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编写大纲.doc_第1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编写大纲.doc_第2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编写大纲.doc_第3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编写大纲.doc_第4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编写大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解剖生理学编写大纲(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郭少三)理论部分8第一章 绪论(2学时,0.8万字,郭少三)第一节 概述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及其与药学的关系二、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三、人体的组成和分部四、常用的解剖学术语第二节 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一、机体内环境二、内环境稳态第三节 人体功能的调节一、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一)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三)自身调节二、人体功能调节的控制系统第二章 细胞(4学时,1.4万-1.6万字,林忠文)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细胞膜二、细胞质(一)基质(二)细胞器(三)包含物三、细胞核(一)核膜(二)核仁(三)染色质和染色体(四)核基质第二节 细胞膜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一)单纯扩散(二)易化扩散1经载体的易化扩散2经通道的易化扩散(三)主动转运1原发性主动转运2继发性主动转运(四)入胞和出胞1入胞2出胞二、细胞膜的受体功能(一)受体的概念及分类(二)受体的基本功能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静息电位(一)静息电位及其有关概念(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二、动作电位(一)动作电位的概念和波形(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三)动作电位的特点和传导(四)可兴奋细胞及其兴奋性1兴奋性的概念2刺激与反应3可兴奋细胞三、局部电位第三章 基本组织(4学时,1.4万-1.6万字,任亚萍)第一节 上皮组织一、上皮组织的种类(一)被覆上皮1被覆上皮的一般结构特点2被覆上皮的分类和分布(二)腺上皮(三)特殊上皮二、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一)游离面(二)基底面(三)侧面第二节 结缔组织一、固有结缔组织(一)疏松结缔组织1细胞2细胞间质(二)致密结缔组织(三)脂肪组织(四)网状组织二、血液(见第四章)第三节 肌组织(构成、形态结构、分类)一、骨骼肌(一)骨骼肌的一般结构(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三)骨骼肌的收缩功能1骨骼肌的收缩原理2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二、心肌三、平滑肌第四节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的组成、功能)一、神经元(一)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二)神经元的分类二、神经胶质细胞三、神经纤维(一)神经纤维的分类(二)神经纤维的功能(三)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四、神经末稍(一)感觉神经末梢(二)运动神经末梢五、突触(一)突触的概念及分类(二)化学性突触的结构第四章 血液(4学时,1.4万,张松波)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一、血液的组成二、血液的理化性质第二节 血浆一、血浆成分及其作用二、血浆渗透压(一)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因素及正常值(二)血浆渗透压的生理作用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第三节 血细胞一、红细胞(一)红细胞的形态、正常值及功能(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二、白细胞(一)白细胞的分类及正常值(二)各类白细胞的形态及功能三、血小板(一)血小板的形态及正常值(二)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第四节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一、血液凝固(一)凝血因子(二)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三)抗凝与促凝二、纤维蛋白溶解第五节 血量、血型与输血一、血量二、血型(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二)红细胞血型1ABO血型系统2Rh血型系统三、输血(输血的意义、交叉配血试验、成分输血)第五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2学时,0.8万字,郭少三)第一节 能量代谢一、能量的来源与转化二、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一)肌肉活动(二)环境温度(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四)精神活动三、基础代谢(一)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的概念(二)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值第二节 体温一、人体的体温(一)人体的深部温度和表层温度(二)测试体温的部位及其正常值(三)体温的生理变动二、体热平衡(一)产热过程1主要产热器官2机体的产热方式(二)散热过程三、体温调节第六章 运动系统(5学时,1.8-2.0万字,谭毅)第一节 骨与骨连接一、概述(一)骨(二)骨连接二、躯干骨及其连接(一)脊柱(二)胸廓三、颅骨及其连接(一)颅的组成(二)颅的整体观四、四肢骨及其连接(一)上肢骨及其连接1上肢骨2上肢骨的连接(二)下肢骨及其连接1下肢骨2下肢骨的连接第二节 骨骼肌一、概述二、头肌三、颈肌四、躯干肌五、四肢肌(一)上肢肌(二)下肢肌第七章 脉管系统(10学时,3.5万-4万字,林忠文 张立忠)第一节 概述(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第二节 心血管的形态结构一、心(一)心的位置和外形(二)心腔形态(三)心壁的结构(四)心的传导系统(五)心的血管(六)心包二、血管(一)血管的分类及结构特点(二)肺循环的血管(三)体循环的血管第三节 淋巴系统一、淋巴管道二、淋巴组织三、淋巴器官第四节 心的生理一、心的生物电现象(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基础2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基础(二)体表心电图二、心肌的生理特性(一)兴奋性(二)自律性(三)传导性(四)收缩性三、心的泵血功能(一)心动周期与心率(二)心的泵血过程1心室收缩期2心室舒张期(三)心音(四)心输出量1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3心力贮备第五节 血管生理一、血流、血流阻力与血压(一)血流(二)血流阻力(三)血压二、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一)动脉血压1动脉血压的有关概念与正常值2动脉血压的形成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二)动脉脉搏三、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一)静脉血压(二)影响静脉回心血流的因素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2心肌收缩力3体位改变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5呼吸运动四、微循环(一)微循环的概念及组成(二)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及功能五、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第八章 消化系统(6学时,2.1万-2.4万字,罗秀成)第一节 概述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二、消化管管壁的一般结构三、胸腹部的标志线及分区四、消化与吸收的概念五、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第二节 消化管与消化腺一、消化管(一)口腔、咽和食管(注意:结合口腔给药的内容)(二)胃1胃的位置和形态2胃壁的结构特点(三)小肠1小肠的分段(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2小肠黏膜的组织结构特点(四)大肠(注意:结合直肠给药的内容)二、消化腺(一)肝(二)胰第三节 各段消化管的消化一、口腔内的消化二、胃内的消化(一)胃液的成分及其作用(二)胃的运动三、小肠内的消化(一)小肠内的化学性消化1胰液的成分及其作用2胆汁的成分及其作用3小肠液及其作用(二)小肠的运动1小肠的运动形式2回盲括约肌的功能四、大肠内的消化(一)大肠液的作用(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三)大肠的运动和排便第四节 吸收一、吸收的部位及机制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一)糖的吸收(二)蛋白质的吸收(三)脂肪的吸收(四)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吸收第五节 腹膜一、腹膜的解剖生理特点二、腹膜与内脏器官的关系三、腹膜形成的结构第九章 呼吸系统(6学时,2.1万-2.4万字,马文樵)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呼吸道、肺与胸膜一、呼吸道(一)鼻(二)咽(三)喉(四)气管和主支气管1气管和主支气管的形态和位置2气管和主支气管的组织结构二、肺(一)肺的位置和形态(二)肺的组织结构三、胸膜第三节 呼吸过程一、肺通气(一)肺通气的动力1呼吸运动2胸膜腔内压(二)肺通气的阻力(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1肺容量2肺通气量二、气体的交换(一)气体交换的动力(二)气体交换的过程1肺换气2组织换气(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主要讨论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一)氧的运输(二)二氧化碳的运输第十章 泌尿系统(6学时,2.1万-2.4万字,曲永松 武敏霞)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肾一、肾的形态结构(一)肾的位置和形态(二)肾的结构(三)肾的被膜二、肾血液循环(一)肾的血液供应(二)肾血液循环的特点(三)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三、肾的泌尿功能(一)尿的生成过程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二)影响尿生成的因素1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2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知识链接:尿的浓缩与稀释)(三)血浆清除率第三节 输尿管、膀胱、尿道第四节 尿液及其排放一、尿液二、尿液的排放第十一章 感觉器(4学时,1.4万-1.6万字,曲永松 武敏霞)第一节 概述一、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第二节 视器一、眼球(一)眼球壁(二)眼内容物二、眼副器三、眼的功能(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功能1眼的折光系统与成像2眼的调节3眼的折光异常(二)眼的感光系统及其功能1眼的感光系统2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3几种重要的视觉现象第三节 前庭蜗器(注意将功能穿插在结构中描述)一、外耳二、中耳三、内耳(一)耳蜗(二)前庭(三)半规管第四节 皮肤一、皮肤的结构二、皮肤的附属器三、皮肤的感觉功能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9学时,3.2万-3.6字,武天安 郭少三)第一节 概述一、神经系统的区分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三、反射中枢(一)反射中枢的概念(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三)突触传递(四)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一、脊髓(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二)脊髓的内部结构二、脑(一)脑干(二)小脑(三)间脑(四).端脑1端脑的外形和分叶2大脑皮层半球的重要沟回3大脑皮层4端脑的内部结构三、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一)感觉传导通路1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的传入通路2本体感觉和精细触-压觉的传入通路3视觉传导通路4听觉传导通路(二)运动传导通路1皮层脊髓束2皮层脑干束3其它传导束四、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一)脑和脊髓的被膜(二)脑和脊髓的血管(三)脑脊液及其循环第三节 周围神经系统一、脊神经二、脑神经三、自主神经(一)交感神经(二)副交感神经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一、躯体感觉二、内脏感觉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对姿势反射的调节(二)脊休克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一)脑干网状结构下行调节作用(二)影响脑干调节肌紧张的高位中枢(三)去大脑僵直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维持身体平衡(二)调节肌紧张(三)协调随意运动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及生理意义(一)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二)自主神经的生理意义二、自主神经的递质、纤维分类及受体(一)自主神经的递质及其纤维分类(二)自主神经的受体三、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4学时,1.4万-1.6万字,周一刃)第一节 概述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二、激素(一)激素的概念(二)激素的分类(三)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四)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一、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功能二、垂体(一)垂体的分部(二)腺垂体的激素(三)神经垂体的激素三、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第三节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一、甲状腺(一)甲状腺的形态结构(二)甲状腺激素1甲状腺激素的合成2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3甲状腺功能的调节(三)降钙素二、甲状旁腺(一)甲状旁腺的形态结构(二)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第四节 肾上腺一、肾上腺皮质(一)肾上腺皮质的组织结构与分泌的激素(二)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三)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二、肾上腺髓质(一)肾上腺髓质的组织结构与分泌的激素(二)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三)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的调节第五节 胰岛一、胰岛的组织结构与分泌的激素二、胰岛素(一)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二)胰岛素分泌的调节三、胰高血糖素(一)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第十四章 生殖系统(3学时,1.1万-1.2万字,武天安)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一、男性生殖器官二、睾丸的功能及其调节(一)睾丸的功能1睾丸的生精功能2睾丸的内分泌功能(二)睾丸功能的调节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一、女性生殖器官二、卵巢的功能(一)卵巢的生卵功能(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1雌激素的作用2孕激素的作用三、月经周期(一)月经周期的概念(二)月经周期中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变化(三)月经的形成机制四、妊娠(一)受精与着床(二)胎盘及其功能附 乳房和会阴一、乳房二、会阴实验部分(20学时,3.0万-3.5万字,林忠文 张立忠)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