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好_第1页
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好_第2页
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好_第3页
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好_第4页
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第一次复习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本质:电子传输(损益和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原子价的变化还原性原子价增加弱氧化性概念和变形关系变化产品反应物还原剂氧化反应氧化产物变化氧化剂还原反应还原产物氧化原子价降低了弱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元素价态上升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得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氧化剂:在反应中获得电子(或电子对偏转)的物质(反应中的元素原子下降)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或电子对离解)(反应中的元素原子上升)氧化产物:还原剂氧化后形成的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剂是还原产物。氧化还原反应失去电子,和解价格提高,氧化双线腿: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得到电子,降低价码,还原电子传递表达方法单线桥:电子还原剂氧化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两者都有意义,箭头开始区分:电子数等根据原则:氧化剂原子价减少合计=还原剂原子价增加合计赵平找到原子价变化,查看两个子类型,确定总升降数。方法步骤:寻找最小公倍数,获得两个系数,观察其他。计算:核心列出了氧化剂中获得的电子数和还原剂丢失电子数相等的守恒关系解法。强弱对比比较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金属活动顺序表,元素周期率)很难根据反应条件进行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比较;(氧化: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品)(氧化剂,还原剂)元素不同原子价与氧化还原性的关系比较。氧化剂,还原剂元素在最高价格上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格只有还原性,中间价状态下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活跃的非金属,如Cl2、Br2、O2等;元素(如Mn等)是高原子氧化物,如MnO2、KMnO4等氧化剂:,元素(如s,n等)是含氧的酸,如浓缩H2SO4,HNO3等,元素(例如Mn、Cl、Fe等)像KMnO4、KClO3、FeCl3、K2Cr2O7这样高的原子价、Na2O2、H2O2等过氧化物。活跃金属,如Na、Al、Zn、Fe等;,元素(如c、s等)是CO、SO2等低价氧化物还原剂:,元素(如Cl、s等)是富集HCl、H2S等的低值酸、Na2SO3、Feso4等元素(s、Fe等)是低值盐一些非金属元素,如H2、c、Si等。概念:在溶液(或熔化状态)中有离子参与或生成反应。离子交换反应离子非氧化还原反应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类型: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离子氧化还原反应替代反应一般离子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使用反应中相关物质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反应的公式。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公式。写表达方法: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分解:将可溶于水、可电离的物质分解为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删除:不参与反应的离子将从方程式的两端删除。检查:检查方程两端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数量,电荷的数量是否相等。意思:不仅仅是特定物质之间的反应;也可以有相同种类的反应。本质:反应物的部分离子浓度降低。金属、非金属、氧化物(Al2O3、SiO2)中学常见的不溶性碱:Mg(OH)2、Al(OH)3、Cu(OH)2、Fe(OH)3生成不溶性物质:Cu 2 oh-=Cu(oh)2盐:AgCl、AgBr、AgI、CaCO3、BaCO3产生微溶解物的离子反应:2ag so42-=ag2so 4,发生条件微溶物产生不溶性物质:ca(oh)2 co32-=CaCO 32oh-难以电离的物质生成:一般难以电离的物质为H2O、CH3COOH、H2CO3、NH3H2O挥发性物质的产生:一般挥发性物质为CO2、SO2、NH3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遵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符号:H单位:通常使用KJmol-1测量:使用量热计测量研究对象:在一定压力下,打开的容器中发生的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反应列:显示方法:发热反应H0,-;吸热反应H0,用“”表示。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释放的热。定义:酸和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中和热: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H(AQ)OH-(AQ)=H2O(l);H=-57.3KJmol-弱酸弱碱电离需要消耗能量,中和热量|H|57.3KJmol-1原理:断键吸热,耦合发热。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反应热的微观解释:反应热=形成产物分子时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分子破坏时吸收的总能量定义:表示释放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意义:显示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显示反应的温度和压力。如果反应是298K,那么1atm可以不显示。方程式显示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或晶体类型。写方法,H与方程测量数有关。方程式对应H,H是KJmol-1单位,化学测量数量可以是整数或分数。写完化学反应方程式后,写H的或“-”的数字和单位,在方程式和H之间“;”用分开。盖斯的定律:在某些条件下,无论什么化学反应一步完成还是几步完成,该反应的总热效应都相同。根据材料种类和物种数分类化合反应A B=AB分解反应AB=A B替代反应A BC=C AB随着和睦相处,没有变化和物种数分类分解ABCD=acbd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特性、本质、分析表达方法、应用基于实际反应的粒子分类和物种数分类化学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本质、特性、分类、发生条件反应中能量变化点分子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放热反应热化学反应方程吸热反应燃烧热中和热物质的量,定义:是指包含一定数量粒子的群体。,符号:n物质量,单位:摩尔,莫,符号mol,1摩尔所有粒子(分、圆、分离、电、质量、中子)的数量等于0.012kg12C所含碳原子的数量。,在微粒子和宏观物质之间架起桥梁。,定义:1毫升随机粒子的粒子数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A近似:6.021023,定义: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是基本概念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单位:Lmol-1,定义:单位物质的数量物质具有的质量是摩尔质量:,符号:M ,单位:gmol-1或kgmol-1以gmol-1为单位,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同。物质的量定义:单位体积溶液中包含溶质b的物质量表示溶液中包含的物理量为溶质b的物质量浓度。物质浓度:,符号:c(B)单位:mol-1,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某种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相同温度的压力:阿巴加德加载速率和那个推论:,推断:相同的温度和压力:在相同温度的体积下:I、气体休密度和相对密度:在标准条件下:使用:b气体相对密度对气体:、摩尔质量m(或平均摩尔质量)M=22.4Lmol-1,=M(A) 1099(A)M(B) 1099(B) 109是体积分数。以物质相对于物理量的数量为中心的转换关系:物质中的粒子数n和谐林珍娜mm和谐物质量n电离电解质离子的“物质量”物质的质量(m)96500Cmol-1虚拟机(22.4L/mol)96500Cmol-1虚拟机(22.4L/mol)电气(c)气体的体积(标准状态)虚拟机H虚拟机Hv气体体积(非标准状态)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KJ)Qv(溶液)v(溶液)溶液中物质的浓度CA)物质量和其他相关计算关系物质量和其他量之间的转换身份:理想气体状态方程(krberon方程):PV=nRT或(R=8.314J/molK)决定,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粒子的大小1毫升固体,液体的体积决定如下物质体积粒子数1毫升物质的体积决定如下粒子间距离1mol气体的体积,溶液稀释定律:溶质的量不变,m(深)w(厚)=m(稀)w(稀);c(浓度)v(浓度)=c(稀释)v(稀释)、溶液浓度转换:,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w转换:溶解度和物质浓度转换:、质量分数和物质浓度转换:、特定物质的量浓度主要工具:量筒、托盘平衡(重量)、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溶液配制:方法步骤:计算计量溶解输送洗涤振动固定容量摇晃瓶差异分析:看到溶质或溶液体积的变化很重要。根据判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率决定原子的种类中子n(无电荷)同位素(核素)核质量数(A=N Z)近似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z(使用正电荷)原子电荷元素元素符号原子结构:根据最外层电子的数量,主族元素的晶体原子在电上是中性的电子数(z个):化学性质和最高定价和族序数体积小,运动速度高(几乎光速),没有固定轨道核电子运动特性决定电子云(比喻)黑点的意思,小黑点密度的意思。布局规则电子层接收器编号和原子半径表达原子(离子)的电子,原子结构图随着原子序数(原子电荷)的增加:元素的特性表示周期性的变化。原子最外层的电子呈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率,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元素的主要原子价呈周期性变化,元素金属度和非金属呈周期性变化具体表现形式、原子序数增加顺序,从左到右;编制标准元素周期率和排列原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行;周期表,将最外层电子的数字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行(不包括每个)。,短周期(一、二、三个周期)7周7部分零和8三个长的三个短的一个不完全的周期(7个横排),长期(4,5,6个周期)周期表结构,不完全周期(7个周期)、壮族(I a a共7个)周期表族(18纵向),腐败毫(I b至 b共7个)族(8,9,10种),零(稀有气体)相同持续时间和主要族群元素的传递规则原子电荷,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性格送货,主要化学价格、金属和非金属、气体氢化物稳定性、氧化物水合物酸碱性能最高电子层数:在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就越大。在判断出的核电站电荷数等条件下,核电站电荷越多,半径就越小。最外层电子的数量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的数量越多,半径就越大。粒子半径的比较1,相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电荷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