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网上作业社区治理(一)_第1页
电大网上作业社区治理(一)_第2页
电大网上作业社区治理(一)_第3页
电大网上作业社区治理(一)_第4页
电大网上作业社区治理(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大网上作业-社区治理作业一(1、2章) 一、单项选择 1德国社会学家( )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A A腾尼斯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2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 )B A美国学者桑德斯 B美国学者华伦 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 D中国香港学者林香生、黄于唱 3( )总结了有关社区定义的文献后,提出了构成社区的人口、地域、社会互动、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四个基本要素的观点。C A美国学者桑德斯 B美国学者华伦 C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 D美国学者法林 4( )提出了三种社区类型,分别是基于地理或空间属性的社区、基于身份或利益属性的社区和基于个人网络的社区。A A美国学者法林 B社会学家亨特和沙特斯 C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 D美国社会学家贾尔宾 51989年,( )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C A联合国开发署 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C世界银行 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6()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A A1989年 B1998年 C1988年 D1978年 7学者( )于1995年发表题为没有政府的治理的专著,并撰写了题为21世纪的治理、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A A詹姆斯N罗西瑙 B罗纳德J格罗索鲁 C保罗韦普纳 D奥利弗E威廉姆森 8学者( )在新的治理:没有政府的管理一文中,对学界的不同说法进行了梳理,提出有关治理的六种不同用法。C A詹姆斯N罗西瑙 B格里斯托克 C罗伯特罗茨 D卡洛林安德鲁 9全球化首先是指( )。B A政治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 C军事全球化 D社会和文化全球化 10、提出以乡村贸易圈作为乡村社区的边界观点的是美国社会学家( )A A贾尔宾 B迪尔凯姆 C韦伯 D 帕森斯 11、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是()A A社区 B城市 C国家 D乡村 12、社区的第二个基本要素是()B A人口 B地域 C社会互动 D乡村 13、()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B A社区治理 B社区建设 C社区组织 D社区工作 14、()是指社区内有目标、有计划建立起来的、以满足一定需要的各种团体和机构。 C A社区治理 B社区建设 C社区组织 D社区工作 15、()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A A社区治理 B社区建设 C社区组织 D社区工作 16、社区控制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提出的。 D A美国学者桑德斯 B美国学者华伦 C美国学者希拉里 D美国学者罗斯 17社区的第一个基本要素是()A A人口 B地域 C社会互动 D乡村 18()创建了系统功能主义理论。D A美国学者桑德斯 B美国学者华伦 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 D美国学者帕森斯 19()提出了善治的十个基本要素。 B A美国学者桑德斯 B中国学者俞可平 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 D美国学者帕森斯 20、全球治理委员会将()定义为:个人与公私机构管理其自身事务的各种不同方式之总和;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A A治理 B统治 C管理 D组织 二、多项选择 1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所提出的社区定义的基本要素包括( )ABCD A一群人 B地域或地点 C社会互动 D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心理认同 2美国学者法林根据社区的性质提出的社区类型包括( )ABC A地理社区 B身份利益社区 C个人网络社区 D行政社区 3根据人们之间的联系强度进行的社区分类,有( )ABCD A面对面的社区 B标准社区 C具有共同感的邻里社区 D扩大的社区 4根据形成方式或形成历史进行的社区分类,有( ) ABC A传统老居民区 B新建小区 C单位家属院社区 D个人网络社区 5系统功能主义学派主要代表者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社会系统从低到高的层次包括( )。ABCD A有机体系统 B人格系统 C社会系统 D文化系统 6一般来说,社区化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几个因素的配合,它们是()ACD A社区居民的参与与组织 B主要靠市场机制的渗透 C外部政策的扶持和援助 D社区内在资源的开发利用 7治理 与统治概念的本质区别在于:( )。ABCD A行为主体不同 B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 C管理的范围不同 D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 8全球治理委员会指出,治理概念所包含的规定性特征包括:( )。ABCD A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B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和支配,而是协调 C治理即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 D治理不意味着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9法国学者玛丽一克劳德斯莫茨提出,善治或有效治理的构成要素有( )ABCD A公民安全得到保障,法律得到尊重,特别是这一切都通过司法独立、亦即法治来实现 B公共机构正确而公正地管理公共开支,亦即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C政治领导人对其行为向人民负责,亦即实行职责和责任制 D信息灵通,便于全体公民了解情况,亦即具有政治透明性 10促成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原因包括( )。ABCD A现代福利国家的危机 B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危机 C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危机 D世界性环境的危机 11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转变的必然条件是( )ABCD A单位体制弱化使得单位的社会职能外溢。 B城市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位体制外的社会空间日益扩大。 C居民的社区性公共需求、邻里关照和互助需求,以及社区共同利益聚合与表达的需求日益增长。 D政府机构改革与城市管理任务加重。 12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转变的迹象表现在( )ABCD A社区服务活动大力开展 B社区志愿者活动蓬勃兴起 C社区民主选举走上轨道 D自治型社区的建设进入摸索阶段 132000年11月,民政部发布的(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第四部分专门论述了加强城市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 )ACD A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B指导居民委员会建设 C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 D逐步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14、社区问题的归因理论包括()ABCDA社会病态论 B社会冲突论 C社会解组论 D价值冲突论15()提出了社区的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CD A美国学者桑德斯 B美国学者华伦 C美国学者希拉里 D美国学者威尔士 16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ABCD A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 B 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 C责权统一、管理有序的原则 D 扩大民主、居民自治的原则 17社区问题的类型包括( )ABCD A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 B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 C社区环境问题 D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丢失的问题 18全球性包括( )ABCD A经济全球性 B社会和文化全球性 C 军事全球性 D环境全球性 19社区服务具有的特点是( )ABCD A福利性 B群众性 C 服务性 D互助性 20中国当前城市社区面临的独特挑战和转变是( )ABCDA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一部分后勤服务的社会化 B是建立国家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的社会化 C是改革和加强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实现依法行政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D是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 三、判断题1、社区研究和社区建设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2、社区功能其实就是人类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所发挥的功能。3、系统功能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的主流理论,主要由帕森斯创建。4、社区问题就是社会问题在社区层面的表现。5、社区作为人们的共同生活体,它在人类生活中自古就有。6、所谓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7、社区是一个新生的事物。8、全球化首先是指政治全球化。9、最早提出社区发展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法林顿。10、社区治理可以理解为是治理理论在社区层面的运用,或者说是对社区范围内的公共事务进行治理。11、社区互动分正式组织化互动和非正式组织化互动。12、个人网络社区是指基于个人的客观连接的群体而形成的社区。13、单位组织是国家分配社会资源和实现社会控制的形式。14、标签理论认为,社会问题和偏差行为的定义过程和定义标准才是构成社会问题和偏差行为的关键所在。15、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居民组织。16、街道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辖区的经济。17、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在1958年前实行的是乡(行政村)管理体制。18、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农村基础的经济组织。19、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华伦。20、新管理主义源自于新泰勒主义。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四、简答题 1简述社区问题的类型。 (1)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 (2)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 (3)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的缺乏问题。 (4)社区环境问题。 (5)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丢失的问题。 (6)社会解组的问题。 2、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 (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的原则;(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的原则;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五、论述题 1论述当代社会农村社区功能的特点。 2论述当代社会城市社区功能的特点。 1答 第一,经济功能的市场化和行政化。现代农村的经济活动也不再是纯粹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融入到外部市场经济体系之中,或者要融入国家行政组织体系之中。 第二,社会交往和参与功能的向心性。在农村社区中,社会交往和参与活动主要还围绕着本村社区展开,比如邻里家的拉话家常、孩子的早期社会化。朋友间的休闲娱乐、文化庙社活动的开展等大都在一个村落或延伸到较大范围的乡村地区开展。在这种社会交往和参与活动中,乡村百姓获得他们的归属感和对社区的认同感。 第三,社会团结和控制功能的情理性。在乡村社区,社会团结和控制的基本措施是围绕一个农村社区展开的,虽然上级权威机构会给它施加一些外在的法律秩序和规范,但是内在文化道德规范和群体间的社会纽带关系仍然主要在乡村社区内部产生。 第四,社会身份分化和显现功能的日益冲突。随着现代化过程的展开,乡村社区中的精英阶层开始脱离乡村进人城市,使乡村社会阶层间的差距拉大,阶层间的关系不再是带有道德义务的家长式剥削和统治关系,而是蜕化成赤裸裸的经济契约关系,阶层间的矛盾尖锐,乡村社区中身份显现变成了阶层间的对立和反叛。 第五,社会互助和保障功能的继续维持。对于农村社会的农业生产者,一般认为农民的土地资源可以作为基本的生存保障基础,同时强调家庭责任和社区互助系统对农民的保障作用。 第六,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功能的连贯性。乡村社区的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比较深厚地蕴藏在社区之中,由于乡村社区的特定的生存环境和人际关系,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和仪式经过乡村社区的代代相传,实际上延续着一种文化模式和精神信仰,给人们提供了生存的意义和终极关怀。 2答 第一,经济功能和保障功能的融合。城市社区的经济功能主要在于能够给基层社区居民提供一种场合,让他们参与决策和管理社区经济体,这种社区经济体比较稳定地保障社区居民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水平,尽量免除市场资本带来的风险和剥削。 第二,社会交往和参与功能的选择化。城市社区生活的一个特点就是交通和通讯比较方便,人们的流动性也比农村社区强,所以城市社区居民社会交往和参与的空间大,有较多的选择机会。 第三,社会团结和控制功能的弱化。正是因为城市社区的社会交往和参与网络的选择性和超地域性,所以城市社区的团结和控制的纽带变得弱化,由传统社区的靠情感和道德维持社会团结走向靠理性和法制来维持社会的分工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