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廖菁(073188458158;QQ:304906848),当历史的时钟指向公元前500年前后,人类历史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非常非常奇怪的现象:在亚洲的中国、印度、波斯,欧洲的古希腊,还有犹太人那里,在前后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世界上爆炸性地产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出现,基本框定了人类几千年的社会生活、精神文化的格局。“世界五大圣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波斯的琐罗亚斯特、希腊的毕达哥拉斯、犹太的以赛亚。他们就是生活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中国,印度,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觉者”由梵语音译为浮屠、佛陀等,佛是佛陀的简称。简单地说,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释迦牟尼,琐罗亚斯特(查拉图斯特拉),波斯,琐罗亚斯特于公元前660年创立了祆教,俗称拜火教,人们把他的言论辑录成书,这就是阿维斯陀,作为祆教的经典,也有人将它称为波斯古经。,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柏拉图,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无论是解说外在物质世界,还是描写内在精神世界,都不能没有数学!最早悟出万事万物背后都有数的法则在起作用的。,赫拉克利特:古希腊哲学家,辩证法的奠基人,提出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著名命题。也是最早提出认识论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以赛亚”是“救恩、耶和华拯救(即:耶和华是救世主)”的意思;所以以赛亚书是说到耶和华的救恩。基督教认为以赛亚是圣人和先知。犹太教认为以赛亚是第一位大先知。以赛亚书的思想和主要内容证明了这卷书和全本圣经的思想、内容是相符合的。基督教人认为:神就是用以赛亚书来预表全本圣经。,犹太:以赛亚以赛亚书,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及其学术特点,教学目的: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形成与发展、学术特点以及学习这门课的意义。教学内容:基本概念形成与发展学术特点教学重点:基本概念形成与发展学术特点教学难点:学术特点,基本概念,医学什么是医学?中世纪的阿维森纳的定义:“医学就是如何维护健康的技艺和健康丧失后恢复健康的技艺。”英国科学家培根认为医学的任务是“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和延长寿命。”中国古代定义为“医乃仁术”现代基本定义为:“医学是诊断、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技艺和科学。”辞海定义为“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理论体系:理法方药经验体系:方药体系(方证效应和药证效应)可通约性银翘散治感冒青蒿治疟麻黄平喘理论体系与经验体系的关系:是民族性的理论形式与普遍性的实践内容的统一。,什么是中医学?,余秋雨:“说中医不科学,就如同用英语语法标准说楚辞、周易、诗经、春秋不合语法一样!”什么是科学?中医真是伪科学?,伪科学之争-现代科学主义与还原论,水牛角,狗骨,虎骨,犀牛角,田三七,人参,猫骨,中医与西医,中医:来看病的人通常是一声不吭地坐在医师面前,把手一伸,医师便诊脉。摸了左手脉,又摸右手脉,之后看看舌苔这像一场考试。估计全世界只有中医看病是病人掌握着看病的主动权。虽说是病人来求助于医生,却由病人先对医生进行能力测试,这个病人可以完全不懂医学,但却是权威的考官,因为他手里掌握着试题的正确答案。中医:医师说出病来,说不出来,说的不准,那就不会看病。西医:病人拿出病来,拿不出来病(机器检查),让人看不到,那就是有病也没病。有人曾这样说:西医院高大、亮丽,先不说能不能治好病,光挨个设备检查身体一遍,便死而无憾了。因为你可以通过片子、屏幕等亲眼看到置你于死地的肿瘤、病毒的形象。西医直接治病,直接用刀切割肿瘤,用射线杀“病”而且各种报告单在你手里攥着,让你死也死得心里明白。还有人在日记中写到:我曾在一套现代化手术室的候诊间等候一位专家。护士一会告诉我:“正在打洞。”一会说:“在造隧道。”一会又说:“开始搭桥。”我觉得这个医学专家是个地地道道的工程兵,正在修建新的铁路干线。待给我看病时,他一挥手就是:“去做个基因检测”,我被其高科技震慑得五体投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养生治则中医基础理论的特点:是哲理与医理的统一。哲理:气阴阳五行医理: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5个阶段),学术体系形成时期(先秦秦汉)实用经验发展时期(晋唐时期)理论总结探索时期(宋金元时期)综合汇通、深化发展阶段(明清时期)系统化、多元化、理性化阶段(近现代),标志:四部经典著作的出现,明确标志了理、法、方、药学术体系的建立。黄帝内经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许多内容超越了当时的世界水平。难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学术体系形成时期-先秦、秦汉,伤寒杂病论东汉未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后世流传过程中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辨证方式六经辨证。记载了113方。金匮要略的辨证方式脏腑辨证。记载了40多种疾病,262首方剂。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记载了中药的分类方法、药性理论、配伍理论、功能主治等。如麻黄平喘、常山截疟、黄连止痢、海藻疗瘿、瓜蒂催吐、猪苓利尿、黄芩清热、雷丸杀虫等。,(1)学术特点临床各科蓬勃发展;分支学科日趋成熟;融合国外的医学知识,中医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充实和系统化。(2)代表医著:最早的脉学专著晋.王叔和脉经。最早的经络针灸学专著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的产生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3)融合印度、波斯等国外医学知识,成为当时世界医学中心。,实用经验发展时期-魏晋隋唐时期,(1)学术特点:学派涌现、专科体系相继确立、中医药理论突破阶段。(2)代表医著: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开创脏腑论治先河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3)“医之门户分于金元”,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刘完素(河间)寒凉派(观点: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李杲(东垣)补土派(观点: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张从正(子和)攻邪派(观点:病由邪生,攻邪已病)。朱震亨(丹溪)养阴派(观点:阳常有余,阴常不足)。(4)开创免疫学先河,达到古代法医学顶峰人痘术、宋慈洗冤录。,理论总结探索时期-宋金元,(1)学术特点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提出新学说;“温病学派”形成。(2)代表医著:对宋、金、元、明以来医学各领域众多进展的归纳大批集成性著作产生,如医学纲目证治准绳景岳全书医宗金鉴等。药物学研究成就辉煌李时珍本草纲目。确立“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之论;总结命门学说。“温病学派”形成“温病四大医家”。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提出“异气说”。清代叶天士著温热病篇,创卫气营血辨证纲领。清代薛生白著湿热病篇,提出湿热病的因、机、证、治。清代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纲领。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纠正古书解剖错误,创瘀血致病理论。,综合汇通、深化发展阶段-明清,(1)学术特点继续集古代医学之大成;中西汇通;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2)代表医著: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唐宗海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朱沛文中西脏腑图象合纂、恽铁樵药庵医学丛书、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当前,中医学术蓬勃发展,围绕着中医学基础理论,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藏象理论、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理论、防治原则等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系统化、多元化、理性化阶段近代和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认为人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的思维方法和过程。通过四诊收集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临床资料,根据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分辨出证候,并拟定治疗方法。也包括中医理论贯穿在预防与养生实践中的过程.,整体观念,1概念:中医学把对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称之为整体观念。(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人体结构的整体性五脏为中心经络为联系心、小肠、舌、脉肝、胆、目、筋脾、胃、口、肉肺、大肠、鼻、皮肾、膀胱、耳、二阴、骨相互连通,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生理相互协同、相互制约,维持协调平衡。病理相互影响、传变(局部整体关联)。诊断察外知内。防治形神共养,整体调节。,(2)人与环境密切联系: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及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主要反映在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三方面变化对人的生理、病理影响。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的治与乱,个人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变动,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发生等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现代医学模式:现代医学主张建立“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1、病、证、症的概念及相互关系(1)概念。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反映了某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如感冒、痢疾、疟疾、麻疹、哮喘、中风等。症是指疾病的具体单个临床表现,包括异常主观感觉和异常体征,总称症状。如发热、咳嗽、头痛、眩晕及舌红、苔腻、脉数等。证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内容,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特征,是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辨证论治,(2)关系。证与病病,是人体内某病变的全过程,该病的本质变化贯穿于疾病整个过程的始终。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可以分为若干阶段,形成若干不同的证,这些证的证候反映出病在不同阶段的本质变化。故证是反映疾病在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变化实质,是此阶段各种相关因素对病的影响的汇集点。可见病重在全过程,证重在阶段性,而证比病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症与病、证症是病和证的现象,是病和证的外在标志,是辨识病或证的依据和出发点。病和证都是通过症反映出来的,由症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病候或证候。临床辨识病和证,主要是从症入手,抓住症的不同组合及其相互关系,辨清病候或证候。,2、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即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内容:辨病因分析发病的原因及机理。辨病位确定病证的所在部位。辨病性分清疾病的虚实寒热。辨病势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内容:因证立法依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厂安全培训成果汇报
- 教师情感素养培养-洞察及研究
- 低资源场景应用-洞察及研究
- 油墨厂耐己苯试验细则
- 2025-2026学年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一中八年级(上)入学英语试卷(含答案)
- 橡胶厂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 手印画DIY螃蟹课件
- 供应链实时追踪-洞察及研究
- 学生政治安全培训课件
- 扇形统计图课件讲解
- 汉字课第一课(汉语国际教育)课件
- 安徽省物业管理行业专题调研分析报告
- 2023国家电网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典型生产作业风险定级库
- 英语外研八年级上册群文阅读课PPT 韩茜
-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
- IE七大手法培训教材人机作业图
- GB/T 9766.3-2016轮胎气门嘴试验方法第3部分:卡扣式气门嘴试验方法
- GB/T 22751-2008台球桌
- 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课件
- 《智慧养老》方案ppt
- 村民森林防火承诺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