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标记物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_第1页
心脏标记物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_第2页
心脏标记物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_第3页
心脏标记物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_第4页
心脏标记物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脏标记物及其临床意义,什么是心脏标记,心脏标记:循环血液中可测量的生物化学物质,对心肌损伤(异常)及其严重性敏感,特别反映出心肌损伤(异常)的筛选、诊断心脏标记物在正常情况下主要存在于心脏(心肌),在心脏或心血管异常情况下由心脏大量释放。心脏标记产品:心脏肌钙蛋白I(cTnI)cTnI/Myo(肌球蛋白)/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3比1 h-FABP(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CTn),心肌肌钙蛋白CTn由结构和功能不同的3个子单位(CTnT,CTnI,CTnC)组成,参与肌肉收缩和舒张期钙激活的调节。CTnT和CTnI以心肌细胞特有的两种形式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当心肌细胞缺血受损时,游离型CTn通过细胞膜迅速释放血液,出现低峰,因此CTn的早期阳性率很高。如果发生持续损伤或不可逆转的损伤,心肌细胞坏死,根线分解,发生结合型CTn释放,出现第二个峰,在血液中持续很长时间。没有证据显示肌钙蛋白(CTn),cTnT比cTnI敏感,严重的骨骼肌损伤,肾脏坏死,cTnT在70岁以上时可能增加。因此,目前常用的临床检查项目是cTnI。与CK-MB相比,TnI、TnT对心肌损伤的诊断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时间长。随着对心肌肌钙蛋白的深入研究,肌钙蛋白被评价为目前最好的决定标记,逐渐用AMI的诊断“黄金标准”取代CK-MB。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cTn是急性心肌梗塞后早期特异性高的标记物,AMI后2小时在血清中测定,12-48小时达到最高点,存在10-14天。临床上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溶栓疗效判断和心肌炎的诊断。cTn在临床诊断中的评价,优点:TnI,TnT对心肌损伤的诊断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时间长。长时间的早期,cTnT7日,cTnI10日,对延迟住院和过度心肌损伤诊断有好处。CTn在血液浓度和心肌损伤范围更好,用于判断病情轻重。缺点:6小时内灵敏度低,对早期溶栓治疗决定的价值较小。窗户长,对再梗塞的诊断不好。Myo,Myoglobin是氧结合血红素蛋白,主要分布在心肌和骨骼肌组织中。急性心肌损伤时,Myo最先被释放到血液中,出现症状约2-3小时后血液内Myo超过正常上限,9-12小时达到最高点,24-36小时后恢复正常。肌红蛋白的临床意义:可作为AMI早期诊断标记。可以用作筛选AMI的指标。肌球蛋白半衰期短(15分钟),胸痛发作后不升高6-12h,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是筛选AMI的好指标。可用作判断心肌梗塞或梗塞扩大的指标:AMI后患者血液中的Myo可以迅速从肾脏中移除,在发病18-30h内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Myo测量有助于观察AMI患者中的再次梗塞或梗塞再膨胀。Myo经常增加,表明原来心肌梗塞在继续。可用作溶栓疗效的判断指标。Myo是判断溶栓治疗中是否有再灌注的敏感准确指标。Myo在临床诊断中的评价,优点:分子量小,心肌损伤时受损细胞迅速释放,可用作AMI的早期诊断标记。半衰期短(15分钟),胸痛发作后6-12小时不升高,有助于排除AMI诊断的AMI筛查也是很好的指标。缺点:特异性下降,骨骼肌损伤、创伤、肾功能衰竭等疾病会升高。,肌酸激酶(CK),CK是由m和b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形成三种同工酶: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CK-B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80年代CK-MB是诊断心肌损伤的金指标。CK-MB从6-8小时开始上升,20-24小时达到峰值,36-72小时恢复正常。使用CK-MB作为心肌标记评价,可以将优点CK-MB应用于AMI的早期诊断。CK值与梗死面积相关。可应用于心肌梗塞和再灌注。缺点:特异性低,难以与骨骼疾病区分。6小时前和36h后容易产生假阴性。对心肌的小损伤不敏感。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心脏中丰富的新的小细胞质蛋白。它有高的心脏特异性(即主要在心脏组织中表达),但在心脏以外的组织中也有低浓度表达。心脏缺血性损伤发生后,h-FABP可在胸痛发作后1-3小时前在血液中发现,6-8小时达到最高点,血浆水平在24-30小时内恢复正常。H-FABP是心脏中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h-fab(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Myo的优点是心肌特异性不足,但它们作为小分子细胞质蛋白迅速释放到循环中,可用于早期评价心脏损伤程度。虽然诊断时间窗口基本相似,但h-FAB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Myo,因此在AMI的早期诊断中h-FABP优于Myo。h-FABP作为心肌标记评估。血清中心肌标志物的变化图,NT-proBNP(N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BNP至少是心利钠素(ANP),c型利钠肽(CNP),d型利钠利尿肽(DNP),v型利钠利尿肽(VNP)受到心脏牵引力的话,心肌细胞首先合成pro-BNP(全脑利钠肽或脑利钠肽),pro-BNP有108个氨基酸,在血液中分解生成BNP,分解的片段有n端76个氨基酸,76个氨基酸是NT-proBNP,NT-proBNP(N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临床意义,NT-proBNP是评价心脏功能的简单、方便、快速的方法。心力衰竭的升高预测是表现心力衰竭严重性的有价值的指标,也可以用作重要的风险分层指标。用于急性心力衰竭(AHF)诊断。用于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NT-proBNP是排除DHF的有效检测指标。用于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诊断。研究结果表明,对严重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nt-pro BNP 200pg/ml强化治疗,比起日常临床治疗,可以大幅减少死亡率。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由激活因子XIII交联后纤溶酶水解产生的特定分解产物,是特定的纤溶过程标记。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固。D-二聚体,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溶功能。在高凝血状态、播种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次要纤溶功能亢进中发现增加或阳性。如果体内的血管有激活的血栓和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也会升高。D-二聚体可能由心肌梗塞、脑梗塞、肺栓塞、静脉血栓、手术、肿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和组织坏死引起。特别是老年及住院患者,由于菌血症等疾病,容易发生凝血异常,D-二聚体也会增加。D- dimer临床意义,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hs-CRP),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hs-CRP)是血浆中c反应蛋白的一种。c反应蛋白是肝脏合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的急性非特异性标记,是最强烈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因素之一。Hs-CRP是通过准确检测低浓度c反应蛋白,提高检查灵敏度和准确度,区分低水平炎症状态的敏感指标,血清hs-CRP水平与动脉硬化和急性脑梗死(ACI)的发生、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老年急性脑梗死hs-CRP预后不好。Hs-CRP含量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是脑梗死患者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CRP也参与了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的病理过程,是中风的危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