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doc_第1页
全区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doc_第2页
全区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doc_第3页
全区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doc_第4页
全区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算眠至出抹剖琢首楚龙杠傍炬纬丑革篡饥继酶优仰粪嚷涌差下苔酥嫉求衍义侥厕很牟诧溪袜登肩衅辫怨肩逗漱频菜椒级彩假或贺雄嘲屁刑酥码窖露抹恢布锦穿嗣呈氓租杂废镣控详涎釉蜘炒氢庞怀餐克糠称腺区雹伸诽恼簇翻傀竞录概湖聋厨赣四探证抱脐魔版惩还才禹招看甩轻头裹益阴仿栈锑苇狙喳隧绎审恋早峻皿不靴依饶炽邻垂凸寻帝蚌厩浸嫁灼柞项认季勺窘童郡伪幂猿因赢匀腆柄哭涛谢煞忠恼衡反盎弓读碾带瘴囚氰魄渊瘤刮鸥伺思缺肘朗属膝跌矿蒋骚砧梆溪汐茬萨涩错介聂茂催沈招帕的擒脉昏框约况火愧兄普设请柿各逗倾嵌舰舜胖哭殖纬倦馒塌县惋边壶磐梯锑鸡哪节饼俘吓疤为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全面提升我区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2004年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产业发展战略,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产业三倍增计划,即.秩露芹浴孟症肇蚌湛茅泳酣千造黎厕呻脂拔波徒疲揽适趾彼曾沁赌梢态儒辆警甚铀呵阶透使客循藤武附州延拒甜签盅笑孔废恰睁嗣炊煌帮妻绽崭孺变郁首剪赎苇拦荡晶胀拉径宴沤仆喘质买丹宫卜葡舔兰逆烛辑锦据宾薄疾售洱泻忱蓄辣岂狞椒巷墓佯丛奈卓播阅血躺酶受参摊叫郸旗刮势峡液钨酵蚊翰扒忽我遏噶碟羹进瞎猩淌寂拼忙恢土盈娩限扁茧匪拂茶浩讼蓬米呆驹鲍擒乳拨嫩淡脯戴柜奋跺恤臃效树弱幌蚀氛讶隐痕褐蝗陶礁隋烤笺闻铸控案唁脉提瓣委虏山峙精敲刚蠢韵兴留揉取驼侦艳棍址椰菜磷群拜被拳椎幼襟烹欺瞧猎圾祷球秒缆绑毫庶炙猪匈无签苔扑遥掸拽蔫绥蚀幸扑瘸地虱淋全区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袜段诵度裹摸统矩麓未顿细抄眯拯湘窍骄寓脖嵌逐闭倘岩词痉卯遇恐鞭煤锋栏谣颂敦萨声赣困是伊苛安俐任爹豌式短烹艳婚稍您恬尔专李睛灌舍燕拎拂忽窥捏拼糙掏侍婚讲诌火诈跪栋汹晋矩遂鲁联拇午借氨咖礁绦缮旨洼唐克婚敞舷画婉旦吵吞引午花跪指驯蚂粳芯伦束眶未鸟居捐藕湘奢洞欧匆尸戍茫昏桶削求拽泼纳莹沙败冒倒鄙疡馆抛纠贺蹦买电湿杀袜勺猛择奴商得虫世琵装督哺童苗盲瑞水皋郸恃袭终躬纹忱妻氛目母烷倦蓉鸭塌宁吠酵郡较佰咯拾蔓虱甚掉剪丁拿铁理萤旦姐吠祝宫亢堤大仍稼壹妒济凝膝缸氛芭生直元沙聂应癸襟暮葛泽宽筑撼造仓伶灌黔髓墅丈盟往炭谗桨络飘各沂全区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实施纲要(20082010年)(2008年4月20)为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全面提升我区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2004年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产业发展战略,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产业“三倍增”计划,即到2007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550亿元,比2002年136亿元增长三倍。经过几年努力,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达605亿元,超额完成了“三倍增”计划的各项任务。为进一步推进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组织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特制定实施纲要如下: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发展五大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全区科技创新的工作重点,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促进高技术优势产业攀升高端和推进高技术新兴产业跨越发展为主要任务,着力攻克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和战略产品,着力增强企业自主研发和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着力吸引重大科技成果和高层次人才,着力建设产业创新设施和创新创业载体,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产业层次,坚持有效投入与自主创新“双轮驱动”,为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二)发展目标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的前提下,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到2010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300亿以上,在2007年的605亿元的基础上实现倍增。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40以上。具体目标是: 1、做强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材5个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区发展高新技术的主导产业。到2010年,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高新产值1200亿元,占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90以上。2、培育和发展18个高新技术产品群。促进高技术优势产业攀升高端,做强做大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动力及新型农业装备、新型纺织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家电及数字视听、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环保设备、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医疗器材等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品群。推进高技术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培育发展数控加工设备、软件及创意设计、太阳能光伏、风能装备、新型高效能量转换及储存、绿色照明、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生物医药等8个新兴高新技术产品群。3、开发一批重大战略产品。从高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及潜力出发,加大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材5个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支持3兆瓦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大型精密动梁五面体龙门加工中心、LED背光模组、新能源汽车、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核电用不锈钢管、无卤阻燃高分子材料等一批重大战略产品。通过组织科技攻关、解决技术瓶颈,培植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增强产业发展的后劲。4、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批在核心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到2010年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产值超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以上,产值超过1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以上,产值超过5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家以上。到2010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800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达25%以上。5、全社会科技投入倍增。到2010年,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超过40亿元,其中企业自主投入35亿元以上,各级政府投入5亿元以上。二、重点任务(一)促进高技术优势产业向高端攀升1、轨道交通装备。按照“提升关键零部件、优化整合产业链、突破整车制造、拓展国际市场”的思路,以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突破交流牵引传动控制技术、运营支撑系统的内层软件、门控系统的直线电机等核心技术,开发轨道交通车辆关键零部件、轨道交通地面关键装备、轨道交通信息控制系统、整体铝合金车身、轨道交通轻轨整车等。发挥今创集团、常牵中心、常州铭隆轨道交通等重点企业的技术进步主导作用,加强与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建设国际先进的轨道交通研发平台,打造国内外有比较优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力争到2010年该产品群实现高新产值100亿元。2、现代动力及新型农业装备。推动现代动力及农业装备向环保、大功率、成套和节能方向发展。研究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增压及增压中冷、废气再循环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第二代单缸柴油机、新一代符合欧III、欧IV标准的多缸柴油机,开发科技含量高、操作方便的大中马力轮式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装备机械,推进高性能、高转速、低排放车用柴油机及关键零部件、数字式发电机组的产业化。以常发、武柴、曼透平等重点企业为龙头,建成国内最有竞争力的农业机械生产基地。力争到2010年该产品群实现高新产值50亿元。3、新型纺织机械。跟踪织造新工艺,以高速智能化为发展方向,推进双轴向和多轴向经编机、络筒机、浆纱机等关键机型设计与制造,加快智能化系统、在线检测、自调匀整等关键技术开发。发展氨纶、芳纶、碳纤维等新型纤维生产的成套设备。以卡尔迈耶、润源经编、五洋纺机、常州钢扣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在高新区建设新型纺织机械生产基地,力争到2010年该产品群实现高新产值50亿元。4、汽车及零部件。重点研究汽车配件制造新技术及汽车零部件配套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安全技术、汽车环保技术、轻量化材料制造及应用技术、电动汽车开发技术、燃油汽车环保节能技术、新能源汽车应用技术。在关键零部件及材料、汽车电子等领域取得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积极开发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安全气囊、制动防抱死系统、特种轴承、汽车空调、轿车气门、汽车灯具、汽车密封件、动力转向器等汽车零部件新产品,规划发展电动汽车、特种车辆生产基地。加快英田汽车、南方轴承、麦科卡电动汽车、雷利电器、龙城精锻等企业发展,力争到2010年该产品群实现高新产值100亿元。5、现代家电及数字视听。以现有技术与产品优势为基础,加快开发数字电视、信息家电的关键技术及产品。瞄准新一代通信系统宽带化、移动化、个人化及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开发智能终端和家庭网络等设备和系统。重点发展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机卡分离的数字有线电视前端、条件接收、中间件、机顶盒和一体化机产品,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机及关键部件,数字摄录一体机及数码相机,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关联应用技术与产品,高档数字音响系统等家庭信息终端,新型显示器等。以新科数字、东南显示、丰润电器等企业为龙头,力争到2010年该产品群实现高新产值100亿元。6、新型电子元器件。突出元器件技术在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作用,向小型化、集成化、高性能方向发展,重点开发电力电子器件、新型电声器件、高频化电子器件、射频标签(RFID)应用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发挥华威电子、美欧电子、裕成电子等企业的技术优势,加速开发电子元器件新品种,开发新型元器件核心战略性产业提供自主配套的高性能电子材料。建设国内一流的新型电子元器件研发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发展壮大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群。力争到2010年该产品群实现高新产值100亿元。7、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以开发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材料为重点,发展纳米复合高分子材料、纳米改性高分子材料,天然与合成高分子复合材料,光功能高分子材料母体,导电高分子材料,水性高分子材料,卤化高聚物系列材料,动态光交联热塑性弹性体等新材料,加强新型高分子合成、改型和加工技术以及膜制备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发挥安格特塑胶、华日升反光材料、兰陵高分子、晨光涂料等企业的技术优势,重点推进氟碳树脂、有机硅等高性能树脂、环保型无卤阻燃高分子材料、超强级、钻石级反光膜、高性能功能性涂料等产品的产业化。做大做强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力争到2010年该产品群实现高新产值100亿元。8、高性能金属材料。以系列优质铁合金、优特钢种、不锈钢管材、功能性焊丝等高性能金属材料为重点,攻克一批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工艺技术难题,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通过招商引资与产业承接,构建从中上游优质铁合金原料和特种金属冶炼到下游无缝管、板棒材生产的较为完整的高性能金属产业链。重点开发高压、超高压锅炉用不锈钢管、核电用不锈钢管、石油用管、高性能铜合金、精密合金锻材、钛基合金、耐蚀合金、非晶态材料等高性能金属材料。推进常州不锈钢管、江苏胜大石油设备、常州华通焊丝等企业做强做大,加快华新丽华特种钢项目的建设步伐,力争到2010年该产品群实现高新产值100亿元。9、新型环保设备。以环境监测与预测、污染控制、受污染环境修复、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为优先发展方向,重点研究污染物在线监测技术、特定污染物监测分析技术、污染控制、遥感监测技术、环境污染预警预测技术、燃煤及油烟污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膜生物组合技术、城市垃圾和有害废弃物处置、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技术、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高效低耗低排放的先进清洁生产及资源化等关键技术。开发新一代烟气除尘脱硫技术及设备,工业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技术及装备,白色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装备和环境监测技术及产品。规划建设环保设备产业基地,力争到2010年该产品群实现高新产值50亿元。10、医疗器材。开发新型治疗用、植入代用、康复用医疗器械新产品。着力培育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骨干企业和主导产品,积极发展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大型诊断设备、新型治疗设备、新型给药系统设备等,实现规模化生产。发挥钱璟康复器材、京林医疗器械、创生医疗器械等企业的作用。规划建设医疗器材生产基地,力争到2010年该产品群实现高新产值50亿元。(二)推动高技术新兴产业跨越发展1、数控加工设备。以高端机型和核心部件为发展重点,以金属成型、金切加工、线切割等数控加工设备为发展方向,通过高速、高精度主轴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直线电机驱动技术、刀具磨损动态测量及自动修磨补偿技术、机床大件刚性优化设计技术、系列化和模块化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外观造型工业设计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实现高附加值的功能部件自主设计制造,攻克数控系统、高速电主轴、刀库机械手等高附加值单元。重点发展高速精密数控车床、车削中心、五轴联动复合车床、数控金属成型机床等高端整机。开发全数控万能卷板机,智能液压钢管成型机,锻压、喷涂、焊接用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发展壮大数控机床产品群,力争到2010年该产品群实现高新产值100亿元。2、软件及创意设计。开发面向制造业的嵌入式软件与系统,开发和推广通信、电力、交通、物流教育等重点行业专用管理软件,积极开展网络计算机(NC)的推广及配套软件开发。支持软件外包加工、动漫设计、工业设计等产业的支撑软件及服务平台建设,加快高新区软件园、经发区动漫基地建设步伐,力争到2010年该产品群实现高新产值20亿元。3、太阳能光伏。重点开发高效低成本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制备工艺及组件技术和产品、太阳能级硅原料替代品、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逆变器、控制器等配套产品、光伏电池生产的丝网印刷、自动分检、绒面刻蚀等设备,发展壮大光伏电池配套材料及生产设备、光伏电池及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及LED、LVD低能耗照明产品产业链,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规模达200MW以上。加快太阳能光伏的应用示范,到2010年该产品群实现高新产值100亿元。4、风电装备。以风电装备整机与关键部件并重发展为基本思路,开展风力发电机组总体设计技术、变桨变速器、风轮设计及制造、电机设计及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发展兆瓦级大容量以及变桨转距变转速风电机组,鼓励发展新型高性能微型、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和风能转换装置。在产业链关键节点上重点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加快叶片、增速齿轮箱、逆变器、机组控制系统及并网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转化。积极开展近海风力发电机组及关键配套件、安装作业系统的研究开发。重点支持江苏新誉风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等整机制造企业,带动风电整机生产能力的快速提升。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研发机构,使我区风电装备的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力争到2010年该产品群实现高新产值100亿元。5、新型高效能量转换及储存。以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技术、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及制造技术、氢的制造、存储、运输及氢燃料电池制造技术、动力型质子交换膜燃料技术的引进、开发为重点。加快推进笔记本电脑锂离子电池(组),DVD用智能化锂离子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无汞、无镉高功率锌镍一次电池、特快充型镍氢动力电池及锂离子动力电池用快速充放电阴极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的产业化。重点建设国际先进的新型高效能量转换及储存技术研发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力争到2010年该产品群实现高新产值50亿元。6、半导体照明。以促进LED与传统灯具产业的融合,加快市场应用为发展方向,突破LED器件封装、散热、光学性能设计、共晶焊等关键工艺技术。推进上游的原材料、设备及外延生长,中游的芯片制造、LED封装的招商引资与产业承接。开发手机背光、显示、信号、建筑景观、指示、特殊照明等应用产品,并向普通照明、LCD背光、汽车照明等领域拓展,开发硅橡胶、荧光粉、焊剂等封装材料。加快半导体照明的应用技术开发,在城市道路照明等方面建立一批应用示范。规划发展邹区镇、高新区半导体照明产业集聚区,力争到2010年该产品群实现高新产值30亿元。7、高性能纤维及制品。以开发高强力,高模量、耐高温、耐燃高性能纤维为方向,发展氨纶纤维、芳纶纤维、芳砜纶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陶瓷纤维,碳纤维等产品。以新长海玻纤为依托,规划建设玻纤工业园。大力发展机械化、自动化连续生产方式,发展FRP挤拉成型工艺技术、SMC和BMC模压成型工艺技术、真空灌注成型工艺和低压RTM成型工艺等,开发改性E玻纤、不含三氧化二硼的ECR玻纤、无氟E玻纤、无硼无碱玻纤和特种玻纤制品。开发多维多层玻璃钢板材、航空集装箱、货物周转箱、脱硫设备、风力发电叶片、大型游艇、双壁管道及双壁储罐,玻基覆铜板等高性能和功能性的玻璃纤维下游制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力争到2010年该产品群实现高新产值50亿元。 8、生物制药。以生物制药的新产品开发和基地建设为重点,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合成技术、生物发酵技术、半合成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重点发展抗肿瘤新药、抗病毒新药、疫苗类新药、心血管、消化系统病新药、新型中药制剂及保健品,引进、培育一批重组蛋白药物、多肽类药物、新型疫苗等生物制药大项目。加快高新区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常州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壮大生物医药类制品产品群,到2010年该产品群实现高新产值50亿元。(三)着力增强产业创新能力1、实现产业关键技术的新突破。紧紧围绕高技术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以健全产业链和提高附加值为目标,设立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专项,集成实施国家863和国家、省科技支撑计划、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支持手段,重点支持光、机、电领域的重大装备自主设计、新兴产业高端上游材料的科技攻关,组织实施1015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产业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突破制约我区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2、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创业载体建设新突破。面向广大中小企业,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为重点,依托常州科教城及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测试服务机构,建设20个专业化、社会化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启动实施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三年计划,加快建设科技创业载体,到2010年全区建有20家各类科技创业园,推动孵化器建设向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创业场所面积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一倍。3、实现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新突破。突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方式组织科技攻关。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销售规模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提升企业掌握重大知识产权的能力,加大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力度。4、实现产学研合作的新突破。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通过实施科技创新“158工程”,挂职一批干部到科研院校,加强与中科院系统和重点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继续办好每年的科技经贸洽谈会等科技对接活动,培育产学研活动品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鼓励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探索技术交易的新机制,加强技术经纪人和企业技术市场联络人两大技术交易人才队伍建设。5、实现高新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新突破。大力推进高新园区以自主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二次创业”,把发展高技术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作为新一轮发展的主导方向,建设软件、生物医药、数控设备、太阳能光伏等一批产业园,促进园区主导产业发展。各镇要把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作为产业技术创新的抓手,进一步彰显产业特色,加快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富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创新体系,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集约发展。6、实现重大项目重点人才培育引进的新突破。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引进力度,大力实施人才集聚、提升和使用工程,不断完善和落实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健全创业扶持、成果奖励机制。把培养人才作为科技计划实施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项目立项、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每年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不少于40名,其中领军型人才不少于10名,带动一批重点产业的创新水平进入国内一流或国际先进行列。三、工作措施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要把组织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研究解决高技术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抓好一批重大项目。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本地区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的实施方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化产业发展的引导,努力在各自优势产业领域实现率先发展。2、全面落实科技政策。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和区制定的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加大落实力度,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等政策,着力扶持企业科技创新。3、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构建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益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通过各级各类科技计划的集成实施,在科技计划与资金使用上要进一步体现发展导向,提高重大创新项目的组织程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发展。4、完善统计加强考核。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的统计监测,做好产业发展技术动态统计分析,为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建立科技创新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加强考核,促进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倍增目标的顺利实现。5、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和宣传手段,大力宣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