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探村上春树小说挪威的森林与摇滚的关系摘 要住在我们邻国日本的当代作家村上春树,在不觉之中,已经成为了一名世界级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与好评,产生了“村上春树现象”。很多专家学者开始着手研究他的文学作品,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村上春树小说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小说中随处可见的音乐痕迹。在其代表作品挪威的森林中,音乐尤其是披头士的摇滚乐与小说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究摇滚乐,尤其是披头士摇滚与小说挪威的森林的氛围、主题、人物、节奏等方面的潜在关系,以摇滚乐作为密码,解析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的音乐风格。关键词: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音乐;摇滚;披头士乐队;AbstractLived in our neighboring country-Japan, Haruki Murakami had become a international writer unconsciously, his works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received widespread welcome and praised in worldwide, therefore it created the Haruki Murakami phenomenon.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begin to study his literature works and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Haruki Murakamis most novels are a notable characteristic of novel traces of music is everywhere .In its representative works Norwegian Wood, music especially the Beatles rock music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nove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ck music, especially the Beatles rock with theme, character, style, rhythm etc of Norwegian Wood, using the decryption password - rock music to explore the novel world of Norwegian Wood.Keywords: Haruki Murakami; Norwegian Wood; Music; Rock and roll; the Beatles;目 录前 言1小说挪威的森林的摇滚特点2一、小说的题目2二、音乐场景及其他3小说挪威的森林与摇滚的关系4一、摇滚简析4(一)摇滚的产生4(二)、披头士摇滚5二、摇滚与小说挪威的森林7(一)、摇滚与小说氛围7(二)、摇滚与小说主题9(三)、摇滚与小说人物小林绿子的摇滚精神10(四)、摇滚与性、死亡12(五)、摇滚与小说节奏13村上春树小说的音乐风格14一、村上小说音乐风格简析14二、音乐风格的成因14三、村上小说的音乐风格对小说创作的启发16结 语17参考文献18谢 辞19前 言村上春树(1949- )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1979年凭借长篇小说且听风吟获得第23届群像新人奖,开始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随后村上以其出众的才华迅速的席卷日本以至全世界,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与追捧,并被翻译成汉、英、德、意、荷、韩等多种文字。他的作品打破了纯文学“叫好不叫座”的传统,部部作品销量巨大。1987年发表的代表作品挪威的森林仅在日本本土销量达到826万册 朝日新闻.2004年11月12日.。随着村上的“走红”,关于村上文学的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研究村上,就村上春树的作品本身的艺术性研究,以及通过研究村上曾经翻译的作品来对他研究,成果颇为丰富。村上春树小说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小说中随处可见的音乐痕迹,音乐在村上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其代表作品挪威的森林音乐,尤其是披头士的摇滚乐与小说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究摇滚乐,尤其是披头士摇滚与小说挪威的森林的氛围、主题、人物、性与死亡元素、节奏等方面的潜在关系,以摇滚乐作为密码深入探索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的音乐风格。小说挪威的森林的摇滚特点一、小说的题目小说挪威的森林以“我”的回忆方式,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青春年少的“我”和两位性格迥异的姑娘直子、绿子之间忧伤而纯真的爱情故事,是一部“百分之一百的青春写实小说”。小说自始至终不时有音乐出现,或者是以音乐曲子、音乐家、专辑的名字的形式,或者直接参与小说的情节构造,形成别具风格的音乐场景。而在这些俯拾皆是的音乐碎片中,披头士乐队的摇滚乐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我们先从小说的题目说起。小说的名字,取自披头士乐队的一首同名摇滚乐曲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 一首“静谧、忧伤,而又令人沉醉莫名” 曲子。披头士的作品主题大致分两个:一是对生活对爱情的热忱与歌颂;二是关于生命、生活的思考,充满困惑、迷惘。无论是关于什么主题的,在他们的音乐中都流露着不羁的洒脱与淡淡的懈怠。一部小说以一首乐曲的名字命名,我们自然会猜测小说与音乐之间会存在某种隐秘的关系,挪威的森林正是如此。初读挪威的森林,读者了然村上春树是在讲述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而且带有自传性质,可能就是村上自己的前尘往事,他在小说的后记中提到过,“这部小说具有极重的私人性质这大概是某种感情的问题作为我,只是希望这部小说能够超越我本人的质而存续下去。”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事实证明,村上的确做到了,挪威的森林的确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爱情自传,它显然隐含着更为深刻的内蕴。读者了解小说的故事性之后,小说中村上营造出的那种忧伤飘渺的氛围,还有许多并非直白明了的情节设计,俯拾皆是的平凡却独有情调的场景,人物的死亡与失踪,结局的开放性等等,都会令读者如同着魔一样,翻开书再去仔细的阅读、思考、探究。村上没有让读者失望,他就说有那种能力和才华,正如他评价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样,“了不起的盖茨比对我始终是绝好的作品。兴之所至,我便习惯性地从书架中抽出了不起的盖茨比,信手翻开一页,读上一段,一次都没让我失望过,没有一页使人兴味索然。何等妙不可言的杰作。”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有趣的是当读者在阅读挪威的森林之时,就是村上所说的这种感觉。挪威的森林这首摇滚乐曲并不只是作为小说的题目而存在,它贯穿小说始终,成为小说隐含的一条线索。挪威的森林是小说的女主角直子最喜欢的一首曲子,“一听到这个曲子,就时常悲哀的不行 ,也不知为什么 ,我总觉得似乎是自己在茂密的森林中迷了路。 ” “孤零零一个人 ,寒冷、 黑暗 ,没有人来帮助我。” 而这支曲子在直子出现情节当中几乎形影不离的跟随着她,直到她的葬礼。小说的发端,“37岁的我坐在波音747客机上。庞大的机体穿过厚重的雨云,俯身向汉堡机场降落飞机以着陆,禁烟显示牌倏然消失,天花板扬声器中低声流出背景音乐,那是一个管弦乐队自鸣得意地演奏甲壳虫(披头士)乐队的挪威的森林。那旋律一如往日地使我难以自已,不,比往日还要强烈地撼动着我的身心。” 正式因为听到了这首摇滚乐曲,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进而记起了深爱着这首乐曲的女主角直子。二、音乐场景及其他小说中出现的四处重要的音乐场景。第一处是在渡边去绿子家的时候,两人的阳台上看火灾,绿子弹着吉他,哼着歌曲。中间两处是在渡边去阿美寮探望直子,刚去的那天晚上,算是给渡边举行的欢迎仪式,“唱片放完时,玲子从床下面掏出吉他,慢慢的弹起巴赫的赋格曲”玲子弹了米歇尔,独行者,茱莉亚,还有那首直子最喜欢的挪威的森林,几个人在房间里弹吉他、唱歌、喝红酒。另外一处是他们结伴出去爬山,经过村庄的咖啡店,店里面放着音乐,“血汗泪”乐队的纺车,还有电影毕业生的音乐,玲子向店里的女孩借了吉他,弹奏了披头士乐队的太阳从这里升起。最后一处,也是最重要的一处出现在小说的结尾部分,给直子举办的那场旷世的“音乐葬礼”。“咱俩这就给直子举行葬礼。玲子说,举行个不凄凉的。”“玲子转向甲壳虫(披头士)。弹了挪威的森林,弹了昨日,弹了米歇尔,弹了有一件事,边谈边唱了太阳从这里升起,弹了山丘上的傻瓜。”“第五十首重弹了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可以看到出四处重要的音乐场景中,摇滚乐尤其是披头士摇滚占据了绝大部分。这其实都是现场演奏的摇滚乐,在构筑小说本身的情节的同时,有效烘托了小说的氛围。从作品的结构上来看,小说挪威的森林以一首乐曲开始,以一场别样的“音乐葬礼”结束,摇滚乐成为贯穿这部小说的一条重要的线索,是这部小说潜在的主角,它在作品的主题表达、人物性格的映射、心理与时代场景的再现等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小说挪威的森林与摇滚的关系一、摇滚简析(一)摇滚的产生小说挪威的森论与摇滚之间隐含着深层的关系,使得小说呈现出浓重的摇滚风格,在揭示小说与摇滚的关系之前,了解摇滚何为以及摇滚的特点是必需的。“形态各异的扬声器巨墙之后,变幻莫测的聚光灯罗网之中,鼓手鬼斧天工般的敲打,吉他扣人心弦的拨响,舞台英雄或嘶哑或高亢的声音响起,千万歌迷的狂呼响彻云霄摇滚张扬登场!” 郝舫:伤花怒放摇滚的被俘与抗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9这是摇滚给人们的第一感觉。摇滚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二战的伤口刚刚抚平,冷战的气焰又甚嚣尘上。朝鲜战争的失败使得民众不再相信政府连篇累牍的“鬼话”,信仰危机严重,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盛行。同时,战后的伴随着和平与幸福长大的战后一代没有了父辈那样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们在父辈们教条的严格压制下只能享受生活,慢慢的滑向空虚、迷惘与彷徨,选择在毒品、性爱中寻求逃避。他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表面颓废、堕落,内心愤怒,就像金斯堡的诗里面表现那种姿态“我很在乎,虽然我看起来什么都不在乎。”在音乐诉求上,这帮垮掉的年轻人自然不会去附和父辈们那种甜腻感伤的靡靡之音,他们想要听到自己的声音,这时候一种音乐适时的出现在了这些年轻人面前,这种音乐简单、有力、直白,尤其是强烈的摄人魂魄的节奏,和他们好动的特性、充沛的精力相吻合;它无拘无束的乃至放肆的表演形式,与他们的反叛心理相适应;而音乐的题材,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息息相关这种勃然兴起的音乐形式就是摇滚乐。摇滚(Rock and roll)是美国西部乡村歌手在演唱中吸取黑人音乐的许多因素形成的。在兴起之初就被贴上了“种族音乐”的标签,与当时的黑人一样,受到隔离与歧视,而年轻人就喜欢这种代表他们个性的音乐形式。在摇滚的诞生之初,这种离经叛道的音乐形式就被打上了叛逆与颠覆的标签。而这种叛逆本身也是摇滚的灵魂。(二)、披头士摇滚摇滚乐以其独特的魅力俘获年轻人的心灵之后打入上层社会,在美国掀起了一场狂烈的风暴,并穿越大西洋席卷欧洲乃至世界。1964年,伴随着“英国入侵”,摇滚乐达到最高潮。而这批入侵者的主角就是英伦摇滚乐队the Beatles,披头士(亦译为为甲壳虫)乐队。就是频繁出现在村上春树小说挪威的森林中那支著名的摇滚乐队。这支由约翰列侬(John Lennon),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和林戈斯塔尔(Rin-go Starr)四个利物浦小伙子组成的披头士乐队横空出世,震动了60年代动荡的美国。丑陋的越南战争,偶像总统约翰肯尼迪,民主进步的领袖马丁路德金接连遇刺使得民众心灵日益的荒芜。披头士乐队那种对生活、爱情的热烈歌颂与赞扬,以及对战争的控诉,使他们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一时成为他们的信仰,化身为“半神”的角色。披头士乐队的出现使得摇滚不仅仅是作为一种音乐形式而存在,他们在音乐中注入的对与生命、战争、政治的思考使得作品富有深刻的思想性,摇滚开始成为一种文化,并传遍世界,远在东方的日本也受到了披头士摇滚的影响。60年代成为了摇滚的年代,也是披头士的年代。60年代也是村上春树的青春年代,是小说挪威的森林故事发生的时间。村上春树就是在披头士摇滚音乐、生活方式、哲学反思的熏陶之下,挥霍着自己的恣意的青春。披头士摇滚成了村上青春岁月的寄托者,承载者村上的青春记忆,是村上对60年代,对青春的精神诉求。披头士乐队经历了早期的简单、明快、无忧无虑、天真浪漫的风格之后慢慢开始转变。1965年推出的第三张专辑橡胶灵魂(Rubber Soul)中,专辑封面上,四个人的面孔显得有些变形,这种类似于超现实主义的处理方法预示着披头士音乐风格的转变,慢慢开始走上“迷幻摇滚”的道路。1967年,披头士乐队推出了他们最伟大的专辑佩珀军士寂寞的心俱乐部乐队(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当然这也是披头士乐队音乐中与村上春树小说挪威的森林联系最为紧密的一张音乐专辑。在这张唱片里,披头士为自己虚拟了一个迷幻的世界,并且在其中扮演着新的角色,他们披着角色的外衣肆无忌惮地尝试着自己,为听众呈现出类似童话般的世界。歌词带有某种超现实主义的意味,使得专辑更加的深邃。专辑中有一首单曲缀满钻石的天空中的露西(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只从歌曲的名字就能嗅出迷幻的味道,歌曲呈现了一幅美丽的图景,不过在歌曲名字中我们似乎能够看到了披头士的潜台词,首字母拼接起来的“LSD” 是60年代盛行的一种致幻剂,也可以说是一种毒品,在在歌词中也出现了许多迷幻的景象。另外一首拥有你,失去你(within you without you),歌曲在形式显得不是很规整,乐句长短不一,整体效果听来,像是被注射了催眠剂。生活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歌词中很明显的涉及吸毒,表现了对日常生活的厌倦,格调消沉。这张专辑一方面是对当时青年人心态的一种刻画,另一方面也是披头士乐队自己的人生体悟,专辑的名字佩珀军士寂寞的心俱乐部乐队这就是披头士乐队自身的写照。这张专辑中的音乐注入了披头士对于世界和人生新的思考,这个世界是现实的,同时也带有非现实性,像谜一样,难以捉摸,难以把握。二、摇滚与小说挪威的森林(一)、摇滚与小说氛围佩珀军士寂寞的心俱乐部乐队这张最具有披头士风格的专辑对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披头士对于现实与非现实的思考与把握,以及音乐中的迷幻的色彩与村上构筑的小说世界的氛围契合。小说挪威的森林格调昏暗,迷离,感伤,充满神秘感,村上自己说这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写实小说,可是创作的过程中难免受到他惯常使用的许多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通过很多意象来暗示某种未知的因素,传达一种难以捉摸的心灵感受。村上写的是60年代的一段爱情故事,渡边在大学里面的生活,与直子漫步在东京街头,与小林绿子的情感纠葛,以及石田玲子的前尘往事,永泽与初美的爱情悲剧,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人物和故事,具有显著的现实性,村上在叙述的过程中也采用惯常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再现出细腻的生活场景,揭示出小说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但是在小说中现实主义的手法不是唯一的,甚至可以说是在表层意义上的即故事的叙事性。但在小说的叙事过程中,村上不时地抛出许多带有某种心理诉求的象征性意象,还有许多貌似不合情理的非惯常性的情节,这使得小说显得具有陌生感,透露着某种非现实性的气息。小说起初回忆渡边和直子的那段往事的时候,提到了草原上的一口枯井,“它正好位于草地与杂木林的交界处,地面上豁然闪出直径约一米的黑洞洞的井口,给青草不动声色的遮住了。四周既无栏杆,也不见略微高出井口的石楞,只有那井张着嘴弯腰朝井内望去,却是一无所见。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井非常之深,深的不知有多深;里面充塞着浓密的嘿,黑的如同把世间所有种类的黑一股脑煮在里边。”“周围触目皆是爬来爬去的蜈蚣蜘蛛什么的。这么着,那里一堆一块地到处都是死人的白骨,阴惨惨湿漉漉的,上面还晃动这一个个小小的光环,好像冬天里的月亮。”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对于井这个意象的描述是阴森恐怖的,而且非常的神秘,只知道它的存在,但却不知道存在何方。这不由的让读者联想到了死亡神秘莫测但却确实存在。井是个死亡意象,村上所说的井就代表着死亡,我们不知道死亡在哪里,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确定死亡的存在,谁也逃脱不了。而且一旦掉进这口枯井之中,不会当场死掉,而是被恐怖的景象包围,只能看见渺茫的希望,然后慢慢死去。这似乎说的就是直子在小说中的处境。因为初恋男友木月的突然自杀,直子陷入了无尽的悲伤之中,难以自拔。其实随着木月的自杀,直子就被慢慢陷进了这口死亡之井之中,她的的结局在此处已经做出了暗示。小说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意象就是直子后来去的地方,那所处在茂密的森林当中的疗养院阿美寮,阿美寮在村上的叙述中是个美好的地方,那里祥和、安静,与世隔绝,是个世外桃源,那里的居住的都是些精神病人,至少在外界人看来,那里面居住的都是不正常的人。其实仔细阅读小说会发现,渡边去探望住在阿美寮的直子时,“汽车突然驶进阴森森的杉树林中。杉树简直像原始林般拔地而起,遮天蔽日,将万物笼罩在幽暗的阴影之中我恍惚觉得整个世界都将永远埋在杉树林中”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这是对通往阿美寮的途中的环境描写,依旧透露着阴森与恐怖,渡边在阿美寮与直子重逢,直子像是变了一个人,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一脸的愉悦与轻松,而且毫不掩饰对渡边的热忱,但是晚上大家都睡去的时候,直子走到渡边的面前,脱掉衣服,迎着月光展示自己身体。而当渡边想要去触碰那身体的时候,直子就飘然离开了。直到后来直子后来死在了阿美寮的那片森林里。这些都使得阿美寮这个意象呈现出许多非现实的特点,它完全与世隔绝,也就是与现实是隔绝的,并非存在于现实之中,有种类似冥界的意味。但是也能进去其中,比如渡边,也可以从里面出来,比如玲子。有观点说阿美寮也是死亡意象,其实也不无道理,直子自从进入阿美寮之后,她其实已经死去,但是并未消失,渡边还是可以见到她的,这一点可以从小说中村上关于生与死观点获得解释:“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因而在直子死后,渡边还是可以见到她。小说的氛围因这种陌生化的处理方式中显得压抑。比如关于直子生日的情节,直子20岁的生日,渡边去直子家给她祝贺。生日是下雨的天气,房间里灯是熄灭的,而且窗帘也是拉合的,点着生日蜡烛,播放的是披头士乐队的那张最伟大的专辑佩珀军士寂寞的心俱乐部乐队。而且两个人在房间里发生了性关系,那是直子唯一的一次,没有给她的初恋情人木月,而是渡边。“在我听过的最冲动时的声音里面,这是最为凄楚的。”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 吴思佳:命名之思考.文学研究.2007年11期在这个场景里,村上营造出了那种阴霾、迷离的气氛,而这种氛围蔓延至小说的各个角落,现实与非现实交织在一起,使人沦陷在那片凄冷、悲伤的“挪威的森林”之中。音乐与小说似乎达到了完美契合的程度。关于披头士那首摇滚乐曲挪威的森林对小说重要作用,很多学者做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找出披头士乐队的摇滚乐曲挪威的森林,仔细分析其中的歌词,会发现歌词描写的故事与小说的情节有着较大的相关性。吴思佳在其学术论文命名之思考中就总结道:“这两部作品在形上有着惊人的相似, 其实不仅如此, 更可谓神似。看罢歌词, 仿佛一种孤零零、冷凄凄之感窜遍全身, 不禁感叹好一段青春爱情又有始无终。而这也正是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想要渲染的一种气氛, 孤独、迷惑又无可奈何, 又一次映照了披头士及这首歌的曲风。” (二)、摇滚与小说主题摇滚与小说主题的关系是密切的。小说是主人公渡边的一场关于生与死的救赎。由于当时日本兴起的“全共斗”学潮运动,学校无限期的停课,本身对政治不怎么关心的渡边,对那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也是漠视的态度,因而生活显得了无生趣,吸烟,喝酒,听音乐,看小说,加之和直子之间感情的不顺利,渡边就和永泽结伴出去寻欢,找陌生的女孩上床。生活极度空虚、迷茫,依靠性爱抚慰空虚的灵魂,以性来提醒、证明自己还是个活着的人,还有一丝生气。主人公渡边因为当时极度虚无的社会环境,以及受到直子的影响,他的生活也开始笼罩着死亡的阴霾。直到他后来遇见了绿子,绿子“全身迸发出无限活力和蓬勃生机,简直就像刚刚迎着春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只小动物。眸子宛如独立的生命体那样快活地转动不已,或笑或恼,或惊讶或气馁。我有好久没有目睹如此生动丰富的表情了,不禁出神地在她脸上注视了好久。”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如果说直子是个非现实的人物,那么绿子是个绝对的现实人物。“我可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女孩,而且现在就在你的怀抱里表白说喜欢你。”她就是这么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大胆热烈。她对渡边的爱唤醒了渡边的生的欲望,摆脱了死亡的笼罩,重拾生活的信心,走出那片幽暗悲伤地森林,完成了心灵的自我救赎。这个主题仿佛就是60年代摇滚乐时代的映射。60年代,社会动荡,信仰缺失,虚无主义弥漫,但是摇滚乐,尤其是披头士乐队的出现,填补了人们空虚的心灵,完成了那一代人的救赎。(三)、摇滚与小说人物小林绿子的摇滚精神 小说中为什么是绿子这个人物担当渡边的救赎者呢?这也就是接下来讨论的问题,摇滚对小说人物的影响。小说中人物,最典型的小林绿子,她是个具有强烈的摇滚意味的人物角色。当然这指的不是简单的摇滚音乐方面的,她身上具有的是一种摇滚精神。在摇滚的发展过程之中,很多人意识到,摇滚不仅仅是一种另类的音乐形式,更重要的是隐含在这种离经叛道的形式下的精神内核。摇滚不仅是一种音乐形态,实际上它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哲学。将摇滚简单的作为一种流行音乐来欣赏追捧无疑是对摇滚的亵渎,这也是著名摇滚歌手科特柯本自杀的根本原因没有人领会到他的摇滚乐里面所体现的精神。摇滚自诞生之初就预示着它叛逆的本性,摇滚本身就是叛逆,它对传统的不服从,它愤怒地去颠覆。而这种执着的反叛就是摇滚精神,它喊出的是不满与愤怒,虽然它表面上完全是一幅玩世不恭、堕落颓废样子,其实骨子里十分的在乎它所坚持的东西。而挪威的森林里面的人物小林绿子就洋溢着浓重的摇滚精神那份深刻的叛逆与颠覆,以及隐藏这种叛逆之下的执着与坚持。看绿子的装扮,小说有好几处提到过。“她头发短的出格,戴一副太阳眼镜”,包括绿子来找渡边的时候穿一件短的不能再短的超短裙,引得许多男人不时的往她那边看。作为一个女孩,她的外表装束打扮使得她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想一下绿子的行为,她主动跟渡边交往,“你脑袋是不是不正常?这一点为什么就不明白?为什么还要问?为什么非得要女孩子开口?还不是因为我喜欢你超过喜欢他吗?我本来也很想爱上一个更英俊的男孩,但没办法,就是看中了你。”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她主动向渡边大胆炽烈的表白,还有不时抽着万宝路香烟,和渡边在阳台上看火灾,然后和并不太熟悉的他接吻,主动提出让渡边想着她手淫,拉渡边去自己从前的学校看燃烧卫生棉冒出的青烟,拉渡边去电影院看黄色电影,喝酒喝醉之后想爬树,对着父亲的阴茎大发感叹,在父亲的灵前脱光衣服说是为了让父亲好好看清楚自己的身体如此情节在小说中俯拾皆是,绿子行为总是反常态的,怪异的,不合时宜的,甚至是相当放肆的。这源自她骨子里的那种彻底的叛逆,所以她选择颠覆,颠覆传统的女生飘飘的长发,颠覆恋爱中女生的被动常态,主动求爱,颠覆传统的父女关系,颠覆女生需要保持的矜持虽然绿子也在经历着悲伤,童年的不幸经历,离家出走,母亲去世,父亲患病直至去世,与男朋友分手但是绿子并没有沉浸在悲伤之中难以自拔,她选择勇敢地直面惨淡的生活,尽管是一种比较怪异的方式。渡边到她家去拜访,她一边做饭一边哼唱的那首她自己填词作曲的怪异的歌,“本想给你做顿菜,可惜我没有锅。本想给你织围巾,可惜我没有线。本想给你写首诗,可惜我没有笔。” 绿子把这首歌叫做“什么都没有”。这段简单的,甚至算不上歌的音乐说的就是绿子对于生活的不满,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一无所有”,事与愿违,可是绿子用的完全不是抱怨的语气,她和渡边一起在阳台上“欣赏”着火灾,一边喝着啤酒哼唱这段音乐,完全就是调侃的语气,正式因为她选择勇敢地去面对冰冷的现实。绿子的叛逆与颠覆不是一种完全的漠视,不在乎,她有自己的坚持与执着。所以我们看到绿子一次次的被渡边伤害。绿子的那份执着就是爱。正是因为从小缺少亲人的关怀与宠爱,所以成年后的绿子最渴望的就是爱。“我总是感到饥渴,真想拼着劲儿得到一次爱,哪怕仅仅一次也够。” 正式因为如此,在她留长头发和渡边见面后,因为渡边没法发现自己特意为他留的头发而生气走掉,然后暗自伤心。其实绿子很在乎,虽然她看起来什么都不在乎。绿子身上的这种人生态度与生活哲学就是摇滚精神,热烈、激情、叛逆、颠覆,用堕落的表象做伪装,骨子里对这个社会,对生活的不幸进行不屈的抗争。正是这种精神气质深深的感染着渡边,使得渡边回到这个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尽管残酷无情,溢满悲伤,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不但要活下去,而且还要活的快乐。通过绿子,渡边完成了生命的救赎,与其说是绿子,毋宁说是摇滚。(四)、摇滚与性、死亡另外摇滚与小说中性与死亡两个重要因素有着重重的关系。摇滚与性似乎是难以割舍的。Rocking一词有一语双关的意义,一方面是指一种舞蹈,而另一方面隐含的就是性爱的意思。在摇滚发展的过程中似乎摆脱不了性这个元素,包括摇滚歌手糜烂混乱的性生活比比皆是,摇滚现场演奏时往往携带着很多性感的元素,有些甚至会公然暴露性器官,而摇滚歌手的声音很多是中性化的声音,高亢性感,充满许多性的暗示。在小说挪威的森林中有着相当篇幅的性描写,甚至是村上小说中性场面描写最多的一部,以至于挪威的森林可以视之为一部情色小说。关于性的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我只是尝试着去解读,性是源自生命的一种本能,是一种生命的象征。通过性的描写来展现生命的力量,与之相对的则是对政治,对教化,对道德的一种蔑视与抗争。而这也是摇滚精神叛逆。小说扉页上村上题写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在小说的后记部分村上又特别强调这部作品是献给离开人世的朋友和留在人世的朋友。故事还没开始,死亡的气息就开始笼罩,并且贯穿整个故事。整部小说当中,五个人物选择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木月、直子、直子的姐姐、直子的叔叔、初美,玲子曾经也自杀过,后来得救了,绿子母亲的去世,父亲患病直至死亡。死亡的气息蔓延到故事中的每个角落,以至于将渡边压的难以喘息,渐渐的被拖进那口象征死亡的枯井里。反观摇滚,死亡似乎也是伴随始终的。1980年12月8日,披头士的灵魂人物约翰列侬在返回公寓的途中被枪杀,凶手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列侬的死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挪威的森林出版于1987年,作为披头士摇滚乐的忠实乐迷,村上春树对于七年前的那个冬季的枪杀事件是绝对难以忘却的。或许在创作之初,因听到披头士的摇滚乐,才萌发出回忆60年代,回忆青春岁月的强烈冲动,可是目视当下,列侬已死,披头士的传奇早已结束,神话已死;恋人已死,青春岁月已然逝去。创作伊始,死亡已成事实,小说创作本身似乎就是举办的一场葬礼,告慰那段青春岁月。因此小说尾声部分,直子的葬礼赋有了象征意义,祭奠那个摇滚时代,祭奠自己的青春,祭奠自己的爱情。而且目睹了种种死亡之后,渡边也体悟到了死亡的意义“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 鲁宾:倾听村上春树.冯涛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这种体悟使得渡边能够摆脱死亡的阴影,与爱人携手走出那片悲伤的森林。(五)、摇滚与小说节奏 小说在节奏方面也受到了摇滚音乐的影响。村上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讲演时说过:“我的风格可以归结为以下儿点:首先,除非绝对必要,我绝不给一个句了增加任何累赘的含义。其次,每个句了都必须有其节奏感。这是我从音乐,特别是爵士乐中学到的。在爵士乐中,了不起的节奏可以造就最伟大的即席效果。一切都取决于节奏的轻重缓急。为了维持这一节奏,决不能有任何额外的重量。这并不意味着一点重量都不要只是不能有任何一点累赘的重量。你必须得把一切赘疣统统切除。”村上讲述的是爵士乐对他创作的影响,但在挪威的森林当中影响者就是披头士的摇滚乐,小说中那种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以及简单、有力、直白的表达使得小说的节奏显得相当的紧凑,一改日本传统小说的那种欲言又止,拖泥带水的拖沓感,令人耳目一新,甚至能产生一种生理上的快感,这种语言风格的迥异之处,恰似当年的摇滚乐,颠覆靡靡之音的甜腻温柔,追求简洁有力的表达。摇滚之于小说挪威的森林的影响远远不只这些,摇滚与小说之间,还有很多隐秘的关系需要去挖掘,去研究。村上春树小说的音乐风格一、村上小说音乐风格简析在挪威的森林,村上小说的音乐风格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同时小说中出现了很多其他形式的音乐,古典音乐、印象派音乐等也着有笔墨,小说中石田玲子经常弹奏的巴赫赋格曲就是典型的古典音乐的代表,还有印象派代表人物德彪西的月光等等,音乐成为小说中绚丽的华章。同样在村上其他的很多小说中,音乐也是重要的元素。村上春树曾经说过,“没有音乐的人生让我无法想象。”他出版发行的许多小说直接以音乐为背景。挪威的森林是以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亦译作甲壳虫)的佩珀军士寂寞的心俱乐部乐队(Sgt. Pee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为背景音乐,太阳以西国境之南是纳特金科尔(Nat King Cole),而短篇小说1936/1982年的伊帕内玛姑娘直接来源于巴萨诺瓦(Bossa Nova即,拉丁爵士)著名作品伊帕内玛姑娘(Girl From Ipanema),这种例子在村上的作品中不胜枚举。二、音乐风格的成因村上春树是个忠实的乐迷,他有颇深的音乐情结。村上作品中的音乐含有很多村上自己的个人印记,音乐成为他书中人物的背景,隐喻着文学意义,也是他的个人特色,镌刻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村上春树1949年出生在日本关西京都市,在60年代度过自己的青春岁月,“我出生于1949年,1961年进人中学 ,1967年念大学,之后如多数人一般,在热闹滚滚中,迎接我的18岁。所以 ,就如同字面上所呈现的一般 ,我是60年代的孩子。那是人生中最容易受伤,最青涩,但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因此 ,在这最重要的60年代里 ,我们充分地吸取这个时代粗野狂暴的空气 ,也理所当然的让命运安排我们沉醉其中。从大门、披头士到鲍勃迪伦 ,这些背景音乐分发挥了它的作用。在这所谓的60年代里,确确实实有着什么特别的东西呢?” 鲁宾:倾听村上春树.冯涛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看的出来村上春树是个有着浓重60年代怀旧情结的叛逆者,他把自己怀旧、伤感、迷惘都摆在的60年代的音乐场景之中。60年代是摇滚的时代,那个时代的精神就是摇滚,想要寻觅60年代的那种“特别的东西”,诉诸摇滚乐非常合适。音乐迷人之处不仅仅是其本身,音乐对于时间的凝固与承载是其致命的魅力,一首歌,一支曲子响起之后,听者在欣赏音乐本身带来的愉悦感的同时,往往更能打动他们的是伴随着音符流淌出来的记忆,过去的事,过去的人,过去的心情,都伴随这音乐的律动浮现在脑海之中。摇滚乐挪威的森林的响起勾起了村上春树对那个年代的回忆,对自己的那段青春岁月的回忆,对那个喜欢着摇滚乐的女孩子直子的回忆,对当时的迷惘、感伤的心情的回忆。只不过村上带着一种回首时的理性观望的态度。音乐对于村上春树的影响不只是来自与那个时代的熏陶,在1975年,村上曾经和妻子阳子一起开办爵士乐酒吧“Peter Cat”,先后经营了七年,累计收藏唱片 6 000多张。换言之,村上有七年的时间完全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之中,而且正是对于音乐的着迷才推使他开办的酒吧,可见音乐对于村上的影响相当的巨大,自然在他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渗入灵魂的音乐素养自然为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若没有沉迷于音乐 ,我可能不会成为小说家”。因此我们就看到了村上小说中那些随处可见的音乐家、专辑、歌曲的名称,这也使得村上的小说显得颇有“小资情调”。音乐甚至直接参与到小说的创作过程。“雅典一家低档旅馆的房间里连个桌子也没有,我每天钻进吵得要死的小酒馆,一边用微型放唱机反复播放一百二十遍佩珀军士寂寞的心俱乐部乐队,一边不停笔的写这部小说。在这个意义上,这部作品得到了列侬和麦卡特尼的a little help。”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由此可以看出佩珀军士寂寞的心俱乐部乐队已经成为了这部小说的背景音乐。小说的前半部分写于希腊,中间是在西西里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进联考2025-2026学年新高三上学期秋季入学考试政治试卷
- GB∕T 35770-2022《 合规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之2:“4组织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2024C0)(可编辑!)
- 2026届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现代物流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现代家庭普法课件
- 2026届福建省仙游县郊尾中学高三上化学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公务员行测地理国情专项训练试卷 地理常识冲刺押题
- 四川省资阳市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长篇阅读策略试卷 实战演练
- 民法典小明一生课件
- 橡皮障隔离术知情同意书
- 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 营区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单元整备课》word版教案
- 小学生小古文100篇
- 喷淋塔改造施工方案
-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
- 血浆置换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教学课件
- 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练习题(2022年新教科版)
- 沉井下沉纠偏措施
- 教师专业发展与名师成长(学校师范专业公共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