景来得出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分析马恩的特点以及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在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马恩的高尚人格和优秀品质,明白崇高理想、勤奋努力、勇于实践、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结合马恩的事迹让学生分析体会马恩的高尚人格和优秀品质。把其它思想 和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比较,得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2、 难点:本课内容理论性很强,离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太远,学生对这方面 的知识几乎一片空白,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难度很大。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做法: 通过课件展示下列材料:“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 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牛顿和达尔文分列第三、四名。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问学生:马克思有何贡献,得到如此高的地位?(因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由此导入新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学习新课】 主要经历如下步骤:1、 了解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做法:(1)提问:关于马克思主义,同学们知道哪些知识?或者你有什么疑问、问题想问?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产生的原因、有何特别之处? (2)展示马克思主义概念:为解放全人类,以建立美好理想社会为目标而创立的科学 思想理论体系。 2、新知识的学习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原因 做法: 提问:今天我们为什么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此类推,问学生:马克思为什么会产生建立美好理想社会,解放全人类的想法?以此让学生进入马恩所生活的时代来思考问题,寻找原因。引导学生概括出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三个方面。 以上客观原因对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大家都具备,为何别人不能创立,而马、恩能够创立呢?由此过渡到主观原因的学习 (3)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原因 做法: 提问:教师介绍马、恩主要的生平事迹: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的时候,把资产阶级打了一巴掌又一巴掌,痛得资产阶级捂了又捂)出生于德国的特里尔市,父亲是犹太人,是当地有名的律师,这对于马克思丰富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和雄辩的演说才能影响很大。在马克思的家里,有较为富裕的条件和充满文化气氛的环境。他的母亲是荷兰人,贤淑善良,善于持家,对马克思父亲的工作帮助很大。 马克思15岁的自白: 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 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 您最厌恶的缺点逢迎 您最喜欢做的事啃书本 您最能谅解的缺点轻信 您的主要特点目标始终如一 您喜爱的格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您喜爱的座右铭怀疑一切 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考试的德语作文: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大学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学完了四年的课程,并广泛学习哲学、历史、文学和自然科学,23岁大学毕业时获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马克思被聘用为莱茵报主编,他便在莱茵报上写了一系列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文中严厉抨击了普鲁士政府的做法,立场坚定地站在民众一边,维护了农民的利益。人们当然十分欢迎马克思的这些文章,争相购买莱茵报阅读。马克思刚开始来到莱茵报时,其发行量只有800余份,几个月之后,已发行3400余份。 1843年深秋,马克思离开了德国,来到了法国巴黎,进行了紧张的理论研究工作。他埋头钻研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特别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