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描写课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基础写作描写课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基础写作描写课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基础写作描写课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基础写作描写课程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写作描写课程教学设计一、教案头本次课标题:描写授课班级上课时间2学时上课地点教室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有关描写的基本知识。全面熟悉在各类文体写作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的这种表达方式。熟练地识别辨认描写的具体写作要求及其主要写作方法手段。提高层:在认知的前提下,熟练地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深入学习理解描写这种应用广泛的表达方式在各类文体写作中具有的重要作用。掌握描写的具体表达手法。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任务一:了解什么是描写 任务二:熟悉描写在各类文体写作中的作用 任务三:描写的具体要求 任务四:描写的手法 任务五:学习校园流行病,深入学习描写的写作手法。参考资料新编写作教程,王瑜辉、王丽丽,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现代汉语(上、下),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语言文字实用手册,于学礼、刘靖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二、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告知(教学内容、目的)1、介绍描写2、如何描写3、描写写作注意事项讲授(口述)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90引入(任务项目)什么是描写?讲授3操练(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如何描写讲授多媒体课件30深化(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描写的方法讲授多媒体课件27归纳(知识和能力)描写的手段讲授多媒体课件12训练巩固拓展检验问答10总结小结5作业写一段描写性质的文字。3后记第七章 描 写描写是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它在写作中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分析下面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1)、王师傅往炉子里添了煤,火很快就旺起来了。 (2)、王师傅往炉子里添了煤,不一会儿,红红的火苗就腾腾地窜了起来。 第一句是叙述,它告诉我们王师傅做了什么,炉火起了变化。 第二句是描写,有形象、有颜色,我们仿佛看到了红火苗窜起来的样子。 因此,有人说,描写就是用语言绘出来的写生画。描写,是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景物的性质、特征具体的描绘出来。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是用语言文字绘制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读者虽然没见到被描写的事物,但通过描写的文字却如身临其境一般,这就是描写的作用。 可见,在文章中,叙述往往侧重一般过程的记写,读者只能得到对事物综合、概括的了解,而描写则侧重于形象的具体描绘,使读者获得具体明晰的认识和感觉,如果只是叙述没有描写,文章便是更多地讲述故事梗概,难免不生动、不形象了。所以,写文章少不了描写。第一节 描写的对象和范围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以,观察生活的各个侧面,都应当是我们描写的对象。 具体地说,描写包括人物和景物。一、人物: (一)肖像描写就是用生动、精确、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形各个方面的特点。肖像不仅指人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还包括人的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因此,好的肖像描写,往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故乡中,鲁迅是这样描写中年闰土的外貌: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的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象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了。鲁迅就是抓住了富于特征的地方加以描写,把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表现出来。可见,肖像描写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进行肖像描写呢?1、画“眼睛”人物的精神、气质、感情、心理常常都凝聚在面部上,特别是眼睛,人们常把它视为心灵的窗口,鲁迅之所以强调“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其道理也正在这里。祝福里写祥林嫂的眼睛,“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2、人物的肖像常由于时间的推移,处境的变化和人物性格特征的发展而有所改变,鲁迅不仅善于刻画人物的眼睛,而且十分注重人物肖像的改变。例如:祝福前后共十四次描写了祥林嫂的眼睛,每次描写都不尽相同,从而揭示了这个女主人公心理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第二次来鲁家: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先前那么精神了。捐门槛“赎罪”后又受打击:脸色同时变作灰黑,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祝福”的前夜: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从外貌的变化中,清晰地勾勒出人物从悲苦、绝望、衰老,直到死亡的悲惨历程。3、描写肖像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反复点染,逐步完成。即:不是一次描写完毕,而是在与人物不断接触过程中,使人物形象逐渐清晰、完整的。如:阿累的一面对鲁迅外貌的描绘就是这样。作者一到书店,因为是阴天,店里面暗的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等到鲁迅从里面出来,才细致地写他“瘦的让人担心”和“精神却很好。”另外,还一再写他的手,“竹枝似的手指”“他的手多瘦啊。”这样就使鲁迅的外貌逐渐清楚、鲜明起来,给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 (二)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等思想活动的描写,称做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题和反映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运用这种手段能更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描写人物的心理有各种各样的手法。 1、直接刻画和说明。这是心理描写最常见的手段,在具体写作中,常常用“他想”、“他回忆”等句式来表现。如:鲁迅在阿Q正传中就极其精彩地状写了阿Q在听说革命以后躺在土谷寺里的一大段心理活动:“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把阿Q心中的所谓革命表现的鲜明如绘。 2、“独白”,即是人物自言自语,说出他的心理话,他的思想感情,或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 如:创业史中写梁生宝到太白山下买稻种,为了节省宿费而睡在车站地上,当他和衣睡下,掏出旱烟袋锅香喷喷地吸着时,不仅独自一个人笑眯眯地说:“这好地场嘛,又雅静,又宽敞”这一句独白,道出了梁生宝一心为公,以苦为乐的思想境界。3、梦境描写,这是表现心理活动的特殊手法。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通过梦境也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这在文艺作品中多有运用。如红楼梦中写林黛玉的一场恶梦,梦见南京有人接她回去,她不愿意回去,便求贾母留她,贾母不理,去见宝玉,宝玉向她表白,愿意留她,并当下把心掏给她看,等等。这些梦境正是反映了黛玉当时的忧虑、绝望的心情及至死不渝的爱情。4、幻觉: 幻觉本是一种精神病态,但正常人的神经过于紧张、疲劳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病态,有时候,幻觉的内容就是幻觉者心理活动的内容。 因此,用幻觉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这在文艺作品里较多,如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描写女孩在除夕之夜,坐在墙根,用她那冻僵的手,几次擦燃火柴后所产生的幻觉,这样即反映了她的天真单纯,以及她对温饱的渴求,又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和黑暗。 (三)行动描写行动描写是指对人物举止行为的描写。茅盾在论作品的人物形象时曾强调指出: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这里所说的人物行动绝不是人物的一切行动,应该是最有意义,最能显示人物性格的行动。在茹志鹃的百合花里,那位新媳妇的动人形象,主要是通过她的行动塑造的。作者写了新媳妇为牺牲的通讯员缝衣服,把自己做新娘的唯一的嫁妆一条新被子盖在了她身上。这平凡而伟大的举动,表现了新媳妇的品质,歌颂了军民的情谊,作者写到:她低着头,正一针针地在缝他衣肩上的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针的缝。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的说:被子是借老乡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枣红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作者通过人物的行为活动的描写,刻画了新媳妇质朴动人的形象,歌颂了军民深厚的情谊。恩格斯在给拉萨尔的一封信中指出:我觉得一个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做什么”是表现人物行动的结果,而“怎样做”是表现人物行动的过程,恩格斯强调了后一点,一些成功的作品正是写出了人物行动的过程,在过程中充分显示了人物的性格:孔已己付酒钱,“排出九文大钱。”例如: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她是作家笔下着意刻画的一个“封建淑女”的伪君子的形象。有一次,她在大观园滴翠亭旁偷听两个丫头谈私房话,又怕被人察觉,于是便来了一个金蝉脱壳的法子,“故意放重脚步”,又口里叫着,假装过来追林妹妹。这些动作过程,显示出了她的卑鄙内心活动和虚伪狡诈的性格特征。总之,思想支配行动,反过来,行动反映思想。好的行动描写从来都是为更好地揭示人物的思想服务的,在塑造人物,突出主题上是很重要的。(四)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刻画人物形象。语言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手段之一。古语说得好,言为心声,好的人物语言从来都是具有“自我写照性”的(即自己为自己画像),从来都是窥探人物心灵的一面镜子。在鲁迅的药里,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是比较精彩的 ,例如:康大叔在茶馆里和老栓、华大妈、小栓以及茶客们交谈时,讲过这样一些话:“吃了吗?好了吗?老栓,就是运气了你,要不是你信息灵,”“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地拿来,趁热地吃下。”“我可是这一回没有得到好处,连剩下的衣服,都给管牢的红眼睛的阿义拿去了第一要算我们栓叔运气”在这里,鲁迅只用了几句话就表现出了康大叔掩蔽在吹牛撒谎后面的凶残卑劣的欺诈性格。康大叔的语气盛气凌人,“趁热地拿来,趁热的吃下,”流露出凶残的本相,“一点没有得到好处”又显然是一种伪饰,康大叔的语言始终和他那愚昧的思想、卑劣的性格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言,就是性格化的语言。然而,要写出有个性的语言,就得对人物有个全面的了解,鲁迅先生说过:“作者用对话表现人物的时候,恐怕在他的心目中,是存在着这人物的模样的。”正因为鲁迅心目中存在着孔乙己的模样,一个受科举制度严重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所以才能让他说出什么“君子固穷”,什么“多乎哉,不多也。”等半通不通的话来,看了这些话,便好象看到了孔乙己这个人一样。语言描写固然是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但是,语言脱离了行动,也很难写出生动的人物,高尔基说过:为了使艺术作品有教育、说服的力量,必须尽可能的使主人公多行动,少说话。所以,作品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是经常联系在一起的。人物描写大致有这些。一、景物 在作品中,通过景物描写可以表现人物对现实的态度,也可以表现出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同时写出人与自然的复杂的关系。我们说的景物描写,包括对自然风景,社会环境、场面、动物、静物描写。 (一)自然风景是文章中常见的描写对象,尤其在游记散文中,更是以这种描写为主要对象。 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长江三日这些文章在描写山水风光方面各具特色。 (二)社会环境 人物总是在社会环境中活动,描写这个环境,就交代了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背景,可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 社会环境有大有小,小而至于房间住所,大而至于一个城市、地区,描写内容可以是室内的陈设,住宅内外的装饰布置,人物的活动,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 如:鲁迅的孔乙己的开头,写鲁镇酒店的格局。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出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竹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碟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低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这是当时江南小镇上的风俗画面,作者把种种酒客的样子,把酒店的格局都生动地描绘出来,即交代了孔乙己故事发生的环境,又介绍了社会习俗,我们的主人公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出场了。不同的是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写出了人物的特征,又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 (三)场面描写是描写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内人物进行活动的总面貌。如:劳动场面、会议场面等。这个总貌描写的好,就会激动人心。场面描写对刻画人物起着重要作用。(四)动物和静物也是一种描写的对象。各种物体,各种动物,都是社会活动中少不了的,在写作中,它们也是我们描写的对象。虽然全文是描写这种事物的并不多,但做为一个部分,这种描写是必不可少的。如:蝴蝶、雕塑。 第二节 描写的方法一、细描: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做细致入微的刻画。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常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1、比喻、拟人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在这段描写中就使用拟人和比喻: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用丰富、传神而又有浓厚色彩的词语,借助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荷叶写到荷花,从花香写到流水,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荷塘的雅景,描写的十分细腻感人。总之,比喻可使语言更加形式化,能自然地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被描写的事物更加清晰具体。因此,秦牧在艺海拾贝中说:“比喻象是一种什么化学药剂,把它投进浊水里面,顷刻之间,一切杂质都沉淀了,水也澄清了。”例如:说一个人又瘦又高,你打一个比方,说象一个旗杆子似的,就明确了。但是,使用比喻,设喻必须精到,如果是人云亦云的,读者就会感到是老一套,没有味道,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老舍先生关于描写设喻的精到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物的职业阶级等之外,相貌自然要描写的,这需要充分的观察,且需精妙的道出,如某人的下巴光如脚踵,或某人的脖子如一根鸡腿这种形容是一句便够了,马上使人物从纸上跳出,而永存与读者记忆之中。反之,若拖泥带水地形容一大片,而所形容的可以用到许多人身上去,则费力不讨好。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不可泛泛地从帽子一直形容到脚底,没有用的东西往往是人物的累赘”换句话,“精到”就是要抓到要点,不是泛泛的去形容,去设喻,而是以少胜多,恰倒好处。2、对比细描也多用对比,那就是以一种相反的情景烘托另一种情景。其目的是使形象更突出、更生动。例如,一个年轻人要死了,而窗外却是灿烂的春花,这会使读者更难过;为了表现一滩血,以雪地来衬托则更鲜明;把红旗衬托在碧蓝的天空上,红旗会在读者脑海中留下鲜明的印象。可见,对比能使事物的形象更加突出鲜明,使读者获得强烈的感受。3、细描中的夸饰夸饰就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强调某一事物,而特对那一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数量等方面做扩大或缩小的表达的一种手法。夸饰就是故意“言过其实”即是夸张。但艺术的夸张必须是言过其实而得其实的,就本质而言,艺术的夸张是一种形象的强化,是为了达到形象塑造的艺术效果而采取的扩大法,是在生活的基础上,经过夸饰所达到的艺术上更典型的真实。例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明星荧荧,开桩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溜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桩镜灿若繁星闪烁,夸其多;秀发如绿云朵朵,夸其美;洗脸水使渭河之水为之上涨,夸其奢侈;宫车如响雷,夸其势。这是对穷奢极欲的秦宫的夸张描写,这种夸张是基于现实基础上的,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二、白描: 白描是一种不尚修饰,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写法。白描,它本来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即只着重人或物本身的描绘,黑线勾勒,不着颜色,没有背景。古代叫白画,后人将这一技法借用到文章的描写技法上,称做“白描”。白描没有浓烈的色彩,也少用形容词、修饰语,但同样能把具体的形象再现在读者眼前。鲁迅关于白描说过这样一句话:“白描并没有秘诀,如果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模糊、隐蔽唱反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毋买弄而已。”用白描的手法写景物,刻画人物的例子很多。例如:巴金的散文秋夜对鲁迅的肖像描写即是白描:“应旧是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邃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左手两根手指夹着一只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作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爽朗的笑声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这段描写自然纯朴,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把人物的身材、衣着、眉毛、唇须、眼光、笑貌、以及抽烟时的神采描绘出来。语言质朴,没有任何粉饰,但形象性、动作性都很强,使人如看白画一般。再看一段景物的白描手法:巴金的秋:“在这里看不见商店,有的是砌砖的高墙和公馆的大门,黑漆门,红灯笼(也有白纸写蓝字的素灯笼),铁门槛(也有木门槛和石门槛),石狮子,只有它们点缀了这寂寞的街景。一幅街景的画面,写了四件东西,加上前面看不见商店的背景,画面上立即出现了“寂寞”的气氛。三、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广泛,事物、人物和景物,都是细节描写的对象。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细节描写,就是抓住人物、事件、景物中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细微部分加以细致生动地描写。细节,往往是生活中很细微的小事或人物细微的神态动作。由于选取得典型,描写得细致,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不仅有利于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而且可以联结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在儒林外史中,吴敬梓写严监生的死时,有一个极为典型的细节描写,它常常被人们引用和称赞,作者写到:晚间挤了一屋子人,桌上点了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的痰响的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咽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到: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二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二三摇。二侄子走上前问到: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园,把头又狠狠地摇了一摇,越发指的紧了。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了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为了这一灯草,久久不能咽气,逼真地写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由此可见,一个典型细节的生动描写,能够胜过许多的其他笔墨,而且使人物形象传神。描写景物,要描绘得具有特色,也离不开细节描写。契诃夫说:“描写风景的时候,应当抓住琐碎的细节,把他们组织起来,让人看完以后,一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那个画面,比方说,要是你这样写:在磨房的堤坝上,有一个破瓶子的碎片闪闪发光,象明亮的星星一样,一只狗或一只狼的影子象球似的滚了过去等,那你就写出了月夜。”契诃夫在这里描绘出了一个十分生动的月夜,主要是抓住了“闪闪发光”的“破瓶子的碎片”和“象球一样滚过去的”一只狗或一只狼的影子这样两个细节。值得注意的是:细节,是最有典型意义的细部,它存在于整体之中,不能游离于整体之外而独立存在,因此,细节描写必须贯穿在对整体的描写之中。写好细节,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写好细节,必须选择新的、典型的、真实的、要少而精。都是细节就无所谓细节了,同时细节描写要紧紧围绕主体、人物、事件的整体进行,否则,单纯地进行细节描写就失去了细节描写的意义了。四、侧面描写也叫烘托。刘溪载在艺概、诗概中描述:“春之精神写不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