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四种方式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四种方式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新一轮改的推行,高中生物概念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本主要介绍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在突出基本概念的教学时,实施以基本概念为中心,不断运用概念,引申概念,加强知识内部的联系,适时地地进行渗透,然后在多种联系和不断渗透中突出重点,回到最基本的概念、原理的概念教学,所以本结合教学案例与实践,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方式。关键词:高中生物 概念教学引言:2011年修改后的义务教育生物学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出台,程标准要求程要凸显科学本质,强调重要概念,关注概念学习,重视概念知识,并在标内容标准中筛选并呈现了0个重要概念。这0个核心概念就是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凸显了学科主干部分。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不乏听到学生如此抱怨:生物有大量的概念、定义、生物学现象需要记忆,就算是背诵了的东西也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和综合运用,由此教学中就形成了一种老师不断重复、讲解迫使记住学生事和信息,学生努力地记忆孤立的事实和概念,可几天后又忘的循环往复的现象。那么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开展生物概念教学,让高中学生高效地掌握生物学的概念,理解概念、把握概念间的联系,并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等的能力也应该成为每一个高中生物老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生物学概念学习是意义学习中最基本的类型,掌握生物学概念是学生学习生物学、了解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解决问题乃至进行创造的必要前提。本人认为在突出基本概念的教学时,以基本概念为中心,不断运用概念,引申概念,加强知识内部的联系,适时地地进行渗透,然后在多种联系和不断渗透中突出重点,回到最基本的概念、原理的概念教学,既让学生掌握了重点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学习起更容易、理解更深刻、学习效果更理想。一、理解基本概念的内涵,让学生学会剖析概念本身的构成要素从逻辑上讲,概念是指在某一领域中因具有共同特征而被组织在一起的特定事物。生物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本质特征。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是掌握概念的先决条。例如: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ldqu;活细胞产生&rdqu;、&ldqu;催化作用&rdqu;、&ldqu;有机物&rdqu;是酶概念的内涵,体现了酶的本质属性:只有活细胞(又指全体活细胞)能产生与无机化学催化剂功能相同的有机物。&ldqu;蛋白质&rdqu;、&ldqu;RNA&rdqu;从化学成分上界定了酶的范围(酶一般为蛋白质,RNA也能起到酶的作用)。在具体对酶的概念考查运用过程中,通常变化的形式就可以很多,但基本围绕内涵展开命题的,如&ldqu;能够催化水解脂肪酶的物质是什么?&rdqu;,学生通常凭第一感觉从字面意思上直接选择脂肪,实际上只要学生能抓住核心点&ldqu;脂肪酶的本质&rdqu;是蛋白质,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又如:&ldqu;环境容纳量&rdqu;的概念在环境条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其中有三大要素:环境条不受破坏、一定空间、种群的最大数量。并通过问题:&ldqu;种群的值变不变呢?&rdqu;教师联系之前讲解的&ldqu;种群的存在受气候、食物、空间等多种因素影响&rdqu;,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分类讨论,什么情况下可能变大,什么情况下可能变小,通过这样的剖析,学生就容易理解并掌握环境容纳量的概念。掌握概念的内涵还可以尝试其它不同的方法,如把概念进行对比记忆。例如:生长素与生长激素;原生质、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赤道板和细胞板;先天性疾病和遗传病;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启动子和起始密码子;终止子和终止密码子等等。二、搭建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科学概念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越是基本的概念,它所反映事物的联系就越广泛、越深刻。在对概念的理解,运用和深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改革教材,对原有教材重新进行调整和组合,使教材有一个更好的知识结构,让学生能通过核心概念的中心作用,不断把有关知识联系起,以纲带目,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网络。例如:通过构建以内环境组成为中心的概念图,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以及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以及内环境稳态的理化特性等。读图分析、自我构建都有利于学生加强感性认识,使知识概念经验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还可以反馈学生对内环境概念的认识。其实进一步拓展此图,可以把人体体温调节的基本过程(体液调节的主要过程、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的特点等)、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体液酸碱平衡的维持方式等内容结合进形成一个更大的概念图。也就是说知识网络图的构建其关键是抓准核心概念,以核心概念为中心按照一定的线索构建纵横交织的概念联系。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概念图必须是如此交织的,若通过某种单一的层递式分析能把某一概念讲述清楚的话,那么此分析方式也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构建方法。又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知识一直是学生梳理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支离的概念让学生难以形成知识系统,我相信下面的表格对学生理解自然选择学说有一定的帮助。三、概念的运用与延伸,通过生活体验的方式传递概念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举出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把一些抽象的生物概念和具体的实例联系起,逐步引入概念。学生在通过实例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要及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以便形成科学概念。教材上说&ldqu;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rdqu;、&ldqu;类比推理:由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的现象,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或它们之间有联系的一种推理方法。&rdqu;学生觉得这些概念非常枯燥而且很难理解,但借助学生经常碰到的现象解释,往往能收到难以预料的效果。比如:甲同学考试考的很好,看到自己的努力没白费,他更加努力了,考的更好了正反馈调节;乙同学考试考的很好,觉得自己很聪明,骄傲了,考差了负反馈调节;&ldqu;加拿大外交官朗宁曾在竞选省议员时,由于他幼儿时期吃过中国奶妈的奶水一事,受到政敌的攻击,说他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朗宁反驳说:&ldqu;你们是喝牛奶长大的, 。&rdqu;于是有些同学就回答:你们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很显然通过这些事例教学,学生已经把&ldqu;反馈调节&rdqu;方式的判断、&ldqu;类比推理&rdqu;等概念了然于心。四、概念的渗透,加深对概念的深层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有些知识前后联系不紧密,有些新知识跨越程度比较大,学生不容易掌握,成为知识的难点。这就需要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联系的桥梁,这种在前面学习时为后面学习某些知识的&ldqu;架桥&rdqu;工作,也就是为学习某些新知识作了准备,就是渗透。如教材在讲述&ldqu;基因重组&rdqu;概念时提到: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 同生物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这样&ldqu;基因重组&rdqu;概念当然就包括两方面内容了:一方面,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另一方面,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在联会时期的交叉互换。但教材接下又介绍了&ldqu;重组DNA技术&rdqu;这一与有性生殖无关的高科技生物技术,就其本质而言,&ldqu;重组DNA技术&rdqu;仍应属于&ldqu;基因重组&rdqu;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讲授&ldqu;重组DNA技术&rdqu;时,搭建&ldqu;重组本质&rdqu;这样一个桥梁,学生就能明白&ldqu;基因重组&rdqu;的另外一种情况(与有性生殖无关),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对生命规律认识上的完整性,而且有利于生物学知识的系统性。教材在介绍某一生物学规律(概念)时,有时为了保持教材本身前后内容的照应,而将某些规律(概念)归纳成了在前述某个内容限制下的规律,忽略了规律之外仍存在的可能情况,如二倍体生物与多倍体生物的分辨方法强调从个体起开始,但在讲到育种方法的运用时,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生物个体又可以直接称为多倍体生物;又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具体过程、分裂时间、每阶段的主要特点,在必修与选修教材中说法不统一等,老师要把这部分内容给学生解释明了,必须搭建好一个桥梁让学生平稳过渡,在之前的概念教学中适时地予以渗透,比如说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形成此技术的前提是人类充分掌握生物体染色体加倍的可能,此技术主要诱导染色体组数加倍,那么让学生充分理解此概念的前提是&ldqu;染色体组&rdqu;,所以染色体组的概念就是解决此问题的&ldqu;桥梁&rdq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方合作利益合同范本
- 编剧应聘合同范本
- ktv管理股合同范本
- 澳洲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 整体分包合同范本
- (完整版)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作业和答案
- 委托收款三方协议书范本模板7篇
-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例文10篇
- 前台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5篇)
- 纸杯游戏猜谜题目及答案
- 工程质量自评报告
- 成都燃气公司招聘笔试题
- 《软件供应链安全技术白皮书》
- GB/T 34487-2017结构件用铝合金产品剪切试验方法
- GB/T 31703-2015陶瓷球轴承氮化硅球
- 绿色黑板卡通风初中数学开学第一课PPT模板
- 水泥熟料生产工艺及设备课件
- 代运营协议合同范本
- 浙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座位表模板(空白)
-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